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钊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字德素。姓娄氏。东阳乌伤人也。世为东南著族。有善地理学者。使视茔墓。曰法当出苦行而得道者。为帝王师。母留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已而见紫光绕身。觉而有孕。自尔精神志操异常。及娩。其身香洁白晰如雪。因名之灵粲。七岁入学。即诵孝经论语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果园。邻童群采而竞。师独以所得。悉分与之而返。乡土业蚕桑。常怀悲恻。为不服缣纩。季父喜猎。泣谏不少变。每叹曰飞走去人类甚远。而好生恶死之情。无所异。终绝膻腥。以感动之。叔则远避他处。杀戮加于旧。忽梦。赤衣神人。手持矛戟拟之曰。汝不听菩萨教化。而日以杀为事。汝可就死。惊觉流汗。且即毁弃猎具。悔过。约一日至其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逐。若愧谢状。所居僻陋。无见闻。而约宿习冥感。晓畅教理。念将离俗。而莫识所诣。忽值僧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不复见。盖神人云。年十二。至剡礼塔庙。究经典。故东境谣曰。少达妙理娄居士。宋泰始四年。辞亲剪落于上虞东山寺。时年十七。南林寺沙门慧静一代僧望也。遂师事之。俄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静亡。尽心丧之礼。服除。乃辟谷饵松术以遁。 及齐之季竟陵王方镇兹地。闻风敬慕。时与智秀昙谶慧次。并召。约后至。腊又差晚。王竟延之上座。众咸不悦。王曰。此人他日且将领袖释门。诸公幸毋过。中书郎汝南周颙令剡。尤加礼。筑山茨钟山之上。邀之。今号草堂寺。颙每见而叹曰。山茨约至。清虚满世。太宰文简公褚渊。太尉文献公王俭。莫不钦属。渊尝请讲净名胜鬘。俭亦请开法华大品。渊寝疾。梦胡僧告曰。菩萨当至。项之约至。所苦遂愈。即请受五戒。给事中娄幼瑜族祖也。每见辄起。或谓此君从孙。何乃尔。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独老夫致敬哉。旋里省觐。而二亲亡丧。临诀之馀。孺慕斯甚。于是宿留积岁。启迪尤多。还都仍住草堂寺。隆昌中。太傅沈约。𢹂赴外任。在郡以禅诵自娱。异香入室。猛兽驯阶。每入金华山采桔。或游止赤松涧。而神光相属。赤松有馆。道士所居也。道士丁德静者。为崇所病。虽使与善方术者俱。而崇益充斥。病益困。且暴亡。于是长山令徐伯超。议徙约为之主。曾未旬浃。而崇息病愈。后𦘕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出。礼悔云。夙障深重。报为水精。愿受归戒。梁天监初。沈位尚书仆射。疏请偕。许之。先是约已预言其然。及沈尹丹阳。盖十一年矣。临别之际。辞旨悽惋。俄而沈殂谢。十一年。始诏引见。十六年己亥四月八日。上从受菩萨戒于等觉殿。自尔入见别施漆榻。上先作礼。上未受戒之一夕。约梦自草堂至台门。皆锦罽席路。己坐禅床。去地数丈。天人围绕说法。由是得度弟子著箓者。四万八千人。时有乾鹊升阶。状若听受。至跋事。然后去。又有二孔雀。驱斥不去。诏听上。徐行至坛。俛首而立。上曰此鸟必欲别受生耳。无何二鸟同日化。尝燕居。睹野媪置书数卷于按而出。并植异树于庭云。青廷树。后七日有一叟。请所置书携去。约初不视其何等书也。而树则叶绿华红。扶疏至今。且感鸟如翡翠。赤质长尾。群栖林木中。大通四年。梦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因发愿造寺。诏号本生寺。大同元年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畴昔之夜梦。若大众幡华迎我而往者。我其逝矣。十六日。诏遣舍人徐俨参候。至夜五更时唱异香满室者再。左右肃然。乃曰。夫生之有死。自然恒数。勤脩念慧。慎勿妄想。即合掌。如入禅定。寿八十有四。夏六十有三。天子悲恸。僚宰辍听览者。二旬有一。是月二十有九日。诏塔于独龙山神僧宝志墓。左。 初约卧疾。见一翁。执锡入至。是而寤。前日所见则志尔。又约所乘青牛。忽鸣吼堕泪。至葬之日。诏牵从部伍。吼泪至葬所不已。塔始建。有白鹤一双。绕塔鸣唳。声甚哀。诏王筠。文所树碑。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慧约。
字德素。
姓娄。
东阳乌场人也。
祖世蝉联东南冠族。
有占其茔墓者云。
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
母刘氏梦。
长人擎金像令吞之。
又见紫光绕身。
因而有孕。
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
及载诞之日。
光香充满身白如雪。
时俗因名为灵粲。
故风鉴贞简神志凝静。
抚尘之岁有异凡童。
惟聚沙为佛塔。
叠石为高座。
七岁便求入学。
即诵孝经论语。
乃至史传披文见意。
宅南有果园。
邻童竞采常以为患。
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
