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载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载笔
第 13 句因包含“博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博山
第 16 句因包含“周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周公
第 34 句因包含“陶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景
第 38 句因包含“鸡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鸡距
第 40 句因包含“左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左思
第 42 句因包含“柳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恽
第 46 句因包含“麟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麟角
第 51 句因包含“阚泽,佣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阚泽佣书
第 52 句因包含“安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安世
第 52 句因包含“持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持橐
第 56 句因包含“怀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怀铅
第 57 句因包含“晦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晦迹
第 58 句因包含“卜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商
第 69 句因包含“蔡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蔡琰
第 79 句因包含“婕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婕妤
第 89 句因包含“佩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佩刀
第 91 句因包含“苻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苻坚
第 92 句因包含“管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管辂
第 93 句因包含“仲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将
第 97 句因包含“逸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逸少
第 98 句因包含“仲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尼
第 13 句因包含“博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博山
第 16 句因包含“周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周公
第 34 句因包含“陶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景
第 38 句因包含“鸡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鸡距
第 40 句因包含“左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左思
第 42 句因包含“柳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恽
第 46 句因包含“麟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麟角
第 51 句因包含“阚泽,佣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阚泽佣书
第 52 句因包含“安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安世
第 52 句因包含“持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持橐
第 56 句因包含“怀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怀铅
第 57 句因包含“晦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晦迹
第 58 句因包含“卜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卜商
第 69 句因包含“蔡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蔡琰
第 79 句因包含“婕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婕妤
第 89 句因包含“佩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佩刀
第 91 句因包含“苻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苻坚
第 92 句因包含“管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管辂
第 93 句因包含“仲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将
第 97 句因包含“逸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逸少
第 98 句因包含“仲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尼
笔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五
礼曰:士载言,史载笔。古以为能述事而言,故谓之为述。又以为能毕举万物之形,亦谓之为毕。故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吴谓之不律。若乃漆管绿沈之妙,文犀象齿之殊,博山为床,错宝为跗。静女尝贻于彤管,周公曾写于龟书。尔其中山之毫,北宫之制,秦将蒙恬之造始,官师路扈之精丽。周舍执之而司过,班超投之而立事。怒王思而逐蝇,伤盛吉而流涕。惊何晏而遽失,骇曹公而忽坠。阮檄而曾讶立成,祢赋而未尝停缀。至于湘东三品,春坊四枝,含毫缅邈,搦管徘徊。杨璇染血而书帛,陶景用荻而画灰。观其染清松之微烟,奉纤毫之积润,白牙碧镂之奇,鸡距鹿毛之隽。王充之户牖墙壁,左思之门庭藩溷。削荆既自于任末,捶琴更闻于柳恽。或以作锄耒于词园,或以为刀槊于文阵。若至赵国秋毫,辽西麟角,锋必九分,管唯二握。逢陆机而欲焚,过仲宣而见阁。阚泽既自佣书,安世亦尝持橐。枕中而每欲传方,荐下而还闻辟恶。郑译假润以为辞,曹褒怀铅而嗜学。僧虔晦迹而见容,卜商括囊于则削。若夫陆倕授之于幼玚,郭璞取之于江淹,白云先生以鼠须而传法,晋陵太守谓牙管之伤廉。至于上刚下柔之名,三束五重之美,梦大手于词臣,表赤心于史氏。给相如而赋游猎,供荀悦而成《汉纪》。蔡琰求之而写书,王隐授之而修史。毦白见识于辛毗,撍缥尝闻于夫子。别有点高洋而作主,赐浑瑊而录功。太初有不畜之慎,欧阳有不择之工。至有宝胡卢而弥珍,却琉璃而若重。婕妤折之而尚存,郑灼削之而更用。颜裴则炙以课薪,智永则瘗而作冢。亦闻采彼龙籦,截兹箘簬,痛颉为嘉,悬蒸有度。清丽识傅玄之铭,瞻逸仰嵇含之赋。行本明佩刀之职,公权陈正心之喻。讶蝇集于苻坚,卜蛇衔于管辂。仲将留神于制作,稚恭见求而靳固。传毛颖于韩公,自毫锥于白傅。逸少惊入木之七分,仲尼止获麟之一句。斯濡翰之为用,诚词家之急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