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魏晋陆云(共 72 首) 古风 7四言 53其他 5辞赋 7 作品不分行

辞赋
岁暮赋 西晋 · 陆云
余祗役京邑,载离永久。永宁二年春,忝宠北郡;其夏又转大将军右司马于邺都。自去故乡,荏苒六年,惟姑与姊,仍见背弃。衔痛万里,哀思伤毒,而日月逝速,岁聿云暮。感万物之既改,瞻天地而伤怀,乃作赋以言情焉。
夫何乾行之变通兮,昏明迭而载路。
羡飞辔之远御兮,腾六龙于天步。
时赴节而渐流兮,气移数而改度。
挥促节于短日兮,振修策于长夜。
运攸忽其既周兮,岁冉冉而告暮。
变棘心之柔风兮,滋丰草之湛露。
玄晖邈以峻服兮,黄裳皓而振素。
于是颛顼御时,玄冥统官。
天庙既底,日月贞观
沦重阳于潜户兮,徵积阴于司寒。
日回天以灭景兮,冲渊而无澜。
坚冰涸于川底兮,白雪陨于云端。
普区宇之瘁景兮,频万物之衰颜。
时凛戾其可悲兮,气萧索而伤心。
凄风怆其鸣条兮,落叶翻而洒林。
兽藏丘而绝迹兮,鸟攀木而栖音。
山振枯于曾岭兮,民怀惨于重襟。
寒与暑其代谢兮,年冉冉其将老。
丰颜晔而朝□兮,玄发粲其夕皓。
感芳华之志学兮,悲时暮而难考。
远图逝而辞怀兮,密思集而盈抱。
羡厚德之溥载兮,嘉丰化之大造。
恨盛来之苦晏兮,悲衰至之常蚤。
指晞露而怵心兮,衍死生于靡草。
蒙时来之嘉运兮,游上京而凯入。
委乘辂于紫宫兮,剖金虎而底邑。
凭台光之发晖兮,荷宠灵而来集。
望故畴之迥辽兮,溯南风而颓泣。
长叹息而永怀兮,感逝物而伤悲。
哀年岁之攸往兮,伊行人之思归。
结隆思于朝日兮,缀永念于纪晖。
表寸阴而贞吝兮,盼盈尺其若遗。
嗟我行之久永兮,何归途之芒芒。
憩遵渚于□川兮,眄攸逝于江湘。
处孝敬于神丘兮,结祗慕于惟桑。
瞻山川而物存兮,思六亲而人亡。
问仁姑而背世兮,及伯姊而沦丧。
寻馀踪于空宇兮,想绝景于遗堂。
悲山林之杳蔼兮,痛华构之丘荒。
靖深情以遐慕兮,思缠绵而怀楚。
涕垂颐以交颓兮,哀凌心而洞骇。
神寻路而窘逝兮,嚬蹙乎其所。
心悠悠其若悬兮,音既绝而复举。
悲人生之有终兮,何天造而罔极!
仰悲谷之方中兮,顾悬车而日昃。
百年迅于分嘘兮,千岁疾于一息。
咏大椿之万祀兮,同蟪蛄于未识。
岁难停而易逝兮,情艰多而泰寡。
年有来而弃予兮,时无算而非我(《文选》谢叔源《游西池诗》注。)
祗生心于日顺兮,虽呼翕其难假。
摄贰生于逆旅兮,欲掩留其焉可?
彼鉴寐之有时兮,亦始卒之固然。
舒远怀于千载兮,怅同感乎中山。
鉴通人之炯戒兮,惧晏平之达言。
启贞心以自责兮,览遗籍而问道。
亮爽鸠之毁徂兮,故营丘之有绍。
在吾侪之陋心兮,岂取乐于东表?