乡土以蚕桑为业。
常怀悲恻。
由是不服缣纩。
季父憙畋猎化终不改。
常叹曰。
飞走之类去人甚远。
好生恶死此情何别。
乃绝膻腥。
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
梦赤衣使者。
手持矛戟谓曰。
汝终日杀生。
菩萨教化又不能止。
促来就死。
惊觉汗流。
诘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
约复至常所猎处。
见麋鹿数十头。
腾倚随之。
若有愧谢者。
所居僻左不尝见寺。
世崇黄老未闻佛法。
而宿习冥感心存离俗。
忽值一僧访以至教。
彼乃举手东指云。
剡中佛事甚盛。
因乃不见。
方悟神人。
至年十二始游于剡。
遍礼塔庙肆意山川。
远会素心多究经典。
故东境谣曰。
少达妙理娄居士。
宋泰始四年。
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
时年十七。
事南林寺沙门慧静。
静于宋代僧望之首。
律行总持。
为特进颜延年司空何尚之所重。
又随静住剡之梵居寺。
服勤就养年踰一纪。
及静之云亡。
尽心丧之礼。
服阕之后。
却粒岩栖。
饵以松朮。
蠲疾延华深有成益。
齐竟陵王作镇禹穴。
闻约风德雅相叹属。
时有释智秀昙纤慧次等。
并名重当锋同集王坐。
约既后至年夏未隆。
王便敛躬尽敬。
众咸怀不悦之色。
王曰。
此上人方为释门领袖。
岂今日而相待耶。
故其少为贵胜所崇也如此。
齐中书郎汝南周颙为剡令。
钦服道素侧席加礼。
于钟山雷次宗旧馆造草堂寺。
亦号山茨。
屈知寺任。
此寺结宇山椒疏壤幽岫。
虽邑居非远。
而萧条物外。
既冥赏素诚。
便有终焉之托。
颙叹曰。
山茨约主清虚满世。
齐太宰文简公褚渊。
太尉文宪公王俭。
佐命一期功高百代。
钦风味道共弘法教。
渊尝请讲净名胜鬘。
俭亦请开法花大品。
渊遇疾昼寝见胡僧云。
菩萨当至。
寻有道人来者是也。
俄而约造焉。
遂豁然病愈。
即请受五戒。
齐给事中娄幼瑜。
少有学术。
约之族祖也。
每见辄趣为礼。
或问。
此乃君族下班。
何乃恭耶。
瑜曰。
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
岂老夫敬致而已。
时人未喻此旨。
惟王文宪深以为然。
且约孝通冥感思归遄返。
而二亲丧亡。
并及临诀。
孺慕婴号不交人世。
积时停乡以开慈道。
后还都又住草堂。
少傅沈约。
隆昌中外任。
携与同行。
在郡惟以静漠自娱。
禅诵为乐。
异香入室猛兽驯阶。
常入金华山采桔。
或停赤松涧游止。
时逢宿火乍属神光。
程异不思故略其事。
有道士丁德静。
于馆暴亡。
传云。
山精所弊。
乃要大治祭酒居之。
妖犹充斥。
长山令徐伯超立议。
请约移居曾未浃旬。
而神魅弭息。
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
从涧水出礼悔云。
夙障深重堕此水精。
昼夜烦恼。
即求授戒。
自尔灾怪永绝。
及沈侯罢郡。
相携出都。
还住本寺。
恭事勤肃礼敬弥隆。
文章往复相继晷漏。
以沈词藻之盛秀出当时。
临官莅职。
必同居府舍。
率意往来。
未尝以朱门蓬户为隔。
齐建武中谓沈曰。
贫道昔为王褚二公供养。
遂居令仆之省。
檀越为之当复入地矣。
天监元年沈为尚书仆射。
启敕请入省住。
十一年临丹阳尹。
无何而叹。
有忧生之嗟。
报曰。
檀越福报已尽。
贫道未得灭度词旨悽然。
俄而沈殒。
故其预契未然皆此类也。
既而留心方等研精九部。
皆蕴匮胸襟陶蓥怀抱。
显说弘通当仁不让。
劬劳汲引隆益群品。
皇帝斲彫文璞。
信无为道发菩提心。
搆重云殿。
以戒业精微功德渊广。
既为万善之本。
实亦众行所先。
譬巨海百川之长。
若须弥群山之最。
三果四向缘此以成。
十力三明因兹而立。
帝乃博采经教撰立戒品。
条草毕举仪式具陈。
制造圆坛用明果极。
以为道资人弘理无虚授。
事藉躬亲民信乃立。
且帝皇师臣大圣师友。
遂古以来斯道无坠。
农轩周孔宪章仁义。
况理越天人之外。
义超名器之表。
以约德高人世道被幽冥。
允膺阇梨之尊。
属当智者之号。
逡巡退让情在固执。
慇勤劝请辞不获命。
天监十一年始敕引见。
事协心期道存目击。
自尔去来禁省礼供优给。
至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
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
乃幸等觉殿。
降彫玉辇。
屈万乘之尊。
申在三之敬。
暂屏衮服恭受田衣。
宣度净仪曲躬诚肃。
于时日月贞华天地融朗。
大赦天下率土同庆。
自是入见别施漆榻。
上先作礼然后就坐。
皇储以下爰至王姬。
道俗士庶咸希度脱。
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千人。
尝授戒时有一乾鹊。
历阶而升。
状若餐受。
至说戒毕然后飞腾。
又尝述戒。
有二孔雀驱斥不去。
敕乃听上。
徐行至坛俛颈听法。
上曰。
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
矜其至诚更为说法。
后数日二鸟无何同化。
又初授戒。
夜梦从草堂寺以绵罽席路。
直至台门。
自坐禅床。
去地数丈。
天人围绕为众说法。
以事而详。
等黄帝之梦往华胥。
同目连之神登兜率。
至人行止孰能议之。
而爱悦闲静祥华虚室。
