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延邴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昌黎人,字丽泉。
嘉庆十三年进士。
除山西洪洞知县。
道光间官闽浙总督。
十二年,镇压台湾张丙、陈办起事。
十九年擢礼部尚书。
调兵部,以疾乞假。
寻卒。
谥文恪。
维基
魏元烺(1779年—1854年),字实夫,号丽泉,直隶永平府昌黎县(今河北)人,进士出身。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选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山东肥城知县,同年转任山西洪洞知县,嘉庆二十年(1815年)官太平县知县。历升平定直隶州知州、云南府知府、迤南道,四川、江西、福建按察使,广东、福建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升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回京任大理寺卿,历任兵部、刑部侍郎,升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任内。谥勤恪。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震曜(1779~1852),字焕东,号星舟,嘉义人,后居郡治。
少聪敏,博通经传。
与郡城士子张青峰、陈廷瑜十数人,在府城宁南坊吕祖庙建「引心文社」,一时文风大振。
清嘉庆十五年(1810),以优行贡太学,召试。
嘉庆二十年(1815)回省,历署建安、闽清、平和等县教谕。
道光五年(1825)监理福建鳌峰书院,助修《福建通志》,访刻先儒遗书;并募资扩建省城贡院,亲自董其事,历时一载而成。
道光六年(1826),任同安县训导,又倡修邑志。
道光十二年(1832),张丙起事,随军渡台,办理团练抚恤诸务。
事平后,数次上书制府,建议减戍兵,添募乡勇。
曾应凤山知县之聘,主凤仪书院。
日集诸生讲经,间为诗文,自是凤人始知励学。
又奉巡抚命,委同凤山、嘉义两知县督办采访册,送省补修通志。
并应彰化知县之聘,参与纂修《彰化县志》。
道光十七年(1837)任陕西宁羌州州同。
在任十数年,廉洁慈惠,州民爱之如父母。
道光三十年(1850),因病返乡。
咸丰二年(1852),卒于家,年七十有四。
光绪八年(1882),台人请祀乡贤祠,诏可〖参考连横《台湾通史》〈列传〉,台银本。〗。
  陈震曜著有《小沧桑外史》四卷、《风鹤馀录》二卷、《海内义门集》八卷、《归田问俗记》四卷、《东海壶杓集》四卷,皆未刊刻。
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访求遗文,别录副本携去。
陈氏生平著作虽多,可惜今未得见。
仅《彰化县志》〈艺文〉收其古文一篇〈天赦云记〉。
以下所录,见于陈廷瑜《选赠和斋诗集》。
(施懿琳撰)
沈钦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沈钦霖(1769年10月15日—1834年1月28日),榜名钦临,字仲亭,一字芝堂,江苏吴江县人,清朝官员。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进士,官中书。
嘉庆十年(1810年),典试湖南庚午科乡试。
因失察家丁滋事,革职。
道光二年(1822年),派充实录馆详校官,议叙一等。
道光四年(1824年)八月,除授福建福州府平潭同知。
道光六年(1826年)五月,署邵武府清军同知。
道光九年(1829年)三月,署兴化府知府。
道光十二年(1832年)调署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到任伊始,即逢嘉义张丙起事,守城有功,事平赏戴花翎,以知府归部尽先选用。
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卒于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7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巴岳忒氏。
嘉庆间参与镇压湖北、滑县天理教起事。
道光间镇压湖南、广东瑶民起事,又镇压台湾张丙起事。
官至陕甘总督。
因病致仕。
卒谥果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9 【介绍】: 清满洲正蓝旗人,他塔拉氏。
道光中以参与镇压台湾张丙起事,擢副都统。
鸦片战争时,授杭州将军。
以英军陷乍浦,坐革职留任。
后再起为乌里雅苏台将军。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二
特依顺,字鉴堂,满洲旗人。官至乌里雅苏台将军。有《余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0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熟于刑名。道光间累擢至闽浙总督。曾疏陈闽省沿海形势,并择要修筑寨城炮台。十六年,以父忧去官。遂不出。卒谥简敬。
维基
程祖洛(?
—1848年),字问源,号梓庭,安徽歙县人。
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后历任郎中、内阁学士、江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山东布政使等职。
道光二年(1822年),任陕西巡抚,后调河南。
道光七年(1827年)丁母忧。
后任工部侍郎。
道光十年(1830年7月)六月任湖南巡抚,调江苏。
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闽浙总督。
之后,奉命查办浙江盐务。
台湾张丙等起事后,命将军瑚松额督兵平定,程祖洛治后路军需。
道光十六年(1836年)程祖洛丁父忧并称病不出。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赠太子太保,谥简敬。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骧云(?
~?
),榜名龙光,字雨生,号童光。
淡水头份庄(今苗栗头份)人。
参将黄清泰之子。
少时肄业福州鳌峰书院,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签分工部营缮司主事,及国史馆校对官。
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嘉义张丙起事,适省亲在籍,台湾道平庆令其作书劝谕闽粤庄民勿滋事。
又捐买谷石,救助贫民。
事平,补都水司主事,荐升营缮司员外郎。
曾赴西陵督办要工,往来寒暑七阅月,心力交瘁。
道光十七年(1837)分校京闱,取士多得人。
其诗作主要见于《彰化县志》〖参考陈培桂《淡水厅志》〈列传〉、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台银本。〗。
(施懿琳撰)