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794 【介绍】: 唐赵州人,字元宾。李华从子。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举宏辞。授太子校书郎。以文名。属文不沿袭前人,时谓与韩愈相上下。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794 字元宾,排行三十,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家于吴(今江苏苏州)。德宗贞元八年(792)与韩愈同榜登进士第,同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郎。旋返吴觐省,有《东还赋》记其事。九年赴京师,次年卒。生平见韩愈《李元宾墓铭》、《新唐书》本传。李观为人敢于仗义执言,曾两次上书苏州刺史韦应物,为遭遇不幸者提出申诉,又乐于进贤,曾上书右补阙梁肃荐举孟郊、崔宏礼。于文学能上承陈子昂、元结所倡之“复古”精神,鄙弃浮靡文风,故韩愈谓其“文高乎当世。”今存《李观集》3卷,外编2卷。《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外编》补联句2。唐诗汇评
李观(766-794),字元宾,陇西(今属甘肃)人。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欧阳詹、王涯等同登进士第。又与裴度同举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郎。卒,孟郊以诗哭吊,韩愈为作墓志铭。观工文能诗。唐末陆希声辑其遗文,为《李观文集》三卷,北宋赵昂复辑遗文为《外编》,今存。《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观字元宾。检校吏部员外郎华从子。贞元中举博学宏词。授太子校书郎。卒年二十九。
作品评论
五言排律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
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古风
四言诗
古之帝天下者。七德震曜。四夷威怀。有汉孝武焉。祖作之。父述之而巳。因其资。皇哉铄乎。犹可以颂其馀。昔孔子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然孝武亦庶而俦之。始乎高皇勤功。功阶乎天。累圣重光。光烛乎泉。解殷之罗。要民以轻刑。沃秦之焚。以起民于焦原。故国无困民。民无异心。孝武即既安之朝。而得安其安。驭无为之民。而得为其为。游心大中而陋八区。旁目不庭而叱九军。诏大司马曰。王师有征。其礼若何。大司马历级而言。王师无校。谓莫敌也。征乃可服。柔服以德。所谓善政不战。善战不陈。圣人不易之道也。帝曰吁。周之衰。秦之亡。皆不由之。故龟鼎用迁。乃出元宫。登皇车。骛六龙。建九旒。人马骈驷。戎车击辀。非六月之师。异瑶池之游。云挠雷厉。风行川浮。震震耀耀。而入于苦寒之陬。胡有高台。登台而观兵。兵不血锋。筑城而受降。阃绝垠而为墉。径空碛而作防。然后回鸣鸢。饰中权。饮至庙庭。勒功于鼎铭。以遗子孙。以恢纪经。壮乎哉。而难断之。