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法显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东晋末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关中(陕西)人。号白足和尚。出家后,常显神通。晋孝武帝太元末年,携带经、律数十部,至高句丽(辽东半岛)弘扬教法,此为高句丽闻道之始。义熙初年,还归关中。东晋末年,值匈奴肆虐,屠戮沙门,以刀斩师,然未能伤。继由长安移住于平城。后逢北魏太武帝废佛法难,帝亲斩之而不死,因惧师之神通,遂痛悔其废佛之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关中人。史亡其氏。为沙门大元末。游辽东。授三乘法。为高丽佛教流通之始也。义熙初。还长安又大弘佛教。名振三辅。始两足白行泥淖中不沾污。号白足和尚。有男子王胡者。其叔死数年。忽还家牵胡手。游地狱。且祝曰。当奉事白足阿练。既归。胡遍求得以事之。于是神异显著。晋末匈奴自朔方来。陷关中杀伐多。始遇之而刃不能伤。赫连勃勃嗟异。赦。馀沙门不杀。始因潜山林禅诵。俄拓拔焘王长安。而任崔浩以𡨥谦之之言劝。焘尽诛沙门。以绝其法。使无为民害。焘信之。太平七年。遣兵。烧佛舍。放僧尼。罢道。窜逸者捕斩之。一境为空。久之始知其可化。因焘元会曰。持锡至宫门伍伯白有道人至。焘曰。趣斩之刃下不伤。以白焘。焘大怒抽佩力自斩。不能伤。剑有微痕。如线。令置虎槛中。虎皆怖伏。不敢瞬。焘于是延上殿再拜悔谢。始为说法。焘愧恨感疾。而浩谦皆以恶疾。死。焘忿以事尽诛两族。下书兴复释教。焘死孙浚嗣佛法又盛始。不知所终。
神僧传·卷第二
释昙始。关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晋孝武太元之末。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显授三乘立以归戒。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时长安人王胡。其叔死数年。忽见形还将胡遍游地狱示诸果报。胡辞还。叔谓胡曰。既已知因果。但当奉事白足阿练。胡遍访众僧。唯见始足白于面。因而事之。晋末朔方匈奴赫连勃勃。破获关中斩戮无数。时始亦遇害。而刃不能伤。勃勃嗟之。普赦沙门悉皆不杀。始于是潜遁山泽修头陀之行。后拓跋焘复克长安擅威关洛。时有博陵崔浩。少习左道猜嫉释教。既位居伪辅焘所仗信。乃与天师寇氏说。焘以佛化无益有伤民利。劝令废之。焘既惑其言。以北燕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始唯闭绝幽深军兵所不能至。至太平末。始知焘化时将及。以元会之日忽杖锡到官。有司奏云。有一道人足白于面。从门而入。焘令依军法屡斩不伤。遽以白焘。焘大怒自以所佩剑斫之。体无馀异。唯剑所著处有痕如线焉。时北园养虎于槛。焘令以始喂之。虎皆潜伏终不敢近。试以天师近槛虎辄鸣吼。焘始知佛化尊高黄老所不能及。即延始上殿顶礼足下。悔其过失。始为说法明辩因果。焘大生愧惧。遂感疠疾。崔寇二人次发恶病。始后不知其所终。
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释昙始。关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晋孝武大元之末。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显授三乘立以归戒。盖高句骊闻道之始也。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涅。天下咸称白足和上。时长安人王胡。其叔死数年忽见形还。将胡遍游地狱。示诸果报。胡辞还。叔谓胡曰。既已知因果但当奉事白足阿练。胡遍访众僧。唯见始足白于面。因而事之。晋末朔方凶奴赫连勃勃。破擭关中斩戮无数。时始亦遇害。而刀不能伤。勃勃嗟之。普赦沙门悉皆不杀。始于是潜遁山泽修头陀之行。后拓跋焘复剋长安擅威关洛。时有博陵崔皓。少习左道猜嫉释教。既位居伪辅。焘所仗信。乃与天师寇氏说焘以佛教无益有伤民利。劝令废之。焘既惑其言。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始唯闭绝幽深军兵所不能至。至太平之末。始知焘化时将及。以元会之日忽杖锡到宫门。有司奏云。有一道人足白于面。从门而入。焘令依军法屡斩不伤。遽以白焘。焘大怒自以所佩剑斫之。体无馀异。唯剑所著处有痕如布线焉。时北园养虎于槛。焘令以始喂之。虎皆潜伏终不敢近。试以天师近槛。虎辄鸣吼。焘始知佛化尊高黄老所不能及即延始上殿顶礼足下。悔其𮘧失。始为说法明辩因果。焘大生愧惧。遂感疠疾。崔寇二人次发恶病。焘以过由于彼。于是诛剪二家门族都尽。宣下国中兴复正教。俄而焘卒。孙𤀹袭位。方大弘佛法盛迄于今。始后不知所终。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
释昙始。
关中人也。
自出家多有异迹。
足白于面。
虽涉泥水。
未尝沾湿。
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以晋大元末年赍持经律数十部。
