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德保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3—1765 【介绍】: 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有《板桥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乾隆丙辰进士,官潍县知县。有《板桥诗钞》。
词学图录
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樗散人。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范县知县,调潍县。以灾后请赈忤豪绅大吏罢官。居扬州,鬻书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书号六分半体,独具姿态;其画善写墨竹、墨兰等。词远祖辛,近师陈,痛快淋漓,独树一帜。有《板桥集》,词在集中。
维基
郑(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省淮扬海道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镇)人,祖籍苏州阊门,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学者、书画家,擅长画竹。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子时,郑燮出生在江苏省淮扬道扬州府兴化县。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塾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
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少年时在仪真县读书。
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省兖沂曹济道曹州府范县知县。
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登莱青胶道莱州府潍县知县。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
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
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雍正三年,结交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允禧(号紫琼道人,封慎郡王,善书画),甚相得。
乾隆十二年,饥荒未已,随大学士高斌在山东放赈;同年,翰林德保主试山东,郑燮同试院,相与唱和。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柬封书画史」。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于兴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有三。
归土兴化县城东之管阮庄。
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希福曾孙。雍正元年进士,授编修。乾隆间先后奉使安南、朝鲜。官至礼部侍郎,袭一等子爵。
维基
嵩寿(?
—1755年),一作松寿,字茂承,号云依,赫舍里氏,正黄旗满洲人,世袭子爵,进士出身。
善画。
嵩寿为清初重臣希福曾孙,尚书赫奕之子。
雍正元年(1723年),嵩寿中二甲进士,选庶吉士,雍正三年(1725年)散馆授编修。
乾隆元年(1736年)任翰林院侍读,大理寺卿。
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安南国王黎维祎,以侍读任正使,赐一品官服。
累擢内阁学士。
十四年(1749年),颁诏朝鲜,擢礼部侍郎。
十九年(1754年),袭三等子爵。
二十年(1755年)卒。
著有《以约堂焚余稿》。
善画,曾作《野园图》,状元彭启丰、进士钱陈群、进士鄂容安、宗室诗人塞尔赫(字晓亭)、进士德保 (清朝)、诗人法式善等题咏,后由塞尔赫(字晓亭)、进士李恩庆递藏(载杨钟羲《雪桥诗话》卷9)。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6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伯容,号补亭,索绰络氏。乾隆二年进士,授编修。以文章受知于帝。多次典贡举。累迁至礼部尚书。后以事左迁革去顶戴,仍在阿哥书房行走。四十一年卒,加都御史衔。有《补亭诗稿》。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观保,字伯容,号补亭,满洲旗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尚书,罢再起,授左都御史。谥文恭。
维基
观保(1711年—1776年),字伯容,号补亭、蕴玉,索绰罗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籍吉林长白县。
进士出身。
工书法。
乾隆元年(1736)丙辰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二年丁巳恩科二甲五名进士(时隶内务府正白旗鄂礼管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进士》;与堂弟德保 (清朝)乡试、进士均同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乾隆六年,充云南乡试正考官。
历任安徽学政、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南书房上书房行走,乾隆三十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殿试读卷官。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接替永贵,担任清朝礼部尚书兼镶白旗蒙古都统,后革,由永贵接任。
三十六年三月充会试副考官,五月充国史馆副总裁。
仍在阿哥书房行走。
乾隆四十一年卒,谥文恭。
《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二十九》卷163有传。
有《补亭先生遗稿》(法式善辑录)。
参与编写《石渠宝笈》初编(1745),参与恭注《御制圆明园图咏》(参与恭注者有鄂尔泰、张廷玉、汪由敦、梁诗正、钱陈群等),楷书卷《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钦定太常寺则例》,参与编纂《西清古鉴》。
