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惔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9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晋书》曰:刘宏。字终嘏。光禄勋。宏兄粹。字纯嘏。侍中宏弟潢。字冲嘏。吏部尚书。并有名中朝。时人语曰:
洛中雅雅。有三嘏(○《晋书》刘惔传。《世说》新语识鉴篇。《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四十四作洛中谚。)
驸马都尉刘真长 东晋 · 谢万
四言诗
弱冠振缨,结婚帝室。
绸缪姻娅,连光云日(《初学记》十)
毛公过我竹间堂,赠我新诗敌夜光。
盛德自为南土秀,清风何羡北窗凉。
漳江日落人争渡,古寺僧归月上廊。
挥麈细谈家世事,时材无复数真长
送黄介可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漳川螺浦共家乡,醉墨题诗尚挂墙。
天末异时怀李白,风流谁复数真长
那知此日长江簿,即是昔时江夏黄。
鹏背知横几千(王本作万)里,棘间何地可回翔。
大运不可诘,人生亦何常。
而我三年中,春来皆异乡。
前年风雨交,扁舟入潇湘。
经岁一归来,又复客汾阳。
今更留海壖,依然垂空囊。
有如白鸥鸟,流浪沧洲傍。
久客道益卑,随波空劳攘。
揽镜自踌躇,鬓毛飒已苍。
万事无一成,中怀祗摧藏。
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
閒中观摴蒱,亦辄遭谤伤。
夫子坦白衷,襟度何汪洋。
能容叔夜懒,兼恕次公狂。
灼灼红梅开,数为罗酒浆。
邀我赋新句,冰绡墨淋浪。
醉中礼法疏,调笑喧中堂。
小妓颇便娟,新为堕马妆。
轻歌敛红袖,能招双凤凰。
忽转凤将雏,人谓陌上桑。
一座尽倾倒,吾亦盈百觞。
回觞属主人,此乐殊未央。
耳热舞甘蔗,奇气自飞扬。
何必求神仙,远索不死方。
今古争贤愚,过眼皆秕糠。
遭逢岂力取,徒尔搅中肠。
君看阴与晴,明日即茫茫。
玉龟山真长仙。
九光曜。五云生。
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
耇如玄罗。出入游太清
⑴ ○《乐府诗集》五十一。《诗纪》六十四。
尔寔冠群后,惟余实念功(○梁书柳惔传。南史刘惔传。)
次韵送叔夏 元 · 李孝光
七言律诗
陈生莲菂出泥香,张老调高含徵商。
来日燕翻芹雨暖,别时人趁稻风凉。
□头二客嘲齑杵,乞巧诸郎具酒觞。
日暮西风过鸿雁,莫言无使问真长
夏剑丞六十生日 其二 (甲戌)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绝句
相携茗坐辛园客(定之。),每共春游墨谑庼(公清。)
