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德濂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自元(1836年—1916年),字敬舆,号澹叟,今湖南省安化县龙塘乡人,晚清书法家。
幼从祖父黄德濂练字,悬腕书写。
同治六年(1867年)举于乡,同治七年(1868年),殿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1870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1873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重视水利灌溉工程。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随军参赞。
中年以后,不再出仕。
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
著有《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黄自元临九成宫》等。
冯锡仁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冯锡仁(1845年—1911年)字伯育,号莘垞,湖南沅陵一都(今柳林汊乡)人。
清末官员。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冯锡仁入县学。
后入岳麓书院。
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登进士,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后授兵部给事中,加三品官衔。
光绪十三年(1887年),冯锡仁回沅陵县为母亲治丧。
在该县,他发现里正包征钱粮,向农户增派附加和杂费,从中渔利。
冯锡仁乃访辰州府知府和沅陵县知县,并约集士绅共同商议,废除里正包征制度,制定了钱粮征收新章程,由县衙在各地布点设柜,由农户自行赴柜缴纳钱粮,取消额外附加和杂费。
光绪二十年(1894年),冯锡仁回沅陵县巡视,发现民众因去年旱灾而歉收,饥民很多,知府、知县则未赈济。
冯锡仁发现知府贪脏枉法,乃上奏将其罢免,并由抚衙赈济灾民。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新总督刘坤一荐冯锡仁掌管前敌军总营务处。
不久,冯锡仁辞职返回家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南巡抚庞鸿书奏准,由冯锡仁总理湖南矿务三路公司,并兼办西路矿务。
宣统元年(1909年),冯锡仁当选湖南咨议局议员,旋出任副议长,次年,当选为资政院议员。
晚年,冯锡仁创办湖南西路师范学堂,并任监督。
宣统三年(1911年),冯锡仁逝世,享年66岁。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陈毅,字诒重,号郇庐,湘乡人。光绪甲辰进士,历官邮传部参议。有《郇庐诗文集》。
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
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
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
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
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
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
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
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
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
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
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
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
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
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
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
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简介
湖南湘乡县东凤一都东岸坪人,字壬林,,号尘禅,斋名半隐庐。
能世其家学,诗有唐音。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九年由廪生留学东瀛,历任大理院庭长暨湘鄂高等审判厅长等职,晚年好佛,有《半隐庐诗草》行世。
半隐庐诗草·自序
余校印先君遗稿竟,端明王子谓余曰:子之为此将以继述也。若以子所作列于尊公集后,则尤继述之大者,谁谓非宜?顾先君在日,余于诗道虽粗闻槩略,而失怙既蚤,旋又求学海外、游宦国中,更无暇殚精及此,时有所作大都成于枕上或舟车之间,耳目心思无所寄托则往往随意搜句以为乐。正戴剡源所谓诗多当历、记晴阴而已。癸卯东游以前所作较多,因稿本毁于壬子吾邑之洪水,今凭记忆所能得者,已仅四首。嗣亦随作随散,存者什不一二。继今以往,未知视前何如。然去日苦多,所成就亦可知矣。依端明之言,赘附斯编,其于工拙不计也。戊辰秋陈尔锡壬林自识于半隐庐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