往化辽东。
乘机宣化。
显授三乘。
立以归戒。
梁僧传以此为高句丽开法之始。
时当开土王五年。
新罗奈勿王四十一年。
百济阿莘王五年。
而秦符坚送经像后二十五年也。
是后四年。
法显西入天竺。
又二年罗什生来。
玄高法师生焉。
晋义熙初。
师复还关中。
唱道三辅。
长安人王胡之叔父某死已数年矣。
一日梦中忽来现形。
接引王胡。
游遍地狱。
示诸果报。
胡辞还释。
谓胡曰。
既已知其因果。
要当奉事白足阿练用修白业。
胡敬诺寤已。
遍询众僧。
惟见始足白曰面。
因即事之。
晋末丐奴赫连勃勃袭取关中。
斩戮无数。
师亦遇害。
刀不能伤。
普赦沙门。
悉皆不杀。
而潜遁山中。
修头陀密行。
未几拓跋焘复剋长安。
擅威关洛。
时传陵崔浩少习左道。
猜疾释教。
位居伪辅。
为焘所深信。
乃与天师寇氏说焘以谓佛教无益于世。
民利有伤。
劝令废之。
焘惑其言。
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
分遣军士。
烧掠寺社。
统内僧尼悉令罢道。
其有窜逸者。
追捕枭斩之。
四境之内无复沙门。
时玄高等被害。
语在本传。
师闭绝于兵革所不至处。
依隐阅世及太平末。
师算知焘化之将至。
乃于元会日。
手策金锡。
即到宫门。
有司奏云。
有白足道人。
从官门径入。
仪形可怪焘闻已。
即令猛卒斩之。
不伤。
焘大怒自以所佩利剑斫焉。
惟剑所著处有痕如红绵。
体无馀异。
时有北园养虎子槛。
焘驱令贻之。
虎皆潜伏。
终不敢近。
焘试遣天师近槛。
猛虎辄鸣吼。
直欲搏噬。
于是焘乃知佛教威神非黄老所及。
即奉师上殿顶礼其足。
悔责愆咎。
师为说因果报应不差。
指掌开示。
略现神异。
焘生大惭惧。
改往修来。
然祸恶已稔。
遂感厉疾。
而崔寇亦发恶病。
将入死门。
焘以谓祸由彼作罪。
不可赦。
因族灭二家。
宣令国内。
光复竺教。
钟梵相闻。
既而孙𤀹袭位。
深惩殷鉴。
洪阐真风。
宝氎制度。
其兴也勃焉。
师不知所往。
赞曰。
火炎昆冈。
玉石俱焚。
霜严草野。
萧兰共悴。
师之艰难险阻。
诚曰殆哉。
虽伐树削迹不足比也。
然随时隐现。
若青山白云之开遮。
遇害亏盈。
如碧潭明月之橯樚。
捐躯济溺。
道之以兴。
菩萨法护。
正当如此。
其适来桑域。
决膜生盲。
亦乘夙愿而至者耶。
僧慧嵬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僧。止长安大寺。戒行澄洁。多栖山谷,修禅定之业。尝有一女求宿,坚拒不纳。晋安帝隆安中游西域,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不知何许人。
初游长安止大寺。
久之。
去禅冥山谷中。
夜有一鬼无头者。
忽前立。
嵬不惧。
徐曰。
汝无头。
便免头痛之累。
一何快哉。
鬼即没。
顷之一无腹者至。
嵬曰。
汝无腹。
正免饥渴之患。
又何快哉。
如是异形百出。
嵬皆随其所变遣之。
一夕大雪。
四施人迹。
忽有美女子。
扣门求宿曰。
我天女也。
以上人有戒德。
故来相慰。
嵬曰。
汝来不过欲见我耳。
兹既见自当去。
且汝于法为障道。
其可宿乎。
于是女子凌空而去。
曰河水可竭。
须弥可倾。
彼上人者秉志坚贞。
安帝时。
法显西游。
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
释慧嵬不知何许人。
止长安大寺。
戒行澄洁。
多栖处山谷修禅定之业。
有一无头鬼来。
嵬神色无变。
乃谓鬼曰。
汝既无头。
便无头痛之患。
一何快哉。
鬼便隐形。
复作无腹鬼来。
但有手足。
嵬又曰。
汝既无腹。
便无五藏之忧。
一何乐哉。
须臾复作异形。
嵬皆随言遣之。
后又时天甚寒雪。
有一女子来求寄宿。
形貌端正。
衣服鲜明。
姿媚柔雅。
自称天女。
以上人有德。
天遣我来以相慰喻。
谈说欲言劝动其意。
嵬执志贞确一心无扰。
乃谓女曰。
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
女遂陵云而逝。
顾而叹曰。
海水可竭须弥可倾。
彼上人者秉志坚贞。
后以晋隆安三年。
法显俱游西域。
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不知何许人。
少往来凉州。
有学行。
静退不交世务。
忘身求法。
以晋隆安元年。
适西域。
法显智严相继遍游诸国。
至罗刹之野。
闻天鼓声。
释迦遗迹。
多所瞻礼。
善梵语。
学旁行书。
后还长安。
从跋陀禅师游。
跋陀如匡山。
云亦随。
所至混迹。
久之来归。
安止道场寺。
译无量寿诸经。
又住六合寺。
译佛本行赞经。
元嘉二十六年终。
寿七十四。
名僧传抄
河北人也。
志局简正。
师友称之。
太元十四年。
入庐山。
时年十八矣。
值造波若台。
通债少僧贞石筑土。
云投一石。
石相击。
误中一犊子死。
惭恨惆怅。
弥历年所。
隆安元年。
乃辞入西域。
誓欲眼都神迹。
躬行忏悔。
遂游于阗。
及天竺诸国。
与智严法显发轸。
是同游造各异。
于陀历国。
见金薄弥勒成佛像。
整高八丈。
云于像下。
箅诚启忏。
五十日。
夜见神光照烛皎然如曙。
观者盈路。
彼诸宿德沙门。
并云灵辉数见(云云)。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宝云。
未详氏族。
传云。
凉州人。
