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耐人家旧相门,共嗟北路尚堪论。
载披留别知己叙,此意寥寥属耳孙。
罗绮深宫二十年,更持桃李向谁妍?
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头好墓田。
注:山房随笔:金国南迁,浸弱不支,又迁睢阳,某后不肯播迁,宁死于汴。元遗山有诗云云。
东皋杂钞:金国南迁后,国浸弱云云,见山房随笔。王阮亭但谓其拟张祜「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盖哀金宫人之被俘虏者耳,岂未见此耶?
我有百除夕,蘧庐是处安。
翻因归路近,始觉到家难。
浦隔雁声落,篷孤灯影寒。
家人应共说,宾阁尚盘桓。
注:新城王尚书士禛阮亭云:中诗工五言,其近体亦冲澹。如:「聊随碧溪转,忽与白鸥逢。」「小雨十数点,澹烟三四峰。」「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湖雪残波岸,船灯独夜人。」「落叶半藏路,清风时满溪。」「西风一夜雨,丹桂满林花。」皆有唐贤风味。
萧萧风雨麦秋寒,把笔临摹强自宽。
赖有□君相慰藉,松肪笋脯劝加餐。
渔洋山人精华录:太液兄家旧藏倪元镇画,自题云云。此诗甚佳,而云林集不载。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杨仪《骊珠杂录》:常熟时大本赋《白燕》诗云:「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誇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录旦杨铁崖。铁崖亟称「珠帘」「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坐,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景文归作诗,翌日呈之,铁崖击节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以此得名。
《静志居诗话》:海叟居松江府治东门外。崇帧末,单麻城恂即其址构白燕庵。李舍人待问书联于柱云:「春风燕子依然入,东海鳗鱼不可寻。」相传孝陵有言:「东海走却大鳗鱼,何处寻得?」为海叟而发也。
王士禛《渔洋诗话》:松江有白燕庵,海叟故居也。康熙丙戌,门人周策铭写其遗集相寄,馀感而题之云:「鼎足高杨尔不惭,百年遗迹改名蓝。乌衣王谢俱零落,七字风流白燕庵。
碧鸡坊里春风颠,浣花溪边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开元前。
饭颗山头忆相见,历下新亭旧时面。
吟诗未遣髭须愁,愁绝边尘暗河县。
平生落笔五岳摇,调笑不作儿女娇。
锦袍仙人伯仲耳,孰谓有作徒相嘲。
诗卷长留两不灭,玉颜癯骨俱清绝。
万古诗人照胆寒,松柏苍然傲冰雪。
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
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游珠林。
新诗墨妙聚片纸,今我观之谐夙心。
嗟余岂是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无。
纷纷馀子风斯下,独立惟见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
王士禛《居易录》:赵松雪画《杜子美戴笠图》,深衣乌帽,加竹笠其上,足蹑芒鞋,昂首袖手,若行吟之状。下方有「赵子昂氏」及「松雪斋」二印。上有刘崧子高题绝句云:「杜陵憔悴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自跋云:「右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往年馀得之高安刘氏。它日与□□徵士观画于桃源山中,因持以归之。并题识其上云。洪武庚申秋仲,珠林生刘崧书。」解春雨又题七言长歌一篇,书法精劲。类邢太仆,末题「前翰林解缙书」,诗不见本集。予平生所见唯故友宋荔裳所刻秦州像,何宇度所刻成都浣花草堂像,皆石本。盖皆临松雪画,而风神不及远矣。
施闰章《蠖斋诗话》:西昌萧伯玉太常旧藏杜陵图,高可盈尺,纯用白描而神采高寒,赵文敏笔也。刘公子高题句,解缙春雨又书长歌其上。此诗既佳,而解集失载,字体作指大行草,遒润有法,绝非世所传解书体也。时以赵画、刘、解两公题为三绝。馀官湖西,从萧氏孟旸见之,赏异作诗,萧辄欲见赠,不受,及归田再赠,始受之。时一展对,如揖浣花老人也。
林竹斑斑月上迟,鸟啼花落暮春时。
青衣不是苍梧野,却有峨眉望九疑。
《渔洋诗话》:馀登淩云石壁,刻诗甚多,惟安磐《松溪》四绝句甚工,记其句云:「青衣不是苍梧野,却有峨嵋望九疑。」盖峨眉三峰正直淩云九峰之西,中隔三江,至其地知其诗之工也。
帘栊秋未晚,花雾夕偏佳。
暗牖通新烛,虚堂闻落钗。
淅淅乌栖树,明明月堕怀。
相思不可见,兰生故绕阶。
翁方纲《石洲诗话》:迪功五集内,未尝无造诣处。今读《迪功集》,自必以其师古者为正矣。然如朱竹诧其《效何逊》之作云:「暗牖通新烛,虚堂闻落钗。」竹诧作「响落钗」,本是「闻」字,实不可易,以音节言,对上句「通」字,似乎可仄,然此处用仄,则上四句纯乎谐调矣。下四句「淅淅」奚为而变仄,「兰生」奚为而变平耶?渔洋最善讲音节,不知曾见此否?