尝闻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知守者非殚师远征。穷徼成城。害元元之生。黩明明之灵。盖在义以讨。仁以扰。虞舜以之归有苗。姬发以之合孟津。秦乃反之。民共愁辛。孝武何哉。复踵是焉。重难蓄之民。城无用之夷。脱内不勤。而外安足保之。不其危欤。夫四极之裔。日月所薄。获其土不可以丰财。俘其人不可以化迁。而王者必绥之。欲其知所尊而不思乱华。何必征而降之。降而城之。若然者。三方之夷皆可降。而城何独一陲。此所谓反无外伤无私。不可为后王之规。愚黍学古。敢陈铭云。
天长匪民,苍苍有北。
穷兵之弊,播德之克。
武皇以兵,而不以德。
聚师万甲,悬磬四国。
男悲远征,女泣夜织。
死生其苦,木石其力。
古无降城,顾乃重伤。
城不可转,夷居无常。
前有浊河,浊河自流。
后有黑山,黑山自高。
堙堑尸委,崩榛乌号。
居者匪居,劳者荐劳。
我思古人,疾首用搔。
于戏。种知吴之可以取。知越之可以强。而不知身之进退存亡。沈吟踌蹰。以至于非辜。哀哉。斯繇淳德离披。衰世难维。故独正者不足以镇邪。独信者不足以塞疑。夫周公孔子。圣人也。尚有彼妇之歌。鸱鸮之诗。矧乎其下人乎。然齐桓公终任管夷吾。晋文公不疑五臣。数子者。竟能挈五霸之器。加二君之身。臣无所反侧。君无所短长。下冠列国。上尊时王。惟齐晋之区区。行何道而臻斯伟欤。殆非二君能推心于数子。俾数子得不失进退存亡者乎。使非句践既举全吴。乃授伯国。建国之雄。付种之能。必将南略海垠而率百蛮。北合诸侯而朝中原。提控吴越之邦。接踵桓文之勋。则句践为伯君。种为伯臣必矣。何尚乎浮洞庭。去故国。为天下之旅人哉。尝用种之谋若有之。思越人之力尚剋之。苟天不永越年。越亦不爱种贤。越不能恤其允。种是以诛其身。噫。范生之书。未释于手。越王之剑。已承其咽。哀哉。且会稽之羞。非越复。惟大夫之复。大夫之死。诚长颈背义。亦大夫之非智。哀哉。询种之名。不登于三仁。求种之坟。不在于九原。勒石以备脱。终古以慰枉魂。铭曰。
姑苏之雠。
敌国既亡。
大夫何哉。
不知其去。
只知其来。
子胥至忠。
不信于吴。
鸱夷知几。
浩然乘桴。
君胡役役。
谋国遗躯。
或曰不然。
吉凶相宾。
不有覆车。
孰惩为臣。
不有泛舟。
孰为济人。
道无全功。
用有屈伸。
冥然陈力。
得于开卷。
神能感我。
髣髴如面。
往者之悔。
来者之宪。
志于元石。
将懋将唁。
铺周秦之颠亡。粲乎册。吁可骇也。惟秦失在暴。惟周失在弱。上慢下黩。政无纪纲。若然者。神灵不得不哀。世教不得不张。且天地不可以无主。故帝必诞。眷命不可以坐得。故有心者经纶。于是汉祖起于丰沛。公起于会稽。陈吴之徒自称乎假王。其馀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于时乱浩浩。兵憧憧。风从虎。云从龙。三灵昏而四海空。公乃仗拨乱之剑。希当世之功。浮江而西。有壮士八千。枹鼓于舟中。吁嗟乎无人。谁禦乎偫凶。所以谋大业拯万灵而争雌雄者。独汉祖与公。遂号百胜之师。趣累卵之危。活赵歇。擒王离。十壁愕眙。一麾靡馀。然后飘锐气。耸利锋。扼秦关。怒汉公。因语曰。损约则违人。固信则自违。恶取乎。乃军鸿门。屠咸阳。鼎峙于神州。幅裂于四方。始退与汉祖东西而王天下。是知量不足。谋不长矣。然虽兵众于汉。战捷于汉。其后则有灵壁之败。太公虏。荥阳之围。纪信焚。广武之守伤其胸。固陵之役挠其师。与汉祖龙虎相逐。干戈合离。五年之后。胜败乃知。是知兵之不可穷。物之不可终。天地否而开。云雷屯而通。故有三将溃围。孤军曷归。良马在御。美人在帷。楚歌夜闻。哀泣垂緌。遂饮帐中。申令麾下。镜分美人。飙举良马。