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或作成纪人,字习之。凉武昭王之后。登进士第。始授校书郎,累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性刚急,议论无所避,常谓史官记事不实。执政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故久不迁。后授考功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历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文。始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有《李文公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4—836 字习之,排行七,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十六年为义成军观察判官。宪宗元和元年(806)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分司东都,荐孟郊于河南尹郑馀庆。屡任幕职。十五年自考功员外郎出刺朗州,筑堰蓄水,溉田千顷,人称“考功堰”。文宗大和三年(829)拜中书舍人。累迁至户部侍郎。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所,谥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李翱从韩愈学古文,为中唐著名古文家。不长于诗。《全唐诗》存诗7首,判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一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授校书郎。贞元、元和中,累佐滑州李元素、岭南杨于陵、浙东李逊幕。元和十四年入为国子博士,迁考功员外郎,并兼史职。出为朗州刺史,迁舒州刺史。长庆三年,入为礼部郎中,又出为庐州刺史。大和元年,召为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又出为郑、桂、潭等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文。翱为韩愈弟子,其文论和创作对推动古文运动起了积极作用。有《李翱集》十卷。今有《李文公集》十八卷行世。《全唐诗》存诗七首。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翱字习之。凉武昭王之后。贞元十四年进士。元和末累官庐州刺使。大和时历刑户二部侍郎。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中卒。谥曰文。

作品评论

石林诗话
人之材力,信自有限,李翱、皇甫湜皆韩退之高弟,而二人独不传其诗,不应散亡无一篇存者,计是非其所长,故不多作耳。退之集中有《题湜公安园池诗后》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又有“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意若讥其徒为无益,而劝之使不作者。翱见于远游联句,惟“前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一出之后,遂不复见,亦可知矣。然二人以非所工而不作,愈于不能而强为之,亦可谓善用其短矣。
归田诗话
湜与李翱皆从公学文,翱得公之正,湜得公之奇。
五言律诗
广庆寺 中唐 · 李翱
五言律诗
传者不足信,见景胜如闻。
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
鱼龙晴自戏,猿狖晚成群。
醉酒斜阳下,离心草自薰。

金山寺 中唐 · 李翱
五言律诗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
楼台悬倒影,钟磬隔嚣尘。
石室堪容膝,云堂可憩身。
我来登眺处,能有几閒人。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金山部

七言律诗
赠毛仙翁 中唐 · 李翱
七言律诗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
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
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
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

七言绝句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其一 (821年) 中唐 · 李翱
七言绝句
① 时刺朗州,一本无二首二字,第二首题云再赠。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其二 (821年)
七言绝句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引用典故:山阴会
闰馀春早景沈沈,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古风
拜禹歌 中唐 · 李翱
贞元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陇西李翱敬拜于禹之堂下。自宾阶升,北面立,弗敢叹,弗敢祝,弗敢祈。退,降,复敬,再行,哭而归。且歌曰。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生人之常勤。
往者吾弗及兮,来者吾弗闻。
已而,已而。

戏赠诗(831年) 中唐 · 李翱
县君好砖渠,绕水恣行游。
鄙性乐疏野,凿地便成沟。
两岸值芳草,中央漾清流。
所尚既不同,砖凿可自修。
从他后人见,境趣谁为幽。

四言诗
断僧通状判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辨邪箴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居士处深,在察微萌。
虽有谗慝,不能蔽明。
汉之孝昭,睿过周成。
上书知诈,照奸得情。
燕盖既折,王猷治平。
百代之后,乃流淑声。

行己箴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人之爱我,我度于义。
义则为朋,否则为利。
人之恶我,我思其由。
过宁不改,否又何仇。
仇实生怨,利实害德。
我如不思,乃陷于惑。
内省不足,愧形于颜。
中心无他,曷畏多言。
唯咎在躬,若市于戮。
慢谑自它,匪汝之辱。
昔者君子,惟礼是持。
自小及大,曷莫从斯。
苟远于此,其何不为。
事之在人,昧者亦知。
迁焉及己,则莫之思。
造次不戒,祸焉可期。
书之在侧,以为我师。

