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5—1541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文鸣,号静斋。弘治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湖广提学佥事,河南按察使。中官谷大用迎世宗于兴邸,所至横暴,凤梧独不屈。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相机镇压矿徒王堂起事。官至南右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罢归卒。维基
陈凤梧(1475年—1541年),字文鸣,号静斋。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民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第二甲第四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一年(1498年)授刑部广西司主事。十五年升浙江司员外郎,十六年奉命江南审录重囚,多所平反,九月升湖广提学佥事。正德四年(1509年)十月擢山西提学副使,六年七月升湖广右参政,七年四月升云南按察使,本年丁母韦安人忧去职。服阕,十年九月起补山西按察使,十一年五月丁父忧。十三年戊寅服阕,十四年七月补河南按察使。正德末年,武宗驾崩,无子,兴王朱厚熜即位,宦官谷大用前往迎接,所至横暴。唯独陈凤梧不屈。十六年五月升山东左布政使,十一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镇压矿徒王堂起事。进阶通议大夫,嘉靖二年八月协理南京都察院事,六月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四年(1525年)三月三年考绩,荫孙陈圻入国子监读书,六月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理粮储、巡抚应天等处,六年三月以考察致仕。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初一日卒。赠工部尚书。
五言律诗
昌黎辞尔雅,文正字精深。
峻节清风颂,高山流水音。
声华尊北斗,词翰重南金。
千载神交地,先忧后乐心。
七言律诗
青天白日仰希文,自是先朝第一人。
西贼胆寒真大将,东垣望重此名臣。
青编已载声华旧,黄素犹传手泽新。
应有鬼神为拱护,云仍百世尚冠绅。
七言绝句
范公千载一人豪,小楷精分颖上毛。
真迹至今传不朽,泰山北斗并争高。
首阳特立古今无,韩颂还兼范老书。
三绝世间真罕见,商彝周鼎可能如。
古风
矶头水急舟难泊①,云外盘旋舞孤鹤。
弃舟走上楼之头,万里风烟泬寥廓②。
天上胜景非人凿,两山夹岸犹连络③。
巨涛声撼岳阳楼,飞檐势压滕王阁。
潇湘屹立十二峰④,下瞰贝阙兮珠宫⑤。
世人可望不可到,蓬莱弱水遥相通⑥。
神仙一去渺何许,数声铁笛鸣长风⑦。
风清月白谁与会⑧,忘机时有沧浪翁⑨。
走昔湖南领群彦⑩,三湘五泽行应半。
壮怀每欲歌杜陵⑾,奇才尚未识王翰⑿。
凤山先生绝代豪,景星瑞草世希见⒀。
激扬之暇试登临⒁,到处山川开便面⒂。
岳麓云横翠作屏⒃,湘潭水净寒拖练⒄。
文章事业两争高⒅,千古兹楼俯江汉。
【校注】
(1)矶头:黄鹤矶头。
(2)万里句:意谓万里晴空,风烟俱净。泬寥廓,即泬寥,空旷虚静。
(3)两山:指黄鹤山与大别山隔江对峙,今称龟、蛇二山。
(4)潇湘句:言潇湘二水所经之地,山峰林立。十二峰言境内山峰之多。
(5)下瞰句:贝阙、珠宫,以珠贝为宫阙,为水神所居。《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6)蓬莱句:蓬莱在东海,弱水在西海,故云“遥相通”。
(7)神仙二句:指传说中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事。
(8)风清句: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9)忘机句:忘机,忘却机心,超脱世俗。沧浪,本为汉水支流,后遂泛指江汉之水。《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世以沧浪翁指渔父或隐士。
(10)走昔句:走,自称的谦词,意谓供驱使的人,犹自称“仆”。《小尔雅·广言》:“走,我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综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作者曾任湖广提学佥事,分巡湖南学政,为湖广按察使司属官,故有此语。群彦,指众学子。
(11)壮怀句:谓自己怀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杜甫曾居长安杜陵,自称杜陵布衣。
(12)王翰:字子羽,唐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710)进士,官仙州别驾。《唐才子传》云:“翰工诗,多壮丽之词。文士祖咏、杜华等,尝与游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亦云:“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今传诗以《凉州词》最著名。
(13)景星瑞草:皆祥瑞之兆。《史记·天官书》:“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瑞草,如灵芝之类。
(14)激扬之暇:为政之暇。激扬,激浊扬清的省略语,即惩恶扬善,古乃为政之道。
(15)到处句:意谓眼前山川,如打开的扇面上的画幅,尽收眼底。便面,亦称“屏面”,摺扇、团扇之类。《汉书·张敞传》:“(敞)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16)岳麓:南岳衡山。
(17)湘潭:湘江。
(18)文章句:谓秦金文章事业均有成就。
此诗为正德九年后作,作者时在河南按察使任上。诗中回忆起往昔分巡湖南学政的情景,对三湘五泽的山山水水十分留恋。诗题虽为黄鹤楼,诗中却着力描写了潇湘水净、岳麓峰翠的三湘景观。从诗中看,作者此番并未重游鹤楼,而是与秦金寄简酬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