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储国秀(共 17 首) 四言 16辞赋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八五
储国秀,字材文,学者称理所先生,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端平二年进士,历知江阴军。见《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
四言诗
元善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是元即心,中涵万象。
胚腪厥初,为善之长。
人有五常,其始则仁。
扩而充之,何物不春?
按: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光绪二十八年刊本。

省身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昔予曾子,日三省身。
忠信传习,克己尽人。
切近工夫,一问心斋。
以鲁得鲁,是耶非耶?

立德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德为根株,行为枝叶。
栽者培之,何生不达。
蔚乎相扶,陵茂丰芑。
言撷其英,贡于天子。

发志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是志在心,为气之帅。
昔轲所尚,仁义而已。
此善恶关,如斯斯决。
若研其几,差在毫发。

成性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以坤含洪,合乾粹精。
继之者著,浑然天成。
不亏其全,不漓其淳。
于穆不已,道义之门。

就道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毋习于非,毋适于他。
知不如舜,宪章丘轲。
匪郢奚刘,匪规奚成。
如于自治,归有馀师。

达智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是非之端,所性同得。
不鉴于人,上达天德。
顺其自然,若禹行水。
为术为诈,动碍诸理。

辅仁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是仁何在,守方寸中。
何事于友,有佐佑功。
火然泉达,相观而善。
己立达人,其则不远。

崇理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是曰天则,与生俱生。
主于一敬,制欲未萌。
规矩准绳,岂身外物。
请事斯语,非礼则勿。

敏行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有翩者鵻,一日千里。
欲仁斯仁,顾力行耳。
愿疾其驱,毋挽其驾。
闻斯行诸,不舍昼夜。

克明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德性阳明,维圣维贤。
轩豁呈露,白日青天。
辨色东方,九轨徐行。
其坦其途,进善如登。

思忠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方寸虽微,万善攸集。
为圣为贤,功在能立。
扩而充之,天地非大。
瞬息勿坦,《易》有明戒。

升俊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克明峻德,灼见俊心。
相克先民,维贤是钦。
名冠万人,风飏六艺。
金闺兰室,伫征吹汇。

悦理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豢刍悦口,荡非真味。
纷华悦目,秪耗神气。
惟理无穷,深有涵茹。
游心于中,旨哉全趣。

达善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有养有施,内外致一。
泽下于民,用自体出。
志如伊川,弃莘野蓑。
西郊密云,如苍生何!

履信铭 南宋 · 储国秀
四言诗
君子所履,何地非实。
善与人交,如金如石。
出好兴戎,为梯为阶。
无轨无輗,其如何哉!