寺侧依栖咸生慈道。
故使麇麚群于兕虎。
凫鹜狎于鹰鹯。
飞走腾伏自相驯扰。
非夫仁泽潜化。
孰能如此者乎。
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
赍书数卷置经案上。
无言而出。
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
青庭树也。
约曰。
此书美也不我俟看。
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
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
又感异鸟。
身赤尾长形如翡翠。
相随栖息出入树间。
中大通四年梦见旧宅。
白壁朱门赫然壮丽。
仍发愿造寺。
诏乃号为本生焉。
大同一年又敕。
改所居竹山里。
为智者里。
缙云旧壤传芳图谍。
山川灵异擅奇函夏。
福地仙乡此焉攸立。
而约饭饵松朮三十馀年。
布艾为衣过七十载。
鸣谦立操擅望当时。
乃以大同元年八月。
使人伐门外树枝曰。
舆驾当来勿令妨路。
人未之测。
至九月六日现疾。
北首右胁而卧。
神识恬愉了无痛恼。
谓弟子曰。
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
福报当讫。
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
答云。
今夜当去。
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
乃曰。
夫生有死自然恒数。
勤修念慧勿起乱想。
言毕合掌便入涅槃。
春秋八十有四。
六十三夏。
天子临诀悲恸。
僚宰辍听览者二旬有一。
其月二十九日。
于独龙山宝志墓左𡒨之。
初约卧疾。
见一老公执锡来入。
及迁化日。
诸僧咸卜寺之东岩。
帝乃改葬独龙。
抑其前见之叟。
则志公相迎者乎。
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
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
吼泪不息。
又建塔之始。
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其哀婉。
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下敕竖碑墓左。
诏王筠为文。
神僧传·卷第四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氏。东阳乌伤人也。祖世为东南仕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留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俗因名为灵粲。儿童时聚沙为佛塔。垒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喜畋腊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捉来就死。惊觉汗流。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船。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仍。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及静之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年深有成益。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尝请讲净名胜鬘。渊遇疾昼寝。见梵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起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致敬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结。或停赤松涧。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毙。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授以归戒。自尔灾怪永绝。天监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皇储已下爰至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录者凡四万八千人。尝受戒时。有一乾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俛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无何二鸟同化。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俟看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曰。