老去诗人槌样钝,尊前吴语十分渹(《世说》,王丞相曰「何乃渹」,刘真长谓作吴语,刘孝标注「吴人以冷为渹」。同辈中董卿语最冷峭,剑丞则质直,故群以董卿语为渹语也。)
玄览赋 南梁 · 萧绎
岁次旃蒙,月建司空,变凌阴之吕,扇广莫之风,萧子褰帷九水,作牧三宫,乃盱衡而言曰:惟天惟大,惟尧则之;
惟地惟厚,惟王国之。
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陈六联于八则,弘九职于三令,运璇枢而御宇,执玉衡而齐政,大矣广矣,无德而称。
俯《齿取》《齿禺》于轩羲,谅斗笞于子姒;
包《河图》与《洛书》。
括龙官乎凤纪,超大德于百王;
高鸿名于万祀,惟天纵于副后。
逾启诵而惟首,既伦儒于肃成;
复断狱于长寿,岂止丕庄屈膝。
将令班郑捧帚,譬衢樽而待酌;
若悬钟之须扣,前逾紧象之外。
声高洙、泗之右,伊俯己之颛愚;
谬联萼于天衢,筮东门而画野。
创南国而分墟,诏伯宗以为傧;
诰内史而策书,用分兹于茅社。
从侯服而俾子,类金兽以封建;
非桐圭以锡处,尔其湘水之东。
即我龟蒙,魏甘露而分邑,吴太平而定中。
镇麟山之崔嵬,傍龙迹其穹隆;
金城高而相属,石燕起而依风。
岂连镳于分陕,羡追踪于二公。
彼琅台之作守,有彭泗之嘉名;
殊并海之分地,异鱼石之所城。
经沈子之高墉,盖水运之堤封;
谢礼乐之干橹,阅武骑之輣冲。
轼锦车而前骛,驱鱼轩而继踪;
无复鸾歌凤舞,唯对绿柳青松。
留吴宫之宿燕,响平陵之夜钟;
飞余辔而西征,戍太真之旧营。
鸣节鼓之金镯,屯戎车于石城;
戮滔天之封豕,斩横海之长鲸。
每辍书而叹息,景树德之风声;
从王役于镜中,浮文鹢而载鸿。
经谢亭而帐饮,想彦伯之高风;
度五城而骋望,见三冀之无穷。
故以飞云苍准,白鳢青桐;
金吾舍利,鸣鹤紫宫。
眺方岳乎云闲,望赤坂之珠殷;
真长之送别,怀思旷之还山。
此桧楫而方远,彼松舟而未闲;
倦旅泊于新丘,同渭水之不流。
或千人而并唱,乍万人而相钩;
毁桥由于瑗度,凿空资于仲谋。
睇三茅之灵秘,怀九转之仙记。
紫台石室之文,青首银函之字;
独有披雾之心,弥轸凌云之志。
扪殷碑之怆望,挹延州之高让;
井觱沸而𫂈夕蟺,势崎岖而低昂。
见传巴之度曲,开安歌之浩唱;
想观乐乎朝阳,忆纡衣乎夕张。
回途船之美风,耸余棹乎云阳;
彼桑梓之必敬,况松榆之旧乡。
将游目于五湖,乃浩览于姑苏;
临阊门之跨水,耸重阙而开都。
睇太伯之卜祀,爰避国于句吴;
去西浒之乐政,尊东夷之楷模。
时渡谷水之阳,尚想嘉禾之方;
壮庆亭于吴后,雄槜李于越王。
观泉亭之涌波,崖巍巍而峨峨;
张素盖而萦州屿,驰白马而越江池。
鼓淇涛于万里,曾未动于纤罗;
及戾止乎东欧,登玉笥与铜牛。
山东武而遥集;
雁南海而飞浮;
岩亭亭其似盖,飞苕苕其若楼。
登舜桥而延首,瞰禹井而淹留;
御史之状犹在,督护之门不修。
虽滥同于借寇,愧人瘼之何求。
皇览揆余之忠诚,诏入谒于承明,既摄州于淮海,且作尹乎中京。
慕张生之谪伏,挹边延之励精;
珥金貂而待问,鸣玉佩而趋庭。
兼三河及三辅,总九纬乎九经;
扬王庭之俊选,闻裒然于前则。
时滥假于中台,掌邦教之观国;
