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熊希龄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亨嘉(1847年—1911年1月21日),字燮钧,号铁君,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
晚清进士,政治人物。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
同治四年(1865年)举于乡。
光绪二年(1876年)秋,与吴曾祺同为福建巡抚丁日昌幕僚,随丁渡海驻台湾道,巡视南北,教民耕种,并开设义学。
光绪五年八月(1879年),艋舺学海书院重新竣工,受陈维英推荐,任山长(监督、校长)。
历时数年,淡北学者出其门者数百人。
光绪六年(1880年)以大挑一等得知县并升同知,分发河南东河总督府任职,参与审理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之王树汶案,并为其平反。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二甲六十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提督湖南学政,识拔熊希龄出其门下。
光绪十九年(1893年),充广西乡试正考官,遍搜遗卷,选拔出十数人。
二十三年(1897年)入直南书房,升授国子监司业,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升司经局洗马,迁翰林院侍讲,升太常寺少卿,一年间五次升迁,为当时罕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张亨嘉与林旭等集合在京闽籍人士,创建闽学会,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事。
八月政变发生,林旭等六君子被杀害,闽学会亦遭取缔。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调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掌记注纂修之事;继任司经局洗马,掌经籍、典制、图书刊刻之事;又迁翰林院侍讲,太常少卿,掌坛庙祭祀礼仪。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亲贵大臣相信义和团民有神术,可以抵御外敌,光绪帝命张亨嘉察视,张亨嘉认为拳民不能依赖,并谏西太后勿用义和团,勿围攻外国使馆,险被构陷杀害。
待两宫西狩,又上「奏请回銮摺」。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拙安,光绪丁丑进士,吏部验封司郎中,官至热河兵备道。
清廉自矢,鼎革后几不能旋里。
热河都统熊希龄赠之以金,始克成行。
官谏垣时与同里吴侍御鸿甲并有声。
民国初年邑修续志,缪京卿荃孙任总纂,先生任协纂。
年七十馀卒。
维基
徐士佳,江苏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进士出身。同治九年,乡试中举;光绪三年,登进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十二年,任会试收卷官、军机章京。光绪十七年,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光绪二十一年,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光绪二十四年,任会试监试官、考试拔贡监试官、浙江道监察御使、武会试监试官。光绪二十六年,任督理街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七年,当兵科给事中。光绪三十年,任兵科掌印给事中。宣统元年,改广东高雷阳道、直隶热河道。
田星六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田星六(1872-1959) 又名兴奎,号晚秋居士。
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人。
光绪十七年(1891)应童试,有"晚凉风卷洞庭秋"之句,深为督学江标所赏,数年后,贡入太学,补岁进士,在乡下教私塾六年,以品学兼优被选入常德西路师范,次年被熊希龄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师范学院,与黄兴、秋瑾、朱苓溪、王时泽、程潜、陈强等常相往来,与黄兴最善。
入中华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南社。
建国后任凤凰县人民政府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尝至京,柳亚子设宴款待,林伯渠、陈叔通、朱早观、傅作义等陪座,周恩来亦往看望,柳亚子恳留共修《明史》,以北地天寒不适而归。
有《晚秋堂诗集》八卷、词八卷、文百余篇。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祥(1877年—1921年),字宝贤,号敬民,贵州修文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曾任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副议长。
陈国祥是丁酉科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衔。
早年他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在日本时,他和蹇念益等人参加了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的活动。
归国后,他任河南全省法政学堂校长,河南咨议局筹办处总办,河南地方自治筹办处总办,河南行政公署会议厅审查法律委员长。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发起成立国民协进会,支持改革。
后来该会并入共和党。
南北统一后,他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
1915年10月,蔡锷(中)与友人戴戡(左)、陈国祥(右)在天津密谋讨袁时合影。
10月梁启超在其天津住所召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梁启超、蔡锷、戴戡、陈国祥、王伯群、汤觉顿、蹇念益等与会,作出“武装讨伐袁世凯,坚决维护共和国体”的决定。
会后,戴戡、蔡锷、陈国祥到山本照相馆合影留念。
1913年民元国会召开,他任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3年,他还曾任代理宪法会议审议长(当时审议长为王正廷)。
1914年,国会被袁世凯解散。
此后他任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成员。
他还获授上大夫。
1914年9月,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袭击了“战区之外”的潍县站。
10月2日,在参政院第十五次会议上,梁启超就此提出“紧急动议”,要求袁世凯政府同日本进行交涉,会议最终还通过了由梁启超、陈国祥、熊希龄、王家襄、宝熙五人起草的质问书。
1914年,他作为赞助人之一,促成久大精盐公司成立。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受梁启超的委托,将蔡锷和戴戡从北京护送到天津,使他们摆脱了危险。
他还在天津参加了策划反对袁世凯的会议,与会的有梁启超、蔡锷、戴戡、徐佛苏、蹇念益、陈国祥、汤觉顿,时称“天津会议七君子”。
《民国之精华》中的陈国祥照片1916年,民元国会复会,他继续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6年9月1日,梁启超派系的陈国祥和王家襄率领一部分进步党成员组织的宪法研究同志会成立,并于9月4日发表了《简章》,内称“研究宪法,举其所得,以供国会参考为宗旨”。
1917年府院之争,汤化龙辞去众议院议长职务,此后众议院副议长陈国祥、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以及研究系的其他议员先后辞职,使大总统黎元洪陷入困境。
当时部分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广州国会非常会议,由于陈国祥和王家襄不愿意南下广州,故广州国会非常会议1918年9月16日选举褚辅成为众议院副议长,10月9日选举林森为参议院议长。
在1918年安福国会议员选举中,他曾经到奉天活动,企图争取原立宪派人士支持,以增加研究系当选议员数量。
后来他当选为安福国会议员。
1920年出版的《最近官绅履历汇录》还载有其生平。
陈国祥病故后,1922年民元国会第二次复会时,于1922年9月6日改选张伯烈为副议长。
陈振先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振先(1876年1月12日—1938年2月23日)字铎士。
原籍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佛山分府。
清末民初政治家、农业经济学家。
清末驻美公使馆书记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
回国后授农科进士。
1909年(宣统元年)授翰林院编修,历奉天省农事试验场监督、考察宪政大臣随员等职。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政府农林部次长。
7月陆徵祥内阁上台后改农林总长,后留任于赵秉钧内阁。
次年3月,兼任署理教育总长。
熊希龄内阁成立后,改任总统府顾问。
1918年(民国7年)任安福国会参议员。
1927年(民国16年)任北京税务学校校长兼经济学教授。
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1935年(民国24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四川行营第2厅厅长。
次年,任实业部农本局总经理,兼湖北省金水流域农场场长。
1938年(民国27年)2月23日,于金水农场被暴民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