苟长生而自得兮,将奚待而有犬。
考大德于天地兮,知斯言之益矫
⑴ 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三,《文选》谢叔源《游西池诗》注,《初学记》三,《御览》二十七。

愁霖赋 西晋 · 陆云
永宁三年夏六月,邺都大霖。
旬有奇日,稼穑沈湮,生民愁瘁。
时文雅之士,焕然并作,同僚见命,乃作赋曰。
在朱明之季月兮,反极阳于重阴。
兴介丘之肤寸兮,坠崩云而洪沈。
谷风扇而攸远兮,苦雨播而成淫。
天泱漭以怀惨兮,民嚬蹙而愁霖。
于是天地发挥,阴阳交激。
万物混而同波兮,玄黄浩其无质。
雷凭虚以振庭兮,电凌牖而耀室。
霤鼎沸以骏奔兮,潦风驱而竞疾。
岂南山之暴𬯀兮,将溟海之暂溢。
隐隐填填,若降自天。
高岸涣其无崖兮,平原荡而为渊。
遵渚回于凌河兮,黍稷仆于中田。
匮多稼于亿廪兮,虚夙敬于祈年。
外薄郊甸,内荒都城。
阴无晞景,霤无辍声。
纤波靡于前途兮,微津隔于峻庭。
纷云扰而雾塞兮,漫天颓而地盈。
于是愁音比屋,叹发屡省。
阳堂乏晖,朗室无景。
望会云之万仞兮,想白日之寸胫。
感虚无而思深兮,对寂漠而言靖。
毒甚雨之未晞兮,悲夏日之方永。
瞻大辰而颓息兮,仰天衢而引领。
愁情沈疾,明发哀吟。
永言有怀,感物伤心。
结南枝之旧思兮,咏庄舄之遗音。
羡弁彼之归飞兮,寄予思乎江阴。
渺天末以流目兮,涕潺湲而沾襟。
何人生之倏忽,痛存亡之无期?
方千岁于天壤兮,吾固已陋夫灵龟。
矧百年之促节兮,又莫登乎期颐。
哀戚容之易感兮,悲欢颜之难怡。
考伤怀于众苦兮,愁岂霖之足悲!
云昙昙而叠结兮,雨淫淫而未散。
晞朱阳于崇朝兮,悲此日之屡晏。
劾丰隆于岳阳兮,执赤松于神馆。
命云师以藏用兮,绁乘龙于河汉。
照蒙汜之清晖兮,炳扶桑之始旦。
考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二。)

喜霁赋 西晋 · 陆云
余既作《愁霖赋》,雨亦霁。昔魏之文士,又作《喜霁赋》,聊厕作者之末,而作是赋焉。(案:《初学记》二作永宁二年,邺都大霖,作《愁霖赋》,赋成天雨已霁,故又作《喜霁赋》。)
毒霖雨之淹时兮,情怀愤而无怿。
肃有祷于人谋兮,反极阴于天作。
靖屏翳之洪隧兮,戢大山之触石。
凌风绝而谧宁兮,归云反而挥霍。
改望舒之离毕兮,曜六龙于紫阁。
扬天步之剡剡兮,播灵辉之赫奕。
于是朱明自皓,凯风来南。
复火正之旧司兮,黜后土于重阴。
夷中原之多潦兮,反高岸于嵩岑。
萎禾竦而振颖兮,偃木竖而成林。
嘉大田之未坠兮,幸神祗之有歆。
尔乃俯顺习坎,仰炽重离
兼明畅而天地爽兮,群生悦而万物齐。
鱼凌渊以增跃兮,鸟望林而朝𬯀。
戢流波于枉水兮,起芳尘于沈泥。
朱光播于瓮牖兮,素景衍乎中闺。
天监作照,幽明毕觌。
普厥有欢,覃及四国。
翕万情而咸喜兮,虽无获而自得。
灾禾及害,和斯有祥。
翼翼黍稷,油油稻粱。
望有年于自古兮,希诗人之万箱。
原思悦于蓬户兮,孤竹欣于首阳。
阴阳交泰,万物方遒。
炎神送暑,素灵迎秋。
四时逝而代谢兮,大火忽其西流。
年冉冉其易颓兮,时靡靡而难留。
嗟沈哀之愁思兮,瞻日月而增忧。
感年华之行暮兮,思乘烟而远游。
命海若以量津兮,吾欲往乎瀛洲。
临仪天之大川兮,凌怀山之洪波。
瞻增城之峻极兮,仰蓬莱之峨峨。
望王母于弱水兮,咏白云之清歌。
虽嘉命之未锡兮,将经举于流沙。
振仙车之鸣鸾兮,吐玉衡之八和。
托芝盖之后乘兮,飧琼林之朝华。
修无穷以容与兮,岂万载之足多
⑴ 《艺文类聚》作「启候」,《初学记》作「日皎」。
⑵ 《初学记》作「桂」。
⑶ 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初学记》二。

