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曹贞吉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普信,字师古,号梅屿。
姓郑氏,歙人也。
母梦道人,手《法华经》一卷来,遂诞信。
幼而善病,礼云岭参照哲御为师。
年才十龄,受以经论,俱能了解,哲喜其灵慧。
未几,进具于华山见月。
既研律议,更究文艺,好学深思。
每见骚客词人,虚怀请益,人以是称之。
著有《听松阁诗》四卷,郡司马安丘曹贞吉为之序,称为“草际幽兰,鸡群野鹤”。
今观其《除夜诗》云:“寂寞山居岁月迁,闲敲清磬出孤烟。
懒倾竹叶歌除夜,喜见梅花放隔年。
”又《草堂吟》:“草堂在深谷,久与人世疏。
好鸟松间鸣,间云与之俱。
心安无所营,庋阁留践书。
荜门有时启,以待故人车。
”尝植山花数百株,每当春晚如丹霞。
赤城庵前,木莲一株,花时香闻数里,欲从山径遍种梅花,坐卧寒香以娱。
晚岁胸怀洒落,诗思高超,殆罕其俦。
僧读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79 【介绍】: 明末清初僧。云南楚雄府人,本姓许,名冲霄。十四岁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养育。二十七岁伯父死,出家为道士。后读《华严经》,始信佛。三十一岁依亮如法师披剃。崇祯六年,投寂光律师受戒,依住学律,改号见月。弘光元年,寂光临殁,命继主宝华山隆昌寺。明清之际,戒法沦丧,读体以身示范,弘宣律宗。有《一梦漫言》、《大乘玄义》等。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读体,字见月,姓许氏,楚雄人也。
旧籍江南句容,远祖某,明洪武时从军开滇黔,以功世袭指挥,遂家焉。
父酳昌,母吴氏,懿言淑行,雅慕因果,㝱梵僧入室,寤而生。
体质禀钦奇,幼而神敏,好游览,善绘事,所至山水佳处多留墨妙,尤工大士像,人争宝之。
父母早世,伯父无子,嘉其聪秀,欲使袭职为指挥,体不屑也,而慕赤松子游。
尝至金沙江甸尾山,寓浪穹,迁赤宕嵓,矢志修真,为黄冠三载。
一日偶行松下,遇茅庵老僧与语甚契,授以《华严经》,读至《世主妙严品》翻然有省。
遂诣宝洪山亮如𩮜 度。
闻江南有三昧律师宏戒,慨然慕之,一瓢一笠重茧而行。
时当明季,流贼槃牙,烽火相望,饥荒遍野,土寇肆劫。
所过崇罔危磴,盘江险洑,蛮雨瘴烟,猿嗥虎啸之区,荒祠古墓,深菁蔓草,昼则风餐,宵则露宿。
体一意孤行,不为物扰。
先入南岳演《楞严四依解》,继登破额冯茂上高,礼诸祖道场。
进九华,朝五台,再度大江,始遇三昧于海潮庵。
往复二万馀里,行脚六年,不知疲也。
既圆戒,充上座,讲《梵纲经》,析义敷文,四座称善。
体犹欿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检四分并律藏读之,殚思研讨,间遇壅滞,祷佛求解,默坐移时,焕然冰释,由是毗尼大畅。
尝从三昧传戒金陵报恩寺,座下千人,体临坛教授,忽忆初为黄冠时,㝱至一大寺,金碧交辉,苾刍云集,门阈甚高,跃身而入,自顾已成僧相,一瞿昙丹衣高座,招之使上,授经命讲,众皆跪听,汗流而觉,及是所见,髣然前㝱。
距金陵七十里,有宝华山,为志公道场,年远颓废,郡人迎三昧主之。
体筦院务,庀材鸠工,楼殿寮阁,雕饰庄岩,大江南北罕与伦比。
乙酉,三昧示寂,即受衣钵,总持三学,以十事誓众,人颇难之,久而悦服。
盖悯时习便安,止作真教,久成绝响。
故结界立规,率先躬行,是制必遵,非法必革。
寻复安居之法,门人日进。
清室初兴,山寇时发,入寺横强。
体诱致渠魁十人,设食供毕,忽厉声以大义责之,且晓示利害。
大众围绕,贼相顾欷戏,逡巡遁去。
有谮于大将军者,谓华山通贼,缇骑麇集,执至军前,剑戟如林,众僧惴惴,莫敢仰视。
体独整威仪,缓步升阶,合掌而立,具陈华山为江南孔道,不能禁贼往来,并前日留食解散之故。
三问三答,词气从容,颜色不变。
巴廒二将军与陈中丞异之,悉解众僧之缚。
又欲杀监院孙内监、房头、克修三人,体争之曰:“罪在寺主,愿伏斧锧,勿累他人。
”将军益奇之,并释不杀,还其田里,给帖护持,寺乃复安。
壬子,江南荐饥,导输赈粥,五十馀日,全活无算。
每振锡出山,四方风动,遐迩缁素,奔礼恐后,戒徒千四百人,堂食三万指。
法席之盛,世所希有。
戊午岁除,示微疾。
己未春正月既望,力疾起,视诫弟子曰:“勿进汤药,更七日行矣。
”至期端趺而化,寿七十有九,腊四十八,茶毗得五色舍利。
所著《大乘玄义》、《止持会集》、《作持续释》、《黑白布萨》、《传戒正范》及《僧行轨则》诸书。
