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贞素(共 1 首) 七绝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渤海国僧人。曾随师应公至日本,后复入唐。宪宗元和八年,于旅舍遇日僧灵仙,论道契心。穆宗长庆二年,入五台山。敬宗宝历元年,受灵仙托,东渡日本谢恩。文宗大和二年,归五台山灵境寺,灵仙已卒,遂为诗以哭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渤海国(今吉林、辽宁部分地区)僧人。曾随师应公至日本,后复入唐。宪宗元和八年(813)于旅舍中遇日僧灵仙,论道契心。穆宗长庆二年(822)入五台山。敬宗宝历元年(825)受灵仙之托,东渡日本谢恩。文宗大和二年(828)归五台山灵境寺,灵仙已卒,遂题诗壁上哭之。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纪》卷三录其事迹,并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补逸
贞素,晚唐时渤海僧。长庆间,曾为日本国入唐求法僧灵仙东渡答谢。大和二年回,诣灵境寺复命,时灵仙已先卒。贞素哭之以诗云。(《全唐诗》无贞素诗)
七言绝句
起馀者谓之应公矣。公作而习之,随师至浮桑,小而大之,介立见乎缁林。馀之(一作「亦」。)身期降物,负笈来宗霸叶。(望按:数句意难全解,姑作如此句读。)元和八年,穷秋之景,逆旅相逢。一言道合,论之以心素,至于周恤小子,非其可乎。居诸未几,早向鸰原,鹡鸰之至,足痛乃心。(望疑前句有讹字。)此仙大师是我应公之师父也。妙理允(《群书类从》本作「先」。)契,示于元元。长庆二年,入宗五台。每以身厌青痴之器,不将心听白猿之啼。长庆五年,日本大王远赐百金,达至长安。小子转领金书,送到铁勤。仙大师领金讫,将一万粒舍利、新经两部、造敕五通等属附小子,请到日本答谢国恩。小子便许。一诺之言,奚(一作「岂」。)惮万里重波,得遂钟元,(一作「旡」。)外缘期乎远大。临回之日,又谢(一作「附」。)百金。以大和二年四月七日,却到灵境寺求访,仙大师己(疑为亡字)来日久。位(疑为「泣」字)我之血,崩我之痛。便泛四重溟渤,视死若归,连五同行李。(望疑此句有脱字。)如食之顷(原作「项」,误。)者。则应公之原交所致焉。吾信始而复终,愿灵凡兮表悉(或疑作志。)空留涧水,呜咽千秋之声,仍以云松,惆怅万里之行。四月蓂落,如一首途望京之耳。(望疑此处必有脱讹。不可断句。)
不体尘心泪自涓(望按:「此句原脱一字。」),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傥问沧波客,的说遗鞋白足还
⑴ 《类从》本作「航」。又《日本佛教全书》本作「那」。
⑵ 《类从》本作「渡」。
⑶ 见《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