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楖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楖栗
第 10 句因包含“鹿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苑
第 17 句因包含“远公,社,结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远公社
第 17 句因包含“同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同社
第 18 句因包含“陶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元亮
第 19 句因包含“东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林
第 10 句因包含“鹿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苑
第 17 句因包含“远公,社,结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远公社
第 17 句因包含“同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同社
第 18 句因包含“陶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元亮
第 19 句因包含“东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林
寄山中僧 宋末元初 · 宋无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四部
名山旧隐岩峦秀,精舍萧閒殿阁虚。
像礼旃檀千古佛,经翻贝叶五天书。
兽依草座跏趺后,禽下花台施食馀。
空翠湿衣横楖栗,绀泉澄钵涌芙蕖。
鹫峰梦绕云中寺,鹿苑身栖物外居。
清梵夜回松月冷,孤禅昼起柏烟疏。
曙钟寒韵侵虚籁,午供春香入野芜。
道念有时怜老病,尘缘无计问真如。
远公若许来同社,陶令何妨去结庐。
便向东林傍尊宿,菩提从此发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