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敬安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大定,字密源,姓邓氏,黄陂人也。
父学浩,母蔡氏,雷雨中见宝塔涌见其前,感而有身。
故生有自来,幼而素食,有志遗尘,及严慈见背,诣随州仁圣寺礼本分剃度,同参大千知为道器,时善诱之。
定为沙弥,即精进猛勇,胁不沾席。
咸丰五年,定年三十二,从襄阳净信寺映川圆具。
遭逢寇乱,三为贼虏,皆因缘得脱。
避兵年馀,居徙无常。
入蜀至宝光寺,参妙香不契。
乃遍历终南、五台、九华、普陀,维扬之高旻,毗陵之天宁,皆定问道处。
最后至金山见观心慧,令参念佛是谁有省。
定本名大顶,观问名时,聆音未悉,误为大定,乃曰:“一定多少时?
”对曰:“不堕诸数。
”观笑曰:“可谓大定矣。
”自是始更名大定,久之命为领釉。
同治甲戌,观示寂。
时定已还鄂,居归元寺,迎之还山。
初不言住持事,既至丈室,首座惟请继席,竖辞不允。
惟偕众僧环跪不起,定不得已,许之。
然性枯淡,居二年即退。
仍禅诵不倦,虽老不假给侍,躬自缝浣,或略失威仪,即跪佛前痛自责励,学者为之感泣。
室中惟一禅床,常坐一日如弹指顷,尚言恐有走漏,愧古人多矣,其真诣如此。
光绪癸卯年已八十,众讲开期弘法,登坛乞戒者五百馀人,极一时法会之盛。
丙午七月,偶患疾,延医视之。
定笑曰:“我本无病,奚用药为?
”犹兀坐自若。
高居士者,本五戒弟子,辞之他往。
定曰:“勿去,恐汝回时不及见。
”或以为戏言。
至八月三日,有请益者,初不之答,哀恳再三,乃厉声曰: “汝真欲参禅,祗须到底毋懈,若中道而返,前功尽弃。
”言词痛切,闻者堕泪。
明日五鼓,呼侍者扶起,端坐至日午,头稍低侧。
或呼曰:“老宿平时脊梁如铁,今何乃尔?
”定闻,即举头,泊然而寂。
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四日也。
寿八十三,腊五十有五,坐五十二夏。
茶毗火灭,远见其面目如常,俨然入定。
近视则薪尽无馀,获舍利无数,塔于五峰山之阳。
生平教人真参实悟,不贵口头利滑,偶拈古人论说,皆得其要。
尝游普陀,与一座主论“二六时中,安身立命”之处。
喟然叹曰:“真妄相待,纵饶證真,亦是对待边事,岂究竟耶?
”闻者感服。
弟子慈本,状其行事,乞释敬安为之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达观(一一三八~一二一二),号息庵,俗姓赵,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出家于本县之法惠寺,师正觉。
游方参天童应庵、道场无庵、天封水庵。
开法于严之灵岩,阅四五刹。
晚自金山被旨灵隐,越四载,告老请归天童。
宁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五。
事见《北涧集》卷一○《天童山息庵禅师塔铭》。
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
子凝,太宗、真宗时僧人,天童山(今浙江宁波太白山)景德寺住持,尝重植寺前夹道松二十里。
延庆寺法智大师知礼(又号四明法师)作《十不二门指要钞》,中引达磨门下三人语,子凝与之累书往返辩难,达二十书。
今仅存三书。
见《草庵录纪天童四明往复书》(载《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天童寺志》卷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志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点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清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松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修己,庐山僧。
为南岳下十世,谷隐聪禅师法嗣。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入四明山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二、《四明宋僧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颖(九八九~一○六○),俗姓丘,字达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为南岳十一世(《五灯会元》卷一二谓南岳下十世)谷隐聪禅师法嗣。
年十三依龙兴寺。
长游京师,与欧阳修为友。
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主明州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
仁宗嘉祐五年卒,年七十二。
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七、《五灯会元》卷一二、《四明山》卷二。
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
昙颖(九八九——一○六○),字达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丘氏子。出家龙兴寺,与欧阳修、刁景纯等游,于书无所不读,所为词章多出尘语。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七。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七
禅师名昙颖。生钱塘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明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惘然弃去。至石门。谒聪禅师。理明安之语。曰师意如何。聪曰。大阳不道不是。但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与么。颖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聪曰。粪墼子。又问。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聪曰。牡丹丛下睡猫儿。颖愈疑骇。日扣之。竟无得益。自奋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终不出山。聪一日见普请。问曰。今日运薪乎。颖曰然运薪。聪曰。云门尝问。人般柴。柴般人。如何会。颖不能对。聪因植杖石坐。笑曰。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否者拙。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执。故自为断续。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颖于是默契其旨。