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造乾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僧宝正续传·卷第三
禅师名德逢。
豫章靖安胡氏子。
生而庵眉颖异。
不为童戏。
不肯混俗。
去依上篮晋禅师。
十七得度。
受满分戒。
晋名重当世。
学兼内外。
师奉巾匜。
颇领其要。
辞之泐潭。
乾禅师
参扣久之。
游吴中历讲肆。
博贯诸部。
宿师争下之。
尝窃叹曰。
出家当究竟死生大事。
奚空言之滞哉。
时灵源禅师出世龙舒。
名压丛林。
趋往依之。
师恃慧辩。
与之争锋。
不少下。
灵源曰。
禅止于口吻邪。
师默而负堕。
痛自韬晦。
久之发明己见。
于是不动神色。
而鲲化鹏博。
盖天匝地。
灵源深可之。
英声藉藉。
著丛林间。
及灵源迁席黄龙。
师侍行。
因与死心禅师激昂游戏。
死心称之。
以为类己。
其后楷禅师弘法东都天宁。
适师至。
命居第一座。
分席接衲。
未几楷得罪投临淄。
临淄守虚天宁以致师。
楷亦以偈招之。
略曰。
勿谓皇都留便住。
也应飞锡向东来。
将命者至。
师宵遁南归。
庵新吴山中。
政和初。
出世云岩。
唱灵源之道。
宗风盛行。
六年有旨。
移馀杭中天竺。
以疾固辞。
宣和初。
江西帅徐任道请居天宁。
阅三年。
尚书胡少汲迁任黄龙。
时黄龙自老南晦堂灵源死心三世授道。
天下目为法窟。
师以曾孙继席。
丛林至今称之。
以为能世其家者。
僧问。
人天普集。
龙象交参。
学人上来请师说法。
师曰。
枯木无横枝。
鸟来难措足。
进云。
一音才剖人皆委。
五湖衲子尽沾恩。
师云。
一句截流。
万机𥨊削。
进云。
锦上添花即不问。
毛吞巨海事如何。
师云。
阇黎在里许。
进云。
信手拈来总是禅。
铁牛路破赵州关。
师云。
且缓缓。
进云。
古德道。
二破不成一。
一法镇长存。
如何二破不成一。
师云。
逢上座到这里却不知。
进云。
如何一法镇长存。
师云。
三世诸佛舌上生草。
进云。
承闻和尚亲见灵源。
是否。
师云。
谁向你道。
进云。
且道灵源鼻孔重多少。
师云。
也知你摸索不着。
进云。
六六三十六。
碧眼胡僧数不足。
便礼拜。
师云。
何不早恁么。
法轮实禅师圆寂。
师上堂曰。
缅想当年皖水滨。
师门同叩几经春。
分灯各副全提令。
荷众俱为第一人。
宝月俄惊收慧焰。
昙花何处现迷津。
遥知白塔藏云际。
千古遗踪孰与邻。
大众。
起灭全身。
去来何有。
切忌情中作解。
须知净地无尘。
诸人还识法轮禅师么。
竖起拂子云。
八字眉分新月样。
霜髯白发健精神。
实盖南昌人。
于灵源之道。
最先悟入。
生平苦节力道。
丛林以头陀名之。
六年有诏。
移东都报恩。
皇叔祖(仲荣)奏赐命服通照师名。
晴康建元。
乞身南归。
枢密郭公三益帅长沙。
请居开福。
久之得风痹病。
益厌纷华。
迁小庐山。
时兵戈䆮扰。
师瑟缩以病卧。
建炎四年十月己卯。
力疾说偈辞众。
嘱以火馀。
藏本山之海仓塔。
言讫而逝。
春秋五十有八。
臈四十有一。
师严重有威。
以弘法为己任。
所至丛林勃兴。
临事刚决。
不少假。
虽常所疑密者。
亦敬惮之。
深达教乘。
而提纲训徒。
未尝及经论一字。
特以孤峻门庭。
期学者悟彻而后已。
初在黄龙。
入死心室。
灵源以诸子优劣为问。
死心曰。
前逢后才。
才即佛心。
晚乃震耀。
师则早负英望。
灵源实倚之。
兴黄龙宗旨。
不幸疾病而早世云。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旻赐号圆机。世人称云古佛。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吞摩尼珠遂妊。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抱游西明寺。见佛像遽趣合掌作礼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弃依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禅师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便打。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便喝。机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以符道济之记也。学者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宰臣会请锡以命服。赐圆机之号而尊宠之。于是遐迩钦化。少长咸被其法泽。未详厥终。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禅师名道旻。
兴化仙游蔡氏子。
其母梦吞摩尼珠。
已而孕。
生五岁。
足不能履。
口不能言。
母抱游西明寺。
见佛像。
遽履地合掌。
称南无佛。
因作礼。
人大异之。
及官学大梁。
忽厌尘俗。
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
以诵经得度具戒。
遍参宗匠。
