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31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30 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迁家洛阳(今属河南)。武后永昌中,中贤良方正科第一,授太子校书郎。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累迁凤阁舍人。因持正不愿谄事张易之兄弟构陷魏元忠,忤武后旨,流配钦州。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即位,因决策诛太平公主有功,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任中书令。后因与姚崇不和,出为相州、岳州刺史。开元九年(721),又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卒,谥文贞。生平详见张九龄《燕国公张公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祖言有《张说年谱》。说前后三度为相,掌文学之任凡30年,文辞俊丽,用思精密,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合称“燕许大手笔”。说诗朴实遒劲,贬岳州后,“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新唐书》本传)。原集30卷已佚,明人刻印《张燕公集》25卷。《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4,题1则。
唐诗汇评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居洛阳。天授元年(690)应制科举,授太子校书,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擢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为张易之所构,流钦州。中宗即位,召为兵部员外郎,历工、兵二部侍郎。睿宗景云二年,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玄宗印位,以定策诛大平公主功拜中书令,封燕国公。与姚崇不协,出守相、岳二州。开元九年复入相,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朝廷大手笔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有《张说之文集》三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五卷。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一
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其先范阳人。徙家河南之洛阳。弱冠应诏举。对策乙第。授太子校书。中宗朝历工部兵部侍郎。加宏文馆学士。睿宗景云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尚书左丞。罢知政事。徵拜中书令。出为相州刺史。开元九年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朔方军节度大使。十三年授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将东封。授右丞相兼中书令。致仕。在家修史。十七年复拜尚书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十八年卒。年六十四。追赠太师。谥曰文贞。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说)为文精壮,长于碑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诗法特妙。晚谪岳阳,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
《唐诗品》
燕公精藻逼人,敷华当世,文堪作拣,调亦含宫,于绮丽鲜错之中,有神悰独运之美。故时体稍变,适其旨趣。自岳州而后,声鬯益隆,华要并存,清辉四远。时称燕、许手笔,何惭何惑!惟古风凋委,差谢前流,综理遗篇,仅有《杂兴》一首,可窥曹谢,圭璋未合,良有馀恨。
诗薮
二张(按指说与九龄)五言律,大概相似于沈、宋、陈、杜,景物藻绘中,稍加以情致,剂以清空。学者间参,则无冗杂之嫌,有隽永之味。然气象便觉少隘,骨体便觉稍卑。品望之雌,职此故耶?
诗薮
燕国如《岳州燕别》、《深度驿》、《还端州》,始兴如《初秋忆弟》、《旅宿淮阳》、《豫章南还》等作,皆冲远有味,而格调严整,未离沈、宋诸公,至浩然乃纵横自得。
唐音癸签
张燕公说诗率意多拙,但生态不痴。律体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清矫后规。
《诗源辨体》
张说五言律,才藻虽不及沈、宋,而声气犹有可取。至如“西楚茱萸节”一篇,则宛似少陵。排律尚多有失粘者。七言律气格苍莽,不足为法。
《载酒园诗话又编》
燕公大雅之才,虽轩昂不受羁绁,终带声希味澹之致。唯“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未免与利齿儿竞慧,特其气浑,固不类中晚。
《唐诗观澜集》
燕公五排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时于坚壁中作浑脱舞。后人竭力效之,终不可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元晖,而词取排丽,深容苍态,自谢古人。惟古音璆然,有六朝遗则。名并燕、许,不独出廷硕一头。迁谪后词益以凄惋,人谓得江山之助,良不虚言。
《诗学渊源》
诗以七言为胜。初尚宫体,谪岳州后,颇为比兴,感物写怀,已入盛唐,苏顾不及也。
共411,分2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蜀路二首 其一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
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
客心久无绪,秋风殊未然。

一柱观(717年)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旧说江陵观,初疑神化来。
空山结云阁,绮靡随风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众材。
奇功非长世,今馀草露台。

过怀王墓(717年)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怀沙
咿嚘(一作喔咿)不可信,以(一作似)此败怀王。
客死峣关路,返葬岐江阳。
啼狖抱山月,饥狐猎野霜。
一闻怀沙事,千载尽悲凉。

杂诗四首 其四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
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
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709年12月22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大风曲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709年12月18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
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
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
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710年1月27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一作礼)汉国舅家慈。
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
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一作悲)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
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乐(一作日月)来。
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其二 (712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四皓
朗朗神居峻,轩轩瑞象威。
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
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
还闻涡水曲,更绕白云飞。

侍宴武三思山第应制赋得风字(703年)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兔园
梁王池馆好,晓日凤楼通。
竹町千卫,兰筵降两宫。
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
臣觉筵中听,还如大国风。

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726年11月15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王季友兄
进酒忘忧观,箫韶喜降临。
帝尧敦族(一作睦)礼,王季友兄心。
竹院龙鸣笛,梧宫凤绕林。
大风将小雅,一字尽千金。

绿竹初成苑,丹砂欲化金。
乘龙与骖凤,歌吹满山林。
爽气凝情(一作波)迥,寒光映浦深。
忘忧题此观,为乐赏同心。

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730年8月5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
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以长绶为带,取长寿之义)
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
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725年11月16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一作人)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侍宴蘘荷亭应制(701年7月)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回銮青岳观,帐殿紫烟峰。
仙路迎三鸟,云衢驻两龙。
园林看(一作故),坛墠识馀封。
山外闻箫管,还如天上逢
⑴ 三鸟见刘向《九辨惜贤篇》,两龙出《山海经》

侍宴浐水赋得浓字(701年)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千行发御柳,一叶下仙筇。
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气浓。
云霞交暮色,草树喜春容。
蔼蔼天旗转,清笳入九重。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725年12月)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厌浥尘清道,空濛柳映台。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引用典故:长绳系日
今岁好拖钩,横衔敞御楼。
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
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724年11月)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周召
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一作幄)前开。
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共411,分2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