乍南宫而荐士,且右乡而表德。
判辟雍之乐语,辩金马之儒墨;
驱安居以骋望,壮天居之丽极。
详夫皇王爰处,本无定所。
尧都平阳,舜在冀方;
玄王居亳;
成周卜洛。
故知黄旗紫盖,域中为大。
天地之所合,风雨之所会;
荫美气之葱葱,浮卿云之霭霭。
耸梁山而成阙,萦长淮而似带。
昔者甘泉晖章,平乐未央,凌霄飞雨,麒麟凤凰,九华仁寿,百福明光。
玉阶紫闱,雕柱锦墙;
木兰为栋,文杏为梁。
温台冬燠,秋窗夏凉,甲乙之帐,庚辛之方,未有祗园之右。
齐之仁寿,用拟舟航,长为称首,日殿月宫,金池珠丛,七重迢递,千柱玲珑,虹桥左跨,雁苑南通。
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
及夫皦光未旭,更筹曙促,犹然阳燧之火,尚执骊龙之烛。
或带桃花之绶,乍响玄山之玉。
爰八命而建旟,诚非亲而勿居。
应鸣鞞于龙角,覆缇幕于熊车。
开辕门于淮渚,泛船皇之容与。
吟紫骝之长歌,奏玄云之叠鼓。
开右座而纳文,设左广而投武。
既风起而云飞,复摧班而拉虎。
泛楼船而郁纡,忆霸楚之雄图。
悲骓马之不逝,忘鹿逐之长驱。
岂乌江之天险,资赤帝之神符。
于是途经灌垒,水分当利。
彼吾王之连和,延魏后之交质。
赵将军之建节,辛侍中之奉使。
亮鼎足其何言,限修江而为二。
泊九井而问津,盖六服之都会。
方函谷之设险,譬鲁阳之襟带。
观弃繻之裂帛,见高车之辅轪。
顾濡须之故巇,每当食而忘饭。
斗二虎于江干,争两龙于修坂。
既凯捷而来旋,遂鸣铙而独返。
彼铜山之可伤,何骄容之无方。
已筑长洲之苑,复实海陵之仓。
遂称兵而内侮,宜朝起而夕亡。
原西陵以肇基,始冲梯于士治。
载为前茅之首,实表勤王之师。
同薏苡之兴谤,成贝锦之深疑。
良弓藏而高鸟尽,入不谦而出不辞。
游雷中而徜徉,遇日吉而辰良。
祀公瑾以桂酒,荐忠肃以椒浆。
宾讨曹之英策,盖谋桓之秘方。
衣披披而屡舞,神欣欣而乐康。
吊刘安于下雉,聊载怀于惇吏史。
或策杖而龙飞,或叱石而羊起。
将鸡鸣于天上,遂埋魂于蒿里。
匪仙道之云伪,盖为仁其由己。
经钓台而高迈,过鄂渚而西浮。
变青门之三袭,为黄尘之一丘。
城逶迤而中断,阶坡陀而半留。
分沙羡而启镇,即开蕃于夏州。
星尚连于翼、轸,舍兼分于斗、牛。
丽沧浪之水清,良信美乎濯缨。
嗟其钓而非钓,复何虑而何营。
羌有愿而不获,拂兰桡而上征。
冬已谢而春辞,联方舟而水嬉。
看白沙而似雪,望却月而成眉。
临石渚其如镜,玩弱柳其犹丝。
停赤壁而延伫,联怆望而方思。
吴水乡之舟楫,魏陆产之皋猎。
本吴长而魏短,况地利与天时。
结愤风而炎上,潦原火于惊飔。
灰雾霏而击马,箭参差而丽龟。
成班车之逸气,碎当途于鹿麋。
分洞庭于吴上,限东益于巴丘。
如淄、渑之相别,似泾、涓之分流。
虽滔滔而直泻,终耿耿而横浮。
想兰香之荐枕,怀娥媓之夜游。
若夫子瑜设险之记,阎遨游涌之地,既下车而践境,早询求于方志。
晓泊鬻拳之津,夕瞻荒谷之寺。
居柳下而布德,坐棠阴而高视。
班六条于宰邑,贤十部于从事。
