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绛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绛灌
第 4 句因包含“屈,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宋
第 6 句因包含“鹿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门
第 9 句因包含“刘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向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9 句因包含“卿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卿云
第 21 句因包含“轩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辕
第 22 句因包含“康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康成
第 25 句因包含“玉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京
第 26 句因包含“登车揽辔,澄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车揽辔
第 27 句因包含“白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社
第 27 句因包含“白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社
第 28 句因包含“为,苍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苍生
第 34 句因包含“束书,牛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束书牛角
第 35 句因包含“侯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侯芭
第 4 句因包含“屈,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宋
第 6 句因包含“鹿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门
第 9 句因包含“刘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向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2 句因包含“龙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门
第 19 句因包含“卿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卿云
第 21 句因包含“轩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辕
第 22 句因包含“康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康成
第 25 句因包含“玉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京
第 26 句因包含“登车揽辔,澄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车揽辔
第 27 句因包含“白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社
第 27 句因包含“白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社
第 28 句因包含“为,苍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苍生
第 34 句因包含“束书,牛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束书牛角
第 35 句因包含“侯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侯芭
寄上京山郑师 明末 · 陈子龙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二
我师昔立殿西头,龙渊欲拟安昌侯。
一朝忽失绛灌意,十载翻从屈宋游。
鄢郢城高风景切,鹿门野阴桑柘幽。
年年著书殊未止,吾道何须歌虎兕。
刘向七略简欲青,蔡邕九经石半紫。
网罗更尽三千年,上掩龙门追鲁史。
尔来祸乱真倥悤,中原万里旌旗红。
大梁公子逐流水,襄阳耆旧如飘风。
尤来大枪相间出,海内杀气缠衡嵩。
安陆卿云成紫盖,肃皇以来比丰沛。
轩辕神台不敢攀,康成德里人所赖。
春风落日显陵西,轻裘疋马衣冠会。
指日徵书下玉京,登车揽辔奏澄清。
岂得徘徊留白社,早知不免为苍生。
扫除天下必英俊,戡定变乱归忠贞。
予(一作龙)持刀笔趋公府,署事本州亦无补。
但愿时清兵革稀,束书牛角还农圃。
法言应自授侯芭,河汾(一作仲淹)门下惭房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