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江日升(?~?),本名林敬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解元,父林兆麟。然而作者在《台湾外记》卷一中却云自己父亲名字是「江美鳌」,曾随明将郑彩在长江护卫南明弘光帝,康熙十六年(1677)降清,其后往广东连平州任职。今据《广东通志》卷五十九职官所载,并无「江美鳌」,却有「林兆麟」任职连平州督标中营副将。因而陈大道以为林兆麟在明郑旗下抗清时,改名为「江美鳌」,降清后恢复本名,而作者自幼随父亲姓「江」,纵使日后父亲恢复「林」姓,但他惯用「江日升」名字,以此姓名写作,参加科举。然则据方豪的考證,认为江日升原姓林,字敬夫,林兆麟是他的生父,惠安前型人;而江美鳌是其寄父或后父,同安高浦所人,因姓江,遂改名日升,字东旭。在此二说并列以为参考。 江氏著有《台湾外记》,以明末清初郑氏四代五主的历史发展为核心,起自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郑克塽降附清朝,凡六十三间事,依年编次,并于文字叙述中不时利用附注、附记、按语的方式补充说明。江日升在其自序云:「闽人说闽事,以应纂修国史者采择焉」、「就其始末,广搜辑成」,说明他想替历史留下记录,作为修史者参考资料的写作动机。书中或由作者耳闻目睹,或多方徵考文献,可说是记载晚明郑氏家族最详细的作品。《台湾外记》的版本甚多,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台湾文献丛刊」版的《台湾外记》十卷,是方豪根据七种版本合校而来。此处所据为吴晓玲藏求无不获斋原刊影印,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参考周明初〈前言〉(《台湾外记》,上海古籍出版)。〗,今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小说集成》中第四一六 ~ 四一七册。(余美玲撰)
人物简介
释性音,字迦陵,别号吹馀,姓李氏,沈阳人。母氏许,梦日轮堕怀感而生。音面如圆月。童时就学,初受章句,于性命之说,即能诘问。及长,不乐世缘,长怀高行,禁于父兄,不伸厥志。年二十四,始投高阳毗卢真一,求薙发,寻受具戒。真一示以本来面目䛡,默参有省。辞一南游,时济洞尊宿法席相望,音皆谒叩,多未能契。及见梦庵于理安,便入记室。安每有垂问,横机不让,竟授衣拂,已而辞去。道经六安,爱雪峰山水之胜,颇欲栖止。康熙丁亥,梦庵主柏林,寓书招之入京,分座临众,勘验真切简要,莫不推服。戊子夏,梦庵寂,诸山耆旧,请音继席,乃遁之西山。缁素复以大千佛寺,敦逼出世,据座提唱,广众翘仰,为法为人,剿知刋见。于是方来英俊,奔趋恐后,座前环绕三千馀指,禅风斯鬯。殷勤六载,得益如林。未几,携锡补处柏林,才及三稔,而杭之理安,虚席以待,又往应之。方欲避酬答,憩山阿,江右许方伯兆麟,以庐山归宗请为栖息之地,忻然赴之。未逾年而有京都大觉之命。雍正元春,忽谢院事,飘然而南,一瓢一笠,山栖水宿,居无定止。四方徵书交至,郤之弗顾。四年秋,复还归宗,独居静室。凉风九月,偶示微疾,举疏山造塔事,遂段作颂有“此处埋老僧不得,羊肠鸟道自庚辛”之语,为后来迁塔燕都西山大觉先兆。以雍正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示寂,礼亲王汇其事迹奏闻,敕赠“圆通妙智大觉禅师”。著有《十会语录》二十卷,《语要》、《指要》各一卷,外集《宗鉴法林》七十二卷,《是名正句》八卷,《宗统一丝》十二卷,《杂毒海》八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