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初卧疾时。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甚哀惋。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僧达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56 【介绍】: 北齐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从勒那三藏学《地论》,深习禅法,有异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为弟子。北魏废帝召之入邺,受菩萨戒。北齐文宣帝尤重之,为立洪谷寺,造定寇寺。后卒于洪谷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姓李。上谷人。形器异伦。虎头长耳。双齿过寸。见者骇异。志学之年始薙染。即事游历。以阅北岱讲席之盛。登具二夏。乃进毗尼。时犹魏历未替。孝文邀以弘阐四分于庙寺。机论适变。人共褒美。寻复振锡洛阳。受地论于勒那三藏。居久之。那迁化。众奉覆述声骇伊谷。俄听光师十地有所发明。遂从禀菩萨戒。雅闻梁武弘法。即南济江入觐。诏驸马殷均。引见重云殿。连席七宵。秘妙宣泄。请从加戒为弟子。仍令旬浃陛对。诏住同泰寺。以便开示。尝与志公遇。公曰。大福德人也。故帝每以为北方鸾法师达法师皆肉身菩萨云。留一纪。归兖州。时侯景方治行台。就天观山筑丈六寺。以迎之。而达且念身为苦器。莫足维持。遽饵苓断粒。誓终此报。顷之魏废帝。诏仆射高隆之聘至邺都。并为中山王授菩萨戒。及齐继魏统。文宣在位。尤礼重。前后归崇。凡十度。诏于林虑山黄华岭下作洪谷寺。又以神武旧庙作定𡨥寺。听其往来燕处。始达将经营洪谷。虎遮其前不可入。祝曰。兹欲创造。以福幽灵。若许者可避去。虎即去。一日议返邺未行。夜见黄服而拜跪者。自称戴山胡曰。王约三谷备供养矣。愿无复还。达谓在山则所利益者寡。在京则所利益者多。贫道观机而动。幸勿沮也。夜有媪闯户而馈米糕者曰。弟子山神之偶也。今僧于礼佛之际。而独遗弟子名。宁非偏乎。得兼唱可矣。达辞其糕。而许之。复为山神读经月馀。失所畜狗。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不谨。而檀越警之。以贻祸于狗也。具问焉。则曰。本读金光明经。偶误易以维摩经耳。于是达祝曰。昨虽读馀经。其功德亦属檀越。未几而狗出窦中。视其顶有御啮痕。则知其以虎故。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终于谷寺。寿八十二。大驾奔赴举哀。六军号恸。声震山林。葬谷中立碑岩下。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达。
俗姓李。
上谷人。
十五出家。
游学北代听习为业。
及受具后宗轨毗尼。
进止沈审非先祖习。
年登二夏。
为魏孝文所重。
邀延庙寺阐弘四分。
而形器异伦见者惊奉。
虎头长耳双齿过寸。
机论适变时其高美。
与徐州龙达各题称谓。
寻复振锡洛都。
因遇勒那三岁。
奉其新诲。
不久值那迁化。
覆述地论声骇伊谷。
令望归信相次称谒。
后听光师十地发明幽旨。
遂从受菩萨戒焉。
因从请业有名学众。
又南会徐部随通地论。
梁武皇帝拨乱弘道。
衔闻欣然遂即济江造宫请见。
敕驸马殷均。
引入重云殿。
自昼通夜传所未闻。
连席七宵帝叹嘉瑞。
因从受戒。
誓为弟子。
下敕住同泰寺。
降礼供奉。
旬别入殿开示弘理
年移一纪道怀有据。
请辞还魏。
乃经七启方许背梁。
时兖州行台侯景为造二寺。
山名天观。
治曰。
丈六达念身为苦器难可维持。
乃试履裁约。
饵苓断粒。
自此终报。
资用通生。
未为魏废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邺都。
受菩萨戒。
暨齐文宣特加殊礼。
前后六度归崇十善。
达性爱林泉居闲济业。
帝为达于林虑山黄华岭下立洪谷寺。
又舍神武旧庙造定寇寺。
两以居之。
初达经营山寺将入谷口。
虎踞其前。
乃祝曰。
欲造一寺福被幽灵。
若相许者。
可为避道。
言讫寻去。
及造寺竟安众综业。
达反邺京。
夜有神现。
身被黄服拜而跪曰。
弟子是载山神也。
王及三谷正备供养。
愿不须还。
达曰。
在山利少在京利多。
贫道观机而动。
幸无遮止。
又经静夜有推户者。
称曰。
山神之妻。
白日无暇。
今故参拜。
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
僧无偏为。
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
达答。
糕可将还。
后当为礼。
因令通为之。
时一拜兼唱。
其含幽识明皆此类也。
达遣弟子道爽。
为山神读金光明经。
月馀有虎来将狗去。
达闻之曰。
此必小道人懈怠。
不为檀越读经。
具问之。
果云三日来别诵维摩耳。
乃烧香礼佛告曰。
昨虽诵馀经。
其福亦属檀越。
若有灵鉴放狗还也。
至晓狗还。
看于顶上有衔啮处。
斯又接统神明。
殆不可测。
讲华严四分十地地持。
虽无疏记而敷扬有据。
特善论议知名南北。
