第 3 句因包含“不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不兴
第 5 句因包含“流金,铄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铄石
第 5 句因包含“铄石,流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铄石流金
第 13 句因包含“魏,公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魏公子
第 13 句因包含“魏,公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魏公子
第 12、13、14 句因包含“沈李,浮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沈李浮瓜
第 21 句因包含“平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平乐
第 22 句因包含“长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杨
第 27 句因包含“渭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渭滨
第 40 句因包含“汨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汨罗
第 52 句因包含“九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疑
第 53 句因包含“赤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城
第 54 句因包含“高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高唐
第 60 句因包含“飞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霜
第 71 句因包含“荷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荷锸
第 78 句因包含“黍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黍稷
第 86 句因包含“一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丘
第 86 句因包含“一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丘
第 90 句因包含“郑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卫
第 110 句因包含“绳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绳枢
第 117 句因包含“环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环堵
第 119 句因包含“炀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炀灶
第 127 句因包含“谢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谢客
第 128 句因包含“散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散发
暑赋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嵩山集》卷一、《历代赋汇》卷一一、《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九八
盛夏之月,风缄土囊郁伏不兴,阳亢滋骄,铄石流金草木焦燃,气蒸山冥。
有过主人而告之曰:「吁,可畏哉,暑也!
吾闻朝歌令质,从魏公子浮瓜清泉,沈李寒冰
人寿之无几,须富贵何时
南皮之乐,仆甚慕之
试与主人观乎崤函伊阙东西二京平乐异圭,长杨上林高台虽毁,故基犹存
菀多灌丛交映纷披
渭滨雒脽,弥皋被堤
风来鸣枝,影为参差
散于平中清清泠泠
凉丘爽垲不烦不蒸。
主人亦欲游此耶?
试又倘佯四方彭蠡洞庭,太湖松江。
龙渊金堤汨罗潇湘
澒洞浩瀰,周数千里
蛟龙郁怒水涌波起
山谷震动草木尽靡。
观者凛然发立胆悸,则主人亦欲游此耶?
试又薄游东陲,四明会稽衡庐九疑
玉霄赤城高唐峨嵋
大木千章,崇巇百常
阴翳阳,不见日光
深林窅冥六月飞霜
主人亦欲游此耶」?
主人笑曰:「佚者不视劳,崇者不观库。
终身戚戚何时乐为?
今夫大农之廛,栉比钩联
谷稚草壮尽日出田
携畚荷锸,长后幼先。
此人适逢线溜滥觞,如骥赴泉。
齐鲁之交,平原广野
黍稷盈畴百里一舍
脩途曼曼日赫如赭。
车殆人罢,汗浃牛马
举首而望,不见尺瓦。
此人思得一丘,息肩税驾,止咸阳,游邯郸
郑卫溱洧》,五都之间。
迎夏之阳,群女条桑
柔柯沃叶,密不蔽日
炎光下射肤泽沾溢
此人登菅蒯之庐,意犹自得
从军出戍,奉车挟毂
象弭百钓,甲裳三属
戈而趋,足蹈平陆
阳中体,炎沙燀目。
此人幸得休徒止舍以为至足
绳枢之子,宅不盈亩。
外逼阛阓纵步无所
行者接武,如穴中鼠。
衔窭龃龉,偪仄环堵
中置锜釜,炀灶之烟。
烦冤勃郁,冲牖袭户。
此人困于烦嚣不得动作
一见天宇,犹以为乐。
今吾偃仰一室息交谢客
散发弛带,萧然终日
客犹喔咿不满于色,岂不矣哉
无乃贪佚忘劳,挟崇弃庳?
视我之居,若绊若縻,僒不得驰。
我实不然自适其适。
以休以息,其乐易给。
故自此室,而暑不我疾也。
且夫与客清谈相对危坐
隐几吾心,湛然清若。
止水屏嚣,尘其已除。
纷华不起,尚何有于暑哉?
当世之士,恶寒附炎焦烂不止
内省于厥躬,徒归咎于一气,亦甚矣」!
客起而谢曰:「仆小人也,实不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