每题舆于仲举,岂虚名乎叔治。
藉务隙于登临,乃纷吾之本志。
时复设羽盖,扬旌旆,乘雕玉,从贝带,浮云起,登高唐,泛枉渚,望涔阳。
荆棘生于龙门之下,狐兔穴于马牧之旁。
临章华而流眄,见旧楚之凄凉。
试极目乎千里,何春心之可伤。
其旧渚宫也,夹江带阡,布濩井田,通逵交迸,高门接连。
人要水心之剑,家给火耕之田。
既追随而得性,实燕处而超然。
若平台之中,观阁相通,雄梁渡水,壮翼临空,金堤之路,铜鞮之宫,阁写陵霄,楼布丽谯。
横走马而为观,拟牵牛而作桥。
尔乃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三色黄甘,千户朱橘
桃荫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实,蝉鸣枝而候稻,范飞冠而吐蜜。
复有水底石发,山筋地骨;
书带新抽,屏风牙发。
反魂长生,灵寿女贞,金盐玉豉,尧韭舜荣。
交让之目,代谢之名;
忘忧长乐,桃杷鼓筝。
竹则筼筜绿箓,交战策皮。
泪沾虞后,龙还葛陂。
便娟防露,檀栾夹池。
聊右书而左琴,且继踵于华阴。
彼门人之门道,各家求而有心。
先铅仇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
识三家之云谬,知五门之可寻。
时仰禀于皇猷,讨巴、濮于裨鯈;
乃棱威于华、墨,出车槛之云修。
观月窟之入附,睹日勒之来游。
既虎牙而成号,又龙额而为候。
仰皇德之洪深,疑朱离于侏任。
见白题之蹋鼓,看鸟孙之学瑟。
献挂条之良赆,奉桃枝之怪琛。
嗤聚米于马援,哂画地于臧旻。
彼蠢尔之为鲠,伊凭凌而未静。
异黄金于黑山,非绿林于青岭。
余喟然以指踪,实济宽而持猛。
负步光之文剑,惊汉阳之夕景。
麾灵琚之左转,光玳簪而右参。
白云生而阵合,红尘起而军暗。
于是驱骕骦,命蹶张,回翠盖之金爪,临绛宫之玉堂。
拟都护之戊己,模荆尸之甲裳。
作齐军之减灶,教燕师之臣墙。
观田畯复于虞泽,命车右而前驱。
犹从戎于细柳,若驱马于长榆。
矜猿鸣之抱木,伤兔走之依株,每愀然而作色,方载驰而转轼阅放鹿而兴悯,对乱鳞而动恻,矧高宴于城隅,驻五马而踟蹰。
乃有青琴碧玉,绛树绿珠。
西河王豹,东野绵驹;
兰缸夕然,合璧斜天。
照流风之回雪,映出水之初莲。
非吾心之所悦,曾未始而流连。
滥叨荣于分陕,逾一纪之星躔。
子既生而冠字,嗟留滞以回邅。
罢临边之瑞节,观楚黎之卧辙。
向秋野之苍茫,对寒江之幽咽。
散归云之郁蓊,吐长风之𬲅笞。
闻羌笛之哀怨,听胡笳之凄切。
惨余袂兮泪成行,攀余辕兮不忍别。
奉信圭而入朝,驱驷马而乘轺。
既总司于戎旅,亦兼饰于丰貂。
登虎踞而目极,忽平原之已超。
带方逵之九轨,接驰道之三条。
彼重门之击析,冯霞起以建标。
杂丹楼以藻井,闲青山于绮缭。
耆落星之从巃,睹㸌火之迢绕。
郁如蓬莱之临沧海,憬如昆仑之出绛霄。
函、夏之所觌,江、汉之所朝。
若夫天不爱道,地不爱宝,宾连紫达,华平朱草,麒麟五色,飞兔双翼,集我君圃之旁,游我帝梧之侧。
