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共62,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介绍】: 唐僧。京兆人,俗姓韩,字玄恽,名犯太宗讳,以字行。幼出家,居青龙寺。高宗显庆中,诏住京师西明寺,以著书为务。有《法苑珠林》、《信福论》、《大小乘禅门观》、《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韩,字玄恽,因避太宗讳,多以字行。原籍伊阙(今河南伊川),因祖代为官,遂居长安(今陕西西安)。12岁出家于长安青龙寺,高宗显庆间尝预玄奘译事。后入西明寺,与道宣律师同传律宗。撰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善恶业报论》等书。《法苑珠林》影响最著,在唐代即盛传,为沟通佛经内容与变文讲唱之津梁。《宋高僧传》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五有传。《法苑珠林》、《诸经要集》等书存其诗偈6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道世字玄恽。避太宗偏讳以字行。俗姓韩氏。其先伊阙人。祖代因官为京兆人。年十二。出家青龙寺。显庆中诏住慈恩寺。复诏总持西明寺。编法苑珠林。至总章元年毕功。全唐诗续补遗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后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著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于总章元年后。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玄恽。其先伊阚韩氏。祖代官京兆。子孙家焉。年十二依青龙寺辞俗名犯大宗庙讳。以字行。 研覈律部。尤慕上乘。显庆间。以奘师新翻经论。入内共养。仍选慈恩寺大德轮番行道。不替于时。世预其列。 及东宫造西明寺亦以英博召居之。时宣律师盛阐毗尼。世辅翊不敢怠。复编类一书。号法苑珠林。百篇釐为十帙。以使内学披揽。馀著述颇多既而卒。寿腊之详。史不具述。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道世。字玄恽。姓韩氏。厥先伊阙人也。祖代因官为京兆人焉。生且渥润渐而聪敏。俄厌众沙思参救蚁。二亲钟爱遏绝其请。久而遂心。时年十二。于青龙寺出家。从执德瓶止临欣鉴。律宗研覈书籍钻寻。特慕上乘融明实性。于时籍甚三辅钦归。显庆年中。大帝以玄奘师所翻经论。未几诏入内。及慈恩寺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世亦预其选。及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时道宣律师当涂行律。世且旁敷。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人莫我及。道望芬然。复因讲贯之馀。仍览甚深之藏。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总一百篇。勒成十帙。始从劫量终乎杂记。部类之前各序别论。令学览之人就门随部捡括所知。如提纲焉。如举领焉。世之用心周乎十稔。至总章元年毕轴。兰台郎李俨为之都序。此文行于天下。又著善恶业报及信福论。共二十三卷。大小乘禅门观及大乘观。共十一卷。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十部都一百五十三卷。世颇多著述。未测其终。名避太宗庙讳多行字耳。故时称玄恽焉。
古风
峨峨王舍城,郁郁灵竹园。
中有神化长,巧诱入幽玄。
善人募授福,恶友乐雠怨。
善恶升沉异,熏莸别路门(见同书同卷《恶交篇》。)。
偈颂
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鸟,金盘代佛(一作「盘代仙」)掌。
积拱承雕月(一作「角」),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一作「圣变无穷端,感福岂三两」)。
愿假舟航末(一作「木」),彼岸谁云广⑴?