从真如哲公最久。
晚闻泐潭乾禅师道望。
往依焉。
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旻古佛者。
深器之。
师以力参。
所得举以似
未之许。
一夕侍立次。
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
益不契。
繇是尽弃其所闻。
久之随经行次。
以拄杖加肩。
长嘘云。
会么。
师拟对。
即打之。
有顷拈一枝草示云。
是什么。
师拟对。
又喝之。
师豁然悟。
即作拈花势云。
此去更不疑老汉舌头也。
挽住云。
更道更道。
师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鼻孔解语无讨处。
即礼拜。
可之。
他日谓曰。
庐山胜绝。
汝缘熟在彼。
遂辞焉。
建中靖国元年。
出世江夏之灌溪。
迁庐山圆通。
初道济禅师创革圆通。
临终嘱曰。
吾塔以青石为之。
他日塔红。
即吾再来。
及师至之夕。
塔为之红。
遐迩惊叹。
知师盖道济后身也。
由是宗风鼎盛。
衲子云奔辐凑。
师孤节苦行。
终其身。
僧问。
如何是佛法向上事。
师曰。
劈箭溪头水倒流。
进云。
藏头露影时如何。
师便打。
进云。
谢师答话。
师云。
瞎问十二时中如何履践。
师云。
风不来。
树不动。
僧于言下有省。
政和初。
蔡太师京。
奏赐椹服圆机师名。
范左丞致虚初自内翰。
出师豫章。
过圆通。
语次叹曰。
行老矣。
堕在金紫囊中去。
此事稍远。
师亟呼内翰。
翰应诺。
师曰。
也不远。
翰云。
好更望指示。
师曰。
此去豫章有四程。
翰伫思。
师曰。
见即便见。
拟议即差。
翰颔之而喜。
枢密吴公居厚拥节归钟陵。
见师曰。
顷赴省。
试过圆通。
赵州关因问讷老。
透关底事如何。
讷云。
且去做官今五十馀年。
师曰。
曾明得透关底事么。
密云。
八次经过常存念。
然未脱洒在。
师举扇云。
请使扇。
密挥扇。
师曰。
有甚不脱洒处。
密大喜云。
更请末后句。
师摇扇两下。
密云。
亲切亲切。
师曰。
吃嘹舌头。
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施师。
师拈起云。
遮个是观音经。
那个是谏议经。
彭云。
此是某亲写。
师云。
写底是字那个是经。
彭笑云。
却了不得也。
师云。
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彭云。
人人有分。
师曰。
莫谤经好。
彭云。
如何即是。
师举经示之。
彭抚掌大笑云。
嗄好。
师曰。
又道了不得。
相国安公南迁。
见师曰。
一生做官。
今日被谪。
觉见从前但一梦耳。
师曰。
相公觉耶。
公曰。
此皆本有。
但未甚明了。
师召相公。
公举首。
师云。
了也。
公曰。
犹被事碍。
师云。
离京几程到此。
公曰。
四十二日。
师云。
甚处被碍来。
公笑曰。
极得力。
师云。
直下受用去(公云。
如何受用。
师曰。
朝朝相似)。
合掌钦喜。
师曰。
但空诸有。
勿实所无。
公云。
幸遭遇。
不敢忘。
左司都贶问曰。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如何凑泊。
师云。
全身入火聚。
都云。
毕竟如何。
师云。
蓦直去。
都沉吟。
师曰。
可更吃茶。
都云。
不消得。
师曰。
何不恁么会。
都忽有省。
笑曰。
太近邪。
师云。
十万八千。
都即有偈曰。
可可思议。
是大火聚。
便恁么去。
不离当处。
师曰。
犹有遮个在。
都云。
便请直指。
师云。
便恁么去。
铛是铁铸。
都云。
尽善尽善。
九江守李端夫问曰。
识心虚凝。
忽然诸境现前时如何。
师云。
石火烧身。
守豁然省曰。
打破虚空也。
师云。
什么处下手。
守鸣指一下。
师云。
不恁么却恁么。
守叩曲折而去。
师之全机得大自在。
开发尤多。
三年冬。
以院事卑得法弟子守惠。
请老于朝。
朝廷从之。
有旨。
令守惠次补寺任。
明年冬十月九日。
集众说偈曰。
泥牛昨夜大哮吼。
惊得须弥藏北斗。
南北东西没处寻。
拈得鼻孔失却口。
复云。
至道虚寂。
迥脱根尘。
光境俱亡。
灵机绝待。
真常任运。
宁属去来。
应周无方。
不存格则。
牢关敲磕。
掣电难通。
直须千眼顿开。
可以死生无间。
自兹决别可葬全身。
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临行一著不落见知。
折半破三好生荐取。
随声抚膝一下。
泊然而逝。
阅世六十八。
坐五十夏。
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
唯取平时所聚须发火之。
悉为舍利。
州上其事。
赐号妙空之塔。
师居圆通十有二年。
随机接物。
力法匪躬。
然绝不许记其语句。
其徒有不忍弃之者。
相与私缀之。
师廉知诫曰。
尔必欲隳吾素志。
却后三十年乃可拈出。
及通惠禅师如其约而出之。
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
若有一疑。
如芥子许。
是汝善知识。
即尊重囋叹。
衍以为之序。
既而枢密张公德远。
侍郎冯公济川。
皆韪其言。
赞日。
圆通来应塔红可也。
