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辞赋
感二鸟赋(795年5月7日) 中唐 · 韩愈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鸲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閒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
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
出国门而东骛。触白日之隆景。
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
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
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
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
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
汨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
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于荐书。
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
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
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
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
虽家到而户说。祗以招尤而速累。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
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
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复志赋(797年7月) 中唐 · 韩愈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
居悒悒之无解兮。独长思而永叹。
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
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
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
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
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纪之连山。
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
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
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
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
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拾。
自知者为明兮。故吾之所以为惑。
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
君之门不可径而入兮。遂从试于有司。
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竞乘时而附势兮。纷变化其难推。
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
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
谅却步以图前兮。不浸近而逾远。
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
岂不登名于一科兮。曾不补其遗馀。
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
排国门而东出兮。慨余行之舒舒。
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
戾洛师而怅望兮。聊浮游以踌蹰。
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
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
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
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
伏门下而默默兮。竟岁年以康娱。
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
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
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
疾贪佞之洿浊兮。曰吾其既劳而后食。
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
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
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
抱关之阨陋兮。有肆志之扬扬。
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富贵之能当。
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
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

闵已赋 中唐 · 韩愈
余悲不及古之人兮。伊时势而则然。
闵闵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
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固哲人之细事兮。夫子乃嗟叹其贤。
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
有至圣而为之依归兮。又何不自得于艰难。
曰余昏昏其无类兮。望夫人其已远。
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勤祖先之所贻兮。勉汲汲于前修之言。
虽举足以蹈道兮。哀与我者为谁。
众皆舍而已用兮。忽自惑其是非。
下土茫茫其广大兮。余壹不知其可怀。
就水草以休息兮。恒未安而既危。
久拳拳其何故兮。亦天命之本宜。
惟否泰之相极兮。咸一得而一违。
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
聊固守以静俟兮。诚不及古之人兮其焉悲。

别知赋(送杨仪之)(804年) 中唐 · 韩愈
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
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
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
宁安显而独裕。顾阨穷而共愁。
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
遇夫人之来使。辟公馆而罗羞。
索微言于乱志。发孤笑于偫忧。
物何深而不镜。理何隐而不抽。
始参差以异序。卒烂漫而同流。
何此欢之不可恃。遂驾马而回辀。
山磝磝其相轧。树蓊蓊其相摎。
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
知来者之不可以数。哀去此而无由。
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古者圣人之制祭祀也。
必主忠敬
崇吉蠲。
不贵其丰。
乃或荐之以水。
不可以黩。
斯用致之于天。
其事信美。
其义惟元。
月实水精。
故求其本也。
明为君德。
因取以名焉。
于是命烜氏。
候清夜。
或将祀圆丘于元冬。
或将祭方泽于朱夏。
持鉴而精气旁射。
照月而阴灵潜下。
视而不见
谓合道于希夷。
挹之则盈。
方同功于造化。
应于有。
生于无。
形象未分。
徒骋离娄之目。
光华暗至。
如还合浦之珠。
既齐芳于酒醴。
讵比贱于潢污。
明德惟馨
元功不宰。
于以表诚洁。
于以戒荒怠
苟失其道。
杀牛之祭何为。
如得其宜。
明水之荐斯在。
不引而自致。
不行而善至。
虽辞曲糵之名。
实处樽罍之器。
降于圆魄。
殊匪金茎之露。
出自方诸。
乍似鲛人之泪。
将以赞于阴德。
配夫阳燧。
夜寂天清。
烟消气明。
桂华吐耀。
兔影腾精。
设监以取水。
伊不注而能盈。
霏然而象。
的尔而呈。
始漠漠而霜积。
渐微微而浪生。
岂不以德协于坎。
同类则感。
形藏在空。
气应则通。
鹤鸣在阴之理不谬。
武啸于谷之义可崇。
足以验圣贤之无党。
知天地之至公。
窃比太羹之遗味。
幸希荐于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