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子尚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阳翟人。
又名道玄。
少孤贫。
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而罢。
改习绘画。
事韦嗣立为小吏。
又任兖州瑕丘县尉。
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作画于宫廷。
工佛、道二教人物画,远师张僧繇,近学张孝师,笔迹磊落,势状雄峻。
又长于画壁,曾于长安、洛阳寺观绘壁画三百余间,情状各异。
所绘人物,时号“吴家样”。
善画衣褶,有飘举之势,时称“吴带当风”,又有“吴装”之称。
兼工山水,自成一家。
后被尊为“画圣”。
顾琛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75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弘玮。起家州从事。文帝元嘉中,拜义兴太守。刘劭杀文帝自立,琛随刘诞起事。孝武帝孝建元年,以起事功封永新县五等侯。前废帝时为吴郡太守。明帝泰始初,与四方同反,兵败,奔会稽。台军既至,归降。终员外常侍、中散大夫。
全宋文·卷四十二
琛字弘玮,吴郡吴人。
晋司空和之曾孙,景平中除大匠丞、彭城王义康右军骠骑参军、晋陵令、司徒参军、尚书库部郎、本邑中正。
元嘉中补司徒录事参军,山阴令,迁少府。
出为义兴太守,徙东阳太守,忤旨黜免。
后假建威将军,除东海王祎冠军司马。
行会稽郡事,复为随王诞安东司马。
元凶弑立,以为会稽太守。
诞起义,加冠军将军。
事平,迁吴兴太守。
孝建初为宁朔将军、吴郡太守,封永新县侯。
大明初免,寻召为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仍为吴兴太守,起为大司农都官尚书、新安王子鸾北中郎司马、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随府转抚军司马,前废帝即位,复为吴郡太守,泰始初丁母忧,服阕,起为员外常侍中散大夫,元徽三年卒,年八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5—464 【介绍】: 南朝宋略阳桓道人,字彦宗。宋文帝元嘉初为殿中将军,累迁钟离太守。随王玄谟伐魏,有功,领济北太守。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南郡王刘义宣起兵争位,护之率水军大破之。迁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后拜青、冀二州刺史。孝武帝大明三年,随沈庆之平竟陵王刘诞,迁豫州刺史。坐聚敛货贿,免官。寻起为太中大夫,未拜,卒。谥壮侯。
全宋文·卷三十九
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初从武帝征司马休之,为世子中军府长史,兼行参军。
永初中补奉朝请。
元嘉初为殿中将军北高平太守。
迁宣威将军钟离太守,寻加建武将军,领济北太守。
孝武起义,以为宁远将军冀州刺史。
孝建初征为游击将军,加辅国将军,迁宁朔将军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
免,复为游击将军,迁大司马、辅国将军、南东海太守。
未拜,复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进宁朔将军兼督徐州诸军事。
大明中征为右卫将军,转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临淮太守。
出为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免。
大明八年,复起为太中大夫。
未拜,卒,年七十,谥曰壮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5 【介绍】: 南朝宋会稽山阴人。
孔季恭子。
宋文帝元嘉末,为尚书吏部郎。
孝武帝大明间,任丹阳尹、会稽太守。
表请徙无资之家至馀姚、鄞、鄮三县,垦辟湖田,皆成良业。
豫章王刘子尚抚军长史。
家富有,产业甚广,于永兴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有果园九处。
前废帝景和中,犯忤近臣,为所谗构,被鞭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2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思明,少好玄理,善为文章。初为江夏王东阁祭酒,后除尚书殿中郎。文帝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杀父自立,受任中书侍郎。后忤劭意,投奔武陵王刘骏(孝武帝)。孝武帝大明三年,迁会稽抚军长史,治狱称平。入为侍中。屡陈民间疾苦,忤旨。五年,出为广陵太守。后坐事免官禁锢,赐死。