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
何则旻固尝悟彻者也。
彻则万化同功。
群机普赴。
奚适而非旻邪。
先佛云。
吾无生不生。
无在不在。
如是则圣贤抚会。
尘尘尔念念尔。
奚三百年之局乎。
果去矣。
必三百年而复来。
则营营形数之间。
无乃小乘乎。
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不移当念之旨。
安在哉。
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之。
不究宗门抚会之妙。
当并按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旻,赐号“圆机”,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呑摩尼珠而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入西明寺,抱儿见佛,置于蒲圃,遽趣合掌作礼,随声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忽焉弃去,依景德寺德禅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朴之。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又喝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学者宗之,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锡以命服,并圆机之号。于是遐迩钦化,人被其泽。未详所终。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从密,汀州(今福建长汀)人。
住福州东禅寺,称祖鉴从密禅师。
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咸静,俗姓高,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住楚州胜因寺,号戏鱼,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
后居涟漪天宁寺,卒,年七十一。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二十九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宗密,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住潭州龙牙寺。
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 【介绍】: 即石霜。唐僧。庐陵新淦人,俗姓陈。年十三出家,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就东洛学律。避世混俗于长沙,至石霜山,人莫能识。后与禅侣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游学者寻见之,号哭扣击,交请不出。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亦长坐不卧,屹若椔杌,时人谓之石霜枯木众。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庆诸。
庐陵新淦陈氏子也。
生而神俊。
标致闲暇。
年十三。
独游南昌。
爱西山。
往游览忘返。
沙门绍銮与语奇之。
谓人曰。
此儿自奋如此。
他日未易量也。
容纳之。
诸事之。
十年如一日。
乃剃发。
诣嵩岳受具。
时洛下毗尼之学盛。
诸睨视讲席。
良久而去。
有劝之者。
诸不答。
闻湘中有南宗法道。
往造大沩。
时祐禅师。
席下万指。
诸愿籍名役作。
勤劳杵臼间甚久。
祐见之簸处曰。
檀信物不可抛撒。
曰不敢。
祐俯拾得一粒曰。
此非抛撒者耶。
诸拟对之。
祐曰。
勿轻此一粒。
百千粒从此粒生。
曰即如是。
此粒从何生乎。
祐为大笑。
明日升座曰。
大众米里有虫。
然诸疑终不决。
至道吾智禅师所依止。
问曰。
和尚百年后。
有人问极则事。
如何向伊道。
智唤沙弥。
沙弥至。
智曰添净瓶水著。
却问诸曰。
汝适何所问。
诸理前语。
智即起去。
诸于是悟其旨。
时方为二夏僧。
去隐于浏阳之陶家坊。
人无知者。
有僧自洞山来。
诸问。
价公比有何言句。
曰洞山曰。
初秋夏末。
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然对之者。
多不契。
诸曰。
何不道。
出门便是草。
洞山旋闻其语。
惊曰。
浏阳乃有古佛耶。
自是僧多往依之。
乃住成法席。
号霜华山。
山去道吾密迩。
智公将化。
以诸为正传。
弃其众从诸。
诸迎居正寝。
智行必掖。
坐必侍。
智殁时。
众已辐凑如云。
谓众曰。