禅法一门开世殊广。
曾游梁境。
志公遇而告曰。
达禅师是大福德人也。
帝亦深敬。
常顾侍臣云。
北方鸾法师达禅师。
肉身菩萨。
恒向北遥礼。
其为时君所重无有加焉。
一时少觉微疾。
端坐绳床口诵波若。
形气调静。
遂终于洪谷山寺。
春秋八十有二。
即齐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
宣帝闻之。
崩腾惊赴。
举声大哭。
六军同号山林为动。
葬于谷中岩下。
立碑于后余以贞观九年亲往礼谒。
骸骨犹存。
寺宇遗迹宛然如在。
自达奉心玄道。
情无间然。
有识同亲无闻嫌隙。
承先私憾倍加事之。
荣胜高流弥所谦退。
自季世佛法崇尚官荣。
侥倖之夫妄生朋翼。
而达为国都眇然无顾。
昭玄曹局曾不经临。
斯乃圣达之所轻。
寔世福之嘉相矣。
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达。俗姓李氏。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学北代听习为业。初经营山寺。将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灵。若相许者可为避道。言讫寻去。及造寺竟安众综业。达返邺京。夜有神现。身被黄服。拜而跪曰。弟子是戴山胡也。王及三谷正备供养。愿不须还。达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贫道观机而动。幸无遮止。又经静夜有推户者。称曰山神之妻。曰日无暇今故参拜。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僧无偏为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达答糕可将还。后当为礼佛兼名也。因令通礼之时一拜兼唱。达遣弟子道爽为山神读金光明经。月馀有虎来盗犬去。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为檀越读经。具问之。果云。年日来别读维摩耳。乃烧香礼佛告曰。昨虽诵馀经其福亦属檀越。若有灵鉴放犬还也。至晓犬还。看于顶上有衔啮处。一日少觉微疾。端坐绳床。口诵般若。形气调静。遂终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88 【介绍】: 隋僧。蒲州桑泉人。俗姓王。年弱冠听妙法师讲《涅槃》,深悟其旨,遂舍俗服出家,隐太行山百梯寺。后宇文泰深敬之,为之立云居寺。北周武帝建德时以宏义折服陈使周宏正之问难,授为国统。及武帝废佛教,隐于太行山,屏迹人世。入隋,法服执锡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乃从度僧、建佛寺之请。自此,佛教复兴。寻奉敕住延兴寺,拜平等沙门。著有《涅槃义疏》及《宝性》、《仁王》等疏。
全隋文·卷三十五
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人,住京师延兴寺,开皇八年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蒲州桑泉王氏也。其先仕齐周。世皆致贵显而延尤嗜学。年十六。偶听妙法师讲涅槃。遂出家。逮弱冠。即就开演。义理融贯。词辨优赡。识者敬慕焉。每曰。佛性寔涅槃宗极是诚游神之府也。既进具。更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部皆统津准的。超略前导。尝顾影曰。余与尔久处沦潜。今犹飘泊。将同精思要道。乐志穷山。可乎。遂隐于太行百梯寺。即中朝山也。山有薛居士者。闻见该博。谒延以方圆动静请赋。延应声曰。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薛惊叹以为未尝见。尔后往来。恒质疑义。延念著涅槃疏。夜梦人白服白马。谈授经旨。而马髦尾拂地。延则手执马鬃。觉而知为马鸣大士。委寄宗纲之兆。疏成。遂陈于州治仁寿寺舍利塔前。祷曰。若幽致微达愿示明灵。如无所感。誓不传授。言讫。卷轴光明竟夜。塔中舍利。放光接之。亘三昼夜。表闻。帝悦。诏延就讲。佥议以比远公所制云。延既长讲。帝常送供。然犹以百梯路远。为卜中朝西岭形胜之地。造云居寺。给以国俸。玄侣如归。建德中。陈使周弘正来聘。朝廷闻其才辩。议择所以抗论者。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承诏举延是日帝躬御法筵观听。而弘正诚为勍敌。僧望二人皆挫衄不振。群僚失色。于是延居坐末。不次而起。帝曰位未至。何遽起也。延曰。若是他方大士。固足仰烦诸德。今远国微臣。在小僧堪任其事。径升高座。帝又曰。何不礼三宝。答曰自力有馀奚待加助帝大悦。弘正方构责致难。延复引义开辟。而弘正颇挟讥调用前殿后。延乘势窘辱。事同拉朽。弘正即顶拜。自陈云。弟子往来三国。访可师者。不图今日乃遇于此。及弘正辞归。宿构风云山海诗四十首。上延。延一经目。命笔和之。辞意清美。弘正益悦服焉。遂跪而启曰。愿示一言。佩之终身。延曰。为宾设席宾不坐离人极远热如火规矩之用皮中裹。弘正曰。敢不奉教。俄诏授国统。武帝废教。谏不听。居隐太行。帝屡以辅弼徵。不出。天元间。帝疾。诏仍立尊像度菩萨僧二十人。延有名焉。然犹以未全形服不许。逮隋革命。即祝发服僧伽黎。