全宋文·卷四十五
怀文字思明,吴兴武康人,晋光禄勋寂孙。
元嘉中,州辟从事,转西曹江夏王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参军、东阁祭酒、尚书殿中郎,随王诞后军主簿,领义成太守。
入为通直郎治书侍御史。
元凶弑立,以为中书侍郎,间行出奔。
竟陵王诞以为卫军记室参军、新兴太守、随府转骠骑录事参军、淮南太守,孝建初转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别驾从事史。
大明中迁尚书吏部郎,出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入为侍中。
又出为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免,寻赐死。
有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辛氏。
陇西人。
毗之后。
其父有子三。
伯原明仕魏。
官至尚书。
仲为沙门。
号法爱。
瑗其季也。
师事梁州沙门慧开。
开不测人也。
而钟爱瑗曰。
他日于佛法当有力。
使游学四方。
依道场慧观乃入庐山脩禅。
宋文帝访能述生公顿悟义者。
江州刺史庾登之。
以瑗闻。
诏问之。
瑗伸辩详明。
何尚之叹曰。
吾以谓生公殁后。
微言永绝。
今日复闻象外之谈。
所谓天未丧斯文也。
南平王西阳王皆师事之。
归庐山注胜鬘。
经天保构成。
诏瑗居之。
王景文至。
值方讲。
景文叹曰。
所举皆所未闻。
所指皆出意表。
真法中龙也。
湘宫成。
又诏瑗居之。
帝临幸听法。
公卿毕集。
时以为荣。
至齐文慧。
又请住灵根寺。
太尉王俭有重名。
特设一榻。
次延之。
他人莫与也。
永明七年殁。
寿八十一。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瑗。
姓辛。
陇西人。
辛毗之后。
长兄源明仕伪魏为大尚书。
第二兄法爱亦为沙门。
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
俸以三千户。
瑗幼而阔达倜傥殊群。
路见贫寒辄脱衣为惠。
初出家事梁州沙门竺慧开。
开懿德通神。
时人谓得初果。
开谓瑗曰。
汝情悟若此必能纲总末化。
宜竞力博闻无得独善。
于是辞开游学。
经涉燕赵去来邺洛。
值胡寇纵横关陇鼎沸。
瑗冒险履危学业无怠。
元嘉十五年还梁州。
因进成都。
后东适建邺依道场慧观为师。
笃志大乘傍寻数论。
外典坟素颇亦披览。
后入庐山守静味禅。
澄思五门游心三观。
顷之刺史庾登之请出山讲说。
后文帝访觅述生公顿悟义者。
乃敕下都。
使顿悟之旨重申宋代。
何尚之闻而叹曰。
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
今日复闻象外之谈。
可谓天未丧斯文也。
帝敕为南平穆王铄五戒师。
及孝武即位。
敕为西阳王子尚友。
辞疾不堪。
久之获免。
因庐于方山。
注胜鬘及微密持经。
论议之隙时谈孝经丧服。
后天保改构请瑗居之。
因辞山出邑纲维寺网。
刺史王景文往侯。
正值讲丧服。
问论数番称善而退。
及明帝造湘宫新成。
大开讲肆妙选英僧。
敕请瑗充当法主。
帝乃降跸法筵。
公卿会座。
一时之盛观者荣之。
后齐文惠又请居灵根。
因移彼寺。
太尉王俭门无杂交。
唯待瑗若师。
书语尽敬。
以齐永明七年卒。
春秋八十一矣。
时灵根寺又有法常智兴。
并博通经论数当讲说。
常乃尤能剧谈。
为时匠所惮。
而性甚刚梗。
不偶人俗。
沈勃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沈演之子。好为文章,善弹琴,能围棋。明帝泰始中,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还乡里募人,准备北伐,多受货贿,徙付梁州。后废帝元徽初,得还。结事阮佃夫、王道隆等,位司徒左长史。为后废帝所诛。
全宋文·卷四十一
勃,演之次子,为西阳王文学,历尚书殿中郎。
泰始中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坐事徙梁州,元徽末还为司徒左长史,为后废帝所诛。
顺帝即位,追复本官,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8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仲达。沈庆之从侄。少孤贫,随庆之征讨,屡有功,当加厚赏,为庆之所抑,为太子旅贲中郎,甚衔恨。前废帝时,受命杀庆之,颇受宠用。明帝时,为宁朔将军,大破建安王刘休仁军于赭圻,进号辅国将军,封贞阳县公。后为荆州刺史。顺帝即位,进位开府仪同三司。时萧道成专政,起兵反道成,兵败而死。
