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台诗
刘良璧(?~?),字省斋,湖南衡阳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雍正五年(1727)由连江县转知诸罗县,雍正七年(1729)秩满,雍正九年(1731)调补龙溪县。有才干,为政勤敏而爱民。雍正十三年(1735)升漳州海防同知,驻南胜,立义学,政声大著。权知漳州府事。乾隆二年(1737)由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乾隆五年(1740)升分巡台湾道,《湖南通志》云:「良璧状威猛,而清慎强明,能以恩信驭众,在官数载,令行禁止,台人畏而敬之。」丁艰服阕,乾隆十二年(1747)补兴泉永道。以老乞归,卒于家,年八十馀岁。 〖参考谢浩〈湘籍「分巡台湾道」刘良璧事功述略〉,《湖南文献》三卷一期,台北:湖南文献社,1975年。〗刘氏在台前后近十一年,究心地方风土,曾历时八月,于乾隆五年(1740)主持编修《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二十卷;另著有《台湾风土记》一卷,惜未见刊本传世。(杨永智撰)维基
刘良璧,字省斋,湖南衡阳人,清朝官员。雍正二年进士,历任连江县知县、诸罗县知县、龙溪县官员、漳州海防同知、台湾知府、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分巡台湾道、补兴泉永道。年老致仕,卒于家。刘良璧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雍正五年(1727年)由连江县知县转诸罗县知县,雍正九年(1731年)调龙溪县,乾隆二年(1737年)由漳州海防同知升任台湾知府,乾隆四年(1739年)短暂代理福建分巡台湾道。乾隆五年(1740年)因积极调停处理泉漳械斗颇有功绩,正式任分巡台湾道。乾隆十二年(1747年)补兴泉永道。后以老告归,卒于家。
五言排律
大业疏天派,肤功列上班。
龙旂开敌垒,虎竹贲仙关。
浪静平瓯越,烽晴靖海蛮。
朱甍辉玉钥,碧甃灿金环。
谟烈青编著,贤良紫诰颁。
勋名萦两浙,世泽衍三山。
颂溢鳌峰上,讴兴鹿岛间。
东南槎万里,长此奉王颜(杨永智编校)。
古风
① 作者注:「乾隆五年(1740)。」此诗收于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晓出彰山北,北风何凄凉。
晚入沙辘社,社番何踉跄。
十年大甲西,作歹自惊惶。
牛骂及大肚,挺而走高冈。
蠢尔无知番,奋臂似螳螂。
王师一云集,取之如探囊。
忆此沙辘社,先年未受创。
王丞为司马,抚绥得其方。
孙公为副臬,恤赏不计量。
为言北路番,无如沙辘强。
马牛遍原野,黍稷盈仓箱。
麻踏如飞健,牵手逞艳妆。
倘为千夫长,驭之楫疆场。
张弓还挟矢,亦可壮金汤。
奈何逢数奇,职守失其纲。
劳役无休息,铢求不可当。
穷番计无出,刳肉以医疮。
支应力不给,势促乃跳梁。
一朝分箭起,焚杀自猖狂。
蛮声振半线,羽镞若飞蝗。
调兵更遣将,荡平落大荒。
危哉沙辘社,几希就灭亡。
皇恩许迁善⑴,生者还其乡。
番妇半寡居,番童少雁行。
嗟乎沙辘番,盛衰物之常。
祗今防厅廨,荒烟蔓道旁。
造物宁恶满,人事实不臧。
履霜坚冰至,易戒恶可忘。
夜深风飒飒,独坐思茫茫。
司牧人难得,惘然太息长(杨永智编校)。
⑴ 作者注:「沙辘奉改为迁善社,牛骂改为感恩社,大甲西改为德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