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虞稷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贵字天爵,贵竹长官司人。
景泰甲戌进士,官辰州知府。
有《竹泉集》十五卷。
(《黔诗纪略》:竹泉先生淹贯群经,尤长于《》,尝构别业于贵阳城北二里许,读《》岩谷中,至今称点易岩。
考《明史艺文志》易贵《诗经直指》十五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易贵《笔泉文集》十五卷,朱检讨彝尊《经义考》亦载易氏贵《诗经直指》,佚记长老言易长《易经直指》亦十五卷,今皆未见。
黔人箸述见于史者,别集始于王教授训,经说始于先生,并明一代贵州文教鼻祖。
其开创之功,不在道真,长通下。)
维基
易贵(1419年—?),字天爵,贵州宣慰使司贵竹长官司人,同进士出身。云南乡试第三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三甲二名,后官至辰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1699 【介绍】: 清浙江慈溪人,字西溟,学者称湛园先生。诸生。工古文。康熙间以荐入明史馆,又从徐乾学在洞庭山修《一统志》。三十六年成进士,年已七十。两年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以科场案牵连下狱,病死狱中。有《姜先生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四
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慈溪人。康熙丁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有《苇间诗集》。
词学图录
姜宸英(1628-1699) 字西溟,号淇园,又号韦间。浙江慈溪人。书法家、史学家。康熙三十六年七十岁始举进士,康熙三十八年任副主考官,因科场案牵连,被御史鹿佑弹劾,与李蟠入狱,饮药自尽。与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擅书法,尤精楷书,宗米芾、董其昌,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与笪重光、汪士鉴、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大家。曾参与修纂《明史》、《大清一统志》。有《湛园未定稿》、《湛园题跋》、《苇间诗集》、《西溟文钞》、《姜先生全集》33卷(后人编撰)。
清诗别裁集
字西溟,浙江慈溪人。康熙丁丑赐进士第三人,官翰林院编修。著有《苇间诗集》。○苇间根柢经史,以古文名,年将老,因大臣荐,食七品俸,与修《明史》,然仍艰于遇合也。至入词馆时,已七十馀矣。己卯典北闱试,因正主考李殿撰累及下狱,旋殒其生,天下共悲叹之。
维基
姜宸英(1628年—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韦间。
浙江慈溪县(在今宁波市境)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
初以布衣荐修明史,曾撰《张使君提调陕西乡试闱政记》。
康熙二十八年,徐乾学被弹劾告假归田,奉命即家纂修《大清一统志》,姜宸英与黄虞稷偕行,后设局于洞庭东山。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十岁始举进士,康熙帝亲置于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顺天府乡试副考官。
是科发榜后,物议沸腾,当时落第士子戏称:“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
”因科场案牵连,十一月丁酉(初三日),被江南道御史鹿祐弹劾,姜宸英与李蟠入狱,宸英饮药自尽,死于狱中。
不久康熙帝得知浙江宁波考生姚观确有文才,下旨释放姜宸英,追回被充军的李蟠。
康熙得知宸英已于狱中自尽,痛惜咨嗟不已,“举朝知其无罪,莫不叹息”。
书法、学术有文名,与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
擅书法,尤精楷书,宗米芾、董其昌,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
与笪重光、汪士鋐、何焯并称为康熙四大家。
曾参与修纂《明史》,史称为文“宏博雅健,但叙事稍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1689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善诗词,工骈体。与兄李绳远、李良年号浙西三李。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
李符,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嘉兴人。有《香草居集》。
槜李诗系·卷二十八
符,字分虎,号耕客,嘉兴人,应徵之曾孙。
梅里李氏多才,符与绳远、良年齐名,时号三李。
善诗词,尤工骈体。
尝游滇,遇碧鸡山道士,曰:子前身庐山行脚僧也,后十年当归庐山。
康熙甲子,予在京师,分虎亦馆于龚氏,往来唱和,月举一会。
同赋者,晋江黄虞稷、大梁周在浚、太原阎若璩、宁波万言、钱塘洪升、嘉兴周篁、河中吴雯、辽阳佟世思、武林王嗣槐、同里沈皞日暨我两人也。
分虎尝自言将老于桃乡,属予作诗咏之。
及丁卯,予再入燕,分虎已游闽矣。
已已之正月,予泛艇过其家,时两岸烧灯,溪光如昼,因出酒果话旧,并以行脚图索题。
分虎亦题予春山图,又言旦晚当再踰仙霞,予劝之早为买山之策,四更始别。
