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153七絶 19177五律 11204七律 19844五排 1195七排 177 3869四言 515六言 382古風 7229樂府 638 23 362 233辭賦 39琴操 15 84其他 492 498
共7229,分19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周弘正 496 - 574 一首
周舍 469 - 524 一首
朱异 483 - 549 一首
宗懔 500 - 563 一首
祖孙登 一首
李德林 531 - 591 一首
王胄 三首
魏澹 一首
无名氏 十四首
薛道衡 540 - 609 一首
杨广 569 - 618 一首
庾自直 ? - 618 一首
白居易 772 - 846 三十首
名都宫观绮,金璧藻华珰。
吹台望鳷鹊,舞殿接披香。
绣毂游丹水,凋辇出平阳。
陆离徒照眼,何解忧人伤
⑴ ○《类聚》六十一。《诗纪》百一。
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
充庭植鹭羽,钧天奏清商。
本支同中岳,良臣安四方。
盛明普日月,兆民乐未央(同上)
田饮引 南梁 · 朱异
卜田宇兮京之阳。面清洛兮背修邙。
属风林之萧瑟。值寒野之苍茫。
鹏纷纷而聚散。鸿冥冥而远翔。
酒沈兮俱发。云沸兮波扬。
岂味薄于东鲁。鄙密甜于南湘。
于是客有不速。朋自远方。
临清池而涤器。辟山牖而飞觞。
促膝兮道故。久要不兮忘。
间谈希夷之理。或赋连翩之章
⑴ ○《类聚》七十二。《诗纪》九十二。又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一漫兴诗注作田饭引。引湘一韵。
日暮春台望,徙倚爱馀光。
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
一枝犹桂馥,十步有兰香。
望望无萱草,忘忧竟不忘
⑴ ○《初学记》三。文苑英华百五十七。《诗纪》百十二。
《诗纪》云。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⑴ ○《类聚》八十二。《诗纪》百六。
夏日诗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桐枝覆玉槛,荷叶满银塘。
轻扇摇明月,珍簟拂流黄。
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
才人下铜雀,侍妓出明光。
歌声越齐市,舞曲冠平阳。
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妆。
共欣陪宴赏,千秋乐未央
⑴ ○《初学记》三。文苑英华百五十七。《诗纪》百二十一。
旅雁别衡阳,天寒关路长。
行断由惊箭,声嘶为犯霜。
缴无人悯,能鸣反自伤。
何如侣泛泛(文苑作似泊泊。),刷羽戏方塘
⑴ 《初学记》作经。万花谷同。
⑵ 文苑云。一作罗。
⑶ ○《初学记》三十作送周员外充戍岭表赋得雁诗。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五。万花谷后四十作王胄诗。《诗纪》百二十五。
月净闺偏冷,更深夜转长。
霜纨犹掩扇,露縠未飘香。
解带惭连理,引被愧鸳鸯。
谁能未相识,还为守空床
⑴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八。《诗纪》百二十五。
初晴物候凉,夕景照山庄。
残虹低饮涧,新溜上侵塘。
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
⑴ ○《初学记》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五。《诗纪》百二十五。
绿草正含芳,び靡映前堂。
带心花欲发,依笼叶已长。
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
横得忘忧号,余忧遂不忘
⑴ ○《初学记》二十七。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七。《诗纪》百二十三。
娑拖何处归,道逢播掿郎。
口朱脱去尽,花钗复低昂(同上)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⑴ ○玉台新咏十作独曲。《乐府诗集》四十六。《诗纪》五十五。
桃花落已尽,秋思犹未央。
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同上)
念日行不遇,道逢播掿郎。
查灭衣服坏,白肉亦黯疮(同上)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
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
百媚在城中,千媚在中央。
但使心相念,高城何所妨
⑴ ○《乐府诗集》二十五。《诗纪》九十六。
北史曰:来整。荣国公护儿之子也。尤骁勇。善抚御。讨击群贼。所向皆捷。诸贼歌之。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隋书作畏。)荣公第六郎
⑴ 北史、乐府作千。《诗纪》云。一作千。
⑵ ○隋书来护儿传。北史来护儿传。《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百二十九。
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
横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古今风谣。)
昔往学道时,登岳历高冈。
动见百丈谷,赫赤道里长。
有无极神气,何以到西方。
元以度赤谷,垂泪数千行。
自念宿罪重,五内心摧伤(同上)
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北方。
出胎堕地能居床。合口诵经声琅琅。
额上三午十二行。两手不门把文章。
配名天地厚阴阳。从石入金快翱翔(同上)
六龙初匿影,顾兔始驰光。
井传宵漏,山庭引夕凉。
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
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
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
乔枝犹隐毕,绝岭半侵张。
仰观留玉裕,睿作动金相。
无庸徒抱(文苑作扣。)寂,何以继连章
⑴ 《诗纪》误作出。
⑵ 《初学记》作戍。文苑作戒。
⑶ 《诗纪》云。《文选》刻漏铭。徼宫戎井。
⑷ 《初学记》作别。
⑸ 《初学记》误作芝。
⑹ 文苑作清。注云。《初学记》作情。
⑺ 文苑、《诗纪》并云。陆机宣猷堂诗。天姿玉裕。
⑻ ○《初学记》一作奉和月夜观星诗。文苑英华百五十二。《诗纪》百二十。
钟响应繁霜,晨鸡锦臆张。
帘迥(文苑作回。)犹侵露,枝高已映光。
排空下朝揭,奋翼上花扬。
雨晦思君子,关开脱孟尝。
既得依云外,安用集陈仓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六作赋鸡鸣篇。《诗纪》百二十六。
《诗纪》云。刘公干杂诗。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
白水溢方塘,淼淼素波扬。
叠浪轻凫影,写雁行。
长堤柳色翠,夹岸荇花黄。
观鱼自有乐,何必在濠梁
⑴ 《初学记》作摇。
⑵ 《初学记》作涟。
⑶ ○《初学记》六。文苑英华百六十三。《诗纪》百二十七。
睿赏叶春芳,开筵临画堂。
庭梅飘早素,檐柳变初黄。
八珍罗玉俎,九酝湛金觞。
筝响流飞阁,歌尘落妓行。
何必西园夜,空承明月光
⑴ ○《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百七十九作侍皇太子宴应令。注。一作和初春宴东堂应令。《诗纪》百二十七。