舒州新堂铭(823年10月)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先时寝坏,有隘其庐。
乃作斯堂,高严旟旟
六桷四楹,装重架虚。
栾栱不设,檐蜚祛祛。
丽不越度,俭而有馀。
左立嘉亭,缭以环除。
延延其深,肆肆其纾。
吏事既退,斋心以居。
思民之病,择弊而锄。
弗逸弗坠,谨终犹初。
大旱之后,邻邑成墟。
独我州氓,乐哉胥胥
鬼神所福,事匪在予。
丞相所言,乃下徵书。
复官于朝,以解前疽。
刻铭于斯,永示偫舒。

泗州开元寺钟铭(799年8月)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维泗州开元寺遭罹水火漂焚之馀。僧澄观与其徒僧若干。复旧室居。作大钟。贞元十五年。厥功成。于是陇西李翱书辞以纪之。
八月梓人功既休,戊寅大钟成。
先时厥初,罹于天菑。
波沈火燔,既浮为薪。
既蜚为尘,澄观之功。
恢复其居,革旧而新。
环墉如陵,台殿斯严。
乃三其门,俾后勿踰。
其徒不哗,咸复其勤。
有加于初,屋室既同。
乃范乃镕,乃作大钟。
乃悬于楼,以鼓其时。
以警淮夷,非雷非霆。
铿号其声,淮夷其惊。
上天下地,弗震弗坠。
大音无斁,千僧戮力。
愿昭其绩,乃铭于石。

江州南湖堤铭(823年1月) 中唐 · 李翱
四言诗
长庆二年十二月。江州刺史李君浚之截南陂。筑堤三千五百尺。高若干尺。广若干尺。以通四乡之路。畜水为湖。人得其赢。正月既毕事。舒州刺史李翱词以纪之。词曰。
天地作物,功或不周。
贤人相之,智与神侔。
漭漭南陂,冬乾夏滮。
九江暴涨,潜潮逆流
东南百步,城市所繇。
水积既深,大波其䬌。
亦有舟航,覆溺之忧。
担壅叠路,车轫其辀。
童婴涕堕,老妇号愁。
历古迨兹,孰为氓筹。
浚之之来,养民如身。
乃筑长堤,距江之濒。
厚其钱佣,以饱饿人。
南北东西,百里斗臻。
莫不用力,千锤响振。
虓欢相励,不督而勤。
堤既成止,冈联突起。
坚若石城,障为潴水。
蒲莞菱芡,鸿鸧鳣鲤。
唯其所取,或食或祀。
长堤坦坦,植之杨槐。
架豁飞圮,以便去来。
除险作利,非贤不能。
歌示江人,式悦汝怀。

辞赋
感知巳赋(797年) 中唐 · 李翱
贞元九年。翱始就州府之贡举人事。其九月。执文章一通。谒于右补阙安定梁君。是时梁君之誉塞天下。属词求进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门下者。盖无虚日。梁君知人之过也。亦既相见。遂于翱有相知之道焉。谓翱得古人之遗风。期翱之名不朽于无穷。许翱以拂拭吹嘘。翱初谓面相进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殁。翱渐游于朋友公卿间。往往皆曰。吾久籍子姓名于补阙梁君也。翱乃知非面相进也。当时意谓先进者遇人特达。皆合有是心。亦未谓知巳之难得也。梁君殁于兹五年。翱学圣人经籍教训文句之旨。而为文将数万言。愈昔年见于梁君之文。弗啻数倍。虽不敢同德于古人。然亦常无怍于中心。每岁试于礼部。连以文章罢黜。声光晦昧于时俗。人皆谓之固宜。然后知先进者遇人特达。亦不皆有是心也。方知知巳之难得也。夫见善而不能知。虽善何为。知而不能誉。则如勿知。誉而不能深。则如勿誉。深而不能久。则如弗深。久而不能终。则如勿久。翱虽不肖。幸辱于梁君所知。君为之言于人。岂非誉欤。谓其有古人之风。岂非深欤。誉而逮夫终身。岂非久欤。不幸梁君短命遽殁。是以翱未能有成也。其谁能相继梁君之志而成之欤。巳焉哉。天之遽丧梁君也。是使翱之命久迍邅厄穷也。遂赋感知巳以自伤。其言怨而不乱。盖小雅骚人之馀风也。其辞曰。
戚戚之愁苦兮。思释去之无端。
彼众人之容易兮。乃志士之所难。
伊自古皆嗟兮。又何怨乎兹之世。
独厄穷而不达兮。悼知音之永逝。
纷予生之多故兮。愧特于世之谁知。
抚圣人教化之旨兮。洵合古而乖时。
诚自负其中心兮。嗟与俗而相违。
趋一名之五稔兮。尚无成而淹此路岐。
昔圣贤之遑遑兮。极屈辱之驱驰。
择中庸之难蹈兮。虽困顿而终不改其所为。
苟天地之无私兮。曷不鉴照于神祇。
心劲直于松柏兮。沦霜雪而不衰。
知我者忽然逝兮。岂吾道之巳而。