晓漫漫。云茫茫。失道于阴陵。问津于乌江。其犹鱼遭网而游。鸟婴罗而翔。终不免矣。尚能合从亡之人。禦追逃之兵。旗鼓指掌。鹅鹳邱陵。足罔不蹶。首胡不横。然始解马于舟子。结缨于死地。痛矣夫。何自慷慨斯焉之甚邪。而曰天实亡我。非战之罪。何执而不寤哉。公实勇而无谋。刚而无亲。忌而信谗。暴而残人。是以人得蹈其资。兵得害其身。真自亡也。岂天亡乎。使公勇而能谋。关中可据矣。刚而能亲。诸将不矣。明以察谗。奇计得施矣。恕而爱人。百姓乐推矣。若然。则举天下如转圜。何汉氏与二臣能计之哉。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噫。从始而言之。盖天理有素乎。故生项以静难。生汉以牧人。静难者授勇。牧人者授仁。不然。何鸿门阽而复持。成皋跳而复振。入关而缓来。王楚而骤归者哉。释名曰。碑悲也。观尝寻楚汉春秋。见公帐中之歌。取而咏之。辄泫然而悲。爰刻石为文。多不究其终始。铭曰。
姬孱而绝,嬴虐而灭。
九阳郁结,九州卼臲。
必生圣哲,以起灭绝。
维汉自丰,维楚自东。
偕伐寇戎,反相战攻。
战攻不罢,洎乎垓下。
彼众我寡,龙死于野。
辞赋
殷之哲王。唯政是恤。夜分而寝。梦获良弼。虽神悸而若惊。冀形求而勿失。爰徵营匠。刻乎独见之真。乃俾庶僚。访其唯似之质。当厥梦也。神驰无方。未讫永夕。如跻彼苍。恍其神兮以浮。偃其体兮若亡。形接乃梦。斯人甚良。侧身徘徊。于已之傍。将举趾以趋附。又伸眉而抑扬。言霏霏而无瑕。目矎矎而有光。观其仪可用为列辟之式。察其志不独称百夫之防。升降咸若。周旋允臧。寂乎昭昭。既寝不忘。斯后克明。承天之赉。谓济川之器。而投足不濡。履大觉之端。而游梦无阂。其中荡荡。其表暧暧。虽助用理于一人。实候清平于千载。于是武丁梦于宫而上与天通。傅说筑于外而中合神契。持缗向老。谅殊渭水之涯。负畚将疲。久困傅岩之际。说匪丁而空山长往。丁匪说而大位斯替。如鱼水之相因。保君臣之双丽。惟说也。策名归主。惟丁也。受命于帝。帝何言哉。邈以元造。阴推吉士。以佐有道。说之居兮山之幽。云峨峨兮水浩浩。彼人兮何斯。歘中心兮梦之。如渴兮在兹。如饥兮在兹。想遗眷兮索隐。抚空怀而叹思。思之未得。端扆沈默。其梦也则诚。其寤也则惑。其收之于野。而寄之以国。有唐时雍。上明下恭。君与之同日。臣与之比踪。事不惟旧。今之斯从。斐而成章。有愧雕龙。
异哉天地之乐。其可闻乎。美矣盛矣。神夫至夫。谓其有不见其有。谓其无不见其无。是惟德盛者能感。匪词工者足愉。故昔秦穆之寐也。去乎人閒。即乎天上。豁如有遇。杳若无妄。大音嘈兮交作。上帝俨以延望。百神纷纭而齐赴。万变合沓而殊状。日月正其东西。星辰分其背向。乃有地祗上谒。天仙下朝。奕奕翩翩。霓裳羽盖之荐集。砰砰磕磕。撞钟击鼓之相嚣。舞之者傞傞而中节。歌之者泄泄而匪骄。其疾武足畏。其徐文足昭。遇之以神。殊季札之观鲁。乐而忘味。类宣尼之听韶。是知穷深极厚。于何不有。罕究其真。莫寻其首。德声及于无外。协气积于虚受。骇矣乎乐以和。和之至而天用作。天之神而乐克宣。其动也与元气迭运。其静也与太虚相全。噫乎哉不可阶升者天道。但见夫乘虚蹑浩。乍如周文之梦。实异季路之祷。获睹天乐之和罗神工之击考。是天之所合。道不虚行。九奏未终。初疑八佾。三叹既退。方异六英。徒观夫镗鎝之内响。优柔之正声。六幽为之震魄。七曜为之垂精。而莫识其曲。达其情。既觉既悟。如喜如戚。天乐之遗音在耳。天神之仿像犹觌。顾何德而承之。受祉于天锡者也。
