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共36,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刘清漳(1871-1946),字钜源,献县人。生于同治十一年五月,周岁丧父。光绪十七年(1891)娶妻李氏,未期月而卒,翌年母亦亡故。遂奔走塞外,客寄成都,后徙居青县,设馆于公署,授徒度日,躬耕自给,吟诗作文,与世寡营。渐以其文受知于桐城姚永概,又为天津严范孙所赏识。民国十七年(1928)曾参与编修《青县志》,与邑人姚云锦、郑清寰等交好。二十年县志修成,一度赴津设教馆、结诗社。民国二十六年(1937)迁亡妻李氏之骨葬于青县,遂终老于此。著有《衡门叟诗集》、《文集》、《续集》等。
五言律诗
登高舒老目,平野宿寒烟。
霜重山川瘦,风高雁字偏。
乾坤垂令节,时序入残年。
望罢辞楼去,东篱就菊筵。
丁丑八月七日也。先是家属于二日、五日相继出走,余父子三人于大兵将进城始去。
弹火从天落,机声震耳鸣。
魂惊千里外,命决一时倾。
仓猝辞家去,崎岖涉水行(是岁雨滂河决,平地水深数尺。)。
回头一望里,兵马拥青城(即青县也)。
七言律诗
诞告多方莫费猜,兵端原为保民开(直督李景林宣战大略谓保境安民)。
炮声响震闾阎动,弹落烟沉地轴摧⑴。
迷漫血腥连紫塞⑵,纵横战线遍芦台⑶。
妇孺不识仁人意,野哭吞声更可哀。
⑴ 李君乘飞机掷弹穴地五六尺深,一连数枚,炸死民人二名。
⑵ 奉系郭松龄倒戈反攻奉,张至新民屯站没。
⑶ 青县治北里许唐时芦台城,李军遍挖战壕于其地。
爱国真真不扰民(国民二军袖章大书真爱国不扰民),万家鼓舞庆更新。
酬庸岂靳三千酒,存抚何争两万缗⑴。
冷落闾阎堪供应,庄严军令莫庸伸。
请看禹县屠城记⑵,犹是将军格外仁。
⑴ 国民军攻破李军马厂,令民犒军酒三千斤、牛二十头、钱万元,尅日备齐,否则加罪。
⑵ 禹县为某军所屠,伤心人登诸报端。
远涉间关转战来(民国二十军多陕晋人),将军号令又频催。
创扶戎马还追北,垂死沙场不肯回⑴。
只为英雄争寸土,也将血肉委尘埃。
昊天不吊生民尽,一溯原因几度猜。
⑴ 秦俗好战,自古皆然。然死者枕籍至车载其尸,青县城内外堆积者累累。
散步郊原一望中,地天氤氲雨蒙蒙。
参差碧草含新露,袅娜游丝趁晚风。
九十韶光堪共赏,千秋事业与君同(同修《青县志》,共主文献类。)。
而今胥沐深春里,无限尘嚣撒太空。
荏苒年华已白头,两人百二四春秋。
结缡曾与同辛苦,偕老相依作壮游。
朝市园林欣共赏,风晨雨夕乐前修。
可怜亡国无时日,且效卢家有莫愁。
果是缘何尽掩藏,当年时事可思量。
想因乱逼埋黄土,为避灾祲去故乡。
物往人非两湮灭,时当岸谷一发扬。
浸淫斑驳犹能辨,大半文多属晚唐。
① 范官屯在县城东北十二里,属马厂。
有宋南迁北寇侵,一时文物具幽沉。
每看荒冢悲村落,忍见金钱出瓮深。
埋没何人人已往,发潜当我我何心。
也曾几度埋珍玩,对此摇摇感不禁。
① 姚云锦,字岫章,邑人,曾与刘清漳共修《青县志》。
佳节寻芳傍运河,神沙庙侧又重过。
黄金染遍千章柳,绿水吹来万叠波。
大地含生负景气,皇天造化寓冲和。
杏林小酌花盈盏,醉卧春风尽忘它。
为报生前未了缘,故来舆榇入新阡。
归宁乞食怜吾阨,守分安贫叹汝贤。
话别频遮红袖泪,临歧断送夕阳天。
寒家夫妇恩情重,痛煞生离竟死还。
自汝永归卌六年,而今骸骨即吾迁。
缅怀当日盈眸泪,忍见今朝压鬓钿。
贫苦相依悲尔我,恩情未满嗟人天。
有灵魂魄随吾去,聊具薄棺总歉然。
多谢良朋韵语耽,琳琅佳什题茅庵。
粗疏迂阔无吾似,品性言行费若探。
爱我情真忘我丑,惜君誉过笑君憨。
从今再赴吟坛会,执旆前驱亦觉甘。
书剑飘零岁月耽,劳劳老况一茅庵。
回思万里留鸿印,无忘一时古籍探。
绩学违时人共弃,医贫无术我犹憨。
而今学圃长林下,其苦如荼苦亦甘。
吟坛高筑傍梅花,雅韵偏多处士家。
落落疏篱栖野鹤,清清瘦影上窗纱。
浓香比艳原非分,冷性孤芳自有涯。
读罢新裁寻旧侣,不知何处足烟霞。
七言绝句
祸患相因转更频(南军号北伐,与孙军战于南中也。),不堪回首旧人民。
荒城几点萧条柳,得意摇摇独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