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谦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此(1863~1904),字梦华,号桂屏,以号行。
澎湖沙港人。
少时失学,曾受雇马公某商店,因误损店物被责,愤而归家,随父从事浅海渔业。
十六、七岁忽感读书之重要,惜因家贫,未能如愿。
后为陈梅峰所悉,遂允其免费入学。
不数年,学业大进,熟读经史,尤善诗文。
年二十四,取中秀才。
曾游闽粤,四处讲学,后归乡闾设帐授徒。
澎湖友人林价仁曾为其讲学之「酿花轩」题联云:「酿为酉襄甲帐酉山襄琴苌乐,花合草化苔痕草色化雨春风」。
日治后,于明治三十三年(1900)任澎湖第十区乡长,授佩绅章。
明治三十六年(1903)以澎湖出品总代身份,前往日本参加劝业博览会,其后将旅途见闻写成〈东游记略〉,文中有不少写景感怀的诗作;昭和六年(1931)高雄人士陈瑾堂将之刊登于《诗报》「先哲遗稿」栏,目前所见陈氏之诗作多出于此。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默予等编《澎湖县志‧人物志》,澎湖:澎湖县政府,1972年7月;国家图书馆「走读台湾」http://readtw.ncl.edu.tw/。
〗(陈晓怡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逢春(1868~1936),幼名大松,字珠浦,又字岩若,另字杏仁,号兰芳、养晦斋主人,晚年号西河逸老、珠叟。
日治时期以字珠浦申报户籍。
清台湾府(今台南市)人。
天赋聪慧,十七岁取中生员,后屡次内渡参加秋闱未第。
割台后,赴阿公店街(今高雄县冈山)设帐授徒。
历任关帝庙公学校、归仁公学校、桥仔头公学校、台南长老教神学校(今台南神学院)、长老教女中(今长荣女中)汉文教师。
昭和五年(1930)应邀赴善化设塾教学长达十馀年,厚植当地诗风,因有「浣溪吟社」、「淡如吟社」的创立。
林氏精于诗学,热心童蒙教育,为「南社」社员,曾参与创立「酉山吟社」。
著有《仄韵声律启蒙》(嘉义:兰记书局,1930),凡六千馀言,仄韵上、去、入七十六韵,每韵一首,以补车万育《声律启蒙》的不足,因有「声律大家」、「台湾诗界功臣」〖卢嘉兴评语,见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八辑,1969年7月。
另杨元胡〈新声律启蒙〉「嵌城诗人名」赞云:「人欣谢星楼谜猜射虎条条有趣,我羡林珠浦声律雕龙字字皆真」,可谓推崇备至。
见《三六九小报》,1935年1月23日。
〗的美誉。
又著〈新声律启蒙〉十三韵、〈台南旧街名对〉〖收于卢嘉兴〈林珠浦先生之节序杂咏及台南旧街名对〉,《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七辑,1977年8月。〗。
诗作辑有《珠浦吟草》、《湾溪诗草》写本,其馀诗稿燬于战火〖编者按:以上林珠浦生平,参考下引卢嘉兴考證。〗。
今据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原载《古今谈》第四十九、五十期,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八辑,1969年7月。
编者按: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两文内容及所引林珠浦诗作全同,为免繁琐,以下仅就〈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一文加以校录。
〗、〈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原载《南瀛文献》第十九卷合刊,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十四辑,1974年6月。
〗、〈林珠浦先生之节序杂咏及台南旧街名对〉〖原载《台南文化》新第二期,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七辑,1977年8月。
〗三文辑录,参以《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以及同时期诸家诗集,依据发表年月顺序,汇编校录。
(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