我思西来兮。犹前日之未赊。岁回复兮。倏历五稔。如一息欤咄嗟。我道甚直兮志甚迂。若陟景之无所。涉川之无涯。今虽非乎乘车而輹除道。亦庶乎执笏而还家。我之家兮。逼江湄而临海澨。其地则古有吴王之夫差。十代之风兮。但传乎稽古。数亩之宅兮。不树乎桑麻。亲之慈兮。兄之友与。予之弟悌。常浣衣而菲食。吾安得以夫役役此还之为华。乃命仆以诘朝而必上道。问何有。则曰始来之宝刀经笥。其外则毫末而无加。于是乃出国门而东骛。乃赋其言曰东还兮。直书吾意而罔差。风苍茫兮候入八月。灞上之日西南斜。城中之人或持酒肉以送我。睹夫车驰马颠兮无非别者之为邪。繇是酒不饮兮肉不御。咸回回兮一泣而歌。苟天下之人兮离合之若此。矧吾高堂为念之谓何。乃三肃而行。顺彼长道。忘自东西之相遐。
穷秋之月。寒露既降。阳精既衰。阴气初壮。川流清回。天宇寥旷。触物易悲。幽怀难状。于时元鸟已逝。白驹迅奔。枯木尽落。愁云正昏。于是轻裘公子。长缨王孙。陨如雨之涕。惊离忧之魂。绝朱炎之盛夏。想冰纨之微温。匪一腋之克成。偿千金而靡论。则有征人之戍。游客远道。萧条万里。叶下如埽。展转百年。志何能保。纤絺未㩢。华发先老。责颓光之不驻。叹凉吹之云早。系帛书于劲翮。秣战马于征草。兰闺少妇。瑶琴徐击。散凉风于幽幔。流皓月于遥夕。生不工于机杼。意颇妙于刀尺。忘其围带。忖以畴昔。青泥密封。红笺泪滴。庶因梦寐。遂达行役。则有如贤非贤。烈心悢然。茹菜郊墟。被褐不全。方睹飞砾振野。游氛翳天。海上断雁。林閒独蝉。使我踯躅不进。扪心自怜。忽遇翰林大夫。扬眉奋须。叱仆问曰。几年业儒。衣不完缕。体无肌肤。岂不为连蹇雌伏。邅回守株。今欲邀之以同袍。策之以并驱。审将焉如。仆谓曰。道之未行。节曷可渝。请俟天命。汝无我虞。
帝何为乎何谪。岁何为乎何祥。水何为乎竞火。阴何为乎乘阳。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今则反矣。所谓合德者。变化合其序。所谓合明者。进退合其常。今则反矣。夫君德行乎下。天德行乎上。行乎上者下合。行乎下者上让。今世则反矣。谓之合德则非应。谓之合明则迷向。岂大人之德。有时而不合。天地之德。有时而用罔。尧之代九州沦胥。汤之代天下焚如。彼二后者。帝矣王矣。其有所不合者乎。盖所以天道远。人道迩。不可以知约。不可以知穷已乎。客曰非也。夫尧之德。合天以仁。天合亦以仁。夫汤之德。合天以时。而天合亦以时。故尧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汤曰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尧所以为帝。汤所以为王。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矣。子诬圣人。吾不取矣。由是尧之水。尧民不悲。汤之旱。汤民不饥。故志曰圣人在上。雹不为灾。其是之谓乎。子何陋矣。曰噫。吾闻之。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人君之知也。又闻一夫不获其所。则曰时予之辜。人君之仁也。今霪雨弥月。莫睹天符。雨阴气也。阴疑于阳必战。其水乎。其兵乎。下民有不获者乎。予岂若商之患利。农之忧苗而已乎。诚有已念也。夫尧之水。而人不悲者。舜禹稷契之在朝也。夫汤之旱。而民不饥者。伊尹仲虺之为臣也。是虽八年之水。贤乎三季。七年之旱。贤乎二世。所谓有德者灾非其眚。无德者吾见其无灾而为害也。故神降于莘。虢之灾也。荧惑守心。宋之祥也。二国者厥犹然也。尧汤之德。孰曰不动天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