执锡来廷。遽先奏曰。敬闻皇帝。以四海为务。而劳神佛法。天下幸甚。帝曰。弟子久有此意。所恨未能如愿耳。遂与论复教端绪。请多度僧。诏先度千人以副其请。所废伽蓝。并从脩举。僧亦自尔而度者多矣。迁都龙首。诏给地于广恩坊。立延众寺。以处法师。开皇四年。诏改延众。为延兴。且改旧所居云居寺。为栖岩寺。诏太乐令齐树。提造中朝山。佛曲以传世。供养一日。诏赐寺烛。始至。未爇而自明。延奇之。以事闻。因又改延兴为光明。后复别建光明寺。六年旱。集僧二百于正殿祈雨。无应。帝谓延曰。天何由而久不雨。延奏以事由一二。帝与群僚。莫达一二之意。诏京兆太守苏威问之。答曰。上愆玄化。下违治术。此在陛下万机之主。诸公毗赞之臣。故雨而不雨。事由一二耳。帝躬祈雨。诏延登御座。南面授戒。帝及百官五品已上。咸席地。北面受八戒。日正中且讫事。忽天起片云。须臾遍布甘霔。沾足近远。帝悦。赐帛三百匹。延一时散给悲敬殆尽。寺主道睦。尝告以粮可仅支两食。急散众则庶几。延曰。使都竭。众乃散。明日诏送来二十车。项又遗以五百石别馈延。方荐饥。僧侣赖以安堵。延非有先见。讵臻此。诏拜平等沙门。录天下僧尼事。犯刑网者。对之涕泣。使惭愧忏悔而后已。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终于所住寺。寿七十三。遗表不录。帝哀恸。王公以下。并往吊临。罢朝三日。赙五百匹。齐千僧。以举灵舆。弟子沙门童真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等则秉香炉前导。文武职僚。如膝王咸被发徒跣而从。阇维于终南之下。俄诏斋三千僧于阇维地。斋毕举火。天无云翳。而细雨飘洒。众叹以为何异如来入灭。而诸天堕泪之状哉。延长九尺五寸。手垂过膝。目不邪视。而光射尺馀。容止邕肃。风骨奇峻自其师上权衡教门饮食衣裳出乘舆之副。其富贵亦至矣。然而卑牧慈诱。自他兼利。度量浑融。诚莫窥其涯涘也。平居祈生安养。注想不移。未终之前。寺邻任金宝父子犹信向见空中。幡盖列柩前两行而引。由寺之南。达于西山。内史薛道衡白吊有文。见别集。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昙延。
俗缘王氏。
蒲州桑泉人也。
世家豪族官历齐周。
而性协书籍乡邦称叙。
年十六因游寺。
听妙法师讲涅槃探悟其旨。
遂舍俗服膺幽讨深致。
出言清越厉然不群。
时在弱冠便就讲说。
词辩优赡弘裕方雅。
每云。
佛性妙理为涅槃宗极。
足为心神之游玩也。
延形长九尺五寸。
手垂过膝。
目光外发。
长可尺馀。
容止邕肃慈诱汎博。
可谓堂堂然也视前直进顾必转身。
风骨陶融时共传德。
及进具后。
器度日新机鉴俊拔。
遐迩属目。
虽大观奥典。
而恐理在肤寸。
乃更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诸部。
皆超略前导统津准的。
自顾影而言曰。
与尔沈沦日久。
飘泊何归。
今可挟道潜形精思出要。
遂隐于南部太行山百梯寺。
即所谓中朝山是也。
时山中有薛居士者。
学总玄儒多所该览。
闻延年少知道夙悟超伦。
遂从而谒焉言谑相高未之揖谢。
薛乃戏题四字。
谓方圆动静。
命延体之。
延应声曰。
方如方等城。
圆如智慧日。
动则识波浪。
静类涅槃室。
薛惊异绝叹曰。
由来所未见。
希世挺生。
即斯人也。
尔后恒来寻造质疑请义。
延幽居静志欲著涅槃大疏。
恐有滞凡情。
每祈诚寤寐。
夜梦有人被于白服乘于白马。
騣尾拂地而谈授经旨。
延手执马騣与之清论。
觉后惟曰。
此必马鸣大士。
授我义端。
执騣知其宗旨。
语事则可知矣。
便述疏说偈曰。
归命如来藏。
不可思议法等。
缵撰既讫。
犹恐不合正理。
遂持经及疏。
陈于州治仁寿寺舍利塔前。
烧香誓曰。
延以凡度仰测圣心。
铨释已了具如别卷。
若幽微深达愿示明灵。
如无所感誓不传授。
言讫涅槃卷轴并放光明。
通夜呈祥。
道俗称庆。
塔中舍利又放神光。
三日三夜辉耀不绝。
上属天汉下照山河。
合境望光皆来谒拜。
其光相所照。
与妙法师大同。
则师资通感也。
乃表以闻。
帝大悦敕延就讲。
既感徵瑞便长弘演。
所著文疏详之于世时诸英达佥议。
用比远公所制。
远乃文句惬当。
世实罕加。
而标举宏纲通镜长骛。
则延过之久矣。
周太祖素揖道声尤相钦敬。
躬事讲主亲听清言。
远近驰萃观采如市。
而获供事曾不预怀。
性好恬虚罔干时政。
大祖以百梯太远咨省路艰。
遂于中朝西岭形胜之所。
为之立寺。
名曰云居。
国俸给之通于听众。
有陈躬使周弘正者。
博考经籍辩逸悬河。
游说三国抗叙无拟。
以周建德中年衔命入秦。
帝讶其机捷举朝恧采。
敕境内能言之士不限道俗。
及搜采岩穴遁逸高世者。
可与弘正对论。
不得坠于国风。
时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
夙承令范。
乃表上曰。
昙延法师器识弘伟风神爽拔。
年虽未立而英辩难继者也。
帝乃总集贤能期日释奠。
躬御礼筵朝宰毕至。
时周国僧望二人伦次登座。
发言将讫寻被正难。
徵据重叠投解莫通。
帝及群僚一朝失色。
延座居末第未忍斯惭。
便不次而起。
帝曰。
位未至何事辄起。
延曰。
若是他方大士。
可藉大德相临。
今乃远国微臣小僧足堪支敌。
延径升高座。
帝又曰。
何为不礼三宝。
答曰。
自力兼拟。
未假圣贤加助。
帝大悦。
正遂搆情陈难。
延乃引义开关。
而正颇挟机调用前殿后。
延乘势挫拉事等摧枯。
因即顶拜伏膺。
慨知归之晚。
自陈云。