其《毗尼止持》十六卷,《毗尼作持》十五卷,清乾隆时,释福聚奏请入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679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子顾,号顾庵。顺治九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学士。多识掌故。工诗。填词与曹申吉齐名,称南北二曹。罢归后,优游田园间。有《南溪文略》、《南溪词》。(《清史列传》卷七〇)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曹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有《杜鹃亭》、《南溪》、《客装里音》等集。
词学图录
曹尔堪(1617-1679) 字子顾,号顾庵。
浙江嘉善人。
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
授编修,迁侍读,擢侍讲学士。
因受清圣祖赏识见嫉于人,被诬下狱削籍归。
优游林泉,吟咏唱酬终老。
其诗风格清丽,人许为入大历之室,王士禛选其诗入《八家诗选》。
其文沐浴润泽于唐宋八大家。
又工词,为柳洲词派主将,与曹贞吉并称"南北二曹",词品在苏轼、陆游之间。
有《南溪文略》、《南溪诗略》。
词集名《南溪词》。
简介
记二十年前,与顾庵相乐也。每当湖山宴集,毫墨淋漓,酒旗歌扇,逢迎不暇,此真少时之极致矣。顾庵既登上第,直内廷,簪笔视草,飞声京洛,忽以细故下吏,放归草庐,而余襆被灌园,已及十载。握手相看,颠毛半白,回思二十年前之乐,恍焉如梦,其能无慨于心乎?独诗歌兴会,至老不衰。予间以花草之馀,度曲梨园,陶写丝竹,而顾庵出所著近词,一唱三叹,遂使铁板承前,红牙侍后,狂奴故态,吾两人可相视而笑矣。予惟近日词家,烘写闺襜,易流狎昵;蹈扬湖海,动涉叫嚣,二者交病。顾庵独以深长之思,发大雅之音,如桐露新流,松风徐举,秋高远唳,霁晚孤吹,第其品格,应在眉山、渭南之间。会须诃周柳为小儿,嗤辛刘为伧父,予又何人,敢与较长絜短哉。假使今日有上官昭容秤量天下,则顾庵必受明月夜珠之宠,而予则纸落如飞矣。又使今日有旗亭妙伎,双鬟发声,则顾庵必擅黄河远上之名,而予且未得书壁。然则顾庵之词,予岂惟不敢望肩背,虽欲品题甲乙,亦不能赞一辞也,盖新城王阮亭亟称之矣,曰学士词,其源出于豳风,一洗郑卫,予尝以为知言。吴门尤侗悔庵撰。
清诗别裁集
字子顾,浙江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官侍讲学士。○学士性英敏,所过山川厄塞,无不指掌形势,人与之游,凡姓氏里居官爵与所览诗文,积久不忘,即虞世南之行秘书,可移赠也。诗文顷刻成,同馆无与争捷者。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勋之长子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两冠阁试授编修扈从瀛台南苑世祖褒问谕令与吴伟业同注唐诗丁艰起补转侍读旋升侍讲学士转盼三擢异数也性强记诸琐屑事能举其原委人一见辄不忘若舆图要害山川形势指画纤悉听者神竦当世以大用期之无何诖误镌级寻罢官归而优游田园皆二三老友选胜赋诗间为远游篇什益富为诗清洒可讽与宋荔裳施愚山沈绎堂王阮亭王西樵汪苕文程周量诸公称海内八家有南溪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5—1809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次仲。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宁国府教授。家境贫寒,群经皆手钞读之。学术博通经史,兼擅词章,并勤于读史,于疆域沿革、职官异同,均极熟悉。专精《》学。有《礼经释例》、《燕乐考原》、《元遗山年谱》、《校礼堂集》等。
词学图录
凌廷堪(1757-1809) 字次仲,一字仲子。安徽歙县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宁国府学教授。少学贾,年二十五始为举子业。入国子监师事翁方纲,遂研治经学。精三《》,通乐律,作《燕乐考原》,为乾嘉学派名儒。雅善属文,工诗词,尤工骈体。有《校礼堂集》、词集《梅边吹笛谱》。
梅边吹笛谱·自序
