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女娲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虑牺、牺皇、皇羲。
一说即太昊。
传说中远古帝王。
风姓。
相传始作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为神话中人类始祖,与女娲氏兄妹为婚,制嫁娶,正姓氏。
图像为蛇身人首。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太昊,亦作太皞、太皓,风姓,号伏羲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一云伏羲氏,一云宓牺氏,一云包羲氏,一云庖牺氏,都陈。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746 【介绍】: 唐僧。绵州巴西人,俗姓刘。少出家,登戒寻师,不下千里。年四十,精毗尼,兼讲《涅槃》。晚岁问法于普寂,领悟宗风。后至长安,敷传禅法,住大安国寺楞伽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镏氏。
巴西之绵人。
年逮志学。
乃遂出家。
既登戒品。
仍习毗尼。
光阴变迁。
齿涉不惑。
晚岁惟阐涅槃。
且领寤宗指于大照禅师。
日引月将。
于长安安国寺敷演上乘。
杖锡而来。
不灭千计。
天宝五载。
四月十四日。
卒于寺之石棱伽经院。
寿五十六。
腊三十六。
越三七日阇毗。
是年十月十日。
塔馀尽于龙首冈。
右则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
左则帝女娲之坟。
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立碑。
释子善运撰文。
门人朗智道珣如一。
追慕其德。
奉香火至今。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灵著。
姓刘氏。
绵州巴西人也。
年殆志学方遂出家。
登戒寻师不下千里。
年四十精毗尼道兼讲涅槃。
一律一经勤于付授。
晚岁请问大照禅师。
领悟宗风守志弥笃。
后诣长安诞敷禅法。
慕道求师者不减千计。
若鱼龙之会渊泽也以天宝五载四月十日申时示灭于安国寺石楞伽经院。
享寿五十六。
僧夏三十六。
将终寺中亟多变怪。
盖法门梁栋之颓挠也。
著加趺而坐怡然而化。
三七日后茶毗起塔于龙首冈。
邻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帝女娲之坟右。
以其年十月十日迁入塔焉。
弟子朗智道珣如一。
追慕师德香火不绝。
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
命释子善运撰碑于塔所焉。
有钱塘灵智寺释法玩。
俗姓冯。
本长乐人也。
随祖宦于江东。
遂为钱塘人也。
父子通字元达。
世袭冠裳传其素业。
然精覈百氏之馀。
执志慕净名之应质。
谈论多召禅林之士于家。
别室供礼愿生令嗣。
弥久玩诞于家。
岐嶷之性天发端谨。
才胜衣也启父求出俗。
固不阻留。
披剃登具。
探赜三乘如指掌焉。
而性终耿介。
于此寺之深坞。
实淅江之阳也。
别构兰若去伽蓝夐远。
终日安禅。
时同志者造门请益。
玩随事指南多有所證。
以天宝二载十二月十三日天之将晓。
告侍者端坐奄从泥曰。
春秋六十五。
僧腊减二十年。
于时山鸟哀鸣云雾濛惨。
远近檀越悲泣者如堵。
以其月十九日迁殡于寺侧山原。
有弟子俞法界及子怀福犹子希秀等。
旧所归心。
结塔营事皆出其家。
塔因会昌中所毁。
今存阯焉。
碑石漫没。
吁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字中明。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因其父为左神策军将,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门,交游中贵。又曾为神策军判官。为芳林十哲。广明中,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十军司马。工诗。有《投知小录》,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合阳(今陕西合阳)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因其父为左军军将,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门,交游中贵,为“芳林十哲”之一。尝为神策军判官。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十军司马。生平散见《唐摭言》卷九、《唐语林》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九。“工歌吟,恬和浏亮。”(《唐才子传》卷九)有《投知小录》3卷,已佚。今人李之亮有《秦韬玉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合阳(今陕西合阳)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因其父为左军军将,遂出入宦官田令孜门,交游中贵,为神策军判官。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十军司马。韬玉工歌吟,有《孜知小录》三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韬玉有词,亦工长短歌……然慕柏耆为人,至于躁进,驾幸西蜀,为田令孜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唐才子传
韬玉少有同藻,工歌吟,恬和浏亮……每作人必传诵。
《贵公子行》云:“阶前莎毯绿未卷,银龟喷香挽不断。
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
主人功(公)业传闻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却笑书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
”又潇水出道州九疑山中,湘水出桂林海阳山中,经灵渠,至零陵,与潇水合,谓之“潇湘”,为永州二水也,清泚一色,高秋八九月,才丈馀,浅碧见底,过衡阳,抵长沙,入洞庭。
韬玉赋诗云:“女娲罗裙长百尺,搭在湘江作山色。
”又云:“岚光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由是大知名,号为绝吧。
唐音癸签
秦韬玉,调似李山甫,咏手押“髯”字诗,尤矫痴可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 【介绍】: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槜李诗系·卷七
琼,字廷琚,一字廷珍,别号清江,初名阙,字廷臣,崇德人。
少颖异,师同邑黄次山及会稽杨廉夫,而学益进。
年四十八,始领元乡荐。
张士诚据吴,累徵不就,隐居殳山,教授生徒。
洪武初,徵修元史,同官李敏卿辈服其史才文重京师。
壬子,校士浙省,入为国子助教,乞归。
其在史馆时,与金华宋景濂友善,凡有撰著,互相推让,亦一时两雄也。
黄岩方行赠诗有云:殳山仙翁发如雪,胸蟠太和吐日月。
手中鍊石轻女娲,五色曾将补天裂。
其推重如此。
著有清江集。
其诗博大警敏,矫然不群,评其才质,当不在高、杨以下。
有明一代,吾郡诗人林立,以清江冠之,斯无愧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洪武初徵修元史,除国子助教。有清江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六
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洪武三年徽修《元史》,赐金帛遣归。六年,以荐除国子助教。九年,改中都助教。有《清江集》四十卷。 (《四库总目》:琼学诗于杨维桢,然其论文称「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盖虽出于维桢之门,而学其所长,不学其所短,宗旨颇不相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其诗爽豁类汪广洋,整丽似刘基,圆秀胜林鸿,清空近袁凯,风华亚高启,朗净遇张羽,繁缛愈孙蕡,足以领袖一时。乡曲之言,未免过实。然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虽不能兼有诸人之胜,而驰骤诸人之间,实固无所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