一代时教。
整理时人手脚。
凡有其由。
皆落在今时。
直至法身非身。
名为极致。
而我辈沙门。
全无肯路。
若分即差。
不分即坐著泥水。
但由心意。
妄说见闻。
僧问。
如何是西来意。
曰空中一片石。
僧礼拜。
曰会么。
曰不会。
诸曰。
赖汝不会。
汝若会打破汝头。
诸坐室中。
僧窗外问。
咫尺之间。
为什么不见师颜。
诸曰。
我道遍界不曾藏。
僧至雪峰。
举似存禅师而曰。
石霜意旨如何。
存公曰。
什么处不是石霜。
后传此语至诸。
诸笑曰。
老汉有什么死急。
诸不出霜华二十年。
学者刻意。
师慕至堂中。
有不卧。
屹然枯株者。
天下谓之枯木众。
唐僖宗闻其名。
遣使赍赐紫伽梨。
诸不受。
光启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己亥。
安坐而化。
阅世八十有二。
坐五十有九夏。
葬全身于寺之西北隅。
谥普会。
塔曰无相。
有得法上首两人。
龙湖闻禅师。
九峰乾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庐陵新涂玉笥乡之陈氏。祖考皆有隐德。诸年十三。礼绍銮禅师于豫章西山剃落。年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习毗尼。既而抵大沩山。作米头。以究心学。一日诸在寮内筛米次。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诸云。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举起云。又道不抛撒。诸云。一粒子不多。沩云。须知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诸云。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未审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山笑归方丈。至晚上堂云。大众米里有虫。 后参道吾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沙弥应诺。吾云添净瓶水著。吾却问诸。汝适来问什么。诸欲举前问。吾便起去。诸有省。 后出世石霜。上堂云。法身非身。此是教家极则。祖师门下。全无肯路。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尽落今时窠臼。汝等诸人还委悉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诸云。空中一片石。僧礼拜。诸云会么。僧云不会。诸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打破汝头。道吾以诸见处深类己。乃躬至石霜就养。会洞山示寂。四方学者无所归宿。而卒于诸是赖。如是二十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 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乙亥。示疾终。享龄八十二。受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号法相。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䰂。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就东洛学毗柰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侍往还问答。语在别录。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玄泰纂录言行。诸方弟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交(一○四八~一一二四),俗姓毕,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未冠得度,初往南屏山听天台教,后师泐潭,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乾禅师法嗣。
居天童寺。
徽宗宣和六年卒,年七十七。
事见《道四明图经》卷二、卷一一《天童山交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八。
