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融

相关人物:共 21 位
共 35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秋风辞 西汉 · 刘彻
汉武帝故事曰: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文选》四十五。《御览》五百七十、五百九十一并引《汉书》。《乐府诗集》八十四引汉武帝故事。合璧事类外集五十八引正本《汉书》本纪。《诗纪》一。又《书钞》百六引汉武故事。录河、波、歌、多四韵。《后汉书》马融传注引歌一韵。《文选》十三雪赋注引忘一韵。又十六别赋注引歌一韵。《御览》九引飞、归、河、波四韵。又七百六十八作武帝汾歌。引河、波二韵。○逯案。此辞《御览》数引皆曰《汉书》。合璧事类且谓出正本《汉书》。殊怪。事类谓案正本《汉书》本纪。天汉元年三月。上行幸河东。祀后土云云。秋风而曰三月。显有误字。考《汉书》。帝幸汾阴凡六次。然皆不在秋。惟郊祀志称。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睢后土营旁。见地如钅句状。掊视得鼎。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之。乃以礼祀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云云。据武纪。事在元鼎四年。得鼎既在六月中。并经遣使验问。则帝之河东当值秋时。秋风辞其即此行之作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围棋赋 西汉 · 刘向
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工,贪者先亡(《文选·博奕论》注。案《艺文类聚》七十四引马融《围棋赋》,亦有此四语。)
《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淳厚。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重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
⑴ ○《后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引谢承《后汉书》、又六百八。《诗纪》九作许叔重。
气出唱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文选》十八马季长长笛赋注云。魏武帝集有气出、精列二曲。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外路。
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
临溪谷。
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
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遨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
东到蓬莱山。
匕之天之门。
王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
四面顾望。
视正焜煌。
开王心正兴其气。
百道至。
传告无穷。
闭其口但当爱气。
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
出窈入冥。
常当专之。
心恬憺无所愒欲。
闭门坐自守。
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
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
上到天之门。
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
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
鼓瑟琴。
何訚訚。
酒与歌戏。
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保嘈嘈。
从西北来时。
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
郁何蓩蓩蓣蓣。
遨游八极。