全宋文·卷四十一
攸之字仲达,庆之从父兄子。
元嘉末行南中郎府长史兼参军,进行太尉参军,封平洛县五等侯,随府转大司马参军。
孝建中,迁员外散骑侍郎,又迁太子旅贲中郎。
遭母忧,起为龙骧将军武康令。
前废帝即位,除豫章王子尚车骑中兵参军直阁,封东兴县侯,迁右军将军。
明帝即位,除东海太守,未拜,以为宁朔将军寻阳太守,寻假节,进辅国将军,迁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诸军事、冠军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徙监郢州诸军事、前将军、郢州刺史,不拜。
迁中领军,封贞阳县公免。
征为吴兴太守,不拜。
除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出为持节监郢州诸军郢州刺史,又监西阳义阳二郡军事,进号镇军将军。
后废帝即位,进安西将军,加散骑常侍,权行荆州事。
寻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
顺帝即位,进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升明二年,入讨萧道成,众溃,为封人所斩。
(案:《宋书·沈攸之传》,攸之表檄文疏,皆宗俨之词也,今姑录为攸之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7—473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伯猷。少有志节,好文义。初为广州增城令。宋孝武帝大明初,竟陵王刘诞反,随沈庆之讨平,封金城县王等侯。明帝即位,豫州刺史殷琰叛,率众讨琰,琰降,令三军不得妄动,百姓感悦。明帝临死,授守尚书右仆射。后废帝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在寻阳起兵,勔战败死。谥忠昭。
全宋文·卷四十五
字伯猷,彭城安上里人。
元嘉中为广州增城令,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
刺史宗悫又引为主簿,封大亭侯,除员外散骑侍郎。
孝建初为宁朔将军湘东内史,徙晋康太守,又徙郁林太守。
大明初为宁朔司马,封金城县侯,除西阳王子尚抚军。
入直阁,除龙骧将军西江督护、郁林太守。
前废帝即位,以为振威将军屯骑校尉。
明帝即位,加宁朔将军,领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征还都,除辅国将军兼山阳王休)祐骠骑咨议参军,拜太子左卫率,封鄱阳县侯。
寻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进号右卫将军,又进号右将军,征拜散骑常侍,改侍中中领军,出镇广陵,假平北将军,受顾命,守尚书右仆射。
后废帝初,桂阳王休范反,战死,赠司空,谥曰忠昭公。
僧璩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生朱氏。
吴人也。
少为沙门。
师事僧业。
尤明十诵。
工文章。
涉猎书传。
始居虎丘山。
宋孝武闻其名。
诏至京师为僧正。
止中兴寺。
时有沙门僧定。
自称得不还果。
璩集众详断。
令现神足。
定曰恐犯戒。
故不现。
璩曰。
按律文有四因缘。
得现神足。
一断疑网。
二破邪见。
三除憍慢。
四成功德。
定不能然。
遂摈之。
乃著戒众论。
以示来叶。
少帝准从受五戒。
豫章王子尚宗为法友。
殁寿五十八。
注胜鬘经。
撰僧尼要事。
行于世。
释道俨者。
雄丘小黄人。
善毗尼。
精研四部。
融会众家。
又覈梵汉异音旨归作决正四部毗尼论。
大弘律教。
游彭城没。
寿七十五。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僧璩。
姓来。
吴国人。
出家为僧业弟子。
总锐众经尤明十诵。
兼善史籍颇制文藻。
始住吴虎丘山。
宋孝武钦其风闻。
敕出京师为僧正悦众。
止于中兴寺。
时有沙门僧定。
自称得不还果。
璩集僧详断令现神足。
定云。
恐犯戒故不现。
璩案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
一断疑网。
二破邪见。
三除憍慢。
四成功德。
定既虚诳事暴即日明摈璩仍著诫众论以示来业。
璩既学兼内外又律行无疵。
道俗归依车轨相接。
少帝准从受五戒。
豫章王子尚崇为法友。
袁粲张敷并一遇倾盖。
后移止庄严。
卒于所住。
春秋五十有八。
述胜鬘文旨。
并撰僧尼要事两卷。
今行于世。
时又有道表律师。
率真有高行。
宋明帝敕晋熙王爽从请戒焉。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