少出家精勤有学行。
志韵刚洁不偶于世。
故少以方直纯素为名。
而求法恳恻亡身殉道。
志欲躬睹灵迹广寻经要。
遂以晋隆安之初远适西域。
法显智严先后相随。
涉履流沙登踰雪岭。
勤苦艰危不以为难。
遂历于阗天竺诸国备睹灵异。
乃经罗刹之野闻天鼓之音。
释迦影迹多所瞻礼。
云在外域遍学梵书。
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备解。
后还长安。
随禅师佛驮跋陀业禅进道。
俄而禅师横为秦僧所摈。
徒众悉同其咎。
云亦奔散。
会庐山释慧远解其摈事。
共归京师安止道场寺。
众僧以云志力坚猛弘道绝域。
莫不披衿咨问敬而爱焉。
云译出新无量寿。
晚出诸经多云所治定。
华戎兼通音训允正。
云之所定众咸信服。
初关中沙门竺佛念善于宣译。
于符姚二代出众经。
江左译梵莫踰于云。
故于晋宋之际。
弘通法藏。
沙门慧观等。
咸友而善之。
云性好幽居以保闲寂。
遂适六合山寺。
译出佛本行赞经。
山多荒民俗好草窃。
云说法教诱多有改更。
礼事供养十室而八。
顷之道场慧观临亡请云还都总理寺任。
云不得已而还。
居道场岁许。
复更还六合。
以元嘉二十六年终于山寺。
春秋七十有四。
其游履外国。
别有记传。
昙无竭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僧。
译意法勇。
幽州黄龙人。
俗姓李。
幼为沙弥,修苦行。
法显等躬践佛国,遂于武帝永初元年招集沙门二十五人,入流沙,经龟兹疏勒诸国,进至罽宾,学梵文,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在檀特山南石留寺受大戒。
再西去月氏国入中天竺,同行生者惟五人,赍石蜜为粮。
终至南天竺,遂随舶泛海,达广州而归。
译有《观世音受记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勇。
出李氏。
幽州黄龙人。
为沙弥。
持苦行。
法显西游事。
欲踪迹之。
以宋永初元年。
同沙门僧猛昙朗二十有五人。
出海西郡。
入流沙高昌。
遂道龟兹沙勒。
登葱岭。
望雪山障雾千里。
有大江湍驶。
以绳为桥。
桥之上仅可行一人。
先渡彼岸者。
必举火为识。
此岸之人见烟。
而后可进。
久无烟。
则知其人堕江中矣。
三日乃至大雪山。
壁立千仞。
俱有杙孔。
处处相对。
人持四杙。
更互著崖孔中。
猿臂而过。
至平地失十二人。
入罽宾国。
拜瞻佛钵。
留岁馀。
学梵语梵书。
得观世音授记经。
又西去并辛头那提河。
入月氏国。
瞻内髻骨观自沸水乘舟。
至檀特山南石寺。
寺僧杂三乘学。
天竺佛陀多罗。
此云觉救者。
果位人也。
无谒请为和尚依止。
以受大戒。
汉沙门志定。
为阿阇梨。
因坐夏。
夏休乃行。
路皆中天竺境也。
地旷人稀。
赍石蜜为粮。
顾影孤绝。
同伴馀五僧耳。
苟经险难。
即系念观世音以免。
将入舍卫国。
有狂象群来。
方归念间。
狮子从林中出。
象怖伏。
遗粪而去。
渡恒河。
有野牛群吼而来。
又归念之。
俄大鹫飞来。
于是牛亦奔散。
无渴留止。
遍观陈迹。
亲依圣贤久之。
寻附海舶以归。
至广州。
其终。
别有传记。
神僧传·卷第二
释昙无竭。
此云法勇。
姓李氏。
幽州黄龙人。
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等。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远适西方。
初至河南国。
仍出海西郡。
入流沙到高昌。
郡经历龟兹沙勒。
诸国登葱岭度雪山。
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
停岁馀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缘河西入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水船。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复行向中天竺界。
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
未尝暂废。
将至舍卫国。
中野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度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
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
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
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今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昙无竭。
此云法勇。
姓李。
幽州黄龙人也。
幼为沙弥便修苦行。
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发迹北土远适西方。
初至河南国。
仍出海西郡。
进入流沙到高昌郡。
经历龟兹沙勒诸国。