于斯时也,天子郊帝于员丘,高玉简于东汉;
迈金版于西周,奏苍璧而服大裘。
乐有云翘之舞,牲非茧栗之牛;
设黄琮而礼地,望方泽乎神州。
节会咸池之琯,冕无繁露之旒。
观三农乎九谷,荐黍稷之穜稑。
命甸师而清尘,诏封人而出宿。
敬青坛而致虞,动翠耜而祈谷。
时季春之上巳,临祓乎沼沚。
杏花发于露寒,棘实浮于蒙汜。
爰长久之御节,采日精于山趾。
天策夜而动星,钩陈朝而按轨。
予是时也,陪玉软,饰金羁,驱騄駬,《贝翟》翠罴,乘倜傥,控权奇,宝剑昭晰,彩𩊐陆离,乍俯马足,时仰月支。
见灵鸟之占巽,观司南之候离。
习执鞭而珥笔,虽日夕而忘疲。
奥重明堂地,景已乎正阳。
乃八片而四达,开上员而下方。
置阴鉴之明木,设圭瓒而盈觞。
谇天官乎冢宰,服端委而辩方。
虔植物之蕴藻,鄙将响之牛羊。
藉鸿私而置传,复惟毂而怀方。
溯蛟川于汇泽,洽鹄塞于浔阳。
何蠡川之浩浩,而匡岫之苍苍。
其匡岫也,盘纡崷崒,𭖷嶙郁律,峻极于天,千霄秀出,岑嵚崎𡾞,鸟兔蔽亏,蜭岈豁闻,背原面野。
坟飞流于天末,鼓雷霆于岩下。
耸高馆于去中,联丛祠于星社。
雕甍绮阁,吁可畏其欲落;
云雾杳冥,萦万岭而俱青。
照曜山庄,岧峣石梁;
雁门馀帐,隆安故床。
镜临江而分影,炉衔花而共香。
若乃羽族徘徊,察风应雷,鸳鸯感梦,干鹊知来。
露华挟雌而啸侣,衔环带垄而含猜。
孔接影而飖扬,𪆼交颈而陪鳃。
尔其彭蠡际天,用长百川;
沸渭渝溢,潋淡连延。
大则浩汗滉漾,细则浇灌潺湲。
遇祈飙之弗爽,彼所报之无帢夬。
且搏摇以九万,乍高风而三千。
其中则有跎灂嘉鱼,燕羽龙须,戴星含石,蒲身雉躯,乍浮圆镜,时泛明珠。
报荡子之长信,送仙人之短书。
耻观鱼而为乐,解舒雁于高缴。
必冀孔愉之龟,当如哙参之鹤。
忾冲冠而发愤,嗟吾人之施薄。
观进退于我生,每笃靖而居贞。
羞为金谷之富,不矫石闾之清。
每鞠躬而遵节,藉王道之既平。
贵静者人所便,予得之于自然。
非三百之不足,惜五十于丰年。
笑纻斜之行潦,喜甘雨于石田。
飞新梅于倡粉,拂轻絮于房绵。
月芝抽而晓落,灯花开而夜然。
菊从风而金散,荷带水而珠员。
已寤歌于折柳,复行吟而采莲。
课七分与六日,推两地与参天。
夕章程而钩股,亦剡注而参连。
幼坟藉以自娱,迄方今而不渝。
云气、芝英之简,悬针、倒薤之书,缄乎蒸栗之帙,饰乎酸枣之珠。
拟河献之留真,希淳儒之席珍。
笑彭聃之下士,联重义而自欣
凿户牖而长望,混木雁而兼陈。
嗟今来而古往,方绝笔于获麟
⑴ 《艺文类聚》作「蕤宾」。
⑵ 《艺文类聚》作「为」
⑶ 《艺文类聚》作「为」
⑷ 《艺文类聚》作「正元」
⑸ 《艺文类聚》作「夕结」。
⑹ 《艺文类聚》无「旧」字。
⑺ 《艺文类聚》作「巴」。
⑻ 《艺文类聚》作「驱骏驷」
⑼ 《艺文类聚》作「希淳于之席珍,临秋水之至乐,登春台而自欣」。
⑽ 《艺文类聚》作「联」
⑾ 《文苑英华》一百二十六;又见《艺文类聚》二十六,有删节。
共 9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