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人,字厚之。初隐庐山,不为章句学。德宗贞元中李巽荐其材,辟西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诗》、《全唐文》讹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自称庐山山人,字厚之。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凤翔(今属陕西)人,家于成都(今属四川)。代宗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贞元八年(792)依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上书求修孟浩然墓。屡充幕职,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宪宗元和四年(809)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柳宗元称其“艺术志气,为时闻人”(《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事迹散见苻载《荆州与杨衡说旧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全唐诗》存诗2首。唐诗汇评
符载(760-822以后),字厚之。凤翔(今属陕西)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后屡充幕职。贞元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元和四年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有集十四卷,《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载字厚之。蜀人。隐居庐山。李巽观察江西。辟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授监察御史。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共22,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合淝李郎中群,始与杨衡、符载等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北梦琐言
唐武都符载,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始与杨衡、宋济栖青城山以习业。杨衡擢进士第。宋济先死,无成。符公以王霸自许,耻于常调,怀会之望。韦南康镇蜀,辟为支使,虽曰受知,尚多偃蹇。韦公于二十四化设醮,请撰斋词。于时陪饮于摩诃之池,符公离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绕步池滨,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七言绝句
古风
四言诗
城于防。春秋书之。重时也。城于蕲。舆人诵之。美功也。何可谓之功。曰余得言之矣。大唐庚辰岁秋九月。岳鄂观察使御史中丞郑公前牧于蕲春。始佩铜虎符。是年冬十一月。蔡人不虔。天子诏诸侯之师诛破之。我有疆场。与人腹背。虑祸甚剧。为虞落然。民大愁恐。若寇暴至。是邦也。夙昔无事。人傲慢。垂百馀祀。城隍不张。颓墉坏堞。仅为平野。公乃度旧址。量客土。备畚钟。啸丁壮。勃焉而兴。于是谨刀布以索力。考鼛鼓以荡气。严进退以设令。立师伍以程课。烝徒雷呼。万锤星飞。诛惰耸劳。间无留时。凡甲子五癸。即崒然城成矣。墉高三雉。门容两辙。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门台睥睨。霞赩云截。如崇山断岸。邈不可向。议金汤者。我居首焉。日者嗣曹王皋讨希烈之叛。于此尝具板干。作为坯筑。役徒巨亿。经费称是。树而复溃。卒无能名。风俗耇老以为蛟螭灵怪。蟠窟固护。使人不见其绩也。公躬自省视。循理辨物。心祷且计。辅之至诚。遂用坚致。呜呼。蕲城楚旧封也。疆淮蔡。迩申息。地当隘束。实生攻夺。若向时敌者驱铁衣。出穆陵。袭我无备。摇胫而至。即江淮之南。吾见其波动矣。然俾夫大藩倚其固。属郡抱其势。千里士庶。高枕而卧。寇不致萌弯弓捻矢之意者。新城之谓也。繇是大君听民间威声闻望。以公有文武上才。秉心塞渊。可以防方隅。可以握权贵。故拔自倅牧。雄居盛府。山川幢盖。皆旧物也。寄任之重。夐无其邻。夫贤为世出。绩因时达。微新城。吾见公之力才事业。其堙郁不扬乎。鲰生作颂。颂以后辞曰。
庚辰之岁。
鹑首有彗。
人用五兵。
维彼蕲下。
疆及风马。
实启戎情。
