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刁协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沈陵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吴兴武康人,字景高。
沈矫子。
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辟为从事。
司马睿为镇东将军,命参军事。
晋悯帝建兴三年,吴兴郡功曹徐馥起兵反王导、刁协,杀太守袁琇。
领兵讨平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2 【介绍】: 即司马睿。
东晋皇帝,字景文。
司马懿曾孙。
初袭封琅邪王。
惠帝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
怀帝永嘉元年,任平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
悯帝即位,加左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刘曜破长安,憨帝死,西晋亡。
乃即位于建康,史称东晋。
时中原大乱,偏安江东。
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头城。
敦挟制朝政,帝忧愤而卒。
在位六年。
庙号中宗。
全晋文·卷八
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惠帝之从弟。元康二年袭父觐爵琅邪王。太安中加平东将军,镇下邳,迁安东将军。永嘉初镇建邺,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兴初加右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以建兴五年三月即晋王位,改元建武。明年三月即皇帝位,改元二:太兴、永昌。在位五年,谥曰元皇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3—333 【介绍】: 东晋彭城人,字大连。
起家秘书郎。
南渡后,为丞相司直。
不畏强御,多所奏弹。
元帝太兴初,迁丹阳尹。
刁协并为元帝所重。
拜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事,镇泗口。
为王敦所忌。
明帝永昌初,敦以讨隗为名起兵,隗战败奔石勒,封列侯,官丞相左长史。
成帝咸和八年石虎攻长安时,战死。
全晋文
隗字大连,彭城人。起家秘书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元帝镇江左,以为从事中郎,随府迁丞相司直。晋国建,拜御史中丞。大兴初兼侍中,赐爵都乡侯,出为丹阳尹,寻迁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镇泗口。王敦内逼,奔石勒,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有集二卷。
刁彝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渤海饶安人,字大伦。
刁协子。
王敦以诛刘隗、刁协为名起兵,被杀。
王敦平后,彝斩仇人党,诣廷尉请罪,朝廷特宥之。
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
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豫章南昌人,字孝文。
熊翘孙。
初为县功曹。
司马睿为相,引为主簿。
江东草创,屡上书献计。
东晋立,累迁尚书左丞、散骑常侍,元帝叹其忠公。
后转御史中丞。
纠弹不避权贵。
尚书刁协用事,为远奏免。
出补会稽内史。
王敦反,沈充应之。
远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民。
敦惮之,引为长史。
寻病卒。
全晋文
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初为县功曹,郡辟文学掾,察孝廉不行,郡又辟功曹,州又辟主薄别驾秀才,除监军华轶司马,领武昌太守宁远将军,元帝为丞相,引为主簿,转参军,又转从事中郎,及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左丞、散骑常侍,转御史中丞,迁侍中,出补会稽内史,王敦举兵,徵拜太常,敦引为长史,寻病卒,有集十二卷。
周协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义兴阳羡人,字彦和。
周玘子。
晋室南渡,中原士族多居显位,驾御吴人,吴人颇怨。
协潜结徐馥,矫称奉叔父周札命合众起兵,以讨王导、刁协为名,将奉周札为主。
值札以疾归家,闻而大惊。
告乱于义兴太守孔侃。
事遂败,失志归家。
终于临淮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2—328 【介绍】: 东晋颍川临颍人,字景猷。
晋武帝泰始中袭父爵,补濮阳王文学。
晋怀帝永嘉四年,汉国王弥入洛,奔密。
族父藩承制,拜为南中郎将、后将军、襄城太守。
晋元帝立,迁尚书仆射。
刁协共定礼仪。
平王敦有功,更封平乐伯。
苏峻之乱,随侍帝侧。
官至右光禄大夫。
卒谥敬。
全晋文·卷三十一
崧字景猷,彧玄孙,泰始中,袭父爵广阳一作「安陵」。乡侯,补濮阳王允文学,赵王伦引为相国参军。伦篡位、转护军司马、给事中,迁尚书、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又迁侍中、中护军。洛阳陷,奔密,族父藩承制以为江北监军、南中郎将、后将军,假节襄阳太守,进爵舞阳县公,迁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平南将军,改封曲陵公。元帝即位,徵拜尚书仆射,转太常。王敦表为尚书左仆射。明帝时加散骑常侍,领大子太傅。王敦平,更封平乐伯,坐事免。后拜金紫光禄太夫,录尚书事,迁右光禄大夫,领秘书监。卒,赠侍中,谥曰敬。有集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324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处仲。
王导从兄。
晋武帝婿。
官扬州刺史。
琅邪王司马睿(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导同心扶助。
镇压杜韬起事,拜镇东大将军。
东晋立,迁大将军、荆州牧,手握重兵。
元帝欲抑制王氏势力,敦遂于永昌元年举兵反。
攻入建康,杀刁协、周顗、戴渊等,自为丞相,还屯武昌,遥制朝政。
明帝太宁二年,王导等乘敦病重,率军讨之。
敦命王含、钱凤等再进兵建康,旋病死,军散。
全晋文·卷十八
敦字处仲,祥弟览之孙,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惠帝时,历给事黄门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出为广武将军、青州刺史。怀帝时徵为中书监,拜扬州刺史。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复拜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进左将军,又进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建武初迁征南大将军,加荆州牧。永昌初,与刘隗不睦,举兵入石头,拜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自加督宁益二州。明帝时移镇姑孰,自为扬州牧。病卒,戮尸悬首南桁。有集十卷。(案:《祖纳传》,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华阳国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处仲,盖同时同姓名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