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台诗
共52,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光绪十二年(1886)将「竹社」、「梅社」改组为「梅竹吟社」,并担任社长。光绪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迁居苗栗苑里。乙未割台之际,曾襄助表兄丘逢甲举兵抗日。明治三十年(1897),与鹿港文人洪弃生、许剑渔等共创「鹿苑吟社」。同年三月,应苗栗支厅长横堀氏之聘,担任事务嘱托,并授佩绅章。十月,又应苑里事务署长浅井氏之邀,编修《苑里志》,旋任苗栗办务署参事。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创立「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区长。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县知事樱井勉离去,改由蔡启运担任社长。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蔡氏生平好击钵吟,其子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收录其击钵吟作百馀首。所著《养馀轩诗钞》,今已佚。〖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诗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著」栏,蔡启运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10至711。〗 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竹梅吟稿》、郑鹏云编《师友风义录》、《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栎社第一集‧启运诗草》、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资料辑录编校。(江宝钗撰)
七言律诗
是处佳城葬汝真,葬侬何处转伤神。
一锄未了三春梦,七尺仍留百岁身。
即有高碑休堕泪,断无疑冢去欺人。
买山不作生时计,芳草斜阳结净因。
鸡黍田庐惠屡叨,仙栖独惜未曾过。
生前户牖绸缪早,劫后河山涕泪多。
不待盖棺方定论,敢同临穴一高歌。
此诗情比延陵重,空向孤坟剑自摩。
墓门拱木尚生存,奇事奇人两足论。
白发无情催老境,青山有约葬诗魂。
题碑主客何妨赘,同穴夫妻更见恩。
重九既过来独后,可怜辜负此吟樽。
茅舍如鳞⑴别有村,扶藜人立夕阳墩。
鲸波渐荡舟能小,蜃市初开雾又屯。
生计不妨耕钓托,画图谁辨海山昏。
得鱼合唤邻翁饮,壶酒寒篝仔细论。
⑴ 编者按:「鳞」,《台湾诗录》误作「麟」。
高寮极目好烟波,昔日登临壮若何。
一粟苍茫天地小,万声飞射弩弓多。
北来浪⑴影双行雁,东拥山痕数点螺。
观海馀閒时散步,无边风日晒渔蓑。
⑴ 编者按:「浪」,《台湾诗录》误作「凉」。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
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
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
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
艨艟如蚁泊平沙,怪石崚⑴嶒夹港汊⑵。
日写一排帆作字,风吹五色浪生花⑶。
鸭头高涌新潮至,鹢尾相衔夕照斜。
商女不知游客恨,隔江夜夜拨琵琶。
⑴ 编者按:「崚」,《台湾诗录》误作「峻」。
⑵ 编者按:《台湾诗录》原缺,拟作「汊」。
⑶ 编者按:「生花」,《台湾诗录》误作「花生」。
招招舟子咏卬须,更好溪山入画图。
野渡人来天未黑,绿杨马系日将晡。
一篙乱石流偏急,十里飞沙路已殊。
有客欲归归不得,晚鸦空向隔村呼。
削壁危岩日已欹,岚光五采现离奇。
即多邃境猿能到,剩有迂途马不知。
人爱晚晴山外绮,天开妙景画中诗。
何时拄杖登高处,眼底云烟一幅披。
在山不浊出山清,突有甘泉半壁生。
珠喷千回如瀑布,帘悬一幅似磨晶。
何人画谱溪头写,费我茶经雨后评。
记得家居方夜静,嘈嘈时送枕边声。
稻鼓声中大有秋,农家争报早禾收。
平田日暖看罗雀,隔陇烟迷听叱牛。
多稼有如云一片,利镰敢比月双钩。
祈年天子春前事,千万仓箱愿已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