良久曰。如石头曰。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谓非悟。聪曰。汝以此句为药语。为病语。颖曰。是药语。聪呵曰。汝乃以病为药。又可哉。颖曰。事如函得盖。理如箭直锋。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兹寔未谕。聪曰。借其妙至是。亦止明理事而已。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矧事理能尽乎。故世尊曰。理障碍正知见。事障能续生死。颖恍如梦觉。曰如何受用。聪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颖叹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皆是死门。终非活路。即日辞去。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日夕问道。一时公卿多就见。闻其议论。随机开悟。李公问曰。人死识归何所。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李公曰。生则端愿已知。曰。生从何来。李公拟议。颖揕其胸。曰。秖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对曰。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路。颖拓开曰。百年一梦。又问。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华。大尉就有中觅无。手𭢈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恶成境。大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进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恶都莫思量。又问。不思量后。心归何所。颖曰。且请太尉归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隐静。明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嘉祐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扬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大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候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丈。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五年元日也。阅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三夏。颖英气压诸方。荐福怀禅师。诵十玄谈。至祖意。颖曰。当曰十圣未明此旨。特以声律不恊。故耳。三贤十圣序。不如是。怀曰。宗门无许事。颖熟视。以手画按。作十字曰。汝识此字乎。汝以谓甑箅耳。怀无能言颖。拂衣去。曰。我要与汝斗死。生吾不敌汝也。 赞曰。东坡曰。佛法浸远。真伪相半。寓言指法。大率相似。至于二乘禅定。外道神通。非我肉眼所能勘验。然临死生祸福之际。不容伪矣。吾视颖之谢世。无以异人适城市之易。然真大丈夫也哉。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释昙颖,字达观。姓丘氏,钱塘人。得法谷隐聪。颖性爽直,语言率真。取譬晓人,以近喻远。闻所开示,类皆世缘俗谛,或杂嵬琐谐谭。尝以事斥一僧去,每升堂辄追念旧恶,慢詈累日,有一僧心非之,竟诣丈室,面数颖过,颖颔之而不言,而僧因从此悟去,乃以信香嗣颖法。颖有文采,名人多与之游。主雪窦时,梅尧臣送之诗曰:“朝从雪窦请,暮卷雪衲轻。莫问居士病,自从他方行。吴霜点髭根,海鸟随众迎。安隐彼道场,万事都忘情。”“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间。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颖尝游上雪窦,亦有诗曰:“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无日不飞丹洞鹤,有时忽起隐潭龙。只应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政和五年,建亭于山麓,以憩行人。颖又有《四明十题》,梅尧臣和之,并见《山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1—1533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仁卿,号石窗。工书法。正德九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官郎中。嘉靖时官桂林知府,以直被劾归。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字仁卿少慕四明山更号石窗自童子时辄嗜学以儒士举于乡中进士授官刑曹善决狱取平历迁郎中改兵部出守桂林桂林俗犷民喜讼击狱多久不决先生至日为论报决遣月中狱一空田州岑氏作乱发兵郡中苦转输民负租积百万先生尽心区画与民相缓急报课得最入觐命复原郡先生意不欲更赴官强之行数迁延不上竟坐劾即解组归性笃孝友与人交温恭有蕴藉意味萧然常置势分于度外人望之癯然一布衣也既归田日以著述为事岁不一入城市有所请谒每杖策所之见云蒸霞起草木向荣辄欣然自喜间与二三故人游于日岭雪窦之间攀萝拊石吟啸相酬自谓得骚人逐客之乐无与同者为诗学杜工部王右丞二家几入其室书法尤重一时每下笔斐亹得者宝之竟以感微疾不药而死年甫四十三名士大夫闻之俱哭失声所著石窗集墨妙传世甚多
维基
华爱(1491年—1533年),榜名吕爱,字仁卿,号石窗,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正德甲戌进士。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二甲第十六名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南京兵部郎中,出守桂林府,所至皆有政绩。进京入觐后,复除原职,华爱不想再往桂林当官,因迁延日久被弹劾革职。他精于书法,尤工行草,为诗有王维之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方授,字子留,崇祯诸生,甲申后为僧,结茅四明山,没年二十七,有《浙游草》。
释本心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八
释本心,字法忍,姓郭氏,蔚人也。
童年好道,不昧夙因,年及弱冠,礼本州朝阳寺明月得度。
月尚苦行,躬亲田牧,不授一经。
心力作逾人,少倦辄遭棒喝,安然受之,不以为苦,历六寒暑。
一日,自念“别母出家,乃为种田求生计耶?
