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共79,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生卒】:1595—1646 【介绍】: 明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维基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九一,一字止庵,号玉笥,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明亡后,自尽殉国。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四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会试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广东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四年本省同考,以政绩卓越,崇祯元年考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年升吏科右,四年升吏科左,五年升礼科都给事中,六年升太常寺少卿。崇祯七年(1634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十二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崇祯十五年升兵部尚书,十六年革任。十七年(1644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离开北京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召为戎政尚书。因山东讨贼有功,加太子太保。后与马士英不和,乞省亲归。同年五月,清军陷南京。国维在家闻变,召集义勇,至台州,与陈函煇、宋之普、柯夏卿及陈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移绍兴,国维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国维还守东阳。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追至七里寺,国维召二子张世凤、张世鹏问其生死,长子表示不愿苟且偷生,次子犹豫不决,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世鹏泣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午夜,国维遂整理衣冠,向母诀别,赋《绝命词》三章,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遗书于次子。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跳园中水池亡,年五十二。国维既死,家人扶其尸于大厅。清兵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见国维尸体叩头拜谢。张世凤不屈而死,被杀于钱塘江畔。浙江总督张存仁敬佩张国维,不忍断其香火,于是释放张世鹏。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敏。著《吴中水利全书》。
五言律诗
鹢迅飙为楫,鳌连嵓□波。
千仓求峙少,万斛泛舟多。
摇影逢津树,腾欢杂榜歌。
回思焦土日,劳者涕成河。
七言律诗
瑞钟萱树冠人间,应遣花王佐笑颜。
朵袅孙枝成玖玉,色方舞彩总斓斑。
微风引馥调晨膳,轻雨凝珠列晓鬟。
燕喜仍烦君记取,年年堆锦祝南山。
欲献高堂一物希,空囊惟办老莱衣。
思鲈归隐严陶鲊,解组还初惕孟机。
养是恒言今始逮,耕为子职永相依。
悬知饥渴关亲甚,念易鸡豚待聿归。
昔年扶侍恋居诸,岭海燕吴色笑舒。
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
颇嫌孝养资征檄,不信瞻依忍绝裾。
母子余生将互倚,终焉岂独爱吾庐。
不因予假蹈栖迟,特诏迎亲天宠滋。
自古貤恩膺紫诰,几曾召养贲纶丝。
仆夫未驾光先被,子姓分荣乘永垂。
介寿承欢歌帝德,能令菽水胜琼饴。
力竭胼胝复治戎,呼亲无计托征鸿。
我生分向离愁尽,子舍翻疑隔世通。
灯下低徊开喜烬,堂前洒扫绕熏风。
鬓霜揽镜还成惧,恐动哀怜减泄融。
教忠母训似严君,夷险谆谆励立勋。
敢效闲居夸晏乐,差将无死答恩勤。
闻归款信思难定,溯别悲欣转莫分。
一夕凝思浑若岁,频年何以度忧熏。
昨秋朝暮望归人,今日南鸿傍逐臣。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三褫端因教孝宽,一□冀以报刘欢。
北山于役仍堪隐,斓彩兼冠不用弹。
仰托春晖华尚白,俯全方寸质犹丹。
君亲大德咸无极,向日循陔意不阑。
露雷迭用总衔恩,负国违亲罪实繁。
徒羡深林乌鸟意,堪怜三宿子规魂。
权词告出啼为笑,对食兴悲泪和飧。
梅信须传归指日,依言孑影在圜门。
踰八高龄古更希,赭衣泪渍似斑衣。
臂呼心动悲离膝,目极情疑恐下机。
重巽钿容亲是觐,阳光定照命相依。
寄声色养糟糠妇,莫向尊亲怅不归。
时当严冱入囚诸,职旷冬温惨不舒。
雷电合章刑有属,棘薪匪令德无舆。
五更柝击孤臣梦,两岘霜寒寿母裾。
安得微躯生羽翮,有怀三徙是吾庐。
帝城春动日迟迟,暗室沈阴别泗滋。
望眼各天昏似雾,白头两地乱如丝。
兵归独子刑还异,孝感遗羹事有垂。
惟愿慈颜怡献岁,备尝荼苦悉如饴。
省愆切诫易谈戎,怨慕嗷嗷北塞鸿。
括母思深叨弗坐,徐生心乱系难通。
瞻云依梓暌南服,寄帛传音阻北风。
孝治首关明主意,宁令一物外春融。
家陲每勖报明君,宁数波臣尺寸勋。
自取触藩隳顾复,空烦和胆助辛勤。
写忧携杖谁为御,抱郁增奇孰与分。
怅望无聊成假寐,魂归失路倍忧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