弟子三国履历。
访可师之师。
不言今日乃遇于此矣。
即请奉而受戒。
昼夜咨问永用宗之。
及返陈之时。
延所著义门并其仪貌。
并录以归国。
每夕北礼以为昙延菩萨焉。
初正辞延日。
预构风云山海诗四十首。
并抽拔奇思。
用上于延。
以留后别。
及一经目竟不重寻。
命笔和之。
题如宿诵。
酬同本韵。
意寔弘通。
正大服焉。
更无陈对。
乃跪而启曰。
愿示一言缄诸胸臆。
延曰。
为宾设席宾不坐。
离人极远热如火。
规矩之用皮中裹。
正曰。
此则常存意矣。
帝以延悟发天真五众倾则。
便授为国统。
使夫周壤导达。
延又有功。
至武帝将废二教。
极谏不从。
便隐于太行山。
屏迹人世。
后帝召延出辅中使屡达。
而确乎履操。
更深岩处。
累徵不获。
逮天元遘疾。
追悔昔愆开立尊像。
且度百二十人为菩萨僧。
延预在上班。
仍恨犹同俗相。
还藏林薮。
隋文创业未展度僧。
延初闻改政即事剃落。
法服执锡来至王庭。
面伸弘理未及敕慰。
便先陈曰。
敬问。
皇帝四海为务无乃劳神。
帝曰。
弟子久思此意。
所恨不周。
延曰。
贫道昔闻尧世。
今日始逢云云。
帝奉闻雅度欣泰本怀。
共论开法之模孚化之本。
延以寺宇未广教法方隆。
奏请度僧以应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童子之数。
敕遂总度一千馀人以副延请。
此皇隋释化之开业也。
尔后遂多。
凡前后别请度者。
应有四千馀僧。
周废伽蓝并请兴复。
三宝再弘功兼初运者。
又延之力矣。
移都龙首。
有敕于广恩坊给地。
立延法师众。
开皇四年下敕改延众可为延兴寺。
面对通衢。
京城之东西二门。
亦可取延名以为延兴延平也。
然其名为世重。
道为帝师。
而钦承若此。
终古罕类。
昔中天佛履之门。
遂曰瞿昙之号。
今国城奉延所讳。
亚是其伦。
又改本住云居。
以为栖岩寺。
敕大乐令齐树提。
造中朝山佛曲。
见传供养。
延安其寺宇结众成业。
敕赍蜡烛。
未及将爇而自然发焰。
延奇之。
以事闻帝。
因改住寺可为光明也。
延曰。
弘化须广。
未可自专以额。
重奏别立一所。
帝然之。
今光明寺是也。
其幽显呈祥例率如此。
至六年亢旱朝野荒然。
敕请三百僧于正殿祈雨。
累日无应。
帝曰。
天不降雨有何所由。
延曰。
事由一二。
帝退与僚宰议之。
不达意故。
敕京兆太守苏威。
问延一二所由。
答曰。
陛下万机之主。
群臣毗赞之官。
并通治术俱愆玄化。
故雨与不雨。
事由一二耳。
帝遂躬事祈雨。
请延于大兴殿登御座南面授法。
帝及朝宰。
五品已上咸席地。
北面而受八戒。
戒授才讫日正中时。
天有片云须臾遍布便降甘雨。
远迩咸感。
帝悦之。
赐绢三百段。
而延虚怀物我不滞客主为心。
凡有资财散给悲敬。
故四远飘寓投告偏多。
一时粮粒将尽。
寺主道睦告云。
僧料可支两食。
意欲散众。
延曰。
当使都尽方散耳。
明旦文帝果送米二十车。
大众由是安堵。
惑者谓延有先见之明。
故停众待供。
未几帝又遗米五百石。
于时年属饥荐。
赖此僧侣无改。
帝既禀为师父之重。
又敕密戚懿亲咸受归戒。
至于食息之际。
帝躬奉饮食手御衣裳。
用敦弟子之仪。
加敬情不能已。
其为时君礼重。
又此类也。
敕又拜为平第沙门。
有犯刑网者。
皆对之泣泪。
令彼折伏从化或投迹山林不敢容世者。
以隋开皇八年八月十三日终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三矣。
临终遗启文帝曰。
延逢法王御世偏荷深恩。
往缘业浅早相乖背。
仰愿至尊。
护持三宝。
始终莫贰。
但末代凡僧虽不如法。
简善度之自招胜福。
帝闻之哀恸敕王公已下。
并往临吊。
并罢朝三日。
赠物五百段。
设千僧斋。
初延康日。
告门人曰。
吾亡后。
以我此身且施禽狩。
馀骸依法焚扬。
无留残骨以累看守。
弟子沙门童真。
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法常等。
一代名流。
并文武职僚如滕王等。
例咸被发。
徒跣而从丧至于林所。
登又下敕。
于终南焚地。
设三千僧斋。
斋讫焚之。
天色清朗无云而降细雨。
若阇毗如来之状也。
大众惊嗟得未曾有也。
又隋文学吕叔挺。
美其哀荣碑其景行。
文如别集。
然延恒以西方为正任。
语默之际注想不移。
侍人观之若在深定。
属大渐之始。
寺侧有任金宝者。
父子信向。
云见空中幡盖列于柩前。
两行而引。
从延兴寺南达于山西。
斯亦幽冥叶赞。
谅非徒拟。
自延之莅道。
势总权衡。
而卑牧自居克念成治。
解冠群术行动物情故为七众心师。
岂止束形加敬。
及闻薨背无不涕零。
各修铭诔赞扬盛业。
时内史薛道衡。
白吊云。
延法师。
弱龄舍俗。
高蹈尘表。
志度恢弘。
理识精悟。
灵台神宇。
可仰而不可窥。
智海法源。
可涉而不可测。
同夫明镜瞩照不疲。
譬彼洪钟有来斯应。
往逢道丧玄维落纽。
栖志幽岩确乎不拔。
高位厚礼。
不能回其虑。
严威峻法。
未足惧其心。
经行宴坐夷险莫二。
戒德律仪始终如一。
圣皇启运像法再兴。
卓尔缁衣郁为称首。
屈宸极之重。
伸师资之义。
三宝由其弘护。
二谛藉以宣扬。
信足追踪澄什超迈安远。
不意法柱忽倾仁舟遽没。
匪直悲缠四部。
固亦酸感一人。
师等杖锡挈瓶承风训导。
升堂入室具体而微。
在三之情理百恒恸。
往矣奈何。
其为时贤珍敬如此。
所著涅槃义疏十五卷。
宝性胜鬘仁王等疏各有差。
其门人弟子绍绪厥风。
具见别传。
