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也者名器所守,贤也者才谋不群。
当建官而公共,惟任贤而职分。
大则论道经邦,帝赉之猷允著;
小则陈力就列,家食之叹无闻。
王者临万邦之民,列百揆之职,将政理而有截,故抡材而不忒。
示以好爵,惟皇之士攸臻;
致于周行,命世之才尽得。
始其精选不贰,明扬勿休。
察其言之所谓,观其行之所脩。
茍进者不可不慎,待用者予取予求。
劝农勉人,咸委循良之德;
处烦理剧,悉咨浚哲之谋。
岂不以官者一人之股肱,兆民之纲纪。
厥用也虽各司其局,厥功也盖同归于理。
非其人则贻民之忧,得其人则致君之美。
是故每孜孜于仄席,忧在进焉;
俾济济以盈庭,野无遗矣。
盖以非贤不乂,得士则昌。
度其才而后用,授其政而必当。
上以见知人之道,下以见称职之方。
亦如大厦搆兴,惟美材而是取;
良工制作,得利器而允臧。
自然谗邪知禁,惟君子之是任;
政教昭宣,致王业之不愆。
庶绩咸若,群方晏然。
其或未精黜陟,弗辩媸妍,素餐之诮必作,嘉鱼之咏莫传。
曷若我命以钧衡,乃负鼎之明哲;
升乎谏诤,必及霤之忠贤。
大哉!
考古典之训谟,观前王之取舍。
巍巍尧帝,得五臣而洽域中;
赫赫轩皇,用六相而光天下。
故我后法二帝之垂衣,举多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