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流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34 【介绍】: 十六国时成汉建立者,巴氐族,字仲俊。
李特第三子。
晋惠帝太安二年,继父李特、叔李流民起义军首领,克成都。
特死,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晋惠帝永兴元年,称成都王,年号建兴。
三年即帝位,用范长生为相,国号大成。
北取汉中,南抚宁州。
简刑约法,宽厚爱人。
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归之者众。
在位三十年。
卒谥武帝,庙号太宗。
全晋文
雄字仲炜,特第三子,特起兵。以为前将军,太安二年,特与弟流相继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以永兴元年僭称成都王,明年僭即皇帝位,国号曰蜀,在位三十一年。改元三,建兴、太武、玉衡。至晋延和九年死,谥日武帝,庙号太宗。
李始 朝代:成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成汉巴西宕渠人,字伯起。
李特子,李雄异母兄。
雄继李流即位,拜太保。
善抚士,众多归之。
及雄卒,始从子李期杀兄班即位。
迁始为征东大将军,镇江阳。
始与从弟寿共谋讨期,寿不敢发,始怒,又说期讨寿,期亦不许。
后寿破成都,期自杀,始亦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03 【介绍】: 又名仲。
西晋襄阳人,字敬之。
罗宪从子。
少孤。
武帝时为尚书郎。
荆州刺史王戎以为参军。
武帝咸宁五年,随王戎伐吴。
惠帝永宁元年,赵廞反于蜀。
尚为平西将军、益州刺史赴蜀往讨。
尚性贪。
蜀人言曰:“蜀贼尚可,罗尚杀我,平西将军,反更为祸。
”时李特率流民起事,杀赵廞。
旋尚以计袭杀李特。
太安二年,特子李雄与特弟李流收余众攻益州,尚败,委城而遁,寻卒。
全晋文·卷七十
尚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献兄子。荆州刺史王戎引为参军,历尚书郎武陵汝南太守。太康末为梁州刺史。永宁初拜平西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益州刺史。

人物简介

简介
赵廞(?—301年),西晋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人。
赵廞与晋惠帝贾南风皇后有姻亲。
元康六年(296年),晋惠帝以扬烈将军赵廞为益州刺史,徵调梁州、益州的军队和粮食援助雍州讨伐氐、羌人。
永康元年(300年),贾南风被司马伦所杀,诏令徵召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为益州刺史。
赵廞因是贾后之姻亲,害怕被司马伦所害。
赈济流民,来收买民心,图谋割据蜀地。
收纳李特、李庠兄弟。
这时,成都郡治所在少城,益州治所在太城。
耿滕率众进州城太城,赵廞派兵在西门阻挡他,耿滕战死。
赵廞又派兵杀死了西夷校尉陈总,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为阳泉亭侯。
因李庠骁勇又很得人心,被赵廞猜忌。
赵廞的长史杜淑、张粲劝说杀李庠。
而李庠劝说赵廞称帝,赵廞以大逆不道之罪,杀死了李庠与他的子侄十馀人。
李特、李流都在外带兵,带领兵马回归绵竹。
杜淑、张粲因内讧被杀,赵廞衰败。
永康二年(301年),李特秘密聚集了七千多兵卒,夜袭赵廞部将费远等人所率的军队,进攻成都。
赵廞与妻子乘小船逃走,到广都时,被随从杀死。
李特进入成都,纵兵大掠,遣使到洛阳,陈述赵廞的罪状。
赵廞长子赵炳在洛阳,因而被处死。
赵廞自立使用的年号太平(300年十二月-301年正月),共计2个月。
晋书·惠帝纪》:永康元年十二月「益州刺史赵廞与洛阳人李庠....据成都反。
」《资治通鉴》考异:「《晋春秋》云『建号太平元年』。
他书无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4 【介绍】: 西晋义阳人。
蛮族。
少为平氏县吏。
武力过人,好论攻战。
惠帝太安二年,荆州奉诏强迫征兵赴蜀镇压李流起事,昌乘机聚集避戍役者及民数千,占据江夏,立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改名刘尼,建元神凤,置百官,自为相国。
江沔间从者旬月间众至三万。
遣将攻破江、扬等五州。
旋为南蛮校尉刘弘及长史陶侃所破,退至下隽山。
次年,被擒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4 【介绍】: 西晋燕国蓟人,字道真。
少仕州郡,卫瓘辟为掾,领本邑大中正,有政声。
齐王司马囧引为左长史,迁侍中。
镇压李流起事。
河间王司马颙以为军司,领雍州刺史。
晋惠帝永兴初,张方逼京师,密召入卫。
沈驰檄四境,聚众万余袭长安。
与司马颙督护虞夔战于好畤,兵败被执,为颙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