门临古堞,徼道度(文苑作渡。)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笳声(文苑作清。)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沈郁兴神思,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
⑴ 《初学记》作旋。
⑵ 《初学记》作令。
⑶ 《初学记》作丁。万花谷同。
⑷ 《初学记》作德。
⑸ 《初学记》字缺。
⑹ ○《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万花谷后三十二作薛道衡诗。《诗纪》百二十三。
北陆玄冬盛,南至晷漏长。
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至德惭日用,治道愧时康。
新邑建嵩岳(岁时杂咏作□嵩。),双阙临洛阳。
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
碧空霜华净(《初学记》作静。文苑同。),朱庭皎日光。
缨佩既济济,钟鼓何锽锽(岁时杂咏作煌煌。)
文戟翊高殿,采眊分修廊。
元首乏明哲,股肱贵惟良。
舟楫行有寄,庶此王化昌
⑴ 岁时杂咏作陆。文苑作隆。注云。一作玄。
⑵ 《初学记》作暖。文苑云。一作暧。
⑶ 《初学记》误作战。
⑷ 岁时杂咏作资贤。文苑同。
⑸ 《初学记》作楫。
⑹ ○《初学记》十四。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九作冬至日乾阳殿朝。文苑英华三百十一。《诗纪》百二十。
二龙承(文苑作乘。)玉轴,万骑(文苑误作绮。)翊林塘。
纵观此何事,巡驾幸淮(文苑作维。)扬。
伊雒山川转,江河道路长。
照日秋原(文苑作源。)净,分花曲水香。
稻粱叨岁月,羽翮仰恩光。
后尘归旧里,还如仙鹤翔
⑴ ○文苑英华百七十。苑诗类选五作庾自道。《诗纪》百二十六。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时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
朝为风烟树,暮为宴寝床。
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
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
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
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
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
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赫赫京内史,炎炎中书郎。
昨传徵拜日,恩赐颇殊常。
貂冠水苍玉,紫绶黄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闻窜遐荒。
亲戚不得别,吞声泣路旁。
宾客亦已散,门前雀罗张。
富贵来不久,倏如瓦沟霜。
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
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
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引用典故:安兄杀嵇 宫刑加子长 城门自焚,池鱼罹殃 远瓜李 鲁酒怕围
君子防悔尤,贤人戒行藏。
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立教固如此,抚事有非常。
为君持所感,仰面问苍苍。
犬齧桃树根,李树反见伤。
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
城门自焚爇,池鱼罹其殃。
阳货肆凶暴,仲尼畏于匡。
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
伯禽鞭见血,过失由成王。
都尉身降虏,宫刑加子长
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
引用典故:不暖席,不黔突 黄宪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渭上偶钓(811年) 唐 · 白居易
引用典故:君王猎渭滨 无何乡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偶持一竿竹,悬钓在(一作至)其傍。
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
谁知(一作身虽)对鱼坐,心在无何乡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况我垂钓意,人鱼又(一作亦)兼忘。
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
寄张十八(815年) 唐 · 白居易
引用典故:无长物
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
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
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
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
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朝回游城南(815年) 唐 · 白居易
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
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
水竹夹小径,萦回绕川冈
仰看晚山色,俯弄秋泉光。
青松系我马,白石为我床。
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
旦随鹓鹭末,暮游鸥鹤旁。
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
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海水明月出,禁中清(一作秋)夜长。
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一作盘)水,明浮玉砌霜。
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
游襄阳怀孟浩然(794年) 唐 ·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西风飘(一作吹)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夕(811年) 唐 · 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竹窗(821年) 唐 · 白居易
引用典故:傲羲皇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
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
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
