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宏谋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86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司马池子。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初编撰战国至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全宋诗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
初仕苏州签判。
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
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为并州通判。
召还为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为龙图阁直学士。
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
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
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
赠温国公,谥文正。
有文集八十卷,杂著多种。
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为底本,参校清乾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
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
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
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存词三首,见《苕溪渔隐丛话》及《阳春白雪》。
全宋文·卷一一七二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登进士甲科。历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累迁开封府推官,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仁宗未立嗣,数上疏谏言。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判吏部流内铨。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除御史中丞,权知审官院。王安石行新政,光持异议,与安石数论辩于帝前。由是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凡十五年。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召为门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废新政。是年九月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文集八十卷,《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考异》三十卷,《通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涑水纪闻》十卷等,并注释《》、《孝经》、《老子》、《法言》、《太玄》等。见苏轼《司马文正公光行状》(《东坡集》卷三六),《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2—1751 【介绍】: 清江苏金坛人,字罕皆,家近巳山,学者称巳山先生。雍正元年进士,授检讨。旋假归不再出仕。曾主讲维扬书院。长于八股文。有《四书本义汇参》、《巳山先生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五
王步青,字汉阶,又字罕皆,号己山,金坛人。雍正癸卯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有《鸴鸠草》。
维基
王步青(1672年—1751年),字汉阶,又字罕皆,号后村、己山,别称己山先生。
江苏省镇江府金坛县(今属常州市金坛市)人。
经学家、理学家。
王步青长身玉立,自年少为诸生时便以文采知名,但潜心钻研经学义理。
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招集江苏十五府知名文士至苏州紫阳书院,讲授《语录》;三次考试,王步青都取得第一,张伯行称赞王步青能「窥道之本原,契圣贤之旨趣」。
曾经与桂林陈宏谋有十馀封书信往来,都以道义相互勉励,兴办正学、整饬吏治、激励风俗,期许成为一代名臣。
陈宏谋称王步青的学问以濂、洛、关、闽为宗,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躬行心得,不只是空言。
王步青每日随身携带书籍,随时阅读,舟车行路时也不曾间断。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乡试举人。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第三甲第八十六名同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1725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雍正六年(1728年)告归。
王步青入翰林时已年过五十岁,在京师时独自居住一小屋;归乡后闭门教授学生,府县官员都很少见到其面。
掌教扬州维扬书院,遵循白鹿洞书院遗规,主张「我朝用经义取士,士子当因文见道」,门生多为名士;又选辑乡会试中式墨卷,反对浮誇、推崇典雅文风,许多文士以其为宗。
晚年更加勤学,购买一处房屋,书斋命名为「无逸所」,座右铭:「道脉端须存夜气,老年尤务惜分阴」。
乾隆十六年(1751年)无疾而卒,年八十,入祀乡贤祠。
沈德潜为其撰墓碑铭:「金沙王氏,代有令德,笃生醇儒,日光玉色。
立朝扬华,归田纂述,敬信紫阳,窥寻正脉。
剪繁剔芜,尊孔黜墨,昭示后人,天空水碧。
循循庸行,惟正是适。
名因实流,道随年积。
斯人云亡,士林伤衋。
习吉佳城,郁苍松枥。
吾作铭词,勒于文石,后有过者,车行必式。」
王立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湘阴人,字荫庭。
乾隆十七年举人。
历官桂阳教谕、龙山训导,擢万年知县。
有史才,与兄王立楷纂修县志,继修通志,为巡抚陈宏谋所倚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12-1960,字琴可,桂林人。
明靖江王后裔。
1934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历任桂林中学、南宁高中、桂林师范学校教师,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广西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中参与进步文化活动。
对中国韵文史、古文字学及南明史素有研究,尤长于词。
被柳亚子赏识,有“桂林才子”之誉。
1943年与柳亚子策划开展南明史研究,次年又与柳亚子等发起成立南明史自征社。
广西解放后曾任桂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广西大学、山西大学教授,山西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
著有《壬午春词》、《甲申秋词》、《且止吟》、《续独秀峰题壁三十首和原韵》、《甘寂寞室诗稿》、《甘寂寞室集外诗》、《石涛研究》、《陈榕门先生年谱》、《靖江王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