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魏晋康僧渊(共 2 首) 古体 2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康僧渊,《诗纪》一百七作庾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诵放光道行二波若,即大小品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西域人。生关中。梵相而汉语。有志操。诵放光道行。为心要。成帝时。与康法畅支敏度俱渡江。有才思。名誉甚远著人物始义论等。畅常捉麈尾行。每遇名宾。辄清谈尽日。庚元规曰。此麈尾乃常在乎。畅曰。廉者不取。贪者不与。故得常在也。敏度亦有风韵。著传译经录行世。 渊以清约自将。每行乞食。人初不知其贤。偶逢陈郡殷浩。浩与语。终日不能屈。为改观。结友。琅邪王茂弘。以鼻隆眼深戏之。渊曰。鼻眼人面之山渊也。山不高不灵。渊不深不清。闻者以为名对。建寺豫章山。带江近邑。有茂林脩竹之胜奇。比丘多过之。殁于此山。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
康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诵放光道行二波若。即大小品也。晋成之世。与康法畅支敏度等俱过江。畅亦有才思善为往复。著人物始义论等。畅常执麈尾。行每值名宾辄清谈尽日。庾元规谓畅曰。此麈尾何以常在。畅曰。廉者不取贪者不与。故得常在也。敏度亦聪哲有誉。著译经录今行于世。渊虽德愈畅度而别以清约自处。常乞丐自资人未之识。后因分卫之次遇陈郡殷浩。浩始问佛经深远之理。却辩俗书性情之义。自昼之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观。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戏之。渊曰。鼻者面之山。眼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时人以为名答。后于豫章山立寺。去邑数十里带江傍岭林竹郁茂。名僧胜达响附成群。以常持心梵经空理幽远故。偏加讲说。尚学之徒往还填委。后卒于寺焉。
古风
① 《诗纪》据广弘明集编入陈诗。今改列于此。说见前。
省赠法頵诗。经通妙远。亹亹清绮。虽云言不尽意。殆亦几矣。夫诗者。志之所之。意迹之所寄也。忘妙玄解。神无不畅。夫未能冥达玄通者。恶得不有仰钻之咏哉。吾想茂得之形容。虽栖守殊途。标寄玄同。仰代答之。未足尽美。亦各言其志也。其辞曰:
真朴运既判,万象森已形。
精灵感冥会,变化靡不经。
波浪生死徒,弥纶始无名。
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胡不绝可欲,反宗归无生。
达观均有无,蝉蜕豁朗明。
逍遥众妙津,栖凝于玄冥。
大慈顺变通,化育曷常停。
幽闲自有所,岂与菩萨并。
摩诘风微指,权遒多所成。
悠悠满天下,孰识秋露情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一百七并作庾僧渊。

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
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
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
融飙冲天籁,逸响互相因。
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
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
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
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
翘想睎眇踪,矫步寻若人。
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
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
研几通微妙,遗觉忽忘身。
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
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一百七并作庾僧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