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之琛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陈意芗印谱(甲戌)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三桥。)(雪渔。)铁笔世所崇,如锥画沙铜在镕。
末流徽派孰矫枉,复古六子雄浙中。
(小松。)(铁生。)(曼生。)(山堂。)尽健者,继金(冬心。)(钝丁。)起声隆隆。
温莹侧媚雨不掩,下视钱(叔盖。)次闲。)犹附庸。
板桥变古隶作篆,欲以别子承大宗。
孤标一帜纵不振,妙在野战能藏锋。
石如徽产殿浙派,目以正轨疑非公。
私淑何止一濠叟,倦游阁又东洲翁。
同光风尚忽一变,穰翁撝叔角两雄。
缶庐晚出号刚健,支流犷野吾所恫。
乡人篆刻不数觏,金石象玉谁能攻。
意芗使刀类使笔,惟意所造斤成风。
印人姓字入谱录,汪启淑踵周亮工。
期君继此有述作,不朽盛业非雕虫。
西泠西畔足句留,岚影波光霭暮秋。
霜叶黄飞临水榭,夕阳红衬远山楼。
座逢知己皆名士,酒御轻寒袭敝裘。
所惜汪伦迟未至,清樽不共画船游。
水晶宫中倒好嬉,学古编述吾丘跛。
朱文宗唐白文汉,约旨正脉三桥持。
长卿承文倡秦汉,天都派古闽派奇。
唐宋无印明继汉,古法新意双荄滋。
兹论半夸世不仞,因树屋传劳谆謘。
后来程高健雄积,怀宁遂起追臣斯。
引曳居然变蝌斗,郁律正见蟠蛟螭。
天都极轨盛不再,闽亡浙兴异军驰。
钝丁后世长卿欤,黄陈八分润色之。
冬心秋堂各奇雅,私玺周秦次闲为。
明印与诗偕嬗变,我朝印与书家齐。
北碑书论一鼓荡,印人转益师多师。
悲盦书得琅琊肥,吴叟博综靡不宜。
意外巧妙十二种,掎摭碑额弩牙机。
邓家气骨赵家肉,吴家神理融嬴姬。
八体交光一体摄,重重帝网千摩尼。
信知缪篆绸缪施,义在不凝妙推移。
泉文镜铭权诏版,上溯向有殷墟龟。
周家文繁殷质简,齐鲁缜密楚威夷。
后来变化悬可察,妙门岂独砖华离。
郭生家学三世资,画书一耳奚㠁嵯。
近来摹印勇察拟,使刀如笔如旋规。
妙年得此吁不让,往往起捋仪徵髭。
若使乘酣劖不止,惊绝那不惊昌黎。
我为生言不诞欺,近五百年著积微,后者不穷前不澌。
若山生木木异枝,若水导源源有厮,阅千剑馀干莫飞。
五十三参善财资,修业而息锲不疲。
有大羯磨将子随,青眼高歌吾老兮。
旧时门巷,有旧时池馆,旧时花石。
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此境都如昔。
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

尚记丸髻荷衣,儿时学步,细数山坡级。
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谓潜园、慈柏诸君。)
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
雨晴碧窈。
恁凄楚客里、闲愁难扫。
翠断画栏,不似年时珠帘绕。
横江一带伤心草。
漫春意、徐徐催到。
两三帆影,回烟转水,特迎斜照。

缥缈。
家山一点,越州远望眼、西陵遮了。
奈忍听伊,林影疏疏啼新鸟。
韶华容易天涯老。
问俊侣、飘零多少。
休题琼琯金卮,那回怀抱。
题汤君东父印谱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君昔年少居浙中,摹印故与黄(小松。)(山堂。)同。
偶然旁遁近陈(曼生。)次闲。),拙致独逊丁龙泓。
印泥璀错文字红,置身疑在嘉道中。
不然何从见此手,使石化雪刀如风。
近来刻者炫秦汉,文难急就凡将通。
君遂敛袖懒再刻,不扶自直麻与蓬。
君毋小技憎雕虫,自苦后必知良工。
削觚一集世多重,我感所友吴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