少时失学,居海上,往往以填词自娱。相倡和者,唯同里章君酌亭。后出游,渐知治经,得交仪徵阮君伯元,谈说之馀,时或及此,盖亦深于词者。其他朋辈,多以小道薄之,不敢与论也。年二十许,遂屏去,一意向学,不复多填词。旧稿久束之箧中,及官宛陵,暇日检出阅之,颇有商海帚千金之想,乃编为二卷,酌亭已前卒,不得见矣。旧取白石《暗香》句意,名之曰《梅边吹笛谱》,盖词人习气,亦不复追改也。又少作但依旧词填之,不知宫调为何物,近因学乐律,少少有所悟,而宋人之谱,多零落失传,又以琵琶證琴声,故燕乐二十八调,多与雅乐异名也。今取其可考者,注宫调于其下,不可考者不注也。阮君今以侍郎巡抚浙江,命小史录一本质之,不审能传于后否。稿中所用四声,非于唐宋人有所本者,不敢辄为假借;所用韵,凡闭口不敢阑入抵腭、鼻音,至于抵腭与鼻音亦然。异时有扬子云,当鉴此苦心也。嘉庆五年负在庚申端午日,淩廷堪次仲书。
梅边吹笛谱·跋
《梅边吹笛谱》二卷,先师次仲先生所手定也。
其锦赋性拙鲁,于此夙未究心,然尝窃闻其绪论矣。
词者,诗之馀也,昉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亡于明。
以诗譬之,慢词如七言,小令如五言。
慢词北宋为初唐,秦、柳、苏、黄如沈、宋,体格虽具,风骨未遒,片玉则如拾遗,骎骎有盛唐之风矣。
南渡为盛唐,白石如少陵,奄有诸家,高、史则中允、东川,吴、蒋则嘉州、常侍。
宋末为中唐,玉田、碧山风调有馀,浑厚不足,其钱、刘乎。
草窗、西麓、商隐、友竹诸公,盖又大历派矣。
稼轩为盛唐之太白,后村、龙洲亦在微之、乐天之间。
金、元为晚唐,山村、蜕岩可方温、李,彦高、裕之近于江东、樊川也。
小令唐如汉,五代如魏晋,北宋欧、苏以上如齐梁,周、柳以下如陈隋,南渡如唐,虽才力有馀而古气无矣。
填词之道,须取法南宋,然其中亦有两派焉。
一派为白石,以清空为主,高、史辅之。
前则有梦窗、竹山、西麓、虚斋、蒲江,后则有玉田、圣与、公谨、商隐诸人,扫除野狐,独标正谛,犹禅之南宗也。
一派为稼轩,以豪迈为主,继之者龙洲、放翁、后村,犹禅之北宗也。
元代两家并行,有明则高者仅得稼轩之皮毛,卑者鄙俚淫亵,直拾屯田、豫章之牙后。
我朝斯道复兴,若严荪友、李秋锦、彭羡门、曹升六、李耕客、陈其年、宋牧仲、丁飞涛、沈南渟、徐电发诸公,率皆雅正,上宗南宋,然风气初开,音律不无小乖,词意微带豪艳,不脱《草堂》前明习染,唯朱竹垞氏专以玉田为模楷,品在众人上。
至厉太鸿出,而琢句炼字,含宫咀商,净洗铅华,力除俳鄙,清空绝俗,直欲上摩高、史之垒矣;又必以律调为先,词藻次之,昔屯田、清真、白石、梦窗诸君,皆深于律吕,能自制新声者,其用昔人旧谱,皆恪守不敢失,况其下乎。
吾师之词,不专主一家,而尤严于律,尝自谓幼年精力误弊于此。
壬申冬,江郑堂先生亦语锦曰:令师学问精博,悉臻绝诣,礼经乐律,固其千秋大业,即骈体文章,诗馀小技,亦不落第二流也。
爰案次为其目录,置诸卷端,以便检阅。
外有《花犯》一阕,与《折桂令》诸散曲,既不欲弃置,亦不敢窜入,惟补录于后,以公同好云。
时道光六年仲秋月望日,受业宣城张其锦谨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699 【介绍】: 清江苏江阴人,字颂嘉,号峨嵋,一号未庵。康熙三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官至国子监祭酒。以事罢归,又二十余年而卒。为人纵酒嗜围棋。诗文皆有名。晚年家贫。有《未庵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曹禾,字颂嘉,号峨眉,江阴人。康熙甲辰进士,官内阁中书。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有《未庵集》。
清诗别裁集
余识其孙全伦,清门零落矣。既全伦旋没,访其诗不能多得,为之怃然。
维基
曹禾(1637年—1699年),字颂嘉,号峨嵋,江苏省江阴县(今江阴市)人。
清朝官员、学者。
曹禾于康熙三年(1664年)中癸巳科三甲进士,历官内阁中书。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试博学宏词,获二等,授翰林院编修。
官至国子监祭酒。
因事罢归。