未几,闻其卒于途次,回感故人,不无抚卷挥涕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94 【介绍】: 清江南昆山人,字原一,号健庵。顾炎武之甥。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至刑部尚书。与弟徐秉义、徐元文均为贵官。曾总裁《一统志》、《明史》、《会典》等书。与高士奇、王鸿绪等互相标榜,其家人门客子侄亦受贿营私,横行乡里,因而屡遭劾奏。然罢官之后,帝仍命将书局自随。编有《读礼通考》、《通志堂经解》、《传是楼书目》,另有《憺园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
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康熙庚戌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有《憺园集》。
词学图录
徐乾学(1631-1694) 字原一,号建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探花,授编修。康熙十一年,任顺天乡试副主考官,因选人不当,降级调用。后升左赞善,充日讲起居注官。母丧归家,著《读礼通考》120卷,丧满任《明史》总裁官,升侍讲学士。康熙二十四年廷试第一,入南书房,教习皇子,升内阁学士,任《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教习庶吉士。康熙二十六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有《通志堂经解》。著有《读礼通考》、《檐园集》等。家有"传是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清诗别裁集
字原一,江南昆山人。康熙庚戌,赐进士第三人,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憺园集》。○昆山顾亭林先生融贯古今,学人非诗人也,而其诗醇雅可传。尚书为亭林外甥,熟于朝章国故之大,盈廷议礼,必折衷焉。及发言为诗,亦复诸体惬当,艺林谓酷似其舅,信然。
维基
徐乾学(1631年—1694年),字原一,号健庵,江南昆山县人,清初政治人物、学者,官至刑部尚书。
是著名学者顾炎武的外甥。
徐乾学八岁能文,得舅父顾炎武的传授。
与胡渭、顾祖禹、万斯同、阎若璩、黄仪、朱彝尊、姜宸英、黄虞稷、顾湄等有往来。
顺治七年(1650年)与吴伟业、尤侗、朱彝尊、宋德宜等在嘉兴南湖组织十郡大社。
康熙九年(1670年),举进士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内弘文院编修。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与蔡启观一起典考顺天府乡试,因副榜遗漏汉军卷未取,遭给事中杨雍建弹劾。
康熙十四年(1675年),捐复原官,升为左春坊左赞善,充任日讲起居注官。
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被任命为《明史》总裁官。
奉命编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及《明史》。
康熙二十五年,任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1—1390 【介绍】: 元明间大名府滑县人,字仲敏。元顺帝至正进士。任盐山尹,弃归。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预修《》、《乐》诸书。事竣,不仕归。后以荐授国子助教,累迁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祭酒。严立学规,勤于讲解。十八年复开进士科,所取士,国子监生占三之二。卒谥文恪。有《西隐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
讷字仲敏,滑县人。
元进士,官盐山知县。
洪武六年,应聘为北平考官。
十三年,徵为国子助教,迁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改国子祭酒卒。
正德中,追谥文恪。
有《西隐集》十卷。
(《四库总目》:讷领成均胄子之任,师道严正,为一时典型。
文章亦浑厚醇雅。
其奉敕制《太学碑》,极为太祖昕赏,今具在集中。
又有《壬子岁考试秋闱次北平》诗及《秋闱即事》诸诗。
壬子乃洪武六年,盖讷未仕之前,已应聘为北平考官,而本传、墓志均未之载。
其《过元故宫》诗十九首,尤缠绵悱恻,有风人忠厚之遗。
田按:刘三吾撰讷墓志,称所著《西隐集》十七卷。
《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俱作十卷。
今所传本及《四库》著录本均十卷,其非足本,」抑或为后人改并,未可知矣。)
维基
宋讷(1311年—1390年),字仲敏,号西隐,河南滑县人,元末明初政治人物。元至正年间进士,明洪武年间官至国子监祭酒。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中进士,任盐山县县尹,后弃官归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参与《》、《乐》等书的编撰,书成归乡。后由四辅官杜敩推荐,担任国子助教。洪武十五年(1382年),提拔为翰林学士,撰《宣圣庙碑》。历改文渊阁大学士。其以严格教学为准。后担任国子监祭酒。当时太学中多公侯官宦子弟,且生徒众多,颇难管理教授,宋讷立学规,身言并教,师道大立。洪武十八年和二十一年两次会试,考中者大都是太学的学生,占三分之二,而且名列前茅,宋讷因而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当时,国子监助教金文征嫉妒宋讷,串通吏部尚书余熂,迫使宋讷辞职。朱元璋得知后大怒,诛金文征、余熂,仍留下宋讷。当时宋讷生病,朱元璋说:“讷有寿骨,无忧也。”不久果然痊瘉。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迁祭酒。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病终,年八十。有《西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