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介绍】: 清四川丹棱人,字乐斋。雍正十一年进士。自吏部郎中出为广东肇罗道,依律判断州县大量积案。后主讲成都锦江书院。年八十一卒。与弟彭遵泗、彭肇洙以诗古文名蜀中,时号“三彭”。有《白鹤堂集》。
彭端淑,字乐斋,丹棱人。雍正癸丑进士,历官广东肇罗道。有《白鹤堂诗集》。
人物简介
【介绍】: 清四川丹棱人,字磬泉,号石甫。彭端淑弟。乾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甘肃凉州府同知。善诗,尤长于古文。有《蜀碧》记张献忠在蜀事。另有《丹溪遗稿》。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彭遵泗,字磬泉,丹棱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凉州同知。有《丹溪遗稿》。维基
彭遵泗,字磬泉,四川眉州丹棱人(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翰林,历史学家。自幼为神童,七岁在河边洗手,随口吟出“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七年(1754)擢兵部员外郎。十五年(1750)外放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同知,十七年(1752)转调湖北,署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同知,十九年(1754)再改江防同知。有政绩。乾隆二十一年(1756),辞官归里。与兄彭端淑、彭肇洙皆是进士,同有文名,有「丹棱三彭」之称。遵泗著《蜀碧》一书,共四卷,内容为张献忠军在四川的活动,起自明思宗崇祯元年,止于康熙二年,《蜀碧》中所引證的书目几乎收尽了当时记载张献忠据蜀的所有史料,包括《明史》、《明史纲目》、《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五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