登台赋 西晋 · 陆云
永宁中,参大府之佐于邺都,以时事巡行邺宫三台。
登高有感,因以言崇替,乃作赋云:
承后皇之嘉惠兮,翼圣宰之威灵。
肃言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
巡华室以周流兮,登崇台而上征。
攀凌坻而遂𬯀兮,迄云阁而少宁。
尔乃伫眄瑶轩,满目绮寮。
中原方华,绿叶振翘。
嘉生民之亹亹兮,望天晷之苕苕。
历玉阶而容与兮,步兰堂以逍遥。
蒙紫庭之芳尘兮,骇洞房之回飙。
颓响逝而忤物兮,倾冠举而凌霄。
曲房营而窈眇兮,长廊邈而萧条。
于是迥路季夷,邃宇玄芒。
深堂百室,会台千房。
辟南窗而蒙暑兮,启朔牖而覆霜。
游阳堂而冬温兮,步阴房而夏凉。
万禽委蛇于潜室兮,惊凤矫翼而来翔。
纷谲谲于有象兮,邈攸忽而无方,于是南征司火,朱明郁遂,县车式徐,曜灵西坠,暑乘阴而增炎兮,景望渊而暧昧,玩琼宇而情歆兮,览八方而思锐,陋雨馆之常规兮,鄙鸣鹄之蔽第,仰凌眄于天庭兮,俯旁观乎万类,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扶桑细于毫末兮,昆仑卑乎覆篑,于是忽焉俯仰,天地既闷。
宇宙同区,万物为一。
原千变之常钧兮,齐亿载于今日。
彼区中之侧陋兮,非吾党之一室。
本达观于无形兮,今何求而有质。
于是聊乐近游,薄言佯。
朝登登金虎,夕步文昌。
绮疏列于东序,朱户立乎西厢。
经蕤晔以披藻兮,椒涂馥而遗芳。
感旧物之咸存兮,悲昔人之云亡。
凭虚槛而远想兮,审历命于斯堂。
于是精疲游倦,白日藏辉。
鄙春登之有情兮,恶荆台之忘归。
聊弭节而驾言兮,怅将逝而徘徊。
感崇替之靡常兮,悟废兴而永怀。
隆期启而云升,逝运靡其如颓。
长发惟祥,天鉴在晋,肃有命而龙飞兮,跚重斯而肇建。
嘉有魏之钦若兮,鉴灵符而告禅。
清文昌之离宫兮,虚紫微而为献。
委普天之光宅兮,质率土之黎彦。
钦哉皇之承天,集北顾于乃眷。
诞洪祚之远期兮,则斯年于有万
⑴ 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六十二。

逸民赋 西晋 · 陆云
富贵者,是人之所欲也。而古之逸民,或轻天下,细万物,而欲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岂不以身重于宇宙而恬贵于纷华者哉?故天地不易其乐,万物不干其志。然后可以妙有生之极,固无疆之休也。乃为赋曰:
世有逸民兮,栖迟于一丘。
委天形以外心兮,淡浩然其何求?
陋此世之险隘兮,又安足以盘游?
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
载营抱魄,怀元执一。
傲物思宁,妙世自逸。
静芬响于永言兮,灭绝景于无质。
相荒土而卜居兮,度山阿而考室。
曾丘翳荟,穹谷重深。
丛木振颖,葛藟垂阴。
潜鱼泳沚,嘤鸟来吟。
仍疏圃于芝薄兮,即兰堂于芳林。
靡飞飙以赴节兮,挥天籁而兴音。
假乐土于神造兮,咏幽人于鸣琴。
挹回源于别沼兮,食秋华于高岑。
濛玉泉以濯发兮,临浚谷而投簪。
寂然尸居,俨焉山立。
遵渚龙见,在林凤戢。
遁绵野以宅心,望空岩而凯入。
明发悟歌,有怀在昔。
宾濮水之清渊兮,仪磻溪之一壑。
毒万物之喧哗兮,聊渔钓于此泽。
尔乃薄言容与,式宴盘桓。
朝挹芳露,夕玩幽兰。
眇区外而放志兮,眷天路而怡颜。
望灵岳之清景兮,想佳人于云端。
悲沧浪之浊波兮,泳芳池之清澜。
鄙终南之辱节兮,韪伯阳之考盘。
眄清霄以寄傲兮,搠凌风而颓叹。
玄微载晏。
何思何欲?