洞庭木叶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南征。
王士禛《池北偶谈》:徐祯卿「洞庭叶求下」一篇,非太白不能作,千古绝调也。曹学佺亦有《秦淮送别》一篇云:「疏篱豆花雨,远水荻芦烟。忽弄月中笛,欲开江上船。」情致殆不减徐。徐五集中有一绝云:「渺渺太湖秋水阔,扁舟摇动碧琉璃。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曹一绝可以相敌,新林浦云:「夹岸人家映柳条,玄晖遗迹草萧萧。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东泉诗话》:徐祯卿五律学孟襄阳,气格极相似,颈联往往不对,如:「故人惠思我,百里寄瑶音。独在山中宿,松斋清道心。」并以流利为贵,不以对待为工。又:「阳月随阳鸟,遥从塞上来。北人江北塑,不见陇头梅。」四句遥对。又:「今来寒食节,独望灞陵园。」「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二篇句法相似,可悟活法。
长安月,离离出海峤。
遥见层城隐半轮,渐看阿阁衔初照。
潋滟黄金波,团圆白玉盘。
青天流景披红蕊,白露含辉汎紫兰。
紫兰红蕊西风起,九衢夹道秋如水。
锦幌高褰香雾开,琐闱斜映轻霞举。
雾沉霞落天宇开,万户千门月明里。
月明皎皎陌东西,柏寝岧峣望不迷。
侯家台榭光先满,戚里笙歌影乍低。
濯濯芙蓉生玉沼,娟娟杨柳覆金堤。
凤凰楼上吹箫女,蟋蟀堂中织锦妻。
别有深宫闭深院,年年岁岁愁相见。
金屋萤流长信阶,绮栊燕入昭阳殿。
赵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团扇。
秋来明月照金微,榆黄沙白路逶迤。
征夫塞上怜行影,少妇窗前想画眉。
上林鸿雁书中恨,北地关山笛里悲。
书中笛里空相忆,几见盈亏泪沾臆。
红闺貌减落春华,玉门肠断逢秋色。
春华秋色递如流,东家怨女上妆楼。
流苏帐捲初安镜,翡翠帘开自上钩。
河边织女期七夕,天上嫦娥奈九秋。
七夕风涛还可渡,九秋霜露迥生愁。
九秋七夕须臾易,盛年一去真堪惜。
可怜扬彩入罗帏,可怜流素凝瑶席。
未作当垆卖酒人,难邀隔座援琴客。
客心对此叹蹉跎,乌鹊南飞可奈何。
江头商妇移船待,湖上佳人挟瑟歌。
此时凭阑垂玉箸,此时灭烛敛青蛾。
玉箸青蛾苦缄怨,缄怨含情不能吐。
丽色春妍桃李蹊,迟辉晚媚菖蒲浦。
与君相思在二八,与君相期在三五。
空持夜被贴鸳鸯,空持暖玉擎鹦鹉。
青衫泣掩琵琶弦,银屏忍对箜篌语。
箜篌再弹月已微,穿廊入闼霭斜辉。
归心日远大刀折,极目天涯破镜飞。
《四库总目》:景明于七言古体深崇四杰转韵之格,王士禛《论诗绝句》乃颇不以景明为然。其实七言肇自汉氏,率乏长篇。魏文帝《燕歌行》以后,始自为音节,鲍照《行路难》始别成变调,继而作者实不多逢。至永明以还,蝉联换韵,宛转抑扬,规模始就。故初唐以至长庆,多从其格。即杜甫诸歌行,鱼龙百变,不可端倪。而《洗兵马》、《高都护》、《骢马行》等篇,亦不废此一体。土禛所论以防浮艳涂饰之弊则可,必以景明之论足误后人,则不免于惩羹而吹齑矣。
《诗薮》:仲默论歌行允谓前人未发,然特专明一义,匪以尽概诸方,王、杨四子虽偏工流畅,而体格弥卑,变化未睹,唐人一代皆尔。何以远过齐、梁?必有李、杜二公,大观斯极。仲默集中为此体仅《明月》、《帝京》、《昔游》三篇,他不尽尔,其意可窥。
《明诗选》:宋辕文曰:「读仲默《明月篇》叙、似欲舍少陵而宗初唐。然其于少陵深有所得,特以秀色掩之。或以为似李东川,此其姿制流佚同耳。东川取境甚狭,仲默广矣,雅语亦胜之。」
《明诗别裁》:新城王阮亭论诗云:「接迹风人《明月篇》,何郎妙悟本从天。王杨卢骆当时体,莫逐刀圭误后贤。」真不被前人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