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500—157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国望,号竹墟。嘉靖二年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曾镇压龙河仔起事。后改授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罢归后,与里中故人纵饮为诗,诗虽不工而时有神来之笔。甬上耆旧诗·卷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公字国望,生时适从大父襄惠公以泰山摩厓碑遗其家,因名曰大山,为儿即绝异。襄惠公常摩其顶曰:儿他日复大吾门。稍长,美风仪,好魁磊之节,倜傥自喜。中进士,出知合州,为治尚宽,持大体,喜与士大夫父老常言民所疾苦,以故一州事无不闻。有巫以其术为奸,扰州民,公以计取之,掠数百,不中。公悔曰:吾适以智获彼,故彼能禦我。次日,公盛威严,系巫至,正色叱之,有书从巫腋坠出,立杖杀之。历刑部郎,出知吉安府。乡荐绅尚书王公在朝,诸公子稍横里中。公取其苍头助虐者治之,诸公子因折节称儒生。王公尝谓人曰:使我诸子得比于人,数不覆吾宗,俱屠使君教也。世两贤之。迁按察副使、备兵徐州。值流贼大发,掠州县、千里为墟。公身督兵与战,贼败走。历迁副都御史,抚湖广酉阳蛮界。思州自新建王公荡平后,稍窜伏不出。至是苗民吴黑辈,更拥众破城郭,数杀官军,远近戒严。公出奇兵,设伏左右翼,尽歼之,楚中平,人谓功不在新建下。迁工部右侍郎,冉抚湖广。奉诏修太岳太和宫成,玺书慰劳。讨斩妖贼马三儿,晋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川、贵军。苗首乱者龙氏、潭氏啸结共扰。楚公以计间之,使相攻,各灭其族,因以大兵乘之,苗悉平。时公在楚久宣力行间,朝议方召公为兵部右侍郎,而严相子世蕃数有觊于公,人或讽公少赂,入即得内召。公曰:吾老矣,复铅粉为容,无乃违三十年素耶?卒不为通。世蕃大衔之,欲置公死。会倭贼大举入犯,所过积尸骨如山,乃降授公巡抚应天。公适病,奋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爱死。甫至官,而援剿参将许国与倭战,大败,世蕃遂嗾言官并劾公,系问。上知公旧劳,赦其罪。公归里门,翛然为布衣,耕东海田,凡二十馀年。朝廷既复公官,致仕,当事荐公可大用,竟不复出。卒年八十。公初登泰山,遇异人青羊桥,遂若有得。及垂殁,自赞曰:断念断意,混天合气。外缘荡涤,内景密閟。寂照煌煌,无隙可觑。天地勿违,鬼神尽避。人谓公既得道矣。长卿先生序公集曰:公少天才豪逸,自命作者。既起家为大吏,经营天下三十馀年,卒为世蕃所中,幸脱虎吻。归田后,与里中故人纵饮,酒酣,以往时援笔为曼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来,是为雄豪大人之章,固非隅曲词人所呕心枮影而得之者也。可谓善言公诗矣。
字国望,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兵部左侍郎巡抚应天有集维基
屠大山(1500年5月28日—1579年2月26日),字国望,号竹墟,甬上屠氏第九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初授四川合州知州,进湖广川贵总督,参与平定龙许保之乱。嘉靖三十三年三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督粮。后因对倭寇作战失利而下狱,革职为民。归乡与被解职的范钦、张时彻并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叙州府宜宾人,字子求。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承天推官。天启中,以贵州威清道辅王三善,讨安邦彦。三善败死后,伸守普安有功。崇祯时历河南右布政使,罢归家居。张献忠军破叙州时被杀。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求,宜宾人。万历戊戌进士,由推官升兵部主事累官河南左布政使太常卿维基
尹伸(?—1644年),字子求,号星麓,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叙州府宜宾县(四川省宜宾市)人。谥忠节。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承天府推官。历升南京兵部郎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任苏松兵备。天启二年(1622年),任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备兵苏松、荆西兵备道。调任贵州参政,分守贵州威清道。当时贵阳解围,巡抚王三善将深入,尹伸跟随,监军西征。但是部队失败,尹伸突围退回,结果因此事被夺官职,戴罪立功。崇祯四年,率参将范邦雄攻破成功,逐北至三岔河。总督蔡复一呈上功绩,被免罪过。崇祯年间,升任云南右布政使。崇祯四年,担任湖广左布政使。崇祯五年(1632年),任河南右布政使,但抵禦民变不力罢归。张献忠攻陷叙州时,尹伸藏匿于山中,被搜出来,不肯投降。张献忠重其名望,不杀。但至井研,尹伸骂声更大,遂被处决。福王仍起用他担任太常卿,但尹伸当时已先死。有子尹长庚。
人物简介
宋潢(?年—1808年),字星海,号仍吉、岸堂,山东省莱州府胶州(今属青岛市胶州市)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恩科山东乡试举人。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第二甲第七十三名进士出身。五月,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年(1805年)四月,散馆,以知县即用。十一年(1806年),补授湖南桂阳直隶州临武县知县。十二年(1807年),临武县旱灾,宋潢斋戒祈雨,烈日下步行躬亲劳惫,劝民制作桔槔汲水灌溉,给予酒食。为官严肃耿介、宽宏大度,临武居民好争讼,常因坟墓、山界纠纷搆衅缠讼直到倾家荡产而不悔,宋潢查明案情往往再三婉转劝谕息讼,不肯轻易进入庭讯而耗费民财;曾有豪族在夜间持五百两银拜访关说讼案,宋潢叱责严拒。閒暇时召集诸生讲课文艺,盛暑也不倦怠。十三年(1808年)卒于县署中,除书籍外别无财物,其子因清贫无法举丧归乡,经过仕绅接济才扶柩返回山东。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