漂若行云之浮,泊若穷林之木。
咨月得之必丧兮,盖居庞之名辱。
彼贪夫之死权兮,固遗生以要禄。
竦战兢而履冰兮,祗肃怀以临谷。
亮据鼎之无栗兮,在颠沛其必渥。
是故夫形瑰者徵咎,体壮者为牺。
虽明文而龙藻兮,终俯首而受羁。
立修名于祸始兮,登全生于戾阶。
资朝华之促节兮,抱千载之长怀。
挤考终于远期兮,顾灵根而自摧。
殉有丧之假乐,方无身其孰哀?
美达人之玄览兮,遥藏器于无为。
物有自遗,道无不可。
万殊有同,齐物无寡。
并家于国,等朝于野。
荣在此而贵身兮,神居形而忘我。
钦妙古之达言兮,信怀庄而悦贾。
憎既明于天爵兮,□何惙于人祸。
陋国风之皇恤,同明哲于大雅。
乱曰:乘白驹兮皎皎,游穹谷兮蔼蔼。
寻峻路兮峥嵘,临芳水兮悠裔。
盘丘园兮暇豫,翳翠叶兮重盖。
瞻洪崖兮清辉,纷容与兮云际。
欲凌霄兮从之,恨穹天兮未泰。
咏欢友兮清唱,和尔音兮此世
⑴ 《御览》作「浚金谷」
⑵ 本集,《艺文类聚》三十六,《御览》五十六作陆机,误;又五百十。

南征赋 西晋 · 陆云
太安二年秋八月,奸臣羊玄之、皇甫商敢行称乱,凌逼乘舆,天子蒙尘于外。自秋徂冬,大将军敷命辟后,同恤社稷,乃身统三军,以谋国难。自义声所及,四海之内,朔漠之表,蒸徒赢粮而请奋,胡马拟塞思征。四方之会,众以百万,军旅之盛,威灵之著,自古已来,未之有也。粤十月,军次于朝歌,讲武治戎,以观兵于殷墟。于是美义征之举,壮师徒之盛,乃作南征赋,以扬匡霸之勋云尔。
有皇晋之霸后,资浚哲之浚圣。
崇文德于缉熙,济武功而保定,应天鉴之昭华,荷帝祐之休命。
步玉衡以观八方,在旋玑而齐七政。
芒芒神道,化洽崇深。
印戾天飞,俯洞渊沈。
振南箕以鼓物,冒庆云而崇荫。
恢天维以笼世,廓宇宙而宅心。
济博施之厚德,鉴希声之大音。
渊泽回而并注,豪彦萃而为林。
九服惟清,诸夏谧静。
肃慎回首,沙漠引领。
天和时降,地灵夙挺。
结芳林之奇干,发珍禾之神颖。
励修德于亿兆,端澄形于万景。
在中叶之不竞,遭皇家之毒乱。
悲国步之未夷,仰夙兴而昧旦。
无方而大诰,集率土而贞观。
致天属于王畿,肃有征而省难。
尔乃建黄钺之灵威,树戎辂之高盖。
伐隐天之雷鼓,振凌霄之电旆。
介天挥戈而夙兴,轻武总千而启万。
振灵韶之嘈嘈,飞旟旐之蔼蔼。
虹旃搠风以委蛇,霓旄蒙光而容裔。
公徒十万,其会云兴。
悠悠华戎,时罔不承。
尔乃命屏翳以夕降,式飞廉以朝升。
涂蒙雨而复清,景带天而光澄。
陪武臣于雕轩,列名僚于后乘。
猛将起而虎啸,商飙肃其来应。
士凭威而响骇,马歔天而景凌。
临川屯于广陆,武骑被乎中陵。
类祃比京,师徒经始。
桓桓先征,在河之涘。
顺彼长道,悬旌千里。
羡王师之遵时,茂七德而发止。
尔乃税驾殷墟,我徒既闲。
顺时讲武,薄狩于原。
纷同方而类聚,焕副翼而明分。
祗明刑以誓众,习军政于旧闻。
俨山立以崇荟,粲烟骇而兴纷。
若溟海之引回流,岱灵之吐行云。
于时玄冬首时,阴风戒煞。
山泽含哀,天地肃乂。
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暧昧。
戎士肃而启行,三军纷而杂遝。
长角哀吟以命旅,金鼓隐訇而砰磕。
景凌冥而四播,音乘云而上逝。
火烈具举,伐鼓渊渊。
朱光俯而丹野,炎晖仰而绛天。
曜灵翕赫以增炽,愤气昲悦而凌烟。
狂飙起而妄骇,行云蔼而芊眠。
旌旆翻其猗靡,惊熛因而嬗娟。
尔乃洪音雷动,清问克广。
凌云发挥,万里振响。
声冯虚而天回,烈骇□而地荡。