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
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
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
万岁长。
宜子孙。
游君山甚为真。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
芝草生殿傍。
杀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
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
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⑴ 乐府此上又为一曲。并云。右三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六。《诗纪》十一。又《初学记》一引愿得神之人以下四句。
琴赋 西晋 · 傅玄
神农氏造琴,所以协和天下人性,为至和之主。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北堂书钞》一百九,又《后汉·蔡邕传》注,《文选》张载《拟四愁诗》注,又《初学记》十五引两条作「蔡邕有琴曰绿绮」。)
马融谭思于止息(《文选·琴赋》注)
播之以八风,文之以五声(《北堂书钞》一百九)
围棋赋 西晋 · 曹摅
昔班固造奕旨之论,马融有围棋之赋,拟军政以为本,引兵家以为喻,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聊因翰墨,述而赋焉,其辞曰:
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雉方砥平,素质玄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
于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用兵之象,六军之际也。
张甄设伏,挑敌诱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场,频战累斗,夫保角依边,处山营也。
隔道相望,夹水兵也。
二斗共生,皆目并也。
持棋合□,连理形也。
览斯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馀日,差见玩于君子(《艺文类聚》七十四)
良马蹀足,轻车结轮。
笙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马南郡天才艳发。
含章挺生。
既研精于旧史。
亦流悦于新声。
佩银章于东洛。
分竹使于南荆。
芬盛德于兰茝。
猎香风于杜蘅。
纵调文于雅笛
留神思于和笙
客有遇于郢都者。
闻结风之妙曲。
预高堂之欢宴。
拂长袖而善留。
绝飞缨以增眄。
重凤翼之次羽。
爱鸾音之清转。
请体物而味言。
寄风流于藻绚。
君曰。
悬匏出自西河。
奇簳生于南国。
山川载挺之异。
班倕摅思之德。
固常人之所知。
无假言于翰墨。
至于曲引繁会之美。
才人妖丽之则。
实有动于余衷。
庶陈辞而祛惑。
传芳于风雅。
将永代于刊勒。
客曰唯唯。
惟八音之递作。
总六律而相旋。
徐疾短长之攸济。
寒暑风雷之所宣。
清庙象功。
则韶武播于金石。
良辰欢宴。
则郑卫流于管弦。
岂无求于变俗。
将区分而在焉。
于是元英变吕。
青阳戒律。
云捲蕙楼。
风生兰室。
柳佩翠而辞寒。
含香而受日。
始觉华树莺啼早。
不悟雕梁燕来疾。
纵胜气之逍遥。
眷春光而怡逸。
郊驿以迎宾。
烂华茵而促膝。
玉馔厉而不爽。
金罍湛而将溢。
佳丽新妆。
徐步长廊。
风摇裙佩。
日照钗梁。
惯同雕辇。
乍出闲房。
时顾步而疑进。
或轻临而欲翔。
耀千金之重价。
婉二八而成行。
发繁弦于流徵。
动浮磬于清商。
舒披莲于舞席。
散垂藻于歌床。
独仙吹之容裔。
将凌云而抑扬。
见秦赵之音劣。
识巴渝之调下。
掩众技而夺气。
谅声高而和寡。
歌狂会于楚谣。
咏承筐于周雅。
既骇听于吴札。
亦留神于晋野。
婉婉鸿惊。
喈喈凤鸣。
或万殊而竞响。
乍孤啭而飞声。
清则混之而不浊。
浊则澄之而不清。
实当无而应有。
固虚受而徐盈。
舄奕多绪。
纷纶难状。
抑之则徘徊绵密。
申之则散朗寥亮。
始掩敛以夷靡。
终优游以怊怅。
随流睇而煦愉。
应微嚬而悽怆。
挫玉箫之清管。
息琼篁之虚唱。
落遗啭于梁间。
坠纤腰于掌上。
既而重门半掩。
高宴将终。
飘馀音于霄汉。
娇韵于房栊。
远而听之。
若游鸳翔鹤。
嘹唳飞空。
近而察之。
譬琼枝玉树。
响亮从风。
信绝俗之神解。
何变态之无穷。