其与田雯、宋荦、汪懋麟、颜光敏、王又旦、谢重辉、曹贞吉、丁澎、叶封齐名,称“诗中十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714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远平,一字梁汾,号华峰。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能诗,工词,少与吴兆骞齐名,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兆骞以事戍宁古塔,尝作《金缕曲》二阕寄之;又为之求救于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兆骞乃得生还。当时传为美谈。有《积书岩集》、《纑塘诗》、《弹指词》。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顾贞观,字华峰,一字梁汾,无锡人。康熙壬子举人,官内阁中书。有《纑塘集》、《积书岩集》。
词学图录
顾贞观(1637-1714) 字华峰,号梁汾。
无锡人。
清康熙十年(1672)举人。
官内阁中书。
少与同里严绳孙等结云门社。
康熙十五年(1676)馆纳兰明珠家,交性德,与之谋吴兆骞释还事,时人重其风义。
性德卒,归里终老。
工诗,清微古淡。
尤长于词,名与朱彝尊、陈维崧埒,今人以之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并称为"京华三绝"。
所作用笔圆朗,全以情胜,出入南北两宋,而奄有众长。
有《纑塘集》、《积书岩集》。
词集名《弹指词》。
清诗别裁集
字华峰,江南无锡人。康熙壬子举人,官中书。著有《积书岩集》。○梁汾临没时,自选诗一卷,授门人杜云川太史,云川付梓人以传,不满四十篇,皆味在酸咸外者。前辈嗜古淡不自足如此。
东海渔歌·序
光绪戊子、己丑间,与半塘同客都门,于厂肆得太素道人所著《子章子》及顾太清(春)《天游阁诗》,皆手稿。太清诗楷书秀整,惜词独缺。如其后仅得闻《东海渔歌》之名,或告余手稿在盛伯希处,得自锡公子,或曰文道希有传钞本,求之皆不可得。思之思之,二十年于兹矣。癸丑十月,索居海隅,冒子瓯隐自温州寄《东海渔歌》来,欹床炳烛,雒诵竟卷,低徊三复而涵咏玩索之。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沈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来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 曩阅某词话谓:“铁岭词人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窃疑称美之或过。今以两家词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长;若以格调谕,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词,其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当于全体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为论定,一声一字为工拙。此等词,无人能知,无人能爱。夫以绝代佳人,而能填无人能爱之词,是亦奇矣。夫词之为体,易涉纤佻,闺人以小慧为词,欲求其深隐沈著,殆百无一二焉。吾友南陵徐君(乃昌)刻《闺秀词》至百家,旁搜博采,几于无美不臻,而唯太清未备,亦遗珠之惜也。末世言妖竞作深文,周内宇内几无完人。太清之才之美,不得免于微云之滓。变乱黑白,流为丹青,虽在方闻骚雅之士,或亦乐其新艳,不加察而扬其波;亦有援据事实,钩考岁月,作为论说,为之申辩者。余则谓:言为心声,读太清词,可决定太清之为人,无庸龂龂置辩也。 余有词癖,唯半塘实同之。曩在京师,搜罗古今人词,以不得渔樵二歌为恨事,宋朱希真《樵歌》及《东海渔歌》也。洎余出都后数年,半塘乃得《樵歌》刻之;今又十数年,而余竟得《渔歌》。而半塘墓木拱矣。嗟乎。一编幸存,九原不作,开兹缥帙,能无悁悁以悲耶。《东海渔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曩阅沈女士(善宝)《闺秀词话》,得太清词五阕,录入《兰云菱梦楼笔记》。今此三卷中适无此五阕,当是编入第二卷者,则是第二卷亦不尽缺。惜乎不得与半塘共赏会也。上元癸丑仲冬,桂林况周颐夔笙序于海上寓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1686 【介绍】: 清山东曲阜人,字逊甫,更字修来,号乐圃。颜光猷弟。康熙六年进士,由中书舍人累迁吏部郎中,充《一统志》纂修官。书法擅名一时,尤工诗。有《乐圃集》、《未信编》、《旧雨堂集》、《南行日记》。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