”因于残编中得《般若经》一卷,读之皆心中所欲言者,及闻僧诵《法华经》至《学无学品》,砉然有省,遂潜入都,从西域寺圆通受具。
贫不能购经,乃以直缀一袭,易得《法华》全部,披读一周,洞见诸佛出世本怀,深入法华三昧。
适金山常静自五台回,与心一见,论宗乘如旧识。
同治十一年,践常静之约,南游至金山,见观心慧,观以向上键锤接之,遂蒙印可,如永嘉之遇曹溪也。
心深自韬晦,结茅终南,常于老虎穴习定,坐数日如弹指。
后为金山、高旻两寺首座,学者咨厥心要,所至云从。
惟赋性严正,稍见非法,即拂衣去。
光绪戊子,过句容赤山,喜其地幽阒,诛茅覆庵,为休息处。
四方衲子闻风,来者至屋不能容,乃伐柯结宇,垒石为墙,领众立规,俨如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尝示众云:“诸方浩浩,说禅说教。
赤山祇斸石锄土,设有问西来意,便与锄一柄觅生活。
”心古道自处,不徇世情,呵斥诸方,罕可其意。
盖其时,三关、四句、六步禅之说炽行。
心常曰:“古人三关四句,乃大死大活后,勘验学者,一时方便,岂可认为实法有传授耶?
今人业谶茫茫,无本可据,不教看死䛡头,何能敌生死得生悟?
”又言:“末法之世,浅尝末道,专用邪智,穿凿古人言句,盲笺混释,自炫多闻。
无知之徒,奉为秘典,此《楞严》所谓断送佛祖慧命者,莫此为甚。
”其痛心宗教如此。
心虽秉拈花之旨,而深契如来一代时教,每禅馀,为众讲解大乘要义,通彻骨髓。
楚北归元寺请讲《楞严》、《法华》者再。
平日机辩纵横,如疾雷迅电,不可摸捉。
及诱掖后进,恒谆谆不倦,务使人人因指见月,得意妄诠而后已。
尤善《楞伽》、《唯识》诸部,语学者曰:“修行不能掀翻,入八识窠臼,纵有妙语,皆识神耳。
”乙巳秋,方讲《观楞伽笔记》,忽焉示疾,乃辞众曰:“吾化缘已毕,将长行矣。
”有弟子问曰:“此去依止何地?
”曰:“一切无依,唯依般若。
”语毕潜然。
次日黎明,右胁吉祥而逝,时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十月十六日也。
世寿六十有一,僧腊四十有二。
明年四月,门人奉全身塔于兹山。
起龛之日,千众围绕,声音动地,香花塞途。
释敬安寄禅,于光绪纪元,相与结夏金山。
明年丙子,又于西湖龙井汲泉煮茗,坐石上论宗门事,叹为极生平法喜,因追怀良契,哀述善逝,为之铭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
黄尊素长子。
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
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
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
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
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
宗羲归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
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
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
康熙间举鸿博、荐修《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
其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
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
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明文海》。
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
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
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一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余姚人,明御史尊素子。鲁王以为左佥都御史。国朝康熙戊午举博学鸿词,庚申荐修《明史》,均辞。从祀孔庙。有《南雷诗历》。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