今录诗三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普交郡之万龄毕氏子也。幼颖异卓伦不泥尘滓。恶喧嗜洁俨似纳僧。未冠得度。五夏无亏。首谒南明听习台教。偶为檀信修事忏摩。有人问曰。师所忏罪为自忏耶为他忏耶。若言自忏罪性何来。若为他忏他既非汝乌能为忏。交罔不能对。大惭易服径投泐潭。足才踵门潭即呵斥。交拟申问。潭即拽杖逐之。一日忽呼交至丈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与尔商量。交拟进语。潭便喝。交豁然顿悟顾乃大笑。潭下绳床执其手曰。汝会佛法耶。交便喝拓开。潭亦大笑。于是名闻四达学者宗之。后归桑梓居天童。掩关却扫者八年。寺偶虚席。郡僚命开法。恐其遁去遣吏候于道。故不得辞。上堂曰。咄哉黄面老。佛法付王臣。林下无情客。官差逼杀人。莫有知心底为我免得者。么若无不免将错就错去也。凡见僧来必叱曰。汝楖栗子未担时。我已为汝说了也。且道说个甚么。招手洗钵拈扇张弓。赵州柏树子灵源见桃花且掷放一边。山僧无恁么閒唇吻与尔打葛藤。何不休去歇去。忽拈拄杖逐散。宣和六年三月二十日沐浴升座说偈曰。宝杖敲空触处春。个中消息特弥纶。昨宵风动寒岩冷。惊起泥牛耕白云。说毕脱然而寂。寿七十七。腊五十八。塔于本山。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普交。庆元毕氏子。幼颖悟。未冠得度。往南屏听台教。偶为人所穷诘。遂发愤。改服游方。造泐潭乾公。足才及门。公即呵之。拟问。公曳杖逐出。一日忽呼师。至丈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尔商量。拟进语。公随喝之。师顿悟乃大笑。公下禅床。执师手曰。汝会佛法耶。师喝而拓开。公大笑。于是名闻四驰。后归桑梓。留天童。掩关却扫者八年。寺偶虚席。郡僚命师开法。恐其遁去。预遣吏候于道。不得辞。师说法简要。凡见僧来。必叱曰。楖栗未担时。为汝说了也。既而曰。且道说个甚么。又曰。何不休歇去。执拄杖逐之。其机敏如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普交,万龄毕氏子也。幼颖异卓伦,不污尘滓,恶喧嗜洁,俨似衲僧。未冠得度,五夏无亏。首谒南明,听习台教,偶为檀信修事忏摩,有人问曰:“师所忏罪,为自忏耶?为他忏耶?若言自忏,罪性何来?若为他忏,他既非汝,乌能为忏?”交不能对,大惭易服,径投泐潭,足才踵门即呵斥,交拟申问,潭即拽杖逐之。一日,忽呼交至丈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与你商量。”交拟进语,潭便喝。交豁然顿悟,顾乃大芺。潭下绳床,执其手曰:“汝会佛法耶?”交便喝,潭亦大芺,于是證入。唱道日高,声施自远。后归桑梓,居天童,掩关却扫者八年。寺偶虚席,郡僚命开法,恐其遁去,遣吏候于道,故不得辞。上堂曰:“拙哉黄面老,佛法付王臣。林下无情客,官差逼杀人。莫有知心底,为我免得者么?若无不免,将错就错去。”凡见僧来,必叱曰:“汝楖栗子未担时,我已为汝说了也,且道说个甚么?招手洗钵,拈扇张弓,赵州柏树子,灵源见桃花,且置不论,山僧无恁么间唇吻,与你打葛藤,何不休去歇去,忽拈拄杖逐散。”宣和六年三月二十日,沐浴升座,说偈曰:“宝杖敲空触处春,个中消息特弥纶。昨宵风动寒岩冷,惊起泥牛耕白云。”说毕脱肰而寂。寿七十七,腊五十八,塔于本山。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知和庵主(?
~一一二五),俗姓张,苏州玉峰(今上海嘉定)人。
哲宗元符间,抵雪窦中峰、栖云两庵,后住庆元府二灵。
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
徽宗宣和七年卒。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知和,姓张氏,昆山人。从南岳辨游,丛林以为饱参。元符间,住雪窦中峰栖雪两庵。山之前曰“妙高台”,有石突出,下临无地,其旁古藤一枝,覃施而叶莫莫。和攀厥柔条,盘屈成龛,常偃坐其中,名曰“藤龛”。独处二十年。初与普交同参泐潭,盟曰:“他日吾二人,当踞孤峰绝顶,目视霄汉,为世外人。不可若今时藉名官府,屈节自污。”及交开法天童,访旧至山,和竟不接。和虽绝物,然有志于道者,多往见之。主雪窦者嫉其名出己上,郡守尝询和于主者,主者曰:“常僧耳。”和遂题偈于壁,徙居伏锡山。偈曰:“竹笕两三升野水,窗前五七片间云。老僧浩计只如此,留与人间作见闻。”其二曰:“十方世界眼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条藜杖伴清间。”其三曰:“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馀年不下山。两处住庵身已老,更寻幽谷养衰残。”其四曰:“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赠。”后又迁二灵,《传镫录》称和住二灵三十年,恐非。盖其去雪窦时,已年近衰残,读题偈可知。宣和七年四月十二日示寂。闻和栖藤龛时,常有二虎扰侧。元大德间,栖云庵毁,虎为人患。至元二年,复建庵祀和,其患顿息。或谓妙高台有伏虎洞,为虎在雪窦之證,而《传镫录》谓在二灵,但以为知和故事,不必辨其何山,其言似是。岂知虎为和驯,自有神异,和能往,虎亦能往,二灵之有驯虎又何足疑。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号依和庵主,昆山人。隐居雪窦,终二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