辞赋
孙兴公作《天台赋》,信耳闻而任臆度。
宁海其东麓也,事或湮没而弗著。
独一丹丘存旧名,而临海、天台交有之,莫订其实。
余家宁邑盖五世,其山川里社之所隶,人物土产之所钟,有亲见,非剽闻,有谂知,非臆度也。
矧夫皇舆塘、钱塘邑在五百里甸服中,声教浚涤,精彩呈露,月异而岁不同。
顾以千百年往事概观,得乎?
暇日翻故书,因命子墨赋之。
词之浅薄,虽不谐金石声以取誉于时,原古备今,聊以补前赋所未及云。
有客自东都来,问于桃源主人曰:「吾行天下,周览山川,九土之别扬州,台岳未发于神秀;
六朝之都建邺,宁海罕著于名贤。
堪舆闇而弗耀,图谍佚而无传。
子居是邦,愿闻其所以然」。
主人曰:「客亦知夫天施地生之有消长,古往今来之有更禅者乎?
以吴越为蛮索,《春秋》之所同贬;
以台明为瑰富,词人之所深羡。
惟晋太康,吾邑始显。
截回浦而置郡,析章安而为县。
初宅白峤,声迹岁远。
旋卜海游,规模日浅。
今迁治于广度,得形局而恢展。
背乌石之岧峣,腰玉带而回转。
桥亭横界乎两街,市门旁达于四面。
祠应三台之顷临,井象七星之分建。
方祥符之奉帝真,新皇祖之登御殿。
藩府之仪式崇,十节之侯谒见。
乃绍兴之定庠,揭四教之堂扁。
屏门阓之嚣諠,俨丽泽之渊泫。
祝圣则放生池之记复出,励贤则释褐坊之题壮观。
祭社有坛,以重先农之祈报;
登陆有亭,以隆过客之宾饯。
尔乃六卿冠盖之都会,千室弦歌之敷阐。
隶方畿之繁邑,非邾小而滕褊。
其山则东有帽尖盖苍之绝巘,西有桑洲桐岩之卓峰,岘城矗立于南鄙,天门昂峙于北封。
三十六雷当其肘,一十六窟蟠其胸。
跨古岫而上寮斗,盖梁宣王之旧游幸;
踰摘星而入瑞云,又佛昙猷之谂经从。
垝桥之虹,石梁杳通,苍苍葱葱;
仙岩之峰,洞天几重,穹穹窿窿。
奇龙勍虎,崄怪巃崧。
云情雨状,变现洪濛。
康乐思登而泥武,文举愿从而迟踪。
其海停纳万流,宗长四渎,控直港于稽鄞,引大洋于温福。
出乌崎,通鸭绿,睎日本,睇旸谷。
合镇都而为五十二,隶海屿者有三十六。
马筋滉漾之乡,汇闾尾而吸长川;
黄渡湍激之势,架修梁而接平陆。
缑城以北,厥壤既隩,叹𩸞亭之旧,筑浮门之曲。
厥聚惟簇陈,长城之故族。
一日再潮,阳往阴复。
千艭万艘,东奔西逐。
元舆观之而难言,子虚赋之而不足。
其野则有郊坰原隰,溪涧洞潭。
其平如掌兮通适,其峻无涯兮叵探。
视涓流而过坂兮,为砩为圳;
望朝氛而竟野兮,为雾为岚。
风挟飓而震远,雨拖浪而荡炎。
居氓安之而生聚,神物凭之而隐潜。
尔乃培厚而百家集,渊深而万有涵。
姜畦富于松坛黄社,蔬圃利于后洋溪南。
苔脯擅奇于古洞,茶笋毓瑞于宝岩。
峡石蓣奴,魁蹲鸱而软滑;
栲溪楮友,方剡藤之莹纤。
九顷莲芡,得水泽之富;
三洋椒漆,宜土性之咸。
竹蕃于筀筋淡苦,木盛于槠樟松杉。
其卉则萱蕉葵蒲,艾蓼芦蒹,而洒然秀出者,惟荪珥兰簪。
其果则李柰榴栗,桃杏梅栴,而磊然饤座者,惟香橙乳柑。
其田谷则籼秫总总,而利获于海涂者相倍蓰;
其陆种则麻菽穟穟,而岁收于山货者常二三。
药物志于筼窗者大半,菊种谱于南塘者相参。
厥草芊芊兮,长重脂之羜;
厥桑黝黝兮,登五熟之蚕。
凿埳则梅村之沙成铁,熬波则长亭之土成盐。
以至惟错之珍,所产者多。
鲈脆鳘肥,螺珍䖴柱,蛎牡虾魁,望潮章巨。
蟳含膏而团脐,䱥凝油而塞肚,鮻通黄而粲金相,𩻣柔白而悬银缕。
新妇臂婉而凝脂,老妪帔长而曳组。
旧总谓之鲜鲜,贱不论于分数。
若夫涝涨而河豚生,汐退而弹涂聚,䖳沫浮鲗黑喣,鳌车攒蚝山竖。
修带如篦,斑鹿赪虎。
鳒目之比如瞪,鲨觜之铦于锯。
䱋梅之软如束,鮨苗之多于黍。
鲳枫叶之僄轻,鳢竹夹之癯露。
加之鲯鳗鲚鱽之党类,蚌蛤蛏䗯之俦侣。
《水经》失于登载,《尔雅》昧于记注。
名不周知,品不殚举。
于是术逞詹公,巧兼任父。