登葱岭度雪山。
障气千重层冰万里。
下有大江流急若箭。
于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
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
后人见烟。
知前已度方得更进。
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
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
悬崖壁立无安足处。
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
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展转相攀。
经日方过及到平地相待料检。
同侣失十二人。
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
停岁馀。
学梵书梵语。
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汉言师子。
曰缘河西入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木舫。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天竺禅师佛驮多罗。
此云觉救。
彼土咸云。
已證果。
无竭请为和上。
汉沙门志定为阿阇梨。
停夏坐三月日。
复行向中天竺。
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
同侣尚有十三人。
八人于路并化。
馀五人同行。
无竭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尝暂废。
将至舍卫国。
野中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渡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其诚心所感在险剋济。
皆此类也。
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
所历事迹别有记传。
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今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此云法勇。
姓李。
幽州黄龙人。
幼为沙弥。
便修苦行。
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常闻法显等。
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
招集同志沙门。
僧猛昙朗之徒。
二十五人。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发迹至河南。
出海西郡。
进入流沙。
到高昌郡。
经历龟兹沙勒诸国。
登葱领。
度雪山。
障气千重。
层冰万里。
下有大江流急若箭。
于东西两山之胁。
系索为桥。
十人一过。
到彼岸已。
举烟为帜。
后人见烟。
知前已度。
方得更进。
若久不见烟。
则知暴风吹索。
人堕江中。
行经三日。
复过大雪山。
悬崖壁立。
无安足处。
石壁皆有故杙孔。
处处相对。
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
右手攀上杙。
展转相攀。
经三日方过。
到平地。
料检同侣。
失十二人。
进至罽宾国。
礼拜佛钵。
停岁馀。
学梵书梵语。
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狮子口)缘河。
西入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
及睹自沸水船。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于天竺禅师佛驮多罗。
(登圣果名)夏坐三月。
复行向中天竺界。
路既空旷。
唯赍石蜜为粮。
同侣十三人。
八人死于路。
五人同行。
无竭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
未常暂废。
将至舍卫国中。
野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
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度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
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
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后于南天竺。
随舶汎海。
达广州。