侍值内廷(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时,与其他七位翰林同事载入《澄怀八友图》(汪由敦作《澄怀八友图记》,录入张廷玉《皇朝词林典故》;澄怀园位于圆明园东南角外,系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但观保不在其中居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2—1813 【介绍】: 清蒙古正黄旗人,乌尔济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所居称梧门书屋。收藏法书名画盈屋。曾从翰苑所藏《永乐大典》抄录宋元人集一百三十家。生平熟悉朝章典故,有《陶庐杂录》、《清秘述闻》、《槐厅载笔》、《存素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法式善,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蒙古旗人。乾隆庚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庶子。有《存素堂集》。
维基
法式善(1753年—1813年),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
蒙古尔济氏、又尔吉氏、勒济氏、伍尧氏,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下蒙古人(属内务府正黄旗蒙古姓满洲旗人)。
进士出身,清朝诗人、学者,官至国子监祭酒。
工诗,善书画。
法式善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月十七日,本名运昌,其生父广顺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顺天乡试举人,广顺师从进士翁方纲。
法式善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中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考中庚子恩科三甲进士(榜名运昌,时隶内务府正黄旗蒙古九格管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迁国子监司业。
乾隆五十年(1785年),高宗亲临辟雍时,其率诸生听讲,各获赏赐。
奉旨改名“法式善”,即满语“竭力有为”之意。
曾任《四库全书》提调。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擢国子监祭酒。
仕途多舛,以病乞归,长期在北京居住。
法式善所居地安门北,正是明朝李东阳住所旧址。
曾被阿桂、丰绅济伦极力推荐,但为嘉庆不喜。
嘉庆朱批:丰绅济伦滥保法式善,并未深知法式善平日声名才具,仅以在伊家课。
读嘉庆十八年(1813年)二月初五卒。
清史稿·文苑传》有传。
乾隆四十二年,法式善和内务府正白旗苏完富察氏徵瑞侄女结婚,其妻来自尚书德保 (清朝)胞弟德元妻子富察氏家族,遂次年他和妻子入住德元家,和德元子英贵,即大臣英和的堂兄弟,一起读书。
德元子英贵后亦娶法式善妻子富察氏家侄女为妻,即徵瑞侄孙女。
此支傅察氏亦有科举良卿、经闻、锡荣、兴恩、贵诚等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立“城南诗社”,与王芑孙、刘锡五等被称为“城南八友”,聚会地有陶然亭(今陶然亭公园)。
又常与诗友集结于极乐寺。
京师家居名“且园”,内设“诗龛”室,供诗友雅集与诗画收藏之用。
又与内务府正黄旗汉军百龄、内务府正白旗满洲英和、翰林编修谢振定、正白旗满洲画家梦禅居士瑛宝(孙儿恩隆)时有唱和往来。
法式善曾师从内务府正白旗满洲、礼部尚书德保 (清朝)和德保兄弟德元。
法式善在京时,交际广泛,亦拜师汉人翰林曹秀先、周煌等人为师,其中周煌为其好友张问陶原配周氏之父,而张问陶继妻之父四川布政使林俊正为傅恒、福康安家仆,法式善曾被傅恒妻那拉氏聘为长孙丰绅济伦之子的家教。
丰绅济伦继妻伊尔根觉氏是法式善女婿世泰的姐姐。
阮元作《梧门先生年谱》。
进士诗人李銮宣作《法时帆祭酒挽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1—1840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索绰格氏,字定圃,号煦斋。
德保子。
乾隆五十八年进士。
授编修。
嘉庆间直南书房,入军机,以言事罢,降太仆寺卿。
旋重入军机,论财政力主开捐不如节用。
道光间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创议行海运。
坐宝华峪地宫浸水事,夺职戍黑龙江。
寻释回。
有《恩庆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
英和,字树琴,号煦斋,晚号脀叟,满洲旗人。乾隆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有《恩福堂诗钞》。
奎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奎照(1790年—1842年),字伯冲,号玉庭,索绰络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
中国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奎照之祖父德保,官至礼部尚书。
父英和,官至协办大学士。
奎照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历官五部侍郎、镶蓝旗汉军副都统、镶白旗护军统领、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管理咸安宫官学及右翼宗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因事被夺职。
复起用为泰陵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左都御史。
次年卒。
清史稿》将其附于其父列传之后。
锡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锡祉(1809年—?
),字孟繁,号子受,索绰络氏,  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中国清朝官员。
锡祉家世显赫,曾祖德保,官至礼部尚书,祖父英和,官至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父奎照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
锡祉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乙未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历官侍讲学士,后任长芦盐运使。
清史稿》将其附于其祖父列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