随搜收于缗罾,剩堆贮于鼎俎。
又有鲤鲫细鳞,鲇鳅吐哺,蛙蟹产于畴塍,鳝鳖穴于沙渚。
濈濈湡湡,洋洋圉圉,虽水族之殊科,亦海物之同与。
矿石涸于蛇盘之丘,石首发于洋山之屿。
工师钻坚而脔分,舟人冒险而渔取。
磨砻磢砌,以供百家之常需;
胶鳔鱐鲭,以通四方之贩贾。
此虽方物之所宜,抑亦他邦之鲜伍。
而况东南正气,界截海邦,霞崌月屿,钟英孕芳。
曩以去天之辽邈,超然避地而退藏。
至屈氏子庐于湫水之浒,梅长者栖于凤山之冈。
曰铁场则有若张少霞之药鼎,曰桐柏则有若葛稚川之丹房。
虽启灵而著述,迄铲彩而埋光。
伟宋德之当天,同文轨于殊方。
崇姬孔而抑聃释,业文策而变工商。
越嘉、治、祐、宣之熙洽,联周、王、罗、李之骞翔。
赫名第而起晦,辟井社以斸荒。
迨六飞之度南,广仁泽之延袤。
东西王两族之望,左右许一门之秀,疏学殖之根源,竞贤路而辐凑。
乡贡之家,比比乎连甍;
桥门之彦,翩翩而结绶。
或骞华于童习晚恩,或擢颖于宗英世胄,或文武科之踵升,或内外优之叠奏,或能流光于宦业,匪徒角胜于文囿。
尔乃白屋公卿,青云步骤,乌台骑省之出入,虎节菟符之先后。
重典选于春闱,侈归荣于昼绣,簪笔素以对天光,典枢衡而应台宿。
等而上之,来者靡究。
更有尚清修而立门户,轻进取而安里廛。
泥滓名位,胶漆林泉。
泻陶篇而杜什,藐岛瘦而郊寒。
蒙庵文会,襄阳之耆旧;
阆风诗侣,江西之派源。
或辟野堂而讲学,或储墨藏之遗编,或守柴桑之庐而厌仕,或结香山之社而逃禅。
信君子之行藏,表乡里而率先。
士得师于庠塾,农勤身于桑田。
工执艺而精良,商通货而贸迁。
举乐道而怀德,知委顺以安天。
于是俗化,明表里正,有事生事亡之合于理,有为妇为母之一于敬。
守义者却婚于崔卢,笃教者媲贤于陶孟。
兹阳倡而阴和,犹宫动而商应。
若蔡贵嫔则垂国史之懿范,若汪李氏则著郡记之贤行。
厥惟风教所关,非但室家相庆,亦或厌世味之甘辛,悟法身之清净。
传祖远之衣钵,擅上方之名胜。
惟此旧俗,安于遐陬,不从军而走马,不带刀而卖牛,仅守田园之业,以纾衣食而谋。
彼钱氏之僭窃,奄全浙而诛求,递逢迎而加赋,苦椎肌乎何尤。
独陈长官,如鲁中牟,历上书而争诋,宁委身于系囚。
直挽回其毒手,得轻损于苗头。
迨夫钱俶纳土,而后皇政优游,闵赤子之彫惫,从宽典而抚优。
由是岁月久,雨露周,主意渥,宿瘼瘳。
立县渚之镇,以警乡落之狗鼠;
设临门之寨,以壮屯卫之貔貅。
宽税敛于经典,弛酤榷于糟丘。
免身丁而生齿有滋蕃之益,行义役而乡邻无纠决之仇。
遂百年之聚族,溥一同而蒙休。
又况气数干于定理,矩矱系于操修。
赤城经行之日著,拙斋生徒之云稠。
寓黉舍而象绘,备烝尝于春秋。
植公道之赤帜,屹砥柱于中流。
后生宗之而自励,末俗闻之而不偷。
且夫自有邑里以来,希见兵革之事。
袁晁狂徒,竟歼于十二保桥;
吕囊残党,随扑于清泉山寺。
二难既消,寸铁不试,晏然娲葛之居民,真若仙佛之乐地。
子来几日,谈何容易」?
客再拜曰:「吾侪小人,粗明大义,兹固道听而涂说,或恐俗殊而政异。
敢将狂夫之言,以发主人之意。
海濒斥卤,旱乾无备。
三日不雨,则田龟坼而枯焦;
一谷失收,则民憔悴而狼狈。
枯富家之储赢,仰客舟之米至。
此合推广社仓之成规,以为凶年之久利。
万户酒酤,沈湎荒恣,大家造年计以縻谷,细民乏朝炊而求醉。
是虽郡国之委输,终亦县家之枵匮。
此合稍复发卖之通规,以贮公私之元气。
官弱民强,谁实谁祟?
治邑者悸惮而不问,摄事者茍且而不治。
此安得关中司马、洛阳康节之复生,以主乡邦之公议?
余亦言外之散人,或干狂谋而出位」。
主人矍然起而谢之曰:「客固咎吾之不言,而未知吾所欲言之志」。
就历叙于篇中,以备观风者之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