幽怀赋(815年) 中唐 · 李翱
朋友有相叹者。赋幽怀以答之。其辞曰。
嚣嚣而杂处兮。咸嗟老而羞卑。
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傥中怀之自得兮。终老死其何悲。
昔孔门之多贤兮。惟回也为庶几。
超偫情以独去兮。指圣域而高追。
固箪食与瓢饮兮。宁服轻而驾肥。
望若人其如何兮。惭吾德之纤微。
躬不田而饱食兮。妻不织而丰衣
援圣贤而比度兮。何侥倖之能希。
念所怀之未展兮。非悼巳而陈私。
自禄山之始兵兮。岁周甲而未夷。
何神尧之郡县兮。乃家传而自持。
税生人而育卒兮。列高城以相维。
何兹世之可久兮。宜永念而遐思。
有三苗之逆命兮。舞干羽以来之。
惟刑德之既修兮。无远迩而咸归。
当高祖之初起兮。提一旅之羸师。
能顺天而用众兮。竟扫寇而戡隋。
况天子之神明兮。有烈祖之前规。
刬弊政而还本兮。如反掌之易为。
苟庙堂之治得兮。何下邑之能违。
哀予生之贱远兮。包深怀而告谁。
嗟此诚之不达兮。惜此道而无遗。
独中夜以潜叹兮。匪吾忧之所宜。

释怀赋 中唐 · 李翱
读党锢传。哀直道之多尤不容。作释怀赋。其辞曰。
怀夫人之郁郁兮。
历悔吝而不离。
吾心直以无差兮。
惟上天其能知。
邪何德而必好兮。
忠何尤而被疑。
彼陈辞之多人兮。
胡不去众而讯之。
荩言而不信兮。
退远去而不获。
弗验实而考省兮。
固予道之所厄。
昔师商之规圣兮。
德既均而行革。
惟肝肠之有殊兮。
守不同其何责。
愿披怀而竭闻兮。
道既塞而巳行。
路非险而不通兮。
人忌我而异情。
王章直而狱死兮。
李固忠而陷刑。
自古世之所悲兮。
矧末俗之衰诚。
哀贞心之洁白兮。
疾苗莠之纷生。
令农夫以手锄兮。
反剪去乎嘉茎。
岂不指秽而语之兮。
瞪瞢而不肯听。
叹释去而不忍兮。
终留滞亦何成。
当晨旦而步立兮。
仰白日而自明。
处一世而若流兮。
何久永而伤情。
乐此言而内抑兮。
壮大观于庄生。
拔馨香之茝兰兮。
树蒿蔚以罗列。
斥通道而使芜兮。
棘径之中绝。
置春秋而询心兮。
羌与此其奚别。
誓词约交兮。
期共死而皆居。
嗟所守之既异兮。
乃汗漫而遗初。
心皓白而不容兮。
市直而望利。
忠不顾而立忘兮。
交不同而行弃。
悲夫。
不徇巳而必仇兮。
谅非水火其何畏。
独吾行之不然兮。
直愧心而惧义。
嘉山松之苍苍兮。
岁苦寒而亦悴。
吾固乐其贞刚兮。
夫何尤乎小异。
欲静默而绝声兮。
岂不悼厥初之所志。
抑此怀而不可兮。
终永夜以嘘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