映皓月而望舒暗,照重昏而大夜朗。
服县炎扬而晃倏,飞烽戢煜而泱漭。
乃有熊罴之旅阚之将。
雄声泉涌,逸气风亮。
起三军以奔厉,贾馀勇而成壮。
兆洪音于寂漠,先无形而高唱。
纷若屯云,涣若积波。
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绝倡寂其既收,万夫翕而咸和。
严鼓隐而重戒,景燧晔而星罗。
烈蒙阴而印假,曜凭阳而登遐。
若扶桑之振华叶,皓天之散朝霞。
超烛龙之绝景,岂比象于百华
⑴ 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御览》三百三十八。案:《吴志·陆抗传》注引《机云别传》,成都王颖与长沙王构隙,遂会兵攻洛,以机行后将军,督王粹牵秀等诸军二十万。士龙著《南征赋》,以美其事,即此赋也。

寒蝉赋 西晋 · 陆云
昔人称鸡有五德,而作者赋焉。至于寒蝉,才齐其美,独未之思,而莫斯述。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
含气饮露,则其清也;
黍稷不享,则其廉也。
处不巢居,则其俭也;
应候守常,则其信也;
加以冠冕,取其容也。
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且攀木寒鸣,贫士所叹,余昔侨处,切有感焉,兴赋云尔。
伊寒蝉之感运,迓嘉时以游征。
含二仪之和气,禀乾元之清灵。
体贞粹之淑质,吐𠲜㘇之哀声。
希庆云以优游,遁太阴以自宁。
于是灵丘幽峻,长林参差。
爰蝉集止,轻羽涉池
清澈微激,德音孔嘉。
承南风以轩景,附高松之二华。
黍稷惟馨而匪享,竦身希阳乎灵和。
唳乎其音,翩乎其翔。
容丽蜩螗,声美宫商。
飘如飞焱之遗惊风,眇如轻云之丽太阳。
华灵凤之羽仪,睹皇都乎上京。
跨天路于万里,岂苍蝇之寻常?
尔乃振修緌以表首,舒轻翅以迅翰。
挹朝华之坠露,含烟煴以夕飧。
望北林以鸾飞,集樛木而龙蟠。
彰渊信于严时,禀清诚乎自然。
翩眇微妙,绵蛮其形。
翔林附木,一枝不盈。
岂黄鸟之敢希?
唯鸿毛其犹轻。
凭绿叶之馀光,哀秋华之方零。
思凤居以翘竦,仰伫立而哀鸣。
若夫岁聿云暮,上天其凉。
感运悲声,贫士含伤。
或歌我行永久,或哀之子无裳。
原思叹于蓬室,孤竹吟于首阳。
不衔草以秽身,不勤身以营巢。
志高于鸣鸠,节妙乎鸱鸮。
附枯枝以永处,倚峻林之迥条。
惟雨雪之霏霏,哀北风之飘飙。
既乃雕以金采,图我嘉容。
珍景曜烂,炜晔华丰。
奇侔黼黻,艳比衮龙。
清和明洁,群动希踪。
尔乃缀以玄冕,增成首饰。
缨蕤翩纷,九流容翼。
映华虫于朱衮,表馨香乎明德。
于是公侯常伯,乃身披紫黻,手执龙渊。
俯鸣佩玉,仰抚貂蝉。
于黄庐之多士,光帝皇之待人。
腾仪像于云闼,望景曜乎通天。
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
聊振思于翰藻,阐令问以长存。
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
四时云暮,临河徘徊。
感北门之忧殷,叹卒岁之无衣。
望泰清之巍峨,思希光而无阶。
简嘉踪于皇心,冠神景乎紫微。
咏清风以慷慨,发哀歌以慰怀
⑴ 本集,又《艺文类聚》九十七,《初学记》三十,《御览》九百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