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
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
烟通杳蔼气,月透玲珑光。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
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如霜。
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
江亭玩春(822年) 唐 · 白居易
江亭乘晓阅众芳,春妍景丽草树光。
日消石桂绿岚气,风坠木兰红露浆。
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轸房。
何物春风吹不变,愁人依旧鬓苍苍。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青娥小谢娘,白发老崔郎。
谩爱胸前雪,其如头上霜。
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前年九日馀杭郡(一作在馀杭),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作态),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一作细)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盏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
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
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
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
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
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
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铓。
抚背称阿姊,归我如归乡。
竟以恩信待,岂止猜妒忘。
由来几上肉,不足挥干将。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苍苍。
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
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
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
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
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
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
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引用典故:无何乡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
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
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
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
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
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
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
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
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
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
新秋晓兴(833年) 唐 · 白居易
浊暑忽已退,清宵未全长。
晨釭耿残焰,宿閤凝微香。
喔喔鸡下树,辉辉日上梁。
枕低茵席软,卧稳身入床。
睡足景犹早,起初风乍凉。
展张小屏幛,收拾生衣裳。
还有惆怅事,迟迟未能忘。
拂镜梳白发,可怜冰照霜。
晓景丽未热,晨飙鲜且凉。
池幽绿蘋合,霜洁白莲香。
深扫竹间径,静拂松下床。
玉柄鹤翎扇,银罂云母浆。
屏除无俗物,瞻望唯清光。
何人拟相访,嬴女从萧郎。
饱食闲坐(834年) 唐 · 白居易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一作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旱热二首 其二 (835年) 唐 · 白居易
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
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
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
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
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
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
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
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
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三年除夜(838年) 唐 · 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顾虎头画维摩居士图,白衣素屏也)
睡足肢体畅,晨起开中堂。
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
二婢扶盥栉,双童舁簟床
庭东有茂树,其下多阴凉。
前月事斋戒,昨日散道场。
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
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
稻饭红似花,调沃酪浆
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芳。
老怜口尚美,病喜鼻闻香。
娇騃三四孙,索哺绕我傍。
山妻未举案,馋叟已先尝。
忆同牢卺初,家贫共糟糠。
今食且如此,何必烹猪羊。
况观姻族间,夫妻半存亡。
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
食罢酒一杯,醉饱吟又狂。
缅想梁高士,乐道喜文章。
徒誇五噫作,不解赠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