⑴ 见同书卷三《敬塔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五一《敬塔篇》之异文。
牧(一作「没」)杖信为急,调弦贵不奢。
腾猿安可制,逸马本难罝。
驱驰习声色,冠盖竞豪华。
既入王孙第,还向季伦家。
静心澄业累,省念勖身瑕。
庶兹凭七觉(一作「宝」),时用免三邪(见同书同卷《摄念部》。)。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一作「樊」)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见同书卷四《入道部》。)。
玄亮吐清气,神响彻幽笼(一作「聋」)。
登台发春咏,高兴避希(一作「希避」)踪。
乘虚感灵觉,鱼(一作「渔」)山振思童。
摹写天歌梵,冀布法音同。
哀婉(一作「忘高」)故不下,飘(一作「飖」)扬数仞中。
比丘歌声呗,人畜振心钟。
斯由畅玄句,即感雁游空。
神朝(一作「期」)发筌悟,豁尔自灵通⑴。
⑴ 见同书同卷《呗赞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五十《呗赞篇音乐部》之异文。
久厌无明树,方欣奈苑鲜。
始入香山路,终逢不坏身。
定花发智果,神灯照梵天。
霞幡同锦色,芬馥合炉烟。
宛转腾空扬,倒下似红莲。
夙夜风吹转,香迭轮王因。
攀仰无厌足,结侣感留瞻。
何知色中彩(一作「来彩」),招福寿延年(见同书同卷《香灯部》。)。
令月建清斋,佳辰召无强(一作「疆」)。
四部依时集,七众会升堂。
萧条清梵举,哀宛(一作「怨」)动宫商。
香气腾空上,乘风散遐方。
叹德研冲邃,词辩畅玄芳。
折烦呈妙句,临时拆婉章。
缁素相依托,财法发神光。
神田今夕满,恩慧(一作「惠」)导存亡⑴。
⑴ 见同书卷五《受请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一百九之异文。
禁饕缘芳味,持声唯节俭。
一坐肃容仪,五万丰馀敛。
戒香飞且馥,情关闭愈(一作「逾」)掩。
勿言徒辛苦,终然越危崄(见同书卷六《受斋部》。)。
亏功九仞罢崇山,顿驾千里倦长路。
改涂悔善因芳音,易情染恶良妖妪。
五福精修既不成,八关守成谁能护。
攸攸极夜尔何期,森森爱流安可度(见同书同卷《破斋部》。)。
韫石谅非真,饰瓶信为假。
宠(一作「窃」)服高(一作「皋」)门上,滥吹缁轩下。
风(一作「凤」)祀结惊心,驺文终好野。
真相岂或(一作「式」)昭,浮荣未能舍。
迹殊冠冕客,事袭驱驰者。
已矣歇郑声,天然乱周雅。
富贵空争名,宠辱虚相骂。
须臾风火烛,幻泡何足把⑴。
⑴ 见同书同卷《富贵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七十之异文。
浮云南北竟无归,子客东西何可依。
原宪糟糠窃有望,田氏膏腴讵敢希。
蔼蔼庑庭绝车马,寂寂蓬门掩席扉。
宿昔偷光吝馀照,今日穷途空自欺(见同书同卷《贫贱部》。)。
建志诚心愚,高慕欣朋俦。
相与立弘誓,舍俗慕閒丘。
萧散人物外,晃朗免绸缪。
寂寂求戒(一作「诚」)真,亹亹励心柔。
警策修三业,激切澄四流。
兴心愿弘誓,救溺运慈舟。
嘉期归妙觉,善会涅盘修。
存心八正道,立志三祇休⑴。
⑴ 见同书卷七《奖导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六一之异文。
含识皆畏死,有命惧崄危。
如鱼困池涸,难逢流水希。
亲疏皆父母,何得不悲时(一作「辄相欺」)。
何慈救厄苦(一作「慈悲救危苦」),福报自然随⑴。
⑴ 见同书卷八《放生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八二之异文。
瞻卜改蓬心,伊兰变芳树。
规轮时有缺,皓丝不常素。
三益窃所忻,四隙行当护。
勖哉深自勉,诫之诚可慕(见同书卷九《择交部》。)。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罪福别,皆由封著情。
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见同书卷十一《业因部》。)。
五欲昏神识,五盖蔽福力。
六根成苦集,六贼乱心色。
欲浪逐情飘,爱网随心织。
三毒障人空,四流漂不息。
至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
观鸽既无穷,猿攀此焉(一作「乌」)伏。
自非绝欲盖,何能远升陟。
齐驮(一作「轪」)届宝城,共睹能仁德⑴。
⑴ 见同书卷十二《欲盖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八九之异文。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
幽衢下寮落,𣉞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见同书同卷《四生部》。)。
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⑴。
⑴ 见同书卷十六《堕慢部》。又见百卷本《法苑珠林》卷五四。
生来死还送,日往月复旋。
弱丧昏风动,流浪逐物迁。
愚戆失正路,漂没入重渊。
一坠幽暗处,万劫履锋辛(一作「鋋」)。
六道旋寰(一作「环」)苦,三业未曾全。
坠(一作「随」)流无人救,凄伤还自怜。
归诚观像物,方知虚妄筌。
苦海深河趣,思登般若船⑴。
⑴ 见同书卷十八《地狱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十二《地狱部之馀》之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