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69 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幼年出家,从五泄灵默披剃,21岁受具足戒,历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后至湖南醴陵攸县参云岩昙晟,受其心印。宣宗大中末在新丰山大行禅法。后住豫章高安之洞山,世称洞山和尚。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悟本禅师。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得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创立曹洞宗。《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良价纂有《大乘经要》1卷。其语录收入《大正藏》。良价喜以诗偈阐扬佛理,撰《宝镜三昧歌》、《玄中路》、《新丰吟》、《纲要偈》等。其语录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存其诗偈36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诸暨俞氏子。稚岁即从师于五泄山。逮二十一年。方获薙染。往嵩山受具戒。未几见南泉愿禅师。值马祖讳辰。南泉脩斋次。泉问众云。未审马大师还来否。众无对。价出云。有伴即来。泉指价谓众云。此后生甚堪雕琢。价云。和尚莫压良为贱。到沩山问云。忠国师无情说法话。闻之久矣。未究其微。请和尚今日与良价道。沩云。父母所生口。终不为汝道。价云。还有与和尚同道者否。沩云。此去有云岩道人。汝若见之。必为汝道。既到云岩。便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岩云。无情说法。无情得闻。价云。和尚闻否。岩云。我若闻。汝即不闻我说法。价云。若恁么。良价果不闻和尚说法也。岩云。我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价述偈云。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遂辞岩。岩云。什么处去。价云。未卜所止。岩云。莫湖南去。价云无。岩云。莫归乡去。价云无。岩云。早晚来也。价云。待和尚有住处即来。岩云。此去难得相见。价云。难得不相见。又问。和尚百年后。忽有人问还貌得真否。如何秪对。岩云。但向伊道只者是。价良久。岩云。价阇梨。承当个事。大须子细。价犹未肯。后因过水睹影。乃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他日因供养云岩真。有僧问云。先师道只者是。莫便是否。价云是。僧云。意旨如何。价云。当时几错会先师语。僧云。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价云。若不知有。争解恁么道。若知有。争肯恁么道。大中末。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价问僧云。世间何处最苦。僧云。地狱最苦。价云不然。僧云。什么最苦。价云。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 价有疾。僧问云。还有不病者么。价云有。僧云不病者还看和尚否。价云。老僧看他有分。僧云。和尚争得看他。价云。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僧无对。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剃发搭僧伽梨。命鸣钟。奄然逝。时弟子众悲号莫能已。价忽开目。喻众曰。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脩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召主事僧曰。营斋。斋毕吾其逝矣。于是众情慕恋。乃持迟其斋。至于七日。而后告备。价亦随众。且谓其斋为愚痴斋。盖以其无般若气分也。及僧唱随意。则曰。临行之际。大率不可喧动。此斋所以示戒也。明日浴讫跏趺而逝。春秋六十三。戒腊四十二。后诏谥悟本。塔号慧觉。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良价。俗姓俞氏。会稽诸暨人也。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年至二十一。方往嵩山具戒焉。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深领玄契。续造云岩疑滞顿寝。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今筠州也。价以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时弟子辈悲号。价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沦丧于情太粗著乎。召主事僧令营斋。斋毕吾其逝矣。然众心恋慕从延其日。至于七辰食具方备。价亦随斋。谓众曰。此斋名愚痴也。盖责其无般若欤及僧唱随意曰。僧家勿事。太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至八日浴讫端坐而绝。春秋六十三。法腊四十二。敕谥禅师曰悟本。塔号慧觉矣。 系曰。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如价之来去自由者。近世一人而已。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会稽人。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师骇然异之。指谒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泉问众曰。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众皆无对。师出对曰。待有伴即来。泉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次参沩山。问南阳忠国师无情说法话。沩竖拂子。曰会么。师曰不会。请和尚说。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师曰。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沩指造云岩。举前无情说法。甚么人得得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问为甚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彰何典教。岩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始知。
共36,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五言律诗
答仰山颂 唐 · 良价
五言律诗
诗咏人间事,空门何不删。
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名利心须剪,非朋不用攀。
舍邪归正道,何虑不閒閒(《天圣广灯录》卷十二。)

七言律诗
自诫 唐 · 良价
七言律诗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
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身后谩虚名。
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
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间事长无明。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其二
七言律诗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
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
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斯二一六五卷作「忆念」),譬言死了譬如无。
⑴ 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

天然贵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势隆。
始末一期无杂种,分宫六宅不他宗。
上和下睦阴阳顺,共气连枝器量同。
欲识诞生王子父,鹤腾霄汉出银笼。

其二 朝生
七言律诗
苦学论情世不群,出来凡事已超伦。
诗成五字三冬雪,笔落分毫四海云。
万卷积功彰圣代,一心忠孝辅明君。
盐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劳显至勋。
⑴ 《五灯会元》作「莫」

其三 末生
七言律诗
久栖岩岳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
十载见闻心自委,一身冬夏衣缣无。
澄凝愁看三秋思,情苦高名上哲图。
业就巍科酬极志(《五灯会元》作「志极」),比来臣相不当途。
⑴ 《五灯会元》作「壑」
⑵ 《五灯会元》作「含笑」,《禅门诸祖师偈颂》作「愁笑」
⑶ 《五灯会元》作「高」,《禅门诸祖师偈颂》作「帝」

其四 化生
七言律诗
傍分帝化为传持,万里山河布政威。
红影日轮凝下界,碧袖风冷暑炎时。
高低岂废尊卑奉,五裤苏途远近知。
妙印手持烟塞静,当阳那肯露纤机。
⑴ 《五灯会元》作「位」,《禅门诸祖师偈颂》作「命」
⑵ 《禅门诸祖师偈颂》作「油」

其五 内生
七言律诗
九重深密复何宣,挂弊繇来显妙传。
秖奉一人天地贵,从他诸道自分权。
紫罗帐合君臣隔,黄合帘垂禁制全。
为汝方隅官属恋,遂将黄叶止啼钱
⑴ 《五灯会元》作「密处」
⑵ 《禅门诸祖师偈颂》作「兴」
⑶ 《禅门诸祖师偈颂》作「愚宫」
⑷ 以上五首均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七册《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歌颂》校记引别本。又见《五灯会元》卷五石霜庆诸引「颂洞山五位王子」。《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一一收末首,误为庆诸作。《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上之上云为「石霜诸禅师出题,洞山悟本大师颂」。

五言绝句
① 《五灯会元》卷十三作「偈」
金针双锁备,叶路隐全该。
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
⑴ 《五灯会元》作「风」

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
力穷忘进退,金锁网鞔鞔。

① 《五灯会元》注:「亦名理事不涉」
事理俱不涉,回照绝幽微。
背风无巧拙,电火烁难追。

七言绝句
① 原注:本则既已出上。异本作「上堂次示问话僧颂」
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
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向。)

其二
七言绝句
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
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奉。)

其三
七言绝句
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乘麒麟。
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功。)
⑴ 《五灯会元》作「趁」

其四
七言绝句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共功。)

其五
七言绝句
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
迟迟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功功。)

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
恰似入京朝圣主,祇到潼关便即休。
⑴ 据《五灯会元》卷十三补

临寂示颂(题拟) 唐 · 良价
七言绝句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⑴ 以上均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七册《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共36,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