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罽宾国人。高宗仪凤初访道至五台山,旋又返国取经至,译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华言觉护。生罽宾国。忘身阐化。戾止五台。瞻慕灵踪。至于泪泣。见一老翁。作婆罗门语。谓曰师何所求。答以文殊大士垂迹此山。从印土来。志伸敬礼。翁曰。师得无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耶。此土众生多造罪垢。而出家者流亦然。祝诚灭障秘方。若不持来。虽来何益。纵见文殊亦莫之识。师能还取。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品。报诸佛之恩也。经至之时。弟子当示师文殊所在之处。利闻之喜不自胜。方将雪泣拜谢。略转头顷。顿失老翁利倍加虔恪久之。奉其经来。上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三藏日照。于内道场翻译。衬利绢三十匹。内并留其经。利泣曰。所以不惮往来者。徒欲以利物也。上悯其志诚。而归其梵本。利访求沙门顺贞。而重译于西明寺。较杜令所译者。小异。利后不知所终。或谓却持梵本。隐山中之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塔存焉。大历中。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入台礼金刚窟。至夜深。方自尅责。投身岩石以死求愿。忽见一僧长七尺许。梵音圆畅。称是佛陀波利。问照曰。师如此得无劳乎。且何所冀。照曰冀见文殊。利使脱履石板上。瞑目顷。已入一院。额云金刚般若寺。字画遒劲。光明夺目。院皆异宝所严。莫能名状。楼观重复。殿宇联比。可二百所。间藏缄秘密诸经。人物魁伟。殆非常所睹也。大圣处位尊特。拥从旁午。宣言慰劳。分茶赋食已。命利引出。照苦乞留。利勉其进脩曰。再来可住。照还。著板上所留履。俄失利所在。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佛陀波利。
华言觉护。
北印度罽宾国人。
忘身徇道遍观灵迹。
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
远涉流沙躬来礼谒。
以天皇仪凤元年丙子杖锡五台。
虔诚礼拜悲泣雨泪。
冀睹圣容。
倏焉见一老翁从山而出。
作婆罗门语谓波利曰。
师何所求耶。
波利答曰。
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
从印度来欲求瞻礼。
翁曰。
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否。
此土众生多造诸罪。
出家之辈亦多所犯。
佛顶神咒除罪秘方。
若不赍经徒来何益。
纵见文殊亦何能识。
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
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
拯接幽冥报诸佛恩也。
师取经来至。
弟子当示文殊居处。
波利闻已不胜喜跃。
裁抑悲泪向山更礼。
举头之顷不见老人。
波利惊愕倍增虔恪。
遂返本国取得经回。
既达帝城便求进见。
有司具奏。
天皇赏其精诚崇斯秘典。
下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与日照三藏于内共译。
译讫䞋绢三十匹。
经留在内。
波利垂泣。
奏曰。
委弃身命志在利人。
请帝流行是所望也。
帝悯其专切。
遂留所译之经还其梵本。
波利得经弥复忻喜。
乃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僧顺贞。
奏乞重翻。
帝俞其请。
波利遂与顺贞对诸大德翻出。
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与前杜令所译者。
咒韵经文少有同异。
波利所愿既毕。
却持梵本入于五台。
莫知所之。
或云。
波利隐金刚窟今永兴龙首冈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
大历中。
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
入五台山礼金刚窟。
夜之未央剋责扑地。
忽见一僧长七尺许。
梵音朗畅。
称是佛陀波利。
问曰。
阿师如此自苦得无劳乎。
有何愿乐。
照对曰。
愿见文殊。
曰若志力坚强真实无妄。
汝可脱履于板上。
咫尺圣颜令子得见。
照遂瞑目。
俄已入窟见一院。
题额云金刚般若寺。
字体酋健光色闪烁。
其院皆是异宝庄严。
名目不暇。
楼观复沓殿宇连延。
罘罳密致铃铎交鸣。
可二百所。
间有秘藏中缄金刚般若并一切经法。
人物魁伟殆非常所睹也。
文殊大圣处位尊严拥从旁午。
宣言慰劳分茶赋食讫。
波利引之出去。
照苦乞在寺。
波利不许。
临别勉之。
努力修进再来可住。
照还至板上蹑履。
回眸之际波利隐焉。
系曰。
道家尸解说有多端。
或隐真形而存假质。
矧以登地大士漏尽罗汉。
或此在他亡。
或分身易态。
皆以之为游戏耳。
以之为利物焉。
其佛陀波利出没无恒变化何极。
出金刚窟接法照师。