颜光敏,字逊甫,更字修来,别字乐圃,曲阜人。康熙丁未进士,历官吏部郎中。有《乐圃集》。郑则厚曰:“乐圃五言,原本三谢;七古在李颀、杜甫之间。近体秀逸深厚,出入钱、刘。
清诗别裁集
字修来,山东曲阜人。
康熙丁未进士,官吏部考功郎中。
著有《乐圃集》。
○时辇下称诗有十子之目,田公纶霞、宋公牧仲、曹公颂嘉、汪公季用、王公幼华、谢公千仞、曹公升六、丁公澹汝、叶公井叔,考功其一也。
诗品端厚正大,不轻佻,不板滞,于十子中为雅音。
维基
颜光敏(1640年—1686年),字逊甫、修来,号修来、山东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康熙六年(1667年),登进士,授国史院中书舍人。同年授礼仪制司部主事,次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历官吏部验封司郎中、吏部考功司郎中。存有《乐圃集》、《旧雨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1681 【介绍】: 清山东安丘人,字锡馀,号澹馀。
曹贞吉弟。
顺治十二年进士,授编修。
康熙十年,官至贵州巡抚。
两年后被吴三桂所执。
十九年十二月,遇害于昆明。
文章清遒粹美,尤长于诗歌。
与兄贞吉齐名。
有《澹馀诗集》、《黔行集》、《黔寄集》。
(《清史列传》卷八〇《碑传集》卷六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曹申吉,字锡余,别号澹余,安丘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贵州巡抚。有《澹余诗选》。
清诗别裁集
字澹馀,山东安丘人。
顺治乙未进士,官贵州巡抚。
○兄升六长于诗,二曹齐名,时为安丘增重。
○吴逆反,公陷贼中,庚申夏,蜡书赴阙,密陈机宜,为贼所觉,劫归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68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大学士明珠子。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诗文均工,尤长于词。生平淡于荣利,爱才喜客,所与游皆一时名士。集宋元以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旗人。康熙丙辰进士,官侍卫。有《通志堂集》。
词学图录
纳兰性德(1655-1685)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初名成德。
满洲正黄旗人。
清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
数随清圣祖出巡塞外之地。
好结客,一时文士皆乐与交,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尤相契厚。
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
词尤享名,喜学北宋。
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感人。
谭献以之与项廷纪、蒋春霖为清词三鼎足。
今人以其与曹贞吉、顾贞观称"京华三绝"。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
清诗别裁集
字容若,辽阳人。康熙癸丑进士,丙辰殿试,官侍卫。著有《通志堂集》。○侍卫生长华阀,淡于荣利,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
维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氏,又称作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词人、学者。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始祖名叫星恳达尔汉(亦胜根打喇汉、打叶),曾祖父叫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为努尔哈赤的福晋(即皇太极生母,皇太极是纳兰性德的舅公)。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