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共2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生卒】:1796—1866 【介绍】: 清江苏通州人,字树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道光间历山东曲阜、泰安等县知县,累擢福建台湾道。同治间官至福建巡抚。曾协同左宗棠击败汀、漳李世贤部太平军。卒谥清惠。有《斯未信斋文稿》及自订年谱。晚晴簃诗汇·卷一二八
徐宗干,字树人,江苏通州人。嘉庆庚辰进士,官至福建巡抚。谥清惠。有《斯未信斋诗录》。全台诗
徐宗干(1795~1866),字伯桢,号树人,江苏通州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历曲阜、武城、泰安三县知县,高唐、济宁知州等职。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授福建台湾道。时姚莹方去,凡所规画,多继承之。宗干为治,循名核实,举凡策防夷、申禁烟、理财赋、议积储、设屯丁、开番地,无不勉力为之。尤其台湾遭英人窥扰之后,士民蓄愤,自立乡约,禁不与贸易,宗干亦著防夷之策。是时绿营废弛,班兵多宿民家,挟械以嬉。宗干移镇管束,改建营房处之,兵民始分。又议改澎湖募兵,变通船政,清理人犯,语多可行。水沙连六社番久请内附,而廷议以险远为难,照旧封禁,宗干上书总督,请援乾隆五十三年之例,先设屯丁,以便管理,从之,其后遂设官焉。咸丰三年(1853)四月,林恭、洪泰等起事,陷台湾、凤山两县,宗干与民守禦,防剿兼施。其后复扰噶玛兰厅,宗干亦督兵平之。四年(1854),擢按察使,为闽巡抚王懿德所劾,解任。旋召至京,命赴河南帮办剿匪。同治元年四月(1862),擢福建巡抚。三年(1864),粤匪李世贤、汪海洋等由广东入闽境,逼漳州,龙岩、云霄相继陷,宗干偕闽浙总督左宗棠以次剿平。五年(1866),病卒于位,左宗棠偕福州将军英桂上奏云:「宗干以循良著闻……其居官廉惠得民,所至皆有声绩」,优诏褒恤,谥清惠。七年(1868),祀福建名宦祠。著有《斯文信斋文编》,记载毕生里居、阅历〖参考连横《台湾通史‧姚、徐列传》,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1962年、《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列传(之五)》,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1968年、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附录一‧兵部侍郎福建巡抚清惠徐公墓志铭》,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1971年。〗,又宗干将平日采辑前人治台成效及论台事之名言硕论,荟萃成《治台必告录》五卷以授丁曰健,曰健补辑三卷刊之,为治台重要文献。 宗干博文多才,礼贤下士,方其任台湾道之际,振兴文教,尤汲汲以育才为务,集诸生于海东书院,训之以保身、敦行、积德、养气、笃志、专心之方,勉之以读书作文之法,一时诸生竞起,互相观摩,及门之士多成材焉。强调「解经为根柢实学,能赋乃著作通才」(《瀛洲校士录》序),考录制艺雅驯者,编为《东瀛试牍》;另外又将说经、论史及古近杂体诗文等诸生院课肄业之作,共三十三人的作品,上卷论文二十七篇,下卷诗赋九十一首,裒辑二卷刊之,题曰《瀛洲校士录》,以为鼓舞奖励之用,今国家图书馆所收藏为咸丰辛亥年(1851)之刻本。徐宗干又刊有《虹玉楼诗选》,内分「虹玉楼诗帖选」、「古今体试草附」两部份,封面刊云「道光庚戌(1850)镌,奖赏生童,不取工价」,其于教育之用心良苦亦可见一斑,今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藏一部。以下诗作辑录自《虹玉楼诗选》。(余美玲撰)
五言律诗
顿与名山远,还同木石居。
横琴无待月,垂钓不求鱼。
园小偏宜水,官贫尚有书。
几竿修竹影,独坐爱扶疏。
偶然离束缚,终未脱嚣尘。
红蓼思乡国,青松见故人。
山空千佛古,池暖四时春。
寄语同舟侣,长途又问津。
七言律诗
斜斜整整遍幽蹊,一色名花肖木鸡。
移向竹篱钻土早,种来茅店傍墙低。
风摇四面秋还舞,露饱三更晓不啼。
红紫缤纷争斗艳,日之夕矣小楼西(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砧杵声)
昨夜凉飙动远林,捣衣窗外气森森。
临风净拭添泉水,对月低舂隔树阴。
千里征人能入耳,三秋少妇早关心。
虫鸣四壁浑如语,刀尺装绵付藁砧(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笳管声)
万里萧条日影斜,天涯怅望感霜华。
边城上月惊秋雁,戍客思乡忆海槎。
未断玉门新柳笛,迸传紫塞短芦笳。
西风起处⑴声声急,一夜征人泪眼花(余美玲编校)。
⑴ 编者按:「处」,《虹玉楼诗选》漫患,今据赖子清《台湾诗醇》补之。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山木声)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
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
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江潮声)
旅人江上罢弹棋,高枕潮声动客悲。
怒若蒸雷鸣鼓起,快如奔马下坡时。
长堤日暗飞沙猛,孤艇人忙系缆迟。
看到广陵留胜迹,年年八月触秋思(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沙鸥声)
悠然送别楚江头,沙鸟咿哇水国秋。
伴侣相依芦荻稳,呼鸣不为稻梁愁。
畅游此际应添鹤,閒悟生涯寄一鸥。
为有高人同狎处,围栏凭眺忆扬州(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露蝉声)
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余美玲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莲叶声〖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海诗珠》。〗)
荷沼无烦灌溉功,莲残叶尚满池中。
清思徐引如听雨,小柄⑴轻摇不待风。
翠盖几经秋露白,水亭一角夕阳红。
陂塘潋滟⑵鸥凫静,柔舻声声隐钓翁(余美玲编校)。
⑴ 编者按:「小柄」,《虹玉楼诗选》漫患,今据赖子清《台海诗珠》补之。
⑵ 编者按:「潋滟」,《虹玉楼诗选》漫患,今据赖子清《台海诗珠》补之。
① (此组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梧子声〖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海诗珠》。〗)
一望淮南路逦迤,梧桐秋色老山陂。
疏阴滴雨悬珠颗,碎影敲风埽⑴翠枝。
客梦不如琴梦稳,雁声遥带漏声移。
石栏閒坐诗成未,仙露今宵笔底垂(余美玲编校)。
⑴ 编者按:「埽」,赖子清《台海诗珠》作「扫」。
五言排律
不辨钟何处,声声欲暮天。
舂容萧寺里,摇曳夕阳边。
残响盘空际,馀音绕树巅。
樵风穿古径,渔火动江船。
催上城头月,撞开橹背烟。
黄昏无限意,千里客心悬(余美玲编校)。
古风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