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韦皇后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乔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宗妃。
初与高宗母韦贤妃俱侍徽宗郑皇后,结为姊妹,相约先贵者毋相忘。
既而得幸徽宗,遂引韦氏。
钦宗靖康中,从徽、钦二帝被俘北去。
及韦氏还宋,大恸而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
显仁太后季弟。
钦宗靖康末,官至拱卫大夫。
高宗即位,迁亲卫大夫。
性暴横,不循法度。
太后自金还,将入境,乃封平乐郡王,迎太后归,即令致仕。
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袁州安置。
数年复故职,累迁太保、太傅。
全宋文·卷三九一四
韦渊(?
——一一五三),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母显仁太后季弟。
靖康末,官至拱卫大夫、忠州防禦使。
高宗即位,迁亲卫大夫、知东上閤门事。
禀性暴横,帝虑其有过,难于行法,遂迁福建路副总管,渊引疾丐祠。
太后自金还,乃封平乐郡王,令逆于境上,从后归,即令致仕。
以诋毁太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袁州安置。
数年复故职,累迁太保、太傅。
绍兴二十三年卒,赠太师。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宋史》卷四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州人,字少虚。
高宗绍兴八年赐同进士出身。
历官礼部尚书兼侍读。
为奉迎使至金,迎高宗母韦贤妃返宋有功。
十六年,以敷文阁学士知广州。
全宋诗
莫将,字少虚,豫章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五灯会元》卷二○)。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利州。八年,赐同进士出身,除起居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一二四、一二五)。十二年,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四)。十六年,出知广州,(《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四)。
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莫将(?——一一四六),字少虚,洪州(治今江西南昌)人。绍兴七年以右朝散郎通判利州,七年代还,行太府寺丞,转司农寺。八年十二月以上书力附和议,赐同进士出身,除起居郎。次年擢司农卿,充金国使臣伴送使。以奉使宣力,特除集英殿修撰、京畿都转运使。又迁工部侍郎,除迎护梓宫奉迎两宫使。寻迁尚书兼侍读。十二年,以敷文阁学士知明州,十四年知福州,次年移广州。十六年卒,特赐端明殿学士。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一二四、一二五、一三三、一三四、一四三、一四七、一五二、一五三、一五五,《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39 【介绍】: 宋高宗后。
开封祥符人。
邢焕女。
高宗为康王时所聘。
金人入京师,从三宫北迁。
徽宗遣曹勋归,后脱所佩金环付勋,以与康王早相见为愿。
高宗即位,遥册为皇后。
后卒于五国城,金人秘之,高宗虚中宫以待者十六年。
显仁太后回銮,始闻,谥懿节,改谥宪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87 【介绍】: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宣和初封康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纲、宗泽抗金主张,从黄潜善、汪伯彦南迁避敌之议,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镇压钟相、杨么等起义。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为求和,与宰相秦桧设计收诸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割地、称臣、纳贡于金。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赵慎。称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诗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封康王。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还。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绍兴。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传位于孝宗赵慎,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 宋高宗诗,据《宝庆会稽续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赵构(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精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得晋人神韵,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陆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韦贤妃
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
大观二年封广平郡王。
宣和三年进封康王。
靖康元年冬,被诏使河北,至磁州,不进,转赴相州,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开帅府。
二年夏,闻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应天府。
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
史称南宋。
初用李纲为相,宗泽守汴,力谋恢复。
然性素怯懦,拒绝李纲、宗泽抗金主张,复用黄潜善、汪伯彦逃跑之议,初退至扬州,继渡江奔杭州。
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政变平,复位。
寻为金人穷追至浙东海中,不得已,复任用岳飞、吴玠、韩世忠、刘锜等抗金名将,击退金人,还驻临安府,遂以为行都。
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机,相秦桧,杀岳飞,收诸大将兵权,乞和于金,于绍兴十一年与金订立割地、称臣、纳贡之屈辱和议,偷安忍耻达二十馀年。
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帝。
后累上尊号曰「光尧寿圣」。
在位三十六年,年号二:建炎、绍兴。
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
喜书法。
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
见《宋史·高宗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玉海》卷二八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州夹江人。
善医术。
显仁太后苦目疾,国医不能治,有荐坦。
高宗召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事则天下治。
”引治太后目疾立愈。
帝厚赐之,一无所受。
复问以长生久视之术,坦曰:“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
”帝书“清净”以名其庵。
全宋诗
皇甫坦,字履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夹江(今属四川)人。
道士。
善医术,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治瘉显仁太后目疾(《宋史》卷二四三)。
高宗曾书「清静」二字以名其庵,且绘其像禁中。
宋史》卷四六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