释慧海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张氏。河东虞乡人。年十四落发。为大昭玄统昙延法师弟子。年十八。即讲涅槃。既受具戒。专崇禅业。隐于弘农之伏犊山。会周武悉毁仁祠。乃入陈避之。以故戒品无亏。法衣不舍。又采听摄论。研穷其旨。逮大隋御宇。始践京邑。皇姊成安长公主。为建静法寺使居之。门徒济济。传美至今。然性嗜燕嘿。不事讲说。直心道场于斯见矣。仁寿初。诏送舍利于定林恒岳寺。置塔。顷之又送于熊州十善寺。其瑞应皆具别传。大业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卒于寺。春秋五十七。遗言薄葬。弟子不敢违。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释慧海。
姓张氏。
河东虞乡人。
久积闻熏早成慧力。
年在童龀德类老成。
所以涉猎儒门历览玄肆。
虽未穷其章句。
略以得其指归。
乃曰。
可以栖心养志者。
其惟佛法乎。
年至十四。
遂落发染衣。
为沙门大昭玄统昙延法师弟子也。
流心宗匠观化群师。
十八便讲涅槃。
至于五行十德二净三点。
文旨洞晓词采丰赡。
既受具戒转厌嚣烦。
屏迹山林专崇禅业。
居于弘农之伏读山。
会周武肆勃仁祠废毁。
乃窜身避难奔齐入陈。
戒品无亏法衣不舍。
又采听摄论研穷至趣。
大隋御宇方践京邑。
帝姊城安长公主。
有知人之鉴。
钦其德望为立伽蓝。
遂受以居之。
今之静法寺是也。
课业四部三学兼弘。
门徒济济于今传美。
末爱重定行不好讲说。
缄默自修唯道是务。
而无恃声望不言加饰。
直心道场于斯人矣。
仁寿已前。
文帝频颁玺书分布舍利每感异祥。
恒有延誉之美。
故感应传云。
初海造塔于定州恒岳寺。
塔基之左有滢。
名曰龙渊。
其水不流深湛悬岸。
及将安置即扬涛。
沸涌激注通于川陆。
父老传云。
此水流竭不定。
但有善事相投。
必即泄流奔注。
其徵感如此类也。
后又送舍利于熊州十善寺。
有人𨇼躄及痼疾者积数十年。
闻舍利初到。
舆来礼忏心既殷至。
忽便差损轻健而归久值亢旱飞尘天塞。
又感甘泽地如油涂。
日朗空清来苏数万。
大业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卒于本寺。
春秋五十有七。
初病极命诸徒曰。
吾闻上栋下宇生民之偓龊。
外椁棺内世界之萦羁。
既累形骸于桎梏亦碍生世于大患。
岂揖礼义于嚣尘。
卜宅葬于烦饰者也。
宜宗薄葬用嗣先尘贻诸有类矣。
弟子钦崇德范。
收骨而建塔于终南之峰。
即至相之前岭也。
刻石立铭树于塔所。
自海之立寺。
情务护持勤摄僧伦延迎宾客。
凶年拯及振名京邑云尔释辩义。
姓马氏。
贝州清河人也。
少出家。
沈静寡世事。
志怀恢厚善与人交久而笃敬。
言无勃怒滔然远量。
初归猷论师。
学杂心贯通文义。
年始登冠便就讲说。
据法传道疑难纵横。
随问分析曾无遗绪。
有沙门昙散者。
解超遂古名重当时。
闻义开论即来雠拟。
往返十番更无后嗣。
义曰。
理势未穷何不尽论。
散曰。
余之难人问不过十。
卿今答势不尽。
知复何陈。
当即惊誉两河甫为称首。
属齐历云季周丧道津。
乃南达建业。
传弘小论屡移声价。
更隆中土。
隋炀搜选名德令住日严。
以义学功显著遂之关辅。
咨义决疑日不虚席。
京师俊德昙恭道抚及赜净等。
皆执文咨议穷其深隐。
并未尽其怀也。
后以世会明时寺多高达。
一处五讲常系法轮。
义皆周历观详折中弘理
而晦景消声不咎前失。
必应机坠绪者并从容辞让无何而退。
不欲显黜于前故。
英雄敬其卑牧。
传芳又甚于昔。
仁寿二年。
隋汉王谅。
远迎志念法师。
来华京室。
王欲衒其智术也。
乃于禅林寺创建法集。
致使三辅高哲咸废讲而同师焉。
义厕其筵肆聆其雅致。
乃以情之所滞。
封而问之。
前后三日。
皆杜词莫对。
念处座命曰。
向所问者乃同疑焉。
请在下座返询其志。
义潜隐容德世罕共宗。
及见慧发不思。
合京竦神传听。
其为显晦皆此类也。
炀帝昔位春宫。
献后云背。
召日严大德四十馀人。
皆四海宗师一时翘楚。
及义对扬玄理。
允塞天心。
沙门道岳命宗俱舍。
既无师受投解莫从。
凡有疑议皆赍而取决。
岳每叹曰。
余之广扬对法。
非义孰振其纲哉。
故洽闻之美见称英达。
时有沙门智矩吉藏慧乘等三十馀人。
并炀帝所钦。
日严同止。
请义开演杂心。
顾惟不竞。
即就元席。
既对前达不事附文。
提举纲纽标会幽体。
谈述玄极不觉时延。
其为时贤所重如此。
以大业二年遘疾卒于住寺。
春秋六十有六。
葬京郊之南。
东宫舍人郑颋。
为之碑颂。
初义仁寿二年。
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宝融寺既达州治忽放光明。
寺僧智耀先有舍利九分。
将入道场。
数之加得十二分。
又放光明。
随人缘念色相不同。
青红紫白同时异见。
或佛像僧形重沓而出。
前后放光日流数度。
将入塔夕。
复于基上气发黄紫。
去地四尺。
填平后夜又放大光。
上属星汉下遍城邑。
合境顶戴欣其嘉瑞。
四年春末。
又奉敕于庐州独山梁静寺起塔。
初与官人案行置地行至此山。
忽有大鹿从山走下。
来迎于义。
腾踊往还都无所畏。
处既高敞而恨水少僧众汲难。
本有一泉。
乃是僧粲禅师烧香求水。
因即奔注。
至粲亡后泉涸积年。
及将拟置。
一夜之间枯泉还涌。
道俗欣庆。
乃至打刹起基。
数放大光如火如电。
旋绕道场。
遍照城郭。
官民同见共嗟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