在昔无虞。
蔑其闉阇。
埤堞颓倾。
我公作守。
恢拓荒旧。
乃新其城。
百堵言言。
四阿孱颜。
矗如云平。
扼衡据会。
寇不敢过。
生人休戚。
维兹盛烈。
遭时而发。
鸿振芳名。
我有贞石。
不追不琢。
孰闻风声。
是用作颂。
冀兹不朽。
与日永明。
世人丹青,得画遗迹。
张公运思,与造化敌。
根如蹲虬,枝若交戟。
离披惨澹,寒起素壁。
高秋古寺,僧室虚白。
至人凝视,心境双寂。
丞相灞陵公。以虎符龙节清镇淮海。凡十五年矣。有盛德美化加于民。可以刻金石以图其形。遂于龙兴佛庙大修绘事。自相国洎监军使樊常侍。宾僚将校。罗乎素壁。森然也。有部从事殿中侍御史穆赏作灞陵志。太常寺奉礼郎苻载作写真赞以颂之。夫蕴二仪统万类役百灵者。莫善于人。故得全气者为至圣。尧舜周孔是矣。得间气者为大贤。夔龙伊尹是矣。自夐古达于兹日。一时之理。百化之损益。未尝不繇是矣。然则造时者必系乎君。辅时者必系乎臣也。至于蕴咎夔之业。得辅相之道者。其灞陵公之谓乎。公参三才之粹气。包五行之灵用。以太和为正性。以至仁为厚德。以神明为视听。以礼乐为肢体。涯岸宏大。才智杰出。注百川而溟海不动。临万象而元机独运。修眉广颡。睟容玉色。如祥鸾彩凤。徘徊瑞气。得不谓人伦之上才欤。公之为政也。根柢于诚信。柯干于刑赏。枝叶于禁忌。达时之通变。识人之好恶。听览而不察。宽裕而有制。故蒙泽者如膏雨。畏刑者如秋霜。万情浩扰。悬我条贯。生生之分。各得其性。得不谓民之父母欤。公之为学也。冠冕六籍。衣裳偫史。履屦百氏。每读书。取其实而不取其华。深研著述。号为通典。大抵自开辟旁行。至乎历代。有兵食财赋职。官礼乐。交关于当世者。莫不摘拾其英华。渗漉其膏泽。截烦以趣约。裁疏以就密。其有览之者。如热得泽。如饥得食。五车万卷。尽为冗废。得不谓立言垂范欤。守藩岁久。哀乞朝觐。上赐优诏。听答悃款。伏见车骑煜煜。星驰阙下。明天子辟阊阖。负黼扆。延国老于云台之下。铺陈皇王之道德。发明古今之教义。上以扬君后之鸿化。下以言理国之大要。是知经天地。戡祸乱。敦五教。端百揆。大君以此柄授公。知公不得而让也。夫汉之麒麟。唐之凌烟。爱其德即图其人。睹其人则景行其事。复铭景钟。树甘棠。此皆以遗芳馀烈。浃于人骨髓者也。异日广陵之民。怀公之惠爱。嗅公之馨香。企公之轨躅。帷袂接武。沈吟兹地。严目而视。捧手而指。必知夫咨嗟慨咏之声。发于肺肝矣。载山林野贱之士。猥辱眄睐。尘厕下界。恭睹盛德。敢无词乎。不书爵氏。灞陵公之尊也。赞曰。
硕德昂昂,智圆德方。
武库矛戟,礼容圭璋。
神气端凝,风仪高张。
晴天鹤立,秋水龙骧。
拥旄淮南,俗阜民康。
休声四塞,入觐天王。
天王虚怀,待公庙堂。
始终进退,赫然有光。
后人来斯,环绕长廊。
以此净域,便为甘棠。
戊辰岁。尚书韦公授钺之四年也。初尚书以陇殊勋。拜执金吾。天子犹以为功重而报轻。俾作镇于蜀。得自开幕府。延纳贤隽焉。韦公虚中下体。爱敬士大夫。故四方文行忠信豪迈倜傥之士。奔走接武。麇至幕下。搢绅峨峨。为一时伟人。时符子客于成都。叹其盛美。又咸得众君子之欢。而尝思欲赞颂之。事无由缘。殆似行佞。蕴蓄浩思。殊郁郁不快也。适会有沙门义全者。善丹青。尤工写真。诸公博雅好事。皆使图画之。山客由是得书曩意。因述写真赞十三章。使士林才彦。不独仰大府得贤之盛。抑亦欲属词比迹。各明其为人也。
河目犀额,材为国桢。
干局方大,质文光明。
霞出海峤,鸾翔玉京。
式瞻冠绂,褊吝不生。
襟灵洒散,挥斥尘细。
佩服五常,翱翔六艺。
储和养正,含器经世。
风裁伊何,空山松桂。
风仪朗迈,振拔氛嚣。
玉气凝润,鹤情超辽。
文烛翰苑,德成士标。
问望何有,羽仪中朝。
英明淳粹,凝作正气。
沈益神明,默分泾渭。
世或荡本,我则归至。
高阅绘图,宪章有寄。
体岸恢峻,神机宏廓。
河发昆崙,风生广莫。
道以义见,文由雅作。
彰善绳僣,谠言无怍。
中和曼溢,为祥圣代。
彩凤翱翔,卿云霮䨴。
诚多被物,迹则用晦。
神宇森森,形诸粉绘。
疏通亮直,落落公材。
驯义立则,求仁不回。
松吟石润,雪洒瑶台。
高张粉绘,清风四来。
王生嶷嶷,精粹在体。
雪山孤峙,瑶池见底。
静必感神,动则有礼。
共事骞举,出纳云陛。
皎皎太初,器杰文雄。
灵蟠出水,秋鹗乘风。
炉化宇宙,无所不攻。
他时图画,麟阁之中。
质器浑素,实曰清儒。
三献俎豆,八音笙竽。
摆落羁局,沈研道枢。
高播屹立,无得而踰。
和顺中积,英华外发。
碧海灵珠,秋天朗月。
风度可法,文章无辙。
何许凤栖,峨峨双阙。
云摩气英,百战知名。
莲花剑利,骍角弓鸣。
临敌有勇,奉身以诚。
志清淮海,材冠戎兵。
皎皎素壁,雄雄华精。
每游秦苑,翻疑柳营。
姿观瑰奇,和门之隽。
庞首箕口,虎头鹰瞬。
临戎激励,抚上下信。
虚实知兵,龙蛇识阵。
机谋宏远,墙宇高峻。
何处功名,下邳古镇。
有形必尽,至精不死。
默默顺道,归根复始。
灵龟或昏,鲜得造彼。
仙师独觉,闭迹山水。
岩岩庐峰,上承太空。
紫云深处,石室在中。
灵以静生,境因圆融。
形气无眹,与天浑同。
道昭成毁,时则代谢。
人皆恶迁,我不拒化。
鹤飞尘外,坛寄松下。
唯馀天风,萧瑟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