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苻登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天水人,字景亮。
少有大志,性刚简清亮。
初事前秦苻坚为吏部令史。
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明年姚苌率羌人于渭北牧地起兵,纬与尹详、庞演等扇动群豪,推姚苌为盟主,任右司马。
不久,苌败苻坚,遣纬说坚,求禅代之事。
苌死,佐姚兴灭苻登,讨平鲜卑薛勃,成兴之业,皆纬之力。
历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清河侯。
全晋文
纬字景亮,天水人,仕苻坚为尚书令史,坚败,拥立姚苌,历右司马,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姚兴嗣位,封清河侯,卒赠司徒,谥曰忠成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6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字永叔。苻坚庶长子。少好学,博综经史,受兵法于邓羌。初封长乐公。苻坚建元十六年,为征东大将军冀州牧。出镇于邺。淝水之战后,率军西撤晋阳。坚死,称帝,改元太安。次年出屯平阳,与西燕慕容永战,败绩,南奔拟袭洛阳,为晋军所杀。在位二年。
全晋文
丕字永叔,坚子,以晋太元十年僭即皇帝位于晋阳,改元太安。
明年南奔,为晋冯该所杀,苻登僭号,谥曰哀平皇帝。
毛氏 朝代:前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9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武都人。
一说籍贯不详。
美而勇,善骑射。
太初二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苻登立为皇后。
四年攻安定,留毛氏于大界营。
姚苌袭之,营垒既陷,毛氏率壮士数百人与战,众寡不敌,被执。
苌欲纳之,毛氏大骂,被害。
苻崇 朝代:前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
略阳临渭人,氐族。
苻登子。
战败被杀,崇奔于湟中,称帝,改元延初。
后投陇西王杨定,攻西秦乞伏乾归,败死。
在位一年。
索卢曜 朝代:后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9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敦煌人。
后秦姚苌建初四年,曜请刺前秦主苻登
苌问:“卿以身殉难,将为谁乎?”对曰:“臣死之后,深以友人陇西辛暹仰托。
”苌遣之,事发,为所杀。
苌遂以暹为骑都尉。
姚详 朝代:后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1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人。
羌族。
姚襄孙。
姚苌时为安远将军、始平太守。
兴嗣立,前秦苻登兵至,尹祎用详计大破之,进屯金城。
会鲜卑薛勃叛,围详于金城,兴亲率军来救,遂解围,徙镇杏城。
弘始十三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夏王赫连勃勃来攻,详粮尽弃三城南奔,兴遣姚显救之。
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人,羌族。
姚苌同母弟。
苌攻破秦州,以硕德为秦州刺史,镇上邽,后徙镇安定。
以镇东将军大破苻登
苌死,子姚兴立,封陇西王。
弘始三年(东晋安帝隆安五年),率军大败后凉,后凉主吕隆降。
硕德屡建大功,礼贤下士,西土悦之。
位至太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时举进士不第。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
本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
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
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
因事贬西川转运使。
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郭质 朝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质,冯翊人,起兵广乡以应苻登拜平东将军冯翊太守,兵败归姚苌,以为将军,众皆溃散。
僧迁 朝代:西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姓严氏。
吴郡吴人。
师事钟山灵耀道则法师。
后游讲肆。
尝难招提慧琰禅品义。
招提为更新章句。
高帝法集兴善殿。
锐辩如流。
嘉之。
且特诏迁。
敷述所制胜鬘义疏于寿光殿。
皇储尚书令何敬容。
并加扣击。
中兴。
为荆邺大僧正。
恂恂七众不肃而成。
天保十二年四月十七日。
卒于大宝精舍。
寿七十九。
葬江陵之中华北山。
还弱冠诵法华六千部。
亲见普贤于梦𥧌中。
香光洞烛摩顶加被。
秘而不言。
及是始以告人云。
且梁明帝有疏致迁。
其说以为。
等观北面归依。
时移三纪。
拥经问道。
十有三年。
终识苦空。
功由善导。
等观帝法名也。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僧迁。姓严。吴郡吴人。孝敬夙彰。侍中玉锡见而异焉。一面定交。师事钟山灵曜道则法师。则亦权行外彰深相推重。后游谈讲肆纵辩天垂曾难招提慧琰禅品义。精思间出中座嗟扬。招提因改旧致。更新章句。梁高有敕。善言殿义集登即锐辩如流。帝有嘉之。仍降家僧之礼。帝制胜鬘义疏。班寿光殿。诸僧咸怀自恧。迁深穷理窟。特诏敷述。皇储尚书令何敬容。以并请论击。道俗欣洽时论题之。中兴荆邺。正位僧端。职任基月道风飙举。恂恂七众不齐而成。昔晋氏始置僧司。迄兹四代。求之备业罕有斯焉。自后探索幽求。经诰盘结皆针盲起废。怡然从政。以天监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移神大宝精舍。春秋七十有九。二十日葬于江淩之中华北山。初年少孝禀自然。家贫亲老珍养或阙。后名德既立。供嚫腴旨进馈益陈。及处艰忧毁几致灭。年方弱冠便诵法华数溢六千。坐而若寐亲见普贤。香光照烛仍降摩顶。书而不传。大渐惟几。方陈同志。凡讲涅槃大品十八部经。各数十遍。皆制义疏流于后学。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自云。北面归依时移三纪。权经问道十有三年。终识苦空功由善导。况乎福田五世师资两叶。仁既厚矣义寔深焉。遂刊碑坟陇。述德如左。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