盖与之有缘闯然而现。
故杜多迦叶久隐诸峰。
晋法显往游灵。
鹫见于山下焉。
僧澄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9 【介绍】: 五代时僧。俗姓宗。十岁于汴京相国寺出家,礼智明为师。习新章律典,独趣深旨,时号律虎,请益者日众。后晋高祖钦仰之,诏入内道场,赐紫,署真法大师。时以为新章律宗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宗氏。其乡里。则未之闻也。世守儒素。母赵亦斋洁。产楚之夕。光烂一室。邻落惊讶。七岁偶入寺见佛像。辄作礼。归问其父曰。夫以黄金色相。坐莲华上。岂佛独然。馀者亦能如此否。父曰。蠢动含灵皆可得佛。而况人哉。梵欣然愿出家。十岁即为相国寺明智弟子。体貌岐嶷。异群童。识者知其为法门伟器。既受具。究习新章。毗尼之奥。独能深入。时辈莫之敌。因号律虎。王公大人。日造门请益。周天福间。诏入内道场。赐紫伽梨。仍署号真法大师。充新章宗主。凡妃主之入道者。皆为授戒。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首北面西。无疾而终。寿七十一。夏五十。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澄楚。
姓宗氏。
不知何许人也。
爰祖暨考。
偕贲丘园高蹈不仕。
母赵氏妊楚也。
忽畏膻臊之臭。
及乎诞生之夕。
光烂充室邻落咸惊。
洎当七岁亲党携之入寺。
见佛像辄嗟叹而作礼。
归家问父曰。
唯佛独尔馀者如何。
父曰。
蠢动皆佛何况人矣。
楚曰。
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
其父默而许旃。
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
未几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
楚曰汝何愚騃好嬉戏耶。
且雪山善财亦童子。
还如是否。
旁有闻者奇之曰。
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
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
独能辄入毗奈耶窟穴。
然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
时号律虎焉。
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且众矣。
晋高祖闻而钦仰。
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
寻署大师号真法焉。
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求出家。
命楚落发度戒。
表里冰霜更无他物。
命为新章律宗主焉。
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
首北面西示佛涅槃相也。
俗龄七十一。
僧夏五十。
始末临坛度僧尼八千馀人。
门人慧照等。
依西域法焚之。
得碎身分构砖塔缄藏之。
左街首座悟皎作舍利塔记焉。
系曰。
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
通曰。
律有三宗。
砺素宣是欤。
宗各有主故云也。
观夫是名也岂无稽古乎。
通曰。
宗主二字出阿含经也。
论曰。
原夫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
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
我佛利见据于大千。
化境斯宽法门必众。
举其会要不过戒也。
定也慧也。
此三为路。
出其生死之乡。
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
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
毗尼防闲三业。
三业皆净六尘自祛。
圣贤践修何莫由斯道也。
故论云。
生死流转者。
三缚缚心。
心难解脱。
当知此唯善说法律能令解脱。
非由恶说。
因是而窥。
禁律乃度世之检括也。
且夫菩萨戒净则彰离垢之名。
辟支戒完则引无师之智。
声闻戒足时俱解脱而可期。
内众戒坚招感人天之不坠。
由是观之。
戒法之时大矣哉。
自所推能从言索理。
则毗尼也。
木叉也。
因则声教律焉。
果则别解脱焉。
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
横从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
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
论云。
戒如捉贼。
善擒制也。
定如缚贼。
用机械也。
慧如杀贼。
清道路也。
以此成功立效。
克取究尽三菩提者。
决达清静之域也。
戒律之功。
功无与比。
矧以此法在师而不在资。
唯闻佛制。
行内而不通外。
无许俗传。
故曰。
曲授秘方。
