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495七絶 84五律 8七律 3五排 8七排 2 76四言 44六言 10古風 1434樂府 37 1 23 14辭賦 3 8其他 64
十一陌入声  驿 [变易] [卦画也] [划破] [穿也,伤也] [同核] [笑声] [静也] [鸡声。] [古与魄同] [除木]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zé  韵部:

〈动〉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
  • 索取(财物)
    • 责,求也。——《说文》
    •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 责一头。
    • 以塞官责。
  •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
  • 责备
    •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
    •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 无责也。——·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
  • 惩罚
    •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 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 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
  • 诘问
    • 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
  • 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
  • 责令;要求
    • 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 赦罪责功。——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 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 责成人之道。——·柳宗元《柳河东集》
  • 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
〈名〉
  • 责任,差使
    • 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史记·项羽本纪》
    • 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韩非子》
    • 救护之责。——·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专责(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权责(权力和责任);负责(担负责任);卸责(推卸责任);职责(职务和责任);罪责(罪行的责任)

拼音:zhài  韵部:

〈名〉
  • 欠别人的财物。后作“债”
    • 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
    • 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 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
    • 博言负责数百万。——《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
    • 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
    • 多责赂于。——《左传·桓公十三年》
    •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者乎?——《战国策·齐策》
    •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
康熙字典古文:𧵩

  • 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正韻》側格切,𠀤音窄。 (陌韻)
  • 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 又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 又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 又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 又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 又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 又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 又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賣切。 (卦韻)
  • 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爲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舍已責。《註》止逋責。
  • 又叶側棘切。 (職韻)
  • 《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慄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䴥之不息。
  • 考證:〔《禮·表記》君子與有諾責也〕
  • 謹照原文與下增其字。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求也。引伸爲誅責、責任。周禮小宰。聽稱責以傅別。稱責、卽今之舉債。古無債字。俗作債。則聲形皆異矣。从貝。朿聲。側革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