尔乃绮帐垂。
妓行散。
巫云敛。
楚叹。
独婉娈于瑶笙。
尚缠绵于皓腕。
苏合薰兮龙烛华。
连理解兮鸳枕粲。
既藉宠而横陈。
恣深心之秘玩。
惧管声之易歇。
恐君爱之难终。
起长歌于清夜。
寄微意于春风。
歌曰。
新声虽自知。
旧宠会应移。
无令枣下吹。
变作一枯枝。
重歌曰。
为想雍门叹。
当思执烛游。
不惜妾身难再得。
方期君寿度千秋。
宝局光仙岫,瑶棋掩帝台。
图云双阵起,雁写两行开。
固节修常道,侵边慎祸胎。
□□□储妙,空挹季长才。
班孟坚辍编史阁。掌记戎幕。
坐燕阜之阳。览秦城之作。
喟然而叹曰。傅翼下鞲。
视人则媮。鲸吞我宝鼎。
蚕食我诸侯。鞭挞我上国。
动摇我中州。所以二世而陨。
职此之由乎。当其席卷之初。
攻必胜。战则克。
因利乘便。追亡逐北。
自以为功勤三王。威慑万国。
重铁锧干戈于仁义。轻诗书礼乐于残贼。
然后驰海若以为梁。断阳纡以为薮。
犀象有形而采掇。珠玉无胫而奔走。
朝则贪竖比肩。野则庶人钳口。
负关河千里之壮。言帝王一家之有。
神告箓图。亡秦者胡。
实懵萧墙之嬖。滥行高阙之诛。
凿临洮之西徼。穿负海之东隅。
猛将虎视。焉存纲纪。
谪戍勃兴。钩绳乱起。
连连坞壁。岌岌亭垒。
飞刍而挽粟者十有二年。堑山而堙谷者三千馀里。
黔首之死亡无日。白骨之悲哀不已。
犹欲张伯翳之绝允。驰撑犁之骄子。
曾不知失全者易倾。逆用者无成。
陈涉以闾左奔亡之师。项梁以全吴趫悍之兵。
梦骖徵其败德。斩蛇验其鸿名。
板筑未艾。君臣颠沛。
六郡沙漠。五原旌旆。
运历金火。地分中外。
因虐主之淫愎。成后王之要害。
则知作之者劳。而居之者泰。
岁次单阏。我行穷发。
眇默鸡田。幽阴马窟。
土色紫而关回。川气黄而塞没。
调噪鼓于海风。咽愁笳于陇月。
试危坐以侧听。孰不消魂而断骨哉。
况复日入青波。坚冰峨峨。
危蓬陨蒂。森木静柯。
偫峰雪满。联岘霜多。
龙北卧而衔烛。雁南飞以渡河。
载驰载骤。彼亭之。
唯见元洲无春。阴壑罢昼。
鸷隼争击。哀猱直透。
饥鹿夜咆。乳虎晨斗。
蛰熊舐掌。寒龟缩壳。
悲壮图之夭遏。悯劳生之艰遘。
昔者韩信猜叛。李陵拘执。
望极燕台。山横马邑。
战云愁聚。冲飙晦急。
莫不陵地脉以扣心。望天街以陨泣。
亦有王昭直送。蔡炎未还。
路尽南国。亭临北蛮。
贮汉月于衣袖。裛胡霜于髻鬟。
虽宠盈毡幄。而魂断萧关。
至若赵王迁逐。马融幽放。
去家离土。渝沙历障。
梦蟏蛸之户侧。坐蠮螉之塞上。
桃李夕兮有所思。绮罗春兮遥相望。
登毁垣以擗摽。坐颓隅以惆怅。
是以卫青开幕。张辽辟土。
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薙垣铺障。锄亭伐鼓。
斩元于铁防之门。流血于金河之浦。
张虎牙以泄愤。糺猬须以蓄怒。
及夫中郎殉节。博望踰边。
取剑仆地。寻河际天。
幽海上而万里。窜胡中而几年。
银车荐出。玉节仍旋。
南向国以乐只。北违沙以莞然。
呜呼。长城之设。
载逾九百。古往今来。
岿然陈迹。穷海战士。
孤亭戍客。登峻墉。
陟穹石。嗟故里而不见。
感殊方以陨魄者。亦何可胜道哉。
嗟我羁沦。南庭苦辛。
长怀壮士。永慕忠臣。
经百战之戎俗。对三边之鬼邻。
徐乐则燕北书生。开伟词而谕汉。
贾谊则洛阳才子。飞雄论以过秦。
岁峥嵘而将暮。实慷慨于穷尘。
笛为乐兮人所吹嘘。龙为神兮天泉是居。
何音声之酷似。而性质之本疏。
想其形谓同婉若。聆其响稍异翕如。
始其伐干厚地。因材制器。
四孔有加。五音俱备。
无烦乎钧簧促柱。有用于娱心涤志。
乍从容而寥亮。究律吕以精粹。
伊满堂之咸惊。疑在田之忽至。
凄清韵起。方将乐以忘忧。
想象云生。实曰物从其类。
庶可分于繁会。谅难测于同异。
徒察其含嚼奔放。激浊扬清。
如泉水之或跃。疑御日以飞声。
象乎鼍有逢逢之鼓。疑乎凤有嘒嘒之笙。
虽学如不及。莫之与京。
曷若高下自乎气。洪衰应乎手。
曲引如变于云霄。雾雨若集其前后。
刘累听之而欲豢。叶公闻之而反走。
非影响以因依。实混合于妙有。
东南之美。厥状苍筤。
不因乎度土合木。宁谢于玉质金相。
调逸箫管之奏。音含宫招之祥。
若降于天。如闻于野。
穆公子。徒得其游魂。
白雪阳春。奚称其和寡。
考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
当簻易持。龙吟似之。
季长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子期。
入耳之初。喜攀鳞之有所。
回眸之际。睹截竹而在兹。
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转喉纡馀之靡靡。
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共 35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