赐诸内众。
事有悬合物宜象求。
在乎家人严君设训。
家人嗃嗃同佛制教焉。
妇子嘻嘻同佛听门矣。
一听一制见其猛以济宽。
一阴一阳见其开物成务。
夫如是知戒律是佛之家法明矣。
大则三聚感三身于果中。
小则形俱持尽形于因地。
受既如是。
随则若何。
有威仪焉。
有细行焉。
为有顺违乃生持犯。
由是繁广因事制宜。
及佛泥丸集成律藏初唯水乳相合一家之业无殊。
后则参辰各墟。
五部之分不类。
梦氎之占徵矣。
宗轮之论作焉。
剡浮树高分影犹归于月窟。
阿耨池溢下流。
须到于孟津。
迨夫大教东传梵书西至。
甘露本天人之食。
汉土争尝。
金乌还海上之飞东方旧识。
除经已译问律何传。
起后汉灵帝建宁三年。
初翻义决律。
次有比丘诸禁律至。
即曹魏法时三藏游于许洛。
睹魏土僧无律范。
于嘉平中译羯磨僧祇戒本。
此乃此方戒律之始也。
自尔萨婆多律先化关中。
五分僧祇风行雨施。
迦叶遗部戒本独来。
婆粗富罗闻名而已。
况乎僧祇部者。
法显赍归诸师判注云。
是根本大众所传。
非是百载五宗也。
今著传家疑其未可何耶。
所览僧祇现本止三十卷。
文因有数疑。
一本小而末大(谓诸部文多僧祇卷略)二中不含五部意。
三不应大集悬记也。
或曰。
此略本传此方。
犹法华华严等经钜万亿颂中略出一分也僧祇亦尔。
又说昙无德律译有重单。
准僧传止觉明口诵也。
若据律序有支法领重译之文焉。
如此古今相竞且无指归。
以义交徵其辞必息。
寻律文本即知异同。
如众学戒初题云。
尸叉罽赖尼如破伊兰叶。
言此是觉明本也。
如言式叉迦罗尼如破伊罗叶。
即是支法领本也。
又一本三十卷。
一本六十卷。
谓纸墨分开不定非也。
分三十为六十。
不其太相悬谬矣。
若斯二译皂白已分。
复次元魏已前。
诸受戒者用四分羯磨纳戒。
及乎行事即依诸律为随何异乎执左氏经本专循公羊之传文也。
至魏孝。
文世。
有法聪律匠。
于北台山始手披口释。
道覆律师随听抄记。
遂成义疏。
权舆既尔。
肯构繁乎。
天轮而只候中星。
大鼎而唯提附耳。
邺中法砺唐世怀素。
新旧两名各擅其美。
砺乃成实有部受体双陈。
素唯寻祖萨婆开宗独步。
其有终南上士澄照大师。
肸蚃三生逡巡千里。
交接天人之际。
优游果證之中。
知无不为。
绳愆纠谬。
以护持教法为己任者。
实一代之伟人焉。
是以天下言行事者。
以南山为司南矣。
丁乎大历新旧疏家互相短长。
敕集三宗律师重加定夺。
时如净为宗主判定二家。
当建中中始言楷正。
号佥定疏是也。
至今东京三宗并盛。
至于秉法出没不伦。
殊涂同归。
师资尚异。
至若成公演化灵崿敷扬。
不离三辅之间。
俱僝百工之巧。
文纲道岸自北徂南。
发正辅篇从微至著。
道流吴会实赖伊人。
净公作评家之师。
源尚致感通之瑞。
或抗表论没官之物。
或成图證结界之非。
或杰立一方。
或才雄七众。
述锋芒之义记。
出豕亥之疑文。
或𣂊帖纷拿。
或整齐龃龉。
若匪乘时之哲。
便应逸气之英。
不令像运之中微降年唯永。
终使寿星之下照法命唯长。
道假人扬其在兹矣。
近以提河水味转不如前。
座像尘埋仍观更没。
大小乘之交恶。
上中下之相凌。
活寄四邪行违七聚。
威仪既缺生善全亏。
谓律为不急之文。
放僧落自由之地。
马令脱辔象阙施钩。
不习律仪难调象马。
遂令教法日见凌夷。
短则行果微亡。
折则年龄减少。
合夫洪范中凶短折也。
又曰。
慈父多败。
子脱或翻恶归善。
变犯成持。
或众主之劝修。
或名师之训导。
假王臣之外护。
必法教之中兴。
如是则同五福中之一寿五考终命欤。
又曰。
严家无格虏。
故云。
毗尼是正法之寿命焉此科所班乃是鍊金液转还丹之手。
劝人服之。
使其近添其寿远则升仙。
故我世尊凡制一戒获其十利功德。
意在令正法久住耳。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宗。诞生之夕。光烂充室。洎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于人。楚曰。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许之。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好嬉戏耶。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辄入毗柰耶窟穴。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众。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号真法大师。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从楚落发度戒。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 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律有三宗。砺素宣是。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自此而推。从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横之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