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僧垣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释慧安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不知何许人。
少为人虏。
卖于荆州富家。
作役谨甚。
主人爱之。
年十八。
听出家为沙弥。
止江陵琵琶寺。
风貌庸率。
众颇轻之。
然当僧斋坐时。
辄起行水。
自上至下。
水用不竭。
众讶其异。
及受具灵迹益著。
尝与沙门慧济。
上堂布萨。
堂户未开。
绾济手指从壁隙入。
出亦如之。
济甚骇惧不敢言。
安谓济曰。
我当远行。
今与君诀别。
仰见空中。
皆好华有丝竹声。
天香郁然。
济愈惧不得语。
安曰。
吾与子游所见。
慎勿妄言。
言即有咎。
唯西南有一白衣新发意菩萨。
可与之言。
于是辞去。
附巨商之舟。
入湘中。
路患痢将死。
谓商曰。
我死必露尸岸上。
不须设棺也。
问其意。
曰吾欲以施虫鸟耳。
商人如其旨。
以尸投岸侧。
夜辄有火𦦨从身出。
商大怖。
刺舟至湘中。
而安已先在。
欲就语又不得。
济后至陟屺寺。
诣隐士刘虬夜语。
以及之。
虬即遥礼曰。
此得火光三昧者也。
时蜀又有僧览法卫
俱神异。
世疑其得道云。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释慧安。
未详何许人。
少经被虏。
属荆州人为奴。
执役勤紧。
主甚爱之。
年十八听出家。
止江陵琵琶寺。
风貌庸率颇共轻之。
时为沙弥。
众僧列坐。
辄使行水。
安恒执空瓶从上至下水常不竭。
时咸以异焉。
及受具戒稍显灵迹。
尝月晦夕共同学慧济上堂布萨。
堂户未开安乃绾济指从壁隙而入。
出亦如之。
济甚骇惧不敢发言。
后乃与济共坐塔下。
便语济云。
吾当远行。
今与君别。
顷之便见天人伎乐香花布满空中。
济唯惊惧竟不得语。
安又谓曰。
吾前后事迹慎勿妄说。
说必有咎。
唯西南有一白衣。
是新发意菩萨。
可具为说之。
于是辞去。
便附商人入湘川。
中路患痢极笃。
谓船主曰。
贫道命必应尽。
但出置岸边不须器木。
气绝之后即施虫鸟。
商人依其言出卧岸侧。
夜见火炎从身而出。
商人怪惧就往观之。
已气绝矣。
商人行至湘东见安。
亦已先至。
俄又不知所之。
济后至陟屺寺诣隐士南阳刘虬。
具言其事。
虬即起遥礼之。
谓济曰。
此得道之人。
入火光三昧也。
时蜀中又有僧览法卫
并有异迹。
时人亦疑得圣果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606 【介绍】: 隋吴兴武康人,字伯审。
姚僧垣子。
勤于学业,闻见渊博,为时人所推重。
初仕南朝梁。
陈宣帝太建初为通直散骑常侍。
聘于北周,时沛国刘臻以《汉书》疑事十余条,往访求教。
察皆引经据为之剖晰。
刘臻以为名下定无虚士。
使还,为陈宣帝、后主两朝所重,累迁吏部尚书。
陈亡入隋,诏授秘书丞,袭父北绛郡公。
诏撰梁、陈二代史。
炀帝大业二年所撰史书未毕功,将卒,戒子思廉续成之。
全隋文·卷十三
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吴太常信九世孙。梁大宝初,为南郡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除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避乱还乡。承圣初,除原乡令,入为著作佐郎。陈天嘉初,拜始兴王功曹参军,补嘉德殿学士。光大初,转始兴王中卫记室参军,仍领佐著作。大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左通直,补东宫学士,迁尚书祠部郎。拜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历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二府咨议参军,除戎昭将军。后主即位,兼东宫通事舍人。至德初,除中书侍郎,转太子仆,授忠毅将军,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进秘书监,拜散骑常侍、度支尚书,迁吏部尚书。陈亡入隋,授秘书丞。袭父僧坦爵北绛郡公。仁寿中,侍晋王昭读。炀帝即位,授太子内舍人。大业二年,卒于东都,年七十四。有《汉书训纂》三十卷,《汉书集解》一卷。
姚最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36—约602 【介绍】: 隋吴兴武康人,字士会。
姚僧垣次子。
通经史,好著述。
随父入长安仕于北周,为学士。
后授齐王宇文宪水曹参军,掌记室。
宪嘱最从父习医术,十许年略尽其妙。
入隋,除太子门大夫。
陈亡,兄姚察归隋,让父爵于兄。
迁蜀王府司马。
后蜀王杨秀阴有异谋,帝案治,开府庆整、郝伟等推过于秀,最乃独承其罪而